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家鎮「辣椒大王」祖孫三代從事辣椒種植 小辣椒種出大市場

2020-12-15 湖南頻道

楊意紅(右一)祖孫三人在基地查看「雞腸子辣椒」長勢。長沙晚報記者 顏開雲 攝

  長沙晚報記者 顏開雲 通訊員 李銀

  這幾天,楊意紅的辣椒基地裡,「雞腸子辣椒」已經長到20多釐米長了。這種與普通辣椒有明顯差異的線椒,修長苗條,果皮卻皺皺褶褶,形似雞腸子。

  「可以吃了,很快就可以批量上市。」77歲的楊意紅張開手指比量著植株上的辣椒,眼神裡滿是愉悅。老人與辣椒打交道有60多年了,人送外號「辣椒大王」。兒子、孫子先後加入他的「火辣事業」,如今,楊家的辣椒品種在全國各地的種植面積每年超過20萬畝。

  去年底獲評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的「雞腸子辣椒」,也給楊家所在的瀏陽市葛家鎮——人均養豬數量一度高達8頭的傳統養殖大鎮,帶來了農業生產轉型及美麗鄉村建設提速的綠色機遇。

  「辣椒大王」

  楊意紅曾獲評全國農村致富能手

  上世紀50年代中期,年僅十五六歲的楊意紅就愛上了農業科技,並與幾個年輕人創辦青年試驗農場,興致勃勃地搞起了植保、化肥、種子試驗。後來,他在公社任農技員,搞科學種田的勁頭更大了,水平也日益精進。

  1982年分田到戶後,楊意紅在葛家及鄰近鄉鎮給150多戶農民種西瓜,包製種、包技術、包銷售。「有時候騎單車一天跑100多公裡,最多的一天賣出17卡車西瓜。」楊意紅回憶道。

  本地辣椒掛果期不長,供應市場的時間短,為此,楊意紅在1986年組建瀏陽果蔬協會,帶領上千人遠赴海南種辣椒。據統計,瀏陽農民在海南種植辣椒最興盛時面積超過4萬畝,每年運回內地的辣椒十多萬噸,為農民增收數千萬元。

  「目前,瀏陽還有數百人在海南種蔬菜,面積有1萬多畝。」瀏陽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楊意紅是省內「候鳥農業」的領軍人物,一度為緩解湖南省內淡季蔬菜供求矛盾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辣椒品種的選育上,楊意紅傾注了畢生心血。他說,這些年來組合試驗選育的辣椒品種有兩三百種之多,最終經過國家審定的有12種,加上本省、外省審定的共有30多種。

  由於在辣椒育種、帶頭致富方面的貢獻,楊意紅被稱為「辣椒大王」,並因此獲評全國農村致富能手。

  「火辣事業」

  三代傳承,楊家辣椒種遍十多個省份

  雖然已是77歲高齡了,但楊意紅的身體很硬朗,每天凌晨5時許,他都會準時起床,跑到大棚裡照看自己的辣椒「寶貝」。

  5月28日,葛家鎮金源村,記者在楊意紅的辣椒研發基地看到,基地建有工廠化育苗溫室1個、連棟溫室5個、冬暖式日光溫室5個。現代化的大棚裡,一株株辣椒被栽種在一個個盆子中,並整齊擺在多層架子上,植株上掛著各種辣椒。

  「溫度、溼度、光照、通風,都有講究。」楊意紅自豪地說,別看這些大棚看上去不起眼,其實科技含量還挺高。

  原來,這些蔬菜大棚的改進都得益於老楊的孫子楊劍鋒。1986年出生的楊劍鋒從小耳濡目染,對辣椒的感情非同一般,2010年從湖南農業大學畢業後很自然地就加入了家庭的「火辣事業」。

  楊劍鋒充分發揮年輕人知識面廣的優勢,畢業沒多久,就對當時普遍應用的鍍鋅鋼管裝配式大棚來了一次升級換代,改善了原有裝置溫度調節能力不足及成本過高的缺陷,並先後獲得4項實用新型專利。

  在辣椒選育方面,楊劍鋒也已經成為爺爺楊意紅和父親楊以龍的得力助手,這幾年「辣青114辣椒」「永綠119辣椒」等品種的選育與審定都有他揮灑的汗水。

  如今,楊意紅在瀏陽老家的研發基地坐鎮,楊以龍在海南的生產基地駐守,新時代青年農民楊劍鋒則主要負責市場對接、推廣。據了解,楊家研發的30多個辣椒品種已銷往湖北、四川、廣東等十多個省份,每年種植面積超過20萬畝,其中湖南本地6萬畝。

  「辣椒之鄉」

  「雞腸子」獲評國字號地標產品,葛家辣椒走向全國

  楊家培育的辣椒品種繁多,其中以「雞腸子辣椒」最具特色。實際上,這種細長彎曲的線椒在葛家栽種歷史很久遠,但作為當地辣椒栽培的領軍人物,楊意紅在保護、改良「雞腸子辣椒」方面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長度、口感、抗性等,都要經過長時間的選育,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楊劍鋒指著數百株「雞腸子辣椒」苗告訴記者,這裡面符合條件的可能只有一兩株,至少要經過兩三年、6輪選育才能完成一輪提純復壯。

  「提純復壯每過幾年就要進行一次,否則就會出現退化,比如長度可能會縮短。」楊劍鋒補充說。據了解,省內知名的湘陰樟樹港辣椒、衡東三樟黃貢椒都把提純繁育、制種基地放在了這裡。

  像樟樹港辣椒一樣,葛家「雞腸子辣椒」去年11月也獲評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這也是瀏陽首個「國字號」蔬菜品牌。

  目前,楊意紅帶領30多戶貧困戶種植了100多畝「雞腸子辣椒」,部分退出宅基地或養殖場的農戶也在進行試種。據了解,葛家「雞腸子辣椒」本月上市後,將進駐長沙麥德龍等大型超市及中高檔餐館。

  與此同時,「雞腸子辣椒」還從葛家走向全國。在河南南陽,以「雞腸子辣椒」作為母本、當地辣椒作為父本雜交選育的「辣豐3號」受到當地農戶的歡迎,並成了扶貧項目的主角,種植面積超過1萬畝。

  「大力發展辣椒種植產業,既是我們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轉型升級的需要,也是打好藍天碧水保衛戰的需要。」葛家鎮黨委書記戴聖偉說,作為傳統養豬大鎮,只有2萬人的葛家年出欄生豬最多時達到16萬頭,汙染治理壓力巨大。他表示,葛家鎮將建設「雞腸子辣椒」精品辣椒示範園,並以示範園為核心片區綜合打造集種植、旅遊、觀光、採摘於一體的現代農業生產區,全力打響「辣椒之鄉」品牌。

  如今,走在葛家鎮的各條幹道上,鮮豔火紅的「辣椒燈」「辣椒雕塑」隨處可見,映襯出豐收和喜慶的氣氛。

  星城夜談

  懂農業愛農村

  鄉村振興大有為

  庹新崗

  鄉村振興,關鍵在產業和人才。產業興旺是物質基礎,而它背後必須要有一批懂農業、愛農村的新農人作支撐。從「辣椒大王」楊意紅的奮鬥經歷中,我們看到了這條內在的邏輯線。從楊意紅身上,我們也看到了新農人的精神特質。因為愛農村,楊意紅跟辣椒打了60多年的交道,儘管年近八旬,仍每天清早去大棚照看自己的辣椒「寶貝」;因為懂農業、愛鑽研,培育的「雞腸子辣椒」獲評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在楊意紅的帶動下,一些貧困戶不僅藉此脫貧,而且推動了當地農業轉型升級。

  新農人是懂農業、愛農村的典範,他們的事業都是用汗水和智慧澆鑄而成。與之相反的是,現實中還是有人跛腳走路:有的空有一腔熱情,想要在農村大展手腳,卻缺少關鍵性技術,在受到幾番打擊後便偃旗息鼓了;還有的雖然學的是農業,對農業技術也有一定了解,卻受不了勞作之苦。這兩類人在農村都呆不久,更談不上做出成績。

  當然,什麼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新農人需要培養,一要自身主動地去向前輩、能人取經,二要政府相關部門熱情幫扶,將國家的惠農政策落實落細,去培植加深其對土地的熱愛,精進技術、更新理念。只要雙管齊下,我們相信新農人定會成長為「三農」發展的生力軍,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強大動力。

來源:長沙晚報

編輯:高芹

相關焦點

  • 葛家鎮"辣椒大王"祖孫三代從事辣椒種植 小辣椒種出大市場
    小辣椒種出大市場 瀏陽市葛家鎮「辣椒大王」楊意紅祖孫三代從事辣椒種植,培育的「雞腸子辣椒」獲評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當地農業產業由傳統養殖向生態特色種植轉型升級 兒子、孫子先後加入他的「火辣事業」,如今,楊家的辣椒品種在全國各地的種植面積每年超過20萬畝。 去年底獲評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的「雞腸子辣椒」,也給楊家所在的瀏陽市葛家鎮——人均養豬數量一度高達8頭的傳統養殖大鎮,帶來了農業生產轉型及美麗鄉村建設提速的綠色機遇。
  • 湖南「辣椒大王」帶新品種回家「送禮」
    「今年立春正逢除夕,我們農村過完春節後,2月中旬就可以利用大棚進行辣椒育苗了。」對湖南省瀏陽市葛家鎮金源村貧困戶黎俊文來說,今年他指望著早點種植新品種來脫貧致富。   在海南南繁培育的辣椒早熟新品種要是年前沒到手,黎俊文擔心自己過年都過不好。   「黎叔,我剛從海南回來,給你送辣椒新品種。」
  • 中國辣椒城:為貴州辣椒全產業鏈發展注入新「動力」
    400年前,火紅的辣椒與遵義這片土地結緣,得到遵義人民的珍視和喜愛。在今天,小辣椒種出了大產業,譜寫了貴州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的新篇章。中國辣椒城投入運營後,帶動遵義市辣椒種植突破200萬畝,位居中國地級城市種植面積第一;培育出50多個地方優質辣椒特色品種,帶動近70萬群眾增收致富;孵化了多家辣椒加工企業向龍頭靠攏;正式發布了全國首支幹辣椒價格指數,發揮了指數「風向標」「晴雨表」「避雷針」的指導作用,為帶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做好了信息引導市場,市場指導生產的作用,激發了辣椒產業的內生動力,從而也形成「中國辣椒,蝦子定價,買賣全球」的形象
  • 「火辣事業」傳三代 湖南瀏陽楊家辣椒每年培育近百個新品種
    「火辣事業」傳三代湖南瀏陽楊家辣椒每年培育近百個新品種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王文 通訊員 向婷 在湖南瀏陽葛家鎮,有一個辣椒家族,60多年來,一家三代人執著於這份「火辣」的事業,不僅每年培育近百個新品種,還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 沛縣敬安鎮打造辣椒科創小鎮 帶動農戶走上致富路
    ◎文/徐報融媒記者 於瓏 ◎圖/徐報融媒記者 周杰沛縣敬安鎮積極在現代農業上求突破,大力調整制種辣椒的品種結構,引導農民把小辣椒種出了大產業。全鎮辣椒育種面積已達1.6萬畝,平均畝純效益1.5萬元,每年實現制種生產產值3.2億元,直接帶動鎮內近5萬農民致富,種植地輻射帶動周邊3省5市,產銷佔據全國辣椒育種市場的半壁江山。◆小辣椒吸引多路專家客商6月18日,2020沛縣辣椒產業發展產學研對接活動舉行。
  • 徐州沛縣敬安鎮打造辣椒科創小鎮 帶動農戶走上致富路
    沛縣敬安鎮積極在現代農業上求突破,大力調整制種辣椒的品種結構,引導農民把小辣椒種出了大產業。全鎮辣椒育種面積已達1.6萬畝,平均畝純效益1.5萬元,每年實現制種生產產值3.2億元,直接帶動鎮內近5萬農民致富,種植地輻射帶動周邊3省5市,產銷佔據全國辣椒育種市場的半壁江山。
  • 葛家雞腸子辣椒上市,一天網售1600斤!
    連日高溫再逢一場甘霖,葛家鎮的雞腸子辣椒順勢由「培育季」進入「銷售季」。7月1日,中國作物學會葛家鎮辣椒作物「兩減一增」集成技術示範基地、以「辣椒大王」楊意紅為品牌標識的瀏陽市葛農匠農產品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
  • 【新時代的奮鬥者】舒建:辣椒大王 善「調口胃」
    舒建:辣椒大王 善「調口胃」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肖軍 通訊員 曾偉 3月5日,記者來到漵浦縣油洋鄉採訪。聽說是採訪舒建,鄉政府負責人笑著說:「這個舒建真不錯,『調口胃』都『調到』大都市去了。」 「調口胃?」
  • 河南柘城:小辣椒富了百姓香了世界
    柘城辣椒大市場內的商戶正在晾曬辣椒。攝影:黃玉良辣椒,本來只是百姓餐桌上一種調味品,河南柘城縣卻「無中生有」,從種植到產品開發,再到市場營銷,用盡了心思、做足了功夫,讓柘城辣椒椒香天下,成為柘城縣呈現給世界、世界認識柘城的一張亮麗的「紅色」名片。
  • 辣椒交易量迎來小高峰!有的辣椒品種最高賣到200元每斤!
    近期天氣晴好,市場上的辣椒交易情況如何?  湖南長沙:本地鮮椒集中上市  部分品種價格降三成  長沙海吉星市場是全國交易量最大的蔬菜樞紐中心,上午10點左右,運送辣椒的車輛正在忙碌著,市場裡的商戶們透露,最近這個禮拜,這裡辣椒的交易量迎來了一個小高峰。
  • 富順這名男子是全國聞名的辣椒大王,看看他的傳奇人生路!
    1500公斤提高到今天的4000公斤至5000公斤,翻了3倍;他堅持運用辣椒雄性不育三系配套育種技術,使我國辣椒育種研究趕超世界水平,使我國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辣椒產業大國。>創新辣椒育苗、種植及植保技術。上世紀八十年代,陳炳金研究出的「辣椒冬季育苗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 農村種植的辣椒葉片上發現很多小洞,是怎麼回事?
    辣椒,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蔬菜品種!營養豐富,生食,炒菜,涼拌都離不了,非常受歡迎!在我們農村裡,按口味有兩種叫法,一種青椒,也叫菜椒!一種是辣椒,也叫尖椒或者小辣椒!目前,辣椒種植已經成為農民朋友們致富增收的重要收入來源!
  • 農民種植辣椒,出現花皮,如何管理辣椒油亮一致無花皮?
    在農村種植的辣椒,晾曬乾後,會長出斑點,出現花皮,掰開裡面長了白毛,怎樣防治,能減少花皮出現呢?近幾年,在農村從事種植紅幹辣椒的農民朋友,因為,幹辣椒的價格行情這幾年穩中有升。種植紅幹辣椒,如果放置管理好的話,與種植玉米,棉花等農作物相比,經濟效益相當不錯。
  • 貴州加快從「辣椒大省」向「辣椒強省」轉變
    近年來,貴州省辣椒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500萬畝左右,佔全國的六分之一、世界的十分之一,建成了以老乾媽為龍頭、群星閃耀的辣椒加工產業集群,產銷規模全國第一。小辣椒漸成大氣候,逐漸成為助農增收、促農增效的大產業,成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中國蔬菜流通協會執行會長戴中久點讚:世界辣椒看中國,中國辣椒看貴州!
  • 辣椒用什麼底肥長得快?辣椒施什麼肥結果多?辣椒用什麼肥效果好
    辣椒是日常餐桌上最常見的蔬菜,它不僅可以炒著吃,也可以做成辣椒醬做為調料。因些深受大家的喜愛。在我國各地均有種植。辣椒為連續坐果、多次採收的蔬菜,怎樣種植才能收穫優質高產呢?辣椒種植過程中需要什麼肥料?今天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 中國「第一辣椒城」——淅川縣香花鎮
    在丹江口水庫東岸,有一個被辣椒染紅了的現代化農民城,這就是被國家工商局命名為「中國第一辣椒城」的香花辣椒城。  從1979年,香花人試種來自日本國的「櫪木三鷹椒」開始,到目前,全鎮小辣椒種植面積已發展到30萬畝,並輻射帶動了鄧州、內鄉和湖北省的周邊地區。
  • 柘城縣辣椒紅了農民樂了
    □本報記者李燕通訊員武月馬學賢    眼下,在柘城縣牛城鄉的萬畝辣椒種植基地裡,一串串細長的辣椒紅得發亮,煞是喜人。村民們三五成群忙著採摘,呈現出一派豐收的繁忙景象。    辣椒產業是柘城縣的主導產業,牛城鄉抓住這一機遇,堅持政府主導、農民自願、政策支持、項目支撐的原則,積極穩妥推進土地流轉工作,著力擴大辣椒種植面積,實現了布局區域化、種植規模化這一目標。如今,田裡的辣椒逐步進入成熟期,吸引了附近群眾前來務工。
  • 全國辣椒種植圖鑑:3000萬畝辣椒如何分布?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辣椒(含甜椒)生產國與消費國,播種面積約佔世界辣椒播種面積的40%。據了解,目前全國辣椒種植面積3000萬畝,佔蔬菜種植面積12%以上,辣椒產量4000萬噸。但因為辣椒具有喜熱的習性,春播和初夏播種最合適,最佳播期在3月至7月份。從種植面積分布來看,全國有28個省份種植辣椒,形成了貴州、湖南、江西、四川、陝西、河北、河南、吉林等16個重點辣椒產區,種植面積超過100萬畝的省份有貴州、江西、湖南、海南、四川、河北、陝西和湖北等8個省。
  • 辣椒價格降三成!但這個品種最高飆至200元/斤!為何「辣麼」貴?
    目前,湘陰樟樹港辣椒、衡東三樟黃貢椒等特色品種也都把提純繁育和制種基地放在這裡,其中樟樹港辣椒在高峰時期可以賣到每斤200元,平時每斤也在90元左右。 (央視財經《正點財經》)今年以來,因為持續降雨,部分地區種植的辣椒受到影響,導致部分辣椒品種減產,市場價格回升。近期天氣晴好,市場上的辣椒交易情況如何?
  • 瘋狂來襲的辣椒炭疽病,再次讓種植戶抓狂:種辣椒太難了
    2020的辣椒種植,由於氣候原因(高溫高溼),可謂多災多難:前期的疫病讓折損了不少辣椒,那麼進入8月份以來,辣椒炭疽病瘋狂來襲,讓種植戶抓狂:種辣椒太難了!此類現象,對於種植辣椒麵積(三五畝)較少的散戶來講,投入的農藥成本是可以量化的,而那些大種植戶(50畝以上),則表示:今年種植辣椒不僅難,能夠保本就不錯了!因為一次次的打藥人工成本的確扛不住。辣椒炭疽病,可恨之處在於它的發病時間、發病速度和危害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