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口罩成了最緊俏的物資之一。2月19日,北京華聯超市新上架的一款口罩引起了公眾關注。價籤顯示,這款50隻裝一盒的一次性口罩售價500元,相當於每片口罩10元。不少市民在網上評論稱:「口罩是消耗品,華聯超市的口罩售價讓人望而卻步!」
市民嫌一隻口罩10塊錢太貴
據報導,2月19日一大早,北京華聯超市通過新媒體平臺稱「口罩正式到貨」,並稱,從2月19日起,在翠微路店、西直門店、萬柳店等7家門店試點銷售。北京華聯超市還表示:「我們鄭重承諾:防疫用品,絕不漲價。」
不少市民稱看到超市發布的消息就去排隊了,結果到商超一看,其售賣的就是普通的一次性口罩,「說是進口的,一盒50個,售價500元」。有市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們下周就要上班了,現在老百姓都買不到口罩。我感覺一次性口罩平時售價也就一兩塊一個,現在10元一個是不是太貴了?」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北京華聯超市的口罩是否存在定價過高等問題,關鍵要與其成本進行對比。按照現行規定,購銷差價額高過規定的15%,就可以被定性為哄抬價格。
哄抬口罩物價,發國難財事件層出不窮。
疫情中,「三無」口罩頻頻被曝光,有些平時僅售價2塊元的口罩被炒到30元,一些不法商人甚至利用微商進行詐騙。與之相對應的是,也有一些地方存在亂作為的問題。前不久,在疫情較重的湖北省洪湖市,一家大藥房銷售一次性口罩,購進價格0.6元/只,銷售價格1元/只,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調查後,認為其涉嫌哄抬價格,決定沒收違法所得14210元,罰款人民幣42630元。此事經報導後,在網絡上引起爭議,不少網民認為,「一塊錢的口罩在『一罩難求』的當下完全是『良心價』,處罰哄抬物價不可理解。」
有些看到洪湖這則消息的北京市民一口認定,北京華聯超市賣這麼貴,一定是哄抬物價。並向有關部門進行了舉報。有關部門則回應:「未發現價格違法行為。」華聯方面也回應稱:口罩是從荷蘭進口的,並且是低於成本銷售。
經調查,本批次口罩為荷蘭空運到北京的,執行歐盟防護標準的口罩。北京華聯超市某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說:「因全球口罩價格上漲,加上國際運費、國際保險費、國內港雜費、通關代理費、門店運作等成本,本批次口罩售價實際為低於成本銷售。但是為了服務那些急需口罩的顧客,我們將其推向市場。」
據了解,該口罩進價485元/盒,銷價500元/盒50隻裝。並未超過差價額高過規定的15%標準,不屬於哄抬物價。
成本和來源公開後,不少北京網友表示「錯怪了華聯,聯華賣的是良心口罩,聯華是良心企業。」但也有網友認為:「口罩是消耗品,十塊錢一個的定價,實在是令人難以接受。」
眼下仍處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受供求關係的影響,如今的口罩價格與平時肯定會一定差距。一些對價格敏感的市民,對此表示難以接受也是正常反映。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還是要加大供給量,通過供應來平抑物價。同時,相關政府部門也應精細化作為,推出例如「免費預約口罩」等公益性服務,讓每個人都買得起口罩、能有口罩可戴。畢竟,眼下的口罩,不只是商品!大家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