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日,上海住建委官網公布關於印發《上海市共有產權保障住房準入標準和供應標準》的通知,推動了共有產權房的進一步擴圍,有利於提升上海對常住人群的黏性吸引力及加強保障常住人口中剛需的自住房需求。
01
何為共有產權房?
共有產權房是政府讓渡部分土地出讓收益,以較低價格配售給符合條件的保障對象家庭,這類房子的房屋產權由政府和購房人按一定比例共同持有。可以說共有產權房的出現,是建立在經濟適用房的基礎上,與傳統的經濟適用房相比,共有產權房的制度更加完善,用地性質從劃撥改為出讓,完全按照商品住房進行開發,銷售的價格也按照商品房計算,共有產權會增加土地成本,無法發揮出經濟適用房抑制市場房價的作用。
02
最新版《管理辦法》細則
眾所眾知,我國《上海市共有產權保障住房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自問世以來一直在不斷修改完善,其中最新版本《管理辦法》主要規定如下:
1、非本市戶籍家庭同時符合居住證持證和積分、住房、婚姻、繳納社會保險、繳納個人所得稅、收入和財產等條件的,可以申請購買共有產權保障住房。
2、本市城鎮戶籍家庭或者個人申請購買共有產權保障住房的,應當向戶口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提出申請;非本市戶籍家庭申請購買共有產權保障住房的,應當向工作單位註冊地所在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提出申請。申請人應當如實填報申請文書,提交相關證明材料,並籤署同意接受相關狀況核查以及核查結果予以公示的書面文件。
3、共有產權保障住房經審核准予登記的,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在預告登記證明和不動產權證上記載不動產權利人、產權份額,註明同住人姓名,並註記「共有產權保障住房」以及「本市城鎮戶籍」或者「非本市戶籍」。
03
上海共有產權房申請條件
我們知道上海市共有產權住房政策不斷放寬,那麼,上海共有產權房申請條件具體有哪些呢?
1、上海本市戶口申請條件
①申請條件一:家庭成員需要在本市實際居住,居住時間連續滿3年,且在提出申請時所在地的城鎮常住戶口連續滿2年,也就是說需要你把戶口遷移到本市滿2年。
②申請條件二:家庭成員人均住房建築面積低於15平方米(含15平方米)。
③申請條件三: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於7.2萬元(也包含7.2萬元);2人及以下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和人均財產標準按前述標準上浮20%,即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於8.64萬元(含8.64萬元)、人均財產低於21.6萬元(含21.6萬元)。注意這項需要根據你所在城市的實際經濟條件而定,政府會發布相關政策文件。
④申請條件四:家庭成員在提出申請前5年內未發生過住房出售行為和贈與行為,家庭成員之間住房贈與行為除外。
⑤申請條件五:符合上述標準,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單身人士(包括未婚、喪偶或者離婚滿3年的人士),男性年滿28周歲、女性年滿25周歲,可以單獨申請購買共有產權保障住房。對符合規定條件的共有產權保障住房申請對象,可以調整住房面積核算方式。
2、非戶籍申請條件
①持有《上海市居住證》且積分達到標準分值(120分)。
②在本市無住房。
③已婚。
④在本市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或者個人所得稅滿5年。
⑤符合本市共有產權保障住房收入和財產準入標準。
04
制度變更的積極意義
1、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
我們可以看到共有產權住房制度通過較低的銷售定價、具有針對性的分配方式分流住房剛需,實現抑制熱點城市日益上漲的房地產價格並推動房地產價格平穩運行。
2、拉動住房剛需
共有產權住房的制度設立初衷及本質是通過購房人與政府以按份共有產權的方式,使得購房人在僅取得部分產權的情況下能夠享有共有產權住房全部的使用權,在實質上降低剛需購房人的購房負擔,以政策手段滿足所謂「夾心層」的住房剛需。
此外,與傳統的經濟適用房進行對比,共有產權住房還有完善經濟適用房制度、改善住房供應結構、縮小貧富差距、減少政府財政負擔、促進公共資金的撬動效應等優勢,也是共有產權住房頗受政府及居民青睞的原因。
05
制度完善分析及總結
當然,共有產權住房制度目前還是有一些需要完善之處的:
1、相關法律法規尚需完善。
隨著共有產權住房的不斷推廣,在實操層面還將出現一些需要進一步明確的問題,這需要有關部門結合實際情況對已經出臺的政策不斷地進行修訂、補充、優化和完善。
2、配套機制和市場需求尚不穩定
從市場的反應看,共有產權住房確實受到了特定消費群體的青睞。那麼,從長期看,共有產權住房的推廣能否實現其制度設立的初衷,一方面有賴於相應的配套機制來落實各項具體問題,另一方面也有賴於後續共有產權住房的供應量和市場需求。因此,對於共有產權住房的後續發展以及是否能對我國目前的房地產市場產生重大的影響,仍有待觀望。
總體而言,住房的保障性恰恰不是要取消市場經濟中的商品房。反之正是為了完善市場經濟,挽救市場危機,刺激經濟發展,彌補市場住房商品性缺陷的有力支持。而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房價之高令人望「房」興嘆,而共有產權房的進一步擴圍,體現了上海對於外來「夾心人群」的政策支持,為推動房地產市場的快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聲明:本文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