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殷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7月13日,正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0屆世界遺產大會一致決定,將中國河南省的殷墟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殷墟位於河南省安陽市,佔地約24平方公裡,是中國第一個有文獻記載、並經甲骨文及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距今已有3300多年歷史。安陽殷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後,中國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址和自然景觀已達33處,數量居世界第三位。
-
安陽殷墟:方寸之間展現世界遺產
□本報記者張莉娜本報通訊員 張麗嬌 6月18日10時許,河南郵電印刷廠印刷車間內,省政協副主席靳綏東啟動了「《殷墟》特種郵票印刷開機儀式」按鈕,一張張帶著溫度的《殷墟》郵票,呈現在人們眼前。
-
中國發行特種郵票紀念殷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十周年
新華社鄭州7月14日專電(記者雙瑞)為紀念殷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十周年,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日前發行《殷墟》特種郵票,並於13日在殷墟所在地河南安陽舉行了首發儀式。 《殷墟》特種郵票1套3枚,由中國知名郵票設計師王虎鳴設計。郵票名稱「殷墟」以甲骨文書法呈現,3枚郵票內容分別呈現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青銅器和玉器。
-
安陽殷墟正式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中新網北京5月17日消息:據中央電視臺晚間新聞報導,昨日,河南安陽市政府已正式向聯合國申報,將殷墟列入世界優秀文化遺產名錄。此前聯合國一個相關組織剛剛結束了對安陽殷墟的考察,認為殷墟完全應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殷墟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遺址,被譽為商代歷史的「地下博物館」。
-
殷墟為什麼能夠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1961年,殷墟列入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76年,發掘保存完整的商代國王配偶「婦好」墓。 1983年,中國古都協會將殷墟列入中國七大古都。 1999年,東北外緣鑽探出面積達4.7平方千米的商代夯土城。 2000年,考古界評選「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殷墟以最高得票數名列第一。
-
「甲骨文」贏得世界掌聲 殷墟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繼7月12日四川大熊貓棲息地成為世界自然遺產之後,13日,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三十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再次傳來喜訊:河南安陽商代遺址——殷墟被批准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至此,我國共有33處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130多位國內外專家呼籲將殷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本報訊(記者李虎成)7月29日晚上,正在安陽參加2004中國殷商文明國際學術會的130多位海內外專家、學者,聯名發出「為殷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呼籲書」,呼籲儘快將殷墟納入世界文化遺產。 「殷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理所當然的事!」
-
殷墟「申遺」成功 殷商文化光耀世界 - 安陽市政府網站
2006年7月13日下午4時,喜慶的氣氛充溢著整個安陽古城。殷墟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三十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三十三處世界文化遺產。 現任《安陽日報》編輯部主任的王濤,當年作為一線記者在報導殷墟「申遺」成功的稿件中這樣寫道:「喜訊就像長了翅膀,迅即傳遍了安陽的千家萬戶。
-
河南安陽殷墟,這些無可比擬的重大意義,使其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2006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現為漢字的前身、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文字體系之一,不僅證明古老的漢字是獨立起源的,還提供了中國古代獨立的文字造字法則,對3000年以來的中國文化產生了根本性的影響。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已知中國古代最重的青銅器;商后母戊鼎(圖3)的鑄造,充分說明商代後期的青銅鑄造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緻,足以代表高度發達的商代青銅文化;2002年1月18日,被國家文物局作為國家一級文物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
-
殷墟躋身世界文化遺產厚重文化訴說古都滄桑
□記者朱淑博整理 核心提示 北京時間2006年7月13日15點16分,從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0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傳來消息,安陽殷墟「申遺」成功,殷墟作為世界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安陽殷墟也因此成為繼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之後中國的第33處世界遺產。
-
認識中華文明史 從安陽殷墟開始
安陽殷墟位於安陽市殷都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中國考古學的誕生地、甲骨文發祥地,是中宣部公布的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榮獲全國首批旅遊景區國家級青年文明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世界文化遺產 安陽殷墟發掘史
1982年11月1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河南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於1983年11月21日通過了《河南省<文物保護法>實施辦法(試行)》。1987年5月26日,國務院頒布了《關於打擊盜掘和走私文物活動的通告》,11月24日頒布了《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通知》等法令。
-
河南安陽世界文化遺產、5A級景區「殷墟」第一文字甲骨文
殷墟(世界文化遺產、5A級景區、河南安陽殷墟)編輯甲骨文中所記載的資料將中國有文字記載的可信歷史提前到了商朝,也產生了一門新的學科——甲骨學。殷墟是中國至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考古學和甲骨文所證實的都城,由殷墟王陵遺址、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洹北商城遺址等構成。 [4]1961年3月,國務院將殷墟列入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世界文化遺產——安陽殷墟
殷墟是世界文化遺產,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國家5A級景區,是中國考古學的誕生地,甲骨文發祥地。 殷墟,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安陽市西北郊,橫跨洹河南北兩岸。 一、殷墟的價值 2006年,第三十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表決通過殷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大會評價殷墟:「這裡出土的15萬片甲骨上,發現了目前中國文字體系最早的證據,至今仍為世界上1/4的人口使用。
-
中國50個世界遺產全名單
中國湖北神農架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據新華社報導,第40世界世界遺產目前正在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堡舉行,在7月17日的會議上,中國申遺項目——湖北神農架通過了世界遺產大會的終審,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0個世界遺產項目。
-
11月23日上午殷墟遺址博物館奠基儀式在安陽隆重舉行
「我宣布,殷墟遺址博物館建設工程正式開工!」11月23日上午,殷墟遺址博物館奠基儀式在安陽隆重舉行,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江凌宣布建設工程開工。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中國歷史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餘新華、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副司長張磊、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長賈連敏及安陽市有關領導出席奠基儀式。
-
中國40項「世界遺產名錄」一覽表
中國40項「世界遺產名錄」一覽表 中國於1985年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現在是世界遺產委員會的成員。自1986年中國開始申報世界遺產。2010年在巴西利亞舉行的第三十四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並通過了將中國河南省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將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福建泰寧、貴州赤水、江西龍虎山和浙江江郎山聯合申報的中國丹霞地貌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共有40項文化遺址和自然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文化遺產28項,自然遺產8項,自然與文化雙遺產4項。
-
神秘的世界最大青銅鼎、「世界四大古文字」——殷墟揭秘強大商朝
這裡就是以小屯村為中心,橫跨洹水南北兩岸附近的20多個自然村落,神秘的商朝王都——殷墟。(攝影:程越峰)甲骨文,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殷墟甲骨文是殷王朝佔卜的記錄,商王和貴族幾乎每事必卜。殷代有專門掌管佔卜和紀錄的貞人約有上百人。商代以後,甲骨佔卜逐漸失去了其顯赫地位。目前殷墟發現有大約15萬片甲骨,4500多個單字。
-
河南破獲26宗盜破殷墟文物案 啟動遺址保護建設
資料圖:殷墟王陵遺址內的車馬坑遺存。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中新社鄭州2月22日電 (記者 李貴剛)記者22日從河南省文物工作會議上獲悉,該省26宗盜竊破壞殷墟文物案全部告破。目前,殷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已全面啟動。
-
【世遺】中國土司遺產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網圖片庫 李維君 攝2015年7月4日消息,在德國波恩召開的第三十九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申報的「中國土司遺產」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國土司遺產」包括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這次申報的三處遺址為中國規模較大、格局完整、遺存豐富且最具價值特徵代表性的土司城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