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億短視頻用戶,「新消費創變年」的兵家必爭之地

2020-12-20 砍柴網

中國網絡視頻(含短視頻)用戶規模達7.25億,佔整體網民的87.5%,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6.48億。

這是《2019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所顯示的數據,可以看到短視頻用戶在中國網絡視頻總用戶佔比接近90%。在用戶眾多的短視頻領域,各個平臺也在不斷尋找著新的玩法。

其中,變現是各個平臺的所追求的最終效果,而電商變現則是各大平臺重點布局的板塊。

在80、90後成為消費市場的核心動力後,「個性化」的消費需求成為了商家爭奪市場的重點。短視頻憑藉著自身強大的傳播力度,可以讓更多消費者找到「個性化」的消費需求,所以各類商家開始入駐短視頻平臺,尋求打破了線上與線下的區隔,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在此情況下,抖音、微博、小紅書、B站等平臺成為了新消費的重點宣發陣地,並由此催生出了MCN機構,據克勞銳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MCN機構的數量已經超過5000家,但這一數量對於目前市場來說已經是一個飽和的數量。

進入2019年之後,MCN機構的增長率也開始下降,市場爭奪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而培養KOL是十分花費時間和金錢的,所以在這場爭奪中只有真正的頭部機構才能脫穎而出,沒有實力的機構只能淘汰出局。

7.25億網絡視聽用戶

迎來「新消費創變年」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著轉變。吃飯訂餐點外賣,外出旅行網絡訂票、訂酒店,看電影選擇網上訂票,出行選擇共享單車……目前,網際網路已經可以滿足人們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

在網際網路改變著人們的衣食住行時,中國擁有了全球最大的網購人群,用戶數達5.7億,還擁有全球最大的網購市場規模,2018年線上零售銷售總額突破9萬億元人民幣,增長23.9%,數位化撬動了巨大消費潛力。近年來,隨著數位技術的不斷發展,消費渠道正變得更加多樣,從而釋放出巨大的數字購買能力。

在數字購買能力的帶動下,中國消費市場的社媒電商快速發展,進而助力新消費的崛起。

在網際網路環境下,正在產生越來越多的網紅、KOL,2018年,我國以抖音、快手、小紅書等社媒電商如雨後春筍應運而生;2019,新消費仍處於持續的快速發展中,不少專家把2019年稱為「新消費創變年」,以消費者為核心,商品創造和服務升級正循序漸進,消費結構、消費需求、消費理念和消費渠道正深刻變革。

這些社媒電商的影響力以及傳播力也在不斷擴大,主要得益於網民數量的增長,而它們的生存則離不開網絡視頻用戶。據《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中國網絡視頻(含短視頻)用戶規模達7.25億,佔整體網民的87.5%。

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6.48億,網民使用率為78.2%,短視頻用戶使用時長佔總上網時長的11.4%,成為僅次於即時通訊的第二大應用類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3.97億,網絡音頻用戶規模達3.01億,並且以20-39歲、二線及以上城市人群為主。

而這一年齡段人群雖然還不是社會財富創造的主力,但是他們的消費理念、生活方式、社交方式等在網際網路的影響下,較40歲以上人群有著很大改變,他們的購買力已經成為消費市場的核心動力。

最重要的是,80、90後人群在消費上有著更為強烈的「個性化訴求」,他們更傾向於可以傳遞自己態度的產品,這一訴求是當下新消費發展的重要動力。在這種訴求之下,社媒電商就開始利用網際網路重新定義商家和買家之間的聯繫。

為了可以在電商中掌握話語權,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注重研究年輕一代的生活態度與消費偏愛,電商達人的年齡也在年輕化。據統計,在社媒電商所孵化的網紅中80後群體佔比在50%以上,90後群體佔比在30%以上,而他們對於主力消費人群的心理和行為是十分了解的,能夠最大化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消費個性化、商品社交化,社媒電商的崛起,都在不斷推動著中國「新消費時代」的快速發展。

從「有趣」到「有用」的短視頻

成為新消費營銷的必爭之地

在消費「個性化訴求」下,抖音、微博、小紅書、B站這些平臺的影響力逐步打破了線上虛擬社群與線下真實世界的區隔,帶動消費的能力是十分出眾的,以抖音為例,成立還不到3年,就已經成為了新消費營銷的主要陣地。

據抖音官方介紹,截至2019年4月,抖音有超過4000位達人粉絲量達到百萬級以上,同比增長625%,粉絲量1萬至10萬的達人共計超過59萬。同時,抖音短視頻內容也更加多樣化,如好物推薦、職場、穿搭、音樂等垂直類內容同比增長明顯,僅2019年一季度的爆款內容數量就超過了2018年全年總量。

抖音營銷負責人王丁虓表示,抖音正在從「有趣」向「有用」轉變。「圍繞新邏輯,抖音達人從功能型、創意型和營銷型三個維度價值,在品牌整合事件傳播、新品認知、種草轉化等層面為品牌營銷助力。同時,抖音基於星圖平臺,推出更精細化的篩選體系、更數據化的內容指導和更直接化的營銷工具,發揮新邏輯下的平臺驅動價值。在創作層面,抖音通過DC計劃、內容研究矩陣、頂尖創意夥伴矩陣、抖音營銷創意系列公開課等為品牌提供更具理論化的營銷指導。」

在抖音上,有關美食的相關視頻,擁有超 500 億次播放,作為眾多內容類別的 Top 級類目,美食,是平臺 70% 的用戶感興趣的對象。據美團點評數據顯示,2018年網紅餐廳的搜索瀏覽量同比增長40%,提及網紅、喜提、打卡、拔草的評論量同比增長171%。

抖音平臺的大力傳播,使很多線下的店鋪收益頗多。比如去年憑藉抖音的營銷,「海底撈抖音吃法」不斷被挖掘出來,生雞蛋+蝦滑倒入油麵筋,丟進火鍋煮熟;在海底撈點一碗米飯,配上料臺上的牛肉粒和火鍋番茄底料,成為「海底撈番茄牛肉飯」。在此之後,這些做法已經成為海底撈就餐標配,甚至有些網友為拍抖音而專門跑去吃海底撈。

除了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外,文娛業也加入了抖音、小紅書等平臺的營銷,其中旅遊業是最為出色的。

景點的實景拍攝再配上音樂或一些特效的視覺呈現出很強的觀賞性,引發眾多網友前往體驗或模仿拍攝視頻。西安永興坊美食街的「摔碗酒」,火爆的時候有上萬名遊客排著長隊;重慶洪崖洞夜景,這個也是被「抖紅」的景點,在去年五一期間3天接待遊客14萬人,遊客數量僅次於故宮,在全國熱門旅遊目的地中位居第二名;除此之外還有重慶坐輕軌穿過大樓,亞丁稻城等等。

可見,抖音、微博、淘寶、小紅書、B站這些平臺已經成為了新消費營銷的重要陣地,商家用簡單的創意打造出吸引力,再通過平臺的社交作用傳播放大。對商家來說,利用好這些平臺營銷,現象級爆紅的機率大大增加。

新消費營銷的下半場

MCN白熱化

進入2019年之後,社媒電商的爭奪也進入了它的下半場,和早期寡頭們瓜分流量不同,現在的流量有很多,紅人亦有很多,誰都不能輕易地獨自持羹,頭部MCN機構的競爭就迎來了白熱化階段。

MCN的全名是Multi-ChannelNetwork,指聯合若干垂直領域具有影響力的網際網路PGC(專業內容生產者),利用自身資源為其提供內容生產管理、內容運營、粉絲管理、商業變現等專業化服務和管理的機構。簡單地來說,MCN大致可以理解為那些掌握並運營著頭部網紅們的機構。

在前兩年,MCN還是一個活躍在小範圍的名詞,但在各大平臺電商迅速發展下,如果沒有 MCN機構支持,品牌和網紅之間是很難達成雙方的互惠互利的,個體網紅不但要創意還要兼顧流量,這有時很難給品牌方帶來可觀的成效,而MCN機構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口紅一哥李佳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個人特色再加上背後團隊的宣發,才造就了他的成功。而且隨著平臺對MCN機構的扶持,MCN開始從小眾走到風口。

淘寶可以說是最早上線MCN管理系統的平臺,在2016年12月,淘寶為MCN機構提供成員管理、商業變現、數據分析、及未來持續會拓展資源投放等功能;2017年5月微博推出了垂直MCN合作計劃;短視頻平臺美拍也在9月份推出了MCN戰略,並與包括papitude、洋蔥視頻等在內的10家知名機構達成合作;隨後陌陌、抖音、B站也都推出了MCN戰略。

在經歷了2017年的快速發展,截至2018年12月,MCN機構數量已經超過了5000家,並且90%以上的頭部紅人被MCN公司收入囊中,或成立了自己的 MCN。

比如洋蔥視頻,它是一家以短視頻為主要載體的MCN公司,最早通過@辦公室小野走紅網絡,之後又成功塑造了@代古拉k、@波多野紅梅等短視頻紅人IP;曾被譽為第一網紅@Papi醬也推出了自己的MCN平臺「Papitube」,目前已經籤約超過五十位視頻博主,分布在各個不同的領域,美食、美妝、遊戲、泛娛樂、電影各個領域。

就目前來看,MCN機構的戰火已經愈發激烈,新消費營銷已經離不開優質MCN機構的支持。但是在淘寶、微博、騰訊微視、陌陌、美拍、抖音、B站等平臺的爭奪下,MCN機構的數量已經接近飽和,進入2019年之後MCN機構數量的增速已經放緩,MCN的市場爭奪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

原創文章,轉載請標註來源和作者,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6億用戶、600億市場,在線視頻的護城河在哪裡?
    下面,我們來聊一下文化產業中為人熟知的在線視頻。  在線視頻用戶量突破6億,市場規模接近600億 CNNIC數據顯示,近十年來,我國在線視頻用戶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18年6月,在線視頻用戶達到6.09億人,佔網民總數的76%。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普及,其中手機視頻用戶高達5.78億。
  • 短視頻用戶達6.48億 成中國人最主要娛樂視頻休閒方式
    5月27日下午,《2019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在第七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正式發布。報告顯示,我國網絡視頻用戶達7.25億,其中短視頻成為網絡視頻的生力軍。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8.29億,全年新增網民5653萬。
  • 2020視頻行業新戰事:長視頻變短 短視頻變長 中視頻攪局
    長視頻平臺加碼短視頻要流量長視頻平臺紛紛向短視頻進軍,多少體現出對流量增長的焦慮。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的《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短視頻的用戶規模、使用時長以及使用率已經全面超越長視頻,成為用戶「殺」時間的最大利器。長視頻賽道正不斷被短視頻擠壓。當越來越多的用戶湧入短視頻平臺時,留給長視頻的注意力就非常有限了。
  • 8億短視頻用戶的下一站,短視頻工具將迎來新機會
    ……  當然,巨頭也沒有閒著,在短視頻工具領域比賽「推陳出新」:  2月,快手內測「開眼創意」App,該產品主要定位於降低用戶(特指廣告主)在創意層面的門檻,以及提高商業廣告的短視頻轉化率等;  6月,字節跳動推出企業級智能技術服務平臺「火山引擎」,為客戶提供技術產品與解決方案,包括短視頻、視頻互動、大屏互動、教學互動以及圖片加速等;
  • 全民擁抱短視頻的時代,長視頻平臺如何奪回用戶?
    前一天發布的《 2020 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今年 6 月全國短視頻用戶已達8. 18 億,超過綜合視頻(即長視頻)的7. 24 億用戶,此外無論市場規模和用戶日均使用時長,短視頻都處於領先。不僅僅是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央視頻等官媒背景的平臺也加入到了短視頻戰場,此外直播等內容形態也在擠佔用戶所剩不多的娛樂時間。
  • 10億短視頻用戶背後的隱秘「戰事」
    10億短視頻用戶背後的「妖魔鬼怪」隨著短視頻行業的火爆,抖音、快手以及其他短視頻產品的用戶已經超過10億之多,其中僅抖音一家日活就達到6億,使用時長30分鐘以上用戶佔比35%。繁榮的短視頻平臺10億用戶的背後,隱藏著奇形怪狀的各色妖魔鬼怪:各種黑灰產、色情、詐騙等違法違規內容層出不窮。
  • 短視頻、小說、小遊戲獲手機瀏覽器用戶偏愛 UC活躍用戶行業第一
    日前,知名第三方數據分析機構艾媒諮詢(iiMedia Research)發布《2019-2020年中國第三方手機瀏覽器市場監測報告》顯示,手機瀏覽器用戶規模將超過7億,短視頻、小說、小遊戲受到90後與小鎮青年青睞,UC瀏覽器活躍用戶位居行業第一。
  • 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達到7.92億,2020成視頻社會化元年
    從報告中我們可以了解到2019年網絡視聽產業市場規模為4541.3億元,其中短視頻佔其中的29%,同比增長178.8%,增速最快。2020年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達到7.92億,短視頻用戶滲透率超70%,成為網際網路第三大流量入口。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5.62億,佔網民整體59.8%,電商直播用戶規模3.09億。
  • 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破9億
    用戶規模劇增對「新網民」滲透拉動作用顯著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9.01億人,較2020年3月增長4380萬,網民使用率為95.8%。在各個細分領域中,短視頻的用戶使用率最高,達87.0%,用戶規模8.18億;綜合視頻的用戶使用率為77.1%,用戶規模7.24億。
  • ...短視頻用戶規模達8.18億;抖音短視頻App更名抖音App;阿里書旗...
    1-8月,中國規模以上網際網路企業完成業務收入7962億元,同比增長13.6%,增速較1-7月回落1.3個百分點,低於去年同期7.3個百分點。1-8月,全行業實現營業利潤736億元,同比增長23.7%,增速較1-7月提高17.8個百分點。
  • 解讀10.2億用戶規模,文旅+短視頻3.0時代的「丁真」效應
    客群消費觀念的形成是受社會政治、經濟等多重因素影響,改變亦是。縱觀文旅行業現狀,全域旅遊短期來看將極有可能會是未來文旅發展的重要方向。聚焦全域旅遊發展特徵及其概念,短視頻從內容的融合度、種類的豐富度、發展的可能性等方面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又與疫情期間居民居家生活習慣高度契合。
  • 短視頻終極戰:7億用戶250億美元估值的快手向抖音「開火」了
    先發而落後的快手  快手成立至今已有7年之久,轉型短視頻卻始於2013年,其後才獲得用戶量的迅速增長,在2017年到到了高點,這一年快手的用戶達到了7億。也正是在這一年,成立於2016年9月的抖音的活躍用戶爆發式增長,用戶達到了4千萬。
  • 抖音數據報告:日活量破四億,用戶增速放緩 ,短視頻天花板或到?
    文|GPLP 李珠江審校|周鶴翔1月6日,抖音官方披露了2019年的《抖音數據報告》,對2019年抖音的視頻內容進行了全方位的統計分析。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月5日,抖音的日活躍用戶數突破4億。同時,抖音2019年1月抖音日活量2.5億,2019年7月日活量達到3.2億。
  • 直播與短視頻產業峰會盛大召開 剖析行業新趨勢
    以抖音和快手兩大短視頻直播平臺為例,劉小東解析了兩者之間營銷價值的差異:抖音的平臺屬性適合種草,快手則更適合帶貨。但無論任何平臺或商業模式,都需立足以用戶為中心這一根本理念,因為用戶的所見、所知、所感、所傳才是一切傳播的根本要義。並預測,截至2025年,「貨找人」對比「人找貨」的比例將達到4:6,實現5年近半的高速發展。
  • BAT三足鼎立,短視頻異軍突起,在線視頻的護城河到底是什麼?
    據CNNIC數據顯示,近十年來,我國在線視頻用戶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18年6月,在線視頻用戶達到6.09億人,佔網民總數的76%。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普及,其中手機視頻用戶高達5.78億!用戶規模高速增長,在線視頻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據比達諮詢估計,2017年在線視頻市場規模高達593.8億元,同比大漲60%。
  • 徐州為什麼稱作兵家必爭之地?
    徐州,古稱彭城,歷史上為華夏九州之一,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和2500多年的建城史,地處江蘇省西北部、華北平原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是著名的帝王之鄉,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說。
  • 十年愛奇藝入局短視頻 ,新故事怎麼講?
    隨刻和隨刻創作的發布,意味著長視頻平臺正在試圖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半徑。他們希望創作者在自家生態中走完短視頻創作、發布和後續分發的全過程,而不僅僅是觀看。產品之外,另一個不易察覺的業務變動是:愛奇藝成立新消費事業群,試圖打通廣告、IP、電商等諸多業務之間壁壘,形成一張更全鏈路的消費價值網絡。
  • 快手音樂:短視頻+音樂流媒體,「用戶產消」跨平臺的融合價值
    ,該歌曲目前已經斬獲6萬多好評。例如,今年情人節,快手與QQ音樂聯合發起的「誰是情歌王」線上翻唱活動,任何一位用戶只需拍攝翻唱視頻,在上傳時加入「誰是情歌王」標籤,即可進行參與。在為期一周的活動期間,該競選比賽共吸引超過1.9萬名用戶參與,創作出2.2萬部新作品,累計播放量達到2.5億,總點讚數量超過1000萬。
  • 習酒河南區銷售突破20億,河南為何會成為白酒的兵家必爭之地?
    我們讀一些歷史書時總會看到類似這樣的說法,長安是兵家必爭之地、陳留是兵家必爭之地,徐州是,太原也是……總之,您就告訴我哪裡不是必爭之地就行了吧!戰爭遺址在這些地區中,狹義上被稱為"中原"的河南地區可真的是萬年的兵家必爭之地。
  • 短視頻用戶也有「數字知溝」?
    據行業某數據顯示,從2016年至2018年,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數量從最初的1.53億人迅速上升至5.01億人;且預計到2020年底,整個短視頻行業的用戶規模數量將有望超過7.22億人。根據艾媒諮詢調查的2019年上半年中國短視頻平臺用戶年齡分布、學歷分布的數據可知:快手、抖音兩大短視頻平臺的用戶年齡大多集中在30歲以下,其中24歲以下的用戶佔比最多,達到60%以上,可見短視頻平臺的用戶年齡群體呈現出年輕化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