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貨車一早在東興口岸通關。廣西新聞網記者 陶媛攝
越南商販一早自東興口岸搬運貨物出境。廣西新聞網記者 陶媛攝
中越人民的積極互通互市讓東興口岸一早便熱鬧非凡。廣西新聞網記者 陶媛攝
廣西新聞網東興10月25日訊(記者胡雁)10月24日,「潮湧北部灣—2013年全國網絡媒體廣西行」新聞採訪團走進祖國的南疆大門東興市,探尋東興
邊境貿易發展情況。
在中越美食街,記者見到一位在街頭烙燒餅的李大叔,李大叔老家是山東人,早在六七年前,與老伴來東興旅遊,看到這裡的人流興旺,尋找到了商機,於是已經年過半百的李大叔決定和老伴留下來,在東興做起在山東老家的老本生意—賣山東大餡餅。儘管李大叔做的是小本買賣,但由於這裡的人流多,李大叔的餡餅攤點的生意卻紅紅火火。隨著東興邊民互市貿易區的建成,東興市邊境貿易享受優惠稅率的商品增多,每天有近萬名中越邊民走進兩國的邊境地區進行貿易往來。兩國邊民平等經商,互利互惠,讓這個邊境小城呈現出紅紅火火的景象。
24日,記者來到東興邊民互市貿易區,一輛輛小貨車組成的車隊運著從越南進口的貨物進東興市區。在東興邊民互市碼頭,工人正在北崙河上緊張搬運貨物,越南貨物正從東興邊民互市貿易區的碼頭被搬運上岸,勞動場面十分繁忙。
東興是中國連接東協國家的橋頭堡,是中國與東協唯一海陸相連的口岸城市,與越南芒街市一河之隔、一橋相連,東興與芒街一直是中越經貿合作的主要區域,發展邊境貿易條件得天獨厚。東興充分利用國家給予邊境貿易的優惠政策,大力發展邊境貿易,取得卓越的成效。經過20餘年的發展,東興與越南等東協國家進出口貿易佔廣西全區對東協進出口貿易總額的20%以上,越南每年通過芒街口岸進出口貨物金額超過20億美元。貿易方式呈現多樣化,兩地貿易逐步由單一的貿易形式向以互市貿易為主、邊境小額貿易為輔的多種貿易方式轉變。邊境貿易直接帶動和促進了邊境旅遊、賓館、餐飲、娛樂、房地產、物流、運輸等相關產業發展,由邊貿帶動其它產業而創造的就業崗位超過4萬個。
據了解,東興邊民互市貿易區從2009年6月16日建成投入使用後,東興邊境貿易得到又好又快的發展。辨貴賤、調餘缺、度遠近。中國邊民毛翠英將這種生意經營到了極致。從蹬著自行車尋找著兩國的「缺物」,到如今興富民行動開展,她的菠蘿乾生意不僅在越南做大,更發展到了東協其他國家,每年的貿易金額以千萬元計算。在政府出臺的一系列「開放繁榮文明和諧的試驗區」政策裡獲利的人數不勝數。2010年邊境貿易進出口總額111.6億元人民幣,與2009年同期相比增長48%,其中邊境小額貿易額47億元、邊民互市貿易額64.6億元。2011邊境貿易進出口成交額142.62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7.82%,其中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成交額47.33億元,互市貿易進出口成交額95.29億元。2012年邊境貿易進出口成交額192.2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5%,其中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成交額35.9億元,互市貿易進出口成交額156.33億元。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東興邊境小額貿易進口商品以資源性產品為主,主要商品有煤炭、橡膠、礦砂等,出口商品科技含量低的零配件、電子產品、家具為主,主要商品有五金零件、橡膠製鞋底、手電筒、棉布等產品。互市貿易進口商品以海產品、農副產品為主,主要有冰魚、海蜇、海螺、木薯澱粉、茶葉、花生、芝麻等,出口商品以建材、輕紡類、日用商品為主,主要有瓷磚、不鏽鋼及其他裝飾材料、布匹、成衣、床上用品及其他生活用品。2013年1—6月份,東興互市進口商品中,農副產品達到427320噸,同比增長20%;海產品188800噸,同比增長18%;其他產品27450噸,同比增長22%。互市出口商品中,五金產品334152噸,同比增長68%;布匹48405噸,增長31%;其他18603噸,增長17%。
邊境貿易的不斷發展壯大,對推動東興經濟發展、增加邊民收入、維護邊境地區和諧穩定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還極大地推動東興邊境旅遊、房地產、運輸、娛樂服務等相關產業的發展。邊境貿易已經成為東興市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柱產業。同時,也見證了中越兩國人民互惠、互利、平等、友好的關係往來。
作者:胡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