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家在】網友爆料,近日,皇崗村傳出消息,要拆遷了?
10月31日,皇崗村城市更新辦發出通知,皇崗村城市更新(第一期)項目工程開展前期工作,將於2020年12月1日起進行用地範圍圍擋圍合管理,先通知吉龍二村一號所有租客,於11月30日前搬遷,將房屋交回房東。
皇崗村位於會展中心南側,北接福田CBD,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皇崗村舊改後將建起「會展中心南廣場」,建成新的福田CBD南區。
皇崗村紅線用地範圍,北至濱河路、南至皇崗公園、西至益田路、東至金田路,規劃用地面積50.38公頃,規劃範圍內建築主要為村民住宅、單元式住宅、多層工業廠房和一些公建設施。
現狀總建築面積約130萬平方米,現狀容積率2.7。其中舊村私宅建築約63萬平方米,佔48%。
皇崗村改造項目位於福田區中心區正南面,西側為益田路,北側濱河路,南邊為皇崗公園,東邊為金田路,拆遷用地面積38.58萬平方米,建設用地面積31.40萬平方米,規劃用地面積50.38公頃,總建築面積約200萬平方米。
發展定位:皇崗(村)片區融入中心區,向南延伸中心區軸線,融入中心區,引導商務辦公功能,形成符合中心區建設標準的綜合發展區。
規劃定位:福田中心商務及會展配套功能的承接區,由辦公、商業、酒店、公寓及居民住宅等功能組成,並突出現代和歷史人文特色,成為延續中心區的新城市綜合發展功能區。總體布局以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延續城市中軸線,創建新城市生活為目標。
建築規劃:規劃中的皇崗將建起「會展中心南廣場」,以兩棟高約200米、連在一起的雙塔形商業建築和一個8萬平方米的廣場,將深圳中軸線引進皇崗,並通過周邊商業和居住樓群,為會展中心提供配套服務支持,與此同時,皇崗片區也將成為中心區一個最大的綜合居住社區。
皇崗現狀:規劃範圍內建築主要為村民住宅、單元式住宅、多層工業廠房和一些公建設施。現狀總建築面積約130萬平方米,現狀容積率2.7。其中舊村私宅建築約63萬平方米,佔48%。
改造模式:局部拆建與環境綜合整治相結合。
改造步驟:皇崗村、福田村作為分期滾動拆除重建的重點項目,沙嘴村、下沙村、水圍村等作為第一批綜合整治的試點項目。
皇崗舊改與福田CBD的規劃銜接
1、疏通脈絡
中心區的軸線延伸不是250米寬綠化帶和600米寬廣場這種超大儀式空間的簡單延伸,它的意義是在已有汽車道路的分割下藉助新的步行和綠化空間來增加城市街區間以及與深圳河、灣間的相互聯絡和滲透,是一種城市經絡和氣脈的疏通,某種程度上講也是對中心區超大尺度空間的豐富和補充。
2、會展朝南
軸線延伸的關鍵難點在會展中心和濱河大道的阻隔。應充分考慮和利用會展已有的二層人行系統、地下道路系統來跨越濱河路連接皇崗村,改變會展中心坐南朝北的單向人流格局,結合會展現有設計特點,為會展增添南向人行入口、廣場和室外展場。
如將會展中心北廣場及廣場兩側展廳直接鏡像複製到南側,略加調整,橫跨在濱河大道之上,未嘗不是一種巧妙做法。其餘會展所需停車、飲食、旅館等配套則在完成與皇崗的人、車對接之後由皇崗來提供。
3、轉折發散
軸線延伸到皇崗祠堂廣場時,可以利用皇崗村特有的坐標體系/建築風水朝向,做南偏西的調整,然後藉助在已有建築群中蜿蜒通過的二層步行系統,到達皇崗公園。
皇崗公園成為軸線南端新的重要樞紐節點,以此為中心,規劃各個方向的步行/自行車/綠色走廊,分別連接福田口岸、福田保稅區、益田村、紅樹林保護區,完成城市脈絡的疏通。
4、四方圍城
皇崗村道路的疏通完善也應結合已有道路網絡的特點。在現有三條相互垂直的道路基礎上,結合改造修建第四條道路,可以得到一個反映皇崗特有建築坐標/風水朝向的正方形。
這個正方形也許就是被淹沒的客家圍屋村落的原型,可以通過道路設計、正方形內外建築形態的差異來將客家空間類型特有的幾何完形特點突出出來,同時這種完形也加強了軸線延伸的力量和吸引力。
5、量需而改
在以上開闢公共空間、完善道路格局的基礎上,整理出皇崗的街塊單元,根據皇崗村的建築保留名單和改造次序開發意願,以及城市整體空間形態要求,確定地塊改造。
6、和諧共生
從現狀看,透過街巷和獨幢的樓房看會展中心,其實是一種美妙的對比反差,有如蓋裡設計的古根海姆博物館像太空飛船砸在西班牙小城畢爾巴鄂上的效果。
以最近的距離,為在超大空間中布展觀展的人們提供基本服務配套,更是一種人性回歸和關懷。
更多舊改回遷房細節和實操細節一篇文章也不能解釋全面,可預約直接去實地考察。
要了解更多深圳舊改項目,分享行業前端資訊、聚集行業一手資源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