從武將到武聖,從財神到關帝,如何鋪就成神之路?

2020-08-28 三豐手札

如果問哪位三國人物最厲害,可能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答案,但如果問哪位三國人物後世最受人敬仰,那一定非關二爺莫屬了。他不但在民間有著深厚的信仰,還得到了多位帝王的封號,就連道佛兩教也都供奉其為護教神祗。如今,不僅僅是中國有對關羽的崇拜,甚至全世界的華人們都將其奉若神明。

關二爺

中國歷史上的名將不可勝數,為何關羽能夠脫穎而出,鋪就成神之路?

武將關羽

武將關羽

正史中對於關羽的記載僅限於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三國志》裴松之《三國志注》,並且對關羽的描寫非常簡略,大約只有一千餘字。

關羽原籍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市),早年在涿郡投靠了起兵伐黃巾的劉備,和劉備、張飛情同手足,自此追隨了劉備一生。投靠之後關羽追隨劉備伐黃巾、徵董卓、拒袁紹、救徐州、戰袁術,直到劉備軍隊被呂布打敗後投靠了曹操,在此期間,關羽也只是劉備軍中的一名將領而已,至於《三國演義》中的桃園結義、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都只是演義中的小說情節。

之後在下邳守戰中,關羽被曹操所擒,曹操勸說關羽歸順,被關羽拒絕,直言報效後便去歸尋劉備。恰逢此時,袁紹派大將顏良攻白馬,曹操派關羽迎戰,關羽開掛一般殺了顏良,因此關羽斬顏良是史實,至於誅文丑正史中並未記載。曹操表朝廷封關羽為漢壽亭侯,關羽不受,告別曹操去尋劉備,曹操命軍士不許追趕,因此千裡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也是演義中的小說情節。

劉備奪荊州後,封關羽為襄陽太守

劉備取西蜀後,留關羽鎮守荊州

劉備即位漢中王后,封關羽為前將軍。同一年,劉備派關羽圍樊城,曹操遣于禁來救,關羽在這場戰役中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中華,達到了人生巔峰。水淹七軍也是歷史事實,不是演義。

之後孫權和曹操聯合,襲取了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被孫權擒殺,死於臨沮,後來劉禪追諡關羽為壯繆侯

從正史的記載中可以看出,關羽驍勇善戰,忠勇兩全,同時卻又驕傲自負,大意失荊州,因此在《三國志》中陳壽評價其雖有「國士之風」,但「剛而自矜,以短取敗」

從武將到護教神祗

伽藍菩薩

魏晉南北朝時期,關羽一直是作為勇將的代名詞,被稱作「萬人敵」

隋朝,開始流傳關羽顯靈的傳說。

唐代,民間開始逐漸流行對關羽的崇拜,唐德宗時,關羽位列歷代64位名將之中,和十哲(有諸葛亮)一起配享武廟(武廟主神為姜子牙),開始成為官封的名將。

與此同時,佛教為了便於傳播教法,也把關羽奉為護法伽藍菩薩

儒釋道三教封神

關聖帝君

到了宋代,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世俗文化開始興盛,三國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理學的興起,致使儒家對於正統的劉備加以擁護,對於篡漢的曹魏加以貶抑,民間也隨之形成了擁劉反曹的思想潮流。這些觀念的出現也逐漸影響了官方對關羽的態度,宋徽宗時,關羽先是被敕封為忠惠公,後又加封為武安王、忠義武安王

與此同時,由於宋徽宗信奉道教,道教也把關羽奉為清元真君、崇寧真君,至此關羽達成了儒釋道三教封神的成就。

南宋時,繼續加封關羽為壯繆義勇王、英濟王,此後民間的關王廟也在各地興起。

從武財神到關聖帝君

武財神

元雜劇中的三國戲,標誌著三國文化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桃園結義、三英戰呂布、千裡走單騎以及過五關斬將等等關羽的演義故事都已在這一階段形成。官方繼續加封關羽為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各地方對於關羽廟宇的建造也大幅增加。元代三國文化的蓬勃生機,都為《三國演義》的出現,以及其中關羽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模板。

《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明代開始廣為流傳。《三國演義》中對關羽忠義形象的塑造,推動了對關羽的信仰達到了巔峰,成就「武聖」之尊,商賈們更加敬佩關羽的忠誠和信義,把關羽奉為武財神,並且一直流傳到如今。明朝萬曆年間,官方直接給關羽封了帝號,稱作「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

清朝的前兩位皇帝,努爾哈赤皇太極都喜歡讀《三國演義》,甚至當作兵書來學習,先是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還把諡號改為「神勇」,之後又屢加封號,一直到最終的「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帝君」

編者說

關羽的成神之路是漫長而曲折的,統治階級希望借他的威名鞏固統治,宗教則希望借他的信仰傳播教義,而在普羅大眾的心目中,那個紅臉長鬚、手持青龍刀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相關焦點

  • 從武將到武聖,從財神到關帝,關羽的成神之路
    中國歷史上的名將不可勝數, 為何關羽能夠脫穎而出, 鋪就成神之路 武將關羽 正史中對於關羽的記載僅限於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三國志》和裴松之的《三國志注》,並且對關羽的描寫非常簡略,大約只有一千餘字。
  • 關羽是三國時期武將,現代人眼裡的財神,可武將怎麼就成神了?
    關羽的忠肝義膽固然是值得敬佩的,可是這與神還不是一個檔次,那麼在史海中沉浮千年,關羽又是如何由一個武將變成現在的神呢?在民間關羽被稱為關聖帝君,武財神,武聖,而這武聖可是與文聖孔子齊名的。從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民間就開始信奉關公,到了明代,關羽成為武廟裡的主神,與孔子文廟並肩,而這時關羽已經從一名武將,最終飛升為人們共同信仰的神明,直到今天在很多地方也都盛行供奉關羽神像,人們信奉關公,認為他能主宰人們的福祿壽,除此之外,關公還能治病、除災、驅邪、避惡。
  • 從馬弓手到武財神,關羽如何「成神」?實乃大勢所趨
    但是在關羽死後的一千年左右,並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只是一個普通的武將。只不過略有忠義之名。但是從宋朝開始關公的忠義無雙開始被大肆宣傳,封號也開始逐漸提升,明朝時期直接被明神宗封帝號。到清朝時期的關羽一舉成為武聖。由於朝廷自上而下的大力推廣,民間更是掀起了一陣關公潮,全國各地紛紛開始建關羽廟。
  • 關羽的封神之路:關羽是怎麼從三國武將變成財神的
    然而,在他死後的1800年中,他不但被請進廟宇,還被請進千家萬戶,成為萬千商人祭拜的財神,當然還有很多行業也把關羽奉為神,但影響最大的還是財神。那麼,關羽是怎麼由三國時期的一員武將而成為財神的呢?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看看關羽是如何一步步被神化的,他是先成為神最後才成為財神的,接下來我們就盤點一下關羽的封神之路。
  • 2018年農曆六月二十四關帝誕辰
    民間稱之為關老爺,關二爺,武財神,等等叫法不一。 記得小時候星期天每晚8點都在黑白電視機前守著,等著看三國,那時候條件很差,因為只有周末是不停電的,星期一到星期五,每晚8點停電,(多麼坑爹的點兒啊)邊看邊聽父親講關羽的傳說。
  • 歷史:關羽是如何從古代的武將變成現代的財神?究竟發生了什麼?
    古代的關羽也算是叱吒風雲的人物,可偏偏這樣的人物為什麼稱帝,並且成為了財神呢?那我來說說關羽是如何變為財神的!編輯關於關羽無論從正史還是演義之中,都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關羽是一個蓋世英雄。忠肝義膽固然值得敬佩,可是這與神還是有差距的,而這個人和神的跨度並不小,那麼在石海中沉浮千年,關羽是如何由一個武將變成現代的神呢?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關羽在民間都被稱為什麼神?關羽世冠聖帝君,武財神武聖,這個武聖可不得了與文聖孔子齊名。
  • 關羽從武將到「武聖」的變遷:並非靠「武功」
    縱觀文學作品和歷代帝王賜封,解讀關羽從武將到武聖的身份變遷  五「符」上將千秋載 忠義神武萬古傳      中國古代名將成千上萬,關羽作為一個兵敗身死的武將最後卻被尊為「武聖」,靠的不是「武功」,而是「文治」,是其自身體現出的「仁義禮智信」等傳統美德。
  • 詳解關羽的成神之路,武聖、武財神、伽藍菩薩…
    關羽驍勇善戰,為國捐軀,是一名忠勇雙全的武將,同時又驕傲自負,最終大意失荊州,給劉備集團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陳壽評價關羽雖有「國士之風」,但「剛而自矜」,「以短取敗」。那麼這樣一位並不十分完美的將軍怎麼就成了聖人了?我們來看一下關將軍的成神之路。
  • 詳解關羽的成神之路,武聖、武財神、伽藍菩薩……
    關羽驍勇善戰,為國捐軀,是一名忠勇雙全的武將,同時又驕傲自負,最終大意失荊州,給劉備集團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陳壽評價關羽雖有「國士之風」,但「剛而自矜」,「以短取敗」。那麼這樣一位並不十分完美的將軍怎麼就成了聖人了?我們來看一下關將軍的成神之路。
  • 關帝、武聖、武財神,中國人拜關公的文化傳統從何而來?
    後世對關羽的稱謂並不相同,有的稱「關帝」、有的稱「武聖」、有的稱「武財神」、不難看出,關羽的形象在民間已經逐步「神化」,越來越多的人把關公作為全能保護神、行業神和財神,供於案臺,時時奉拜。顯然,這個以忠信義勇著稱的英雄形象,已經成為全民通用的「神明」,甚至被當做商賈人士最熱衷的「財神',不難想見,關羽的形象必然經過不斷的發展與重塑,那麼,對關羽的崇拜以及中國人「拜關公」的文化傳統始於何時,又經過怎樣的轉變呢?
  • 拜關帝,樂趣《神仙道》有關二爺保佑你
    提到關帝,騎著赤兔馬手持青龍偃月的英雄就會浮現在腦海,關羽與劉備、張飛義結金蘭,創下一番驚天動地的霸業,無數亡魂命喪青龍偃月刀下,令敵聞風喪膽,相傳關羽死後飛升成神仙,世稱武聖。在民間,關公常被稱為關二爺、關帝,是保人間平安的神靈,而且是義氣和正義的象徵,更是一位武財神。
  • 關羽:我一代「武聖」怎麼就變成了「財神」?
    中華民族的財神信仰源遠流長,各地供奉的財神也有所不同。一般來說,主要分文武兩類:文財神是比幹和範蠡,武財神是趙公明和關羽。這所有財神中,關羽是信奉地域最廣、影響最大的。 唯獨關羽,生前是位叱吒風雲的武將,「封金掛印」回歸劉備的故事經過《三國演義》的大力渲染,「重義不愛財」的形象深入人心,為什麼他也成了財神?
  • 關羽為何被視為武聖、財神,甚至是剃頭匠的祖師爺?
    而關羽身為一代大將軍,被封為武聖還可以說十分正常,但為何卻被很多生意人奉為財神?更奇怪的是剃頭匠將關羽認作祖師爺,要知道關二爺的刀可是砍頭的,並非剃頭的,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武聖」這個稱號,是清朝統治者贈予關羽的。
  • 關帝聖君的信仰
    歷史上的關羽,只是三國時期的一員武將,但他的影響,遠遠超出了作為武將在歷史上的作用,甚至影響到了中國人的價值取向,影響到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作為中國封建時代的三大精神支柱的儒釋道,無不對關羽推崇備至。儒家稱關羽為「文衡帝君」,尊為「武聖」,與孔子相提並論。佛教尊關羽為伽藍護法,在很多寺廟裡都有伽藍殿,專門祭祀關羽。
  • 黑社會祖師、武財神到護寺迦藍,還兼職巡城
    關羽也正式獲得了和孔子並列的官方版「武聖」的地位,不再僅僅限於民間崇拜。有傳說,皆是因努爾哈赤為建州酋長時,與其子孫,八旗諸王公、貝勒;人人熟讀《三國演義》。並把這本書當做他們的軍事謀略,啟蒙教材。把關羽當做他們的戰爭守護神來崇拜,專門向向明朝請求賜予關羽神像,並稱關羽為「關瑪法」(滿語,即關爺爺)。八旗兵每次出戰之前,必燒香拜佛祈禱關羽護佑。
  • 關羽怎麼會成為財神呢?
    那麼在史海中沉浮千年,關羽是如何從一個人成為一個神的呢?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關羽在民間都被稱為什麼神。關羽是武聖帝君、武財神、武聖,這個武聖可不得了啊這是與文聖孔子齊名。千裡走單騎從魏晉南北朝開始人們開始信仰關公,到了明代,當關羽成為武廟主神與孔子文廟並祀之時關羽從一名武將最終飛升為人們信仰的神,直到今天在很多地方也都盛行。
  • 山西運城擬推出關帝標準像(組圖)
    核心提示:【新民網·獨家報導】山西運城市文物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有意效仿孔子推出關帝標準像,目前在研討及小範圍嘗試中。  至於與「文聖」孔子在中國民俗文化中同佔重要地位的「武聖」關帝關羽,時隔數日亦有大型紀念活動舉行:9月26日,山西運城解州關帝廟舉行了第十七屆關公文化節、「全球華人共祭關公 四海之內同譜春秋」祭祀活動。  「文聖」的標準像出來了,「武聖」也會效仿跟進嗎?
  • 三國這麼多武將,為什麼只有關羽被封為武聖,你知道原因嗎
    關羽之所以稱為武聖,我認為並非由於他是將才,或是帥才,主要是由於他的武德,現在的話就是職業操守。宋代通俗文藝興起,就是白話故事,說三國逐漸成為了其中主要的話題,而其中的關羽戲成為當時的熱門,並為不同階層的人們所喜聞樂見。於是關羽的形象便日漸豐滿,尤其是其忠義兩全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對關羽的神化,大致可以追溯到宋朝時期。
  • 關羽如何從驍勇善戰的武將成為掌管財富的財神?
    關羽是東漢末年的著名武將,早年跟隨劉備,忠心耿耿,徵戰沙場,戰績彪炳。史書《三國志》稱關羽「萬人之敵」,「勇而有義」,「熊虎之將」,「勇冠三軍」,水淹七軍之後,更被稱作「威震華夏」。 明清時期,富甲天下的晉商都把關公作為出外行商的精神偶像和保護神,晉商生意做到哪裡,關廟、會館就建到哪裡,並以關廟為中心,設供戲樓、聚集拜祝。
  • 武聖關羽為什麼被民間奉為財神?
    中華民眾供奉財神有很久的歷史淵源,各路財神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地域逐步形成的,並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傳承至今。在民眾敬奉的所有財神中,武財神關公可為是影響力最大,信奉地域最廣的財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