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介紹的這款中藥材和前兩天咱們推薦的貝母類中藥差不多,外形上多有相似,但貝母要小一些。這款中藥在醫用系統中非常的有名,特別在江浙一帶非常的出名。屬江浙名藥「浙八味」中的一種——元胡。
元胡又名延胡索、玄胡,為罌粟科紫堇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與白朮、芍藥、貝母等名藥並稱"浙八味",為大宗常用中藥。性溫,味辛苦,入心、脾、肝、肺,是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妙品,尤以止痛之功效而著稱於世。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歸納元胡有"活血,理氣,止痛,通小便"四大功效,並推崇元胡"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故專治一身上下諸痛"。可見,元胡的藥用價值不是一般的高。
野生元胡適的生長應性非常好,在國內分布於陝西、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山西、江蘇、安徽等地。多生長在林下或林子邊緣。
元胡傳統主產地在陝西漢中城固和浙江金華磐安,隨著近幾年種植面積的擴大,目前,在河南、江蘇、四川、貴州、湖北以及河北、湖南等地,也都有種植。
元胡喜溫暖溼潤氣候,怕乾旱和強光,也怕積水。在浙江地區的氣候及溫度非常適合元胡的生長,但它非常不耐陽光直射,特別是生長後期,高溫天氣,會造成元胡減產。元胡為一年生藥材,一般在10月初開始種植,11月底種植結束,5月初開始產新。生長周期為6-8月左右。
家種元胡多採用塊莖繁殖,種用塊莖的1.2~1.6釐米為好。栽種時間一般在9月上旬至10月中旬均可。多採用條播,開出20公分左右的溝,溝深5公分,然後按株距8~10釐米在播溝內交互排放二行,芽向上,邊種邊覆土,土深6~8釐米。也可在溝內施少量農家肥。
合理施肥對元胡的增產十分重要。在施足基肥的情況下,要重臘肥,輕施苗肥,施肥在12月上旬進行,以農家肥為主。 在苗期南方雨水多,溼度大,注意排水降溼,做到溝內不留水,否則容易引起爛根減產。
施肥後覆蓋細土,過3—5天後,再澆施1次人畜糞水,以促使地下根莖生長旺盛,多分枝,多長莖節,並可防凍保苗。苗肥於整年2月苗高3釐米左右時追施,選擇陰天或晴天早晨、傍晚進行,每畝用稀薄人畜糞水澆潑根部,促使幼苗生長健壯。
元胡畝產鮮貨在800-1200斤,高產時也能達到1500斤,正常畝產1000斤左右,可以曬出約300斤乾貨,近四到五年,元胡的市場統一收購價在50塊錢上下浮動,每畝正常毛收入15000元左右。元胡的種植投入中,種子和人工及肥料等,每畝成本加起來差不多需要6000塊錢,每畝淨利潤還能保持在9000塊錢上。
元胡不同於其他中藥材,從早年間幾塊錢一斤,到現在50多塊錢一斤,這個藥材行情波動較大,不建議小白貿然去種植,不過正因為它的價格不定性,也有很多精明的藥農會專門去種植元胡來賺錢。
種植元胡高於普通農作物效益,但由於種植它的工序非常繁鎖,元胡的市場價格下調空間也不會很大,所以,它只適合部分人來種植。關於種植元胡大家有沒有不一樣的看法和建議。歡迎批評指正。#農村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