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人生的衝突和難題?《少有人走的路》一書,給你答案

2020-12-12 陸地上的一條魚

文章皆是原創!

文/陸地上的一條魚

人生不僅困難重重,而且苦難重重!

這不是一句心靈雞湯,更不是一句空洞的廢話,相反,它是一句真話,實在話。

所以,我們在這樣的人生中,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怎麼去解決人生所遇見的衝突和難題,就變得尤為重要。

斯科特·派克告訴我們說:人生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當漫長。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他在《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告訴了我們,如何去解決人生的衝突和難題。

1.推遲你的幸福感

先問你們一個問題,吃蛋糕的時候,你們是選擇先吃奶油,還是先吃奶油下面的蛋糕?

如果你的答案是奶油,那麼恭喜你,你是一個不會懂得推遲幸福感的人。

那為什麼,推遲我們的幸福感很重要呢?

原因說來也很簡單,道理一講大家也都很明白。

那就是,我們人的一生肯定會遇見很多坎坷和磨難,這是無法避免的,所以,如果我們不懂得去推遲自己的幸福感,那我們便會常常陷入痛苦當中。

這種痛苦,日積月累就會慢慢毀掉我們的人生!

作者在這本書中告訴我們說:

人生的痛苦,不僅僅只是痛苦,它還具有無窮的價值,只有敢於解決這些問題,才會迎來人生的曙光。

那我們要怎麼解決人生的痛苦和問題呢?答案就是兩個字,自律!

那什麼叫自律呢,直白一點說就是,我們能夠以積極的態度去解決我們人生所遭遇的問題。

那我們如何做,才能讓自己真正達到自律呢?答案就是我上面所說的,學會推遲我們自我的滿足感!

有一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也叫延遲滿足實驗,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吧!

這是史丹福大學WalterMischel博士,在幼兒園進行的一系列心理學經典實驗的其中之一。在這個實驗中,幼兒園的孩子可以選擇一樣獎勵(也就是棉花糖),也可以選擇等實驗者返回房間,得到相同的兩個獎勵。在這個實驗中,它們一共招募了400多個四歲的孩子。實驗過程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沒有選擇吃棉花糖,而剩下的三分之二的孩子都毫不猶豫的就把糖給吃掉了。14年後,工作人員找到當年實驗中沒吃掉棉花糖的1/3的孩子作後續調查發現,那些能夠抵抗棉花糖誘惑的孩子,成就往往會更大。

由此可見,一個人懂得推遲自己的滿足感和幸福感有多麼的重要。

因此,無論我們在生活還是工作中,千萬別只管貪圖當下的安逸和享樂。

我們應該去試著推遲自己的滿足感和幸福感,去嘗試著先苦後甜,以便能夠享受更大的快樂感和成就感!

2.沒有人是天生的能工巧匠

你是不是曾經也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是天生的?如果是,那你就真的錯了。

在生活中,你是不是會經常發現這種現象,有些事別人很懂很會做,但是自己好像怎麼都學不來。

感覺就好像,我們天生就缺乏那種基因似的。

導致我們有這樣感覺的原因是什麼呢?斯科特在書中就舉了一個自己的例子。

斯科特在書中說到,雖然他自己在心理學治療方面小有成就,然而,他卻不是解決機械問題的料,而且對此感到很自卑。

而這種狀況的改變,源自於他和鄰居的一次對話。

有一天作者在戶外散步,恰巧碰到鄰居在修理除草機,於是,他充滿羨慕地說道:哦,你真是能幹啊,我從來就不會修理這玩意兒。

沒想到鄰居的回答,讓他如夢初醒,瞬間就解決了他心中的困惑,

鄰居說「你只不過是沒花時間去嘗試罷了。

是啊!你只是沒有花時間去嘗試罷了。

之後的斯科特,腦海中便不斷閃現著鄰居的這句話,這也給了他一些信心和力量,為此,他一直在尋找能夠讓自己去嘗試的機會。

後來,他終於有機會去修理一輛汽車的剎車踏板,並且通過自己的研究和分析,最終完成了這項操作。

所以,斯科特告訴我們說,這世上沒有人是天生的能工巧匠的。

但是,只要我們願意花時間去研究,去嘗試,就一定能夠解決很多我們以為不可能的問題。

我們自己,是可以成為一個多面手的。

3.勇敢承擔自己的責任

這個和我沒有關係」,「這不是我的責任」,「都是他們的錯,與我無關」。

耳熟嗎?生活中,你是不是經常說也經常聽見這樣的話。

如果是的話,那恭喜你,說明你並不是一個勇於承擔責任的人。

這樣的現象,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我們很多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第一反應便是逃避和持續的逃避。

於是乎,一旦養成這種持續性和習慣性逃避之後,這些被我們所逃避的問題,就會像大山一樣橫亙在我們心中,在今後嚴重阻礙我們心靈的成長。

短暫的逃避,便成了永久的傷害。

很多人心裡,其實都知道這個道理,但卻依然選擇逃避,他們甚至會習慣性的把問題歸咎於他人身上,以獲得短暫的自我安慰。

而一旦我們選擇了這樣的方式,便只會讓自己的生活越變越糟糕。

斯科特在《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

一名駐紮在衝繩島的軍官,酗酒成癮問題很嚴重,但是,他總是否認自己飲酒這一事實。

他認為這並不是他個人的問題,而是因為呆在軍營裡太無聊了,是他自己身處的外部環境,導致他只能去飲酒。

我問他:「那你喜歡讀書嗎?」「喜歡」「那你讀書豈不是更好?」「軍營裡太吵了」......

最後,這名軍官被軍隊開除職務,因為他總是在給自己找相似的藉口,以逃避自己身上的問題和責任。

由此,作者告訴我們說,一個人如果不敢承認自身的錯誤,也就不會承擔相應的責任,最後就只能失敗了。

所以說,無論何時,我們都要學著審查自身,去主動承擔自己身上的責任,並且要勇於改正自我身上的錯誤,如此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

《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一共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自律,第二部分是愛,第三部分是成長與信仰。

作者說,幾乎人人都有心理問題,只不過程度不同而已;幾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過得病的時間不同而已。

在書中,作者幫助並教誨我們去探索愛的本質,去學習愛,去解決我們人生的各種衝突和難題。

最終,讓我們的生活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這本書也叫心智成熟的旅程。

它告訴我們說,我們之所以會在心智成熟的路上久久徘徊,停滯不前,就是因為我們總是在有意或者是無意的選擇逃避。

逃避我們所遇見的各種苦難和痛苦,以為逃避了就能永久的解決問題了。

這其實是大錯特錯的,我們這樣只是在自欺欺人罷了。

作者說,如果我們想要心智成熟,我們就必須在彼此衝突中尋找微妙的平衡。

同時,我們還需要放棄自己所謂的欲望和堅持,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逐漸的獲得很大的快樂,心智才能逐漸走向成熟。

人生,就是一場艱辛之旅。

但是,我們沒有必要為此而感到恐懼,艱辛和痛苦,都會因為我們心智的成熟而發生轉變,成為我們幸福的源泉。

所以,我們只需要掌握好技巧和方法,去積極的面對就好了。

須知我們的人生,就是由很多難題組成的,但我們不需要為此哭泣,相反,我們應該勇敢面對,奮勇直前。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遇見問題就去想辦法解決,內心隨時都要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去承受生活的種種。

苦也好,樂也罷!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走向成熟,真正懂得人生,真正走好屬於我們自己的人生路!

PS:如果你還沒有看過斯科特·派克的這本《少有人走的路》,可以購買來看看!

PS:嗨!你好

我是餘一,也是一條陸地上的魚,喜歡每個文字,同樣也喜歡每個喜歡我文字的你們。

所以,若是我的文字能夠有幸得到你們的喜歡,將不勝感激,能關注我,那就再好不過了!

相關焦點

  • 《少有人走的路》:規矩,是解決人生面臨各種問題時的框架與地基
    在《少有人走的路》這部書整個系列裡,我覺得,第一冊中的第一部分『規矩』是全冊系列中最精華的部分,如果能透徹理解『規矩』,並切實的執行,人生起碼可以解決一半的麻煩。一、「人生苦海無邊」這是我們人生首要需悟通的道理。
  • 《少有人走的路》:如何成為一個心智成熟的人
    本周和大家一起閱讀《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還有一個副標題是心智成熟的旅程,這本書從自律、愛、信仰、恩典等方面告訴我們如何成為一個心智成熟的人。本書作者是M.斯科特.派克,是美國精神科醫生,長期從事心理治療實踐,曾經考慮競選美國總統,拯救國民精神,雖然沒有去競選,但是後來他寫的這本《少有人有走的路》,卻成為人們的精神食糧。
  • 《少有人走的路》:消除人生痛苦,從學會自律開始
    人生是一連串的難題,面對它,你是哭哭啼啼,還是奮勇前進?你是束手無策地哀嘆,還是積極想辦法去解決,並將方法毫無保留地傳給後人?美國開國先哲班傑明·富蘭克林說過:「唯有痛苦才能給人帶來教益。《少有人走的路》的作者M·斯科特·派克指出:解決人生問題的關鍵在於自律。那麼究竟什麼是自律呢?如何才能通過自律消除人生的痛苦呢?本書提到了自律的四個原則:即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忠於事實、保持平衡。
  • 讀書筆記《少有人走的路》,一點點感想
    作者是一名心理諮詢師,他在書中提到:「這個世界上的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理疾病,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問題,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自律。」這本書一共分為四個部分,我覺得最精華的部分是第一部分自律和第二部分愛。在開頭作者提出了他的中心思想:自律的原動力就是愛。愛的理論超出我的想像力。
  •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只需掌握3個關鍵詞
    人並不因為你的年齡大而成熟,也不因為你的年齡小而不成熟。只有那些敢於直面問題並解決問題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獲得心靈的成長,感受人生的快樂,過上嶄新而豐富的生活。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踏上心智成熟的旅程?有什麼辦法能破解人生一連串的難題,從而迎接成功?如何才能承受痛苦和打擊,獲得健康的心理,走向幸福的人生?
  • 「好書推薦」《少有人走的路》人生是不斷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少有人走的路》·自律推遲滿足感·父母的過錯:父母必須以身作則,表裡如一的愛,持之以恆的照顧·解決時機:問題不會自行消失,若不解決會永遠存在,阻礙心智成熟·不貪圖暫時安逸,重新設置人生快樂和痛苦的次序承擔責任·這是我的問題,還是由我來解決,直面問題不逃避·神經官能症與人格失調:不為自己強加責任,也不要不願意承擔責任
  • 春節讀書——《少有人走的路》
    《少有人走的路》,距離上一次閱讀大概已經有10年了,書上被我劃了很多條線。10年後重讀,我的感受和第一次讀一樣,除了擊節讚嘆,驚為真理,似乎沒有更恰當的表達。也有不同,就是我這次劃的線更多了,更密了。作為一本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連續上榜20年的心理學讀物(2007年國內再版時的統計),它究竟有什麼神奇的魔力?我又該如何向你介紹它,我親愛的朋友?
  • 《少有人走的路》:那些我從中學到的道理(1)
    在眾多優秀的心靈成長類書籍中,《少有人走的路》絕對佔有一席之地。僅在北美,其銷售量至今已超過了700萬冊,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單上停駐了近20年,是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蹟。去年,年過30歲的我,偶然的機會買到了這本書。
  • 心智成熟路上必不可少的法寶,少有人走的路,你敢試試嗎?
    人生是一段艱難的旅程,心智成熟的旅程相當漫長。然而,這並沒有讓我們感到害怕。相反,它引導我們經歷了一系列艱難甚至痛苦的變化,最終達到了更高的自我意識水平。首先,往大處說,人生只是一條從出生到死亡的道路。
  • 即便人生苦難重重,《少有人走的路》告訴我:砥礪前行不畏艱難
    今天我們要講的書是《少有人走的路》。在開始之前,我想先問你一個問題:你是否曾經感覺自己的運氣很差?好像做什麼事情,總會碰到些出乎意料的問題,生活遠沒有想像中那麼順利。比如和別人一起出去聚餐,別人都吃得好好的,自己卻吃壞了肚子。
  • 《少有人走的路》|一個人是否傑出偉大,視其承受痛苦的能力而定
    殊不知,適合別人走的路,未必適合自己。每個人只有找準自己的位置,發揮自己的優勢,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適合自己的工作,從最容易成功。01.少有人的路,到底是一條怎樣的路少有人的路,其實是一條充滿艱辛之路,一條自律的路、一條自我修行之路、一條讓心靈成長之路。
  • 《少有人走的路》:於不安全感之中,走自己想走的路
    ——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閒時」所感人生是一場冒險,這是因為人生沒有保障,或者換一句來說:除了自己之外,沒有人能給另一個人完全的安全感。所以,與其追著風到處跑,倒不如認真體驗自己的人生。何為:「自己的人生」?做你想做的事情,不要被大多數人的想法左右,人們告訴你的安全,也許會抹去你的創造力。
  • 《少有人走的路》:在心智成熟的道路上,自律的人運氣總不會太差
    「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著名心理學家斯科特·派克在他的書《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中如是寫道。很明顯,在他看來自律像是一劑「神藥」,可以強大人,也亦可救贖人。
  • 《少有人走的路》摘錄金句
    人生是一連串的難題,面對它,你是哭哭啼啼,還是奮勇前進?你是束手無策地哀嘆,還是積極想辦法去解決,並將方法毫無保留地傳給後人?10、解決人生問題的關鍵在於自律。11、人生是一個不斷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
  • 你的格局藏讀過的書裡,沒事少迷茫,有空多讀書
    格局決定著人生的高度。一個人格局越大,人生才能站得越高,看得越遠。什麼是格局?格局,是一個人內在的學問、膽識、情懷在生活中的體現。換一句話說,格局與閱歷和認知有關,而閱歷又是由生活的密度決定的。所以,年長的人喜歡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多,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都多。
  • ...了·書單丨閬中翰墨書香店長袁丹:《少有人走的路3》《四書五經》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閬中翰墨書香店長袁丹向封面新聞的讀者推薦自己最近正在閱讀的兩本書——《少有人走的路3與心靈對話》 《四書五經》,她在這兩本經典著作中收穫了力量。《少有人走的路3與心靈對話》少有人走的路3作者: [美] 斯科特·派克出版社: 中國商業出版社譯者: 劉素雲、 張兢推薦理由:
  • 少有人走的路:實現自律的第二步,就是承擔責任
    你不能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為問題。生活就是一個不斷遇到並解決問題的過程在上一篇《少有人走的路》系列文章裡,我們談到了人生的本質就是一個個問題,生活就是一個不斷遇到並解決問題的過程,而自律就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 《如何閱讀一本書》:超詳細閱讀聖經,解決你所有的閱讀難題
    最近一直在讀莫提默·艾德勒和查爾斯·范多倫合著的《如何閱讀一本書》。艾德勒曾擔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指導,並因此聞名於世。查爾斯與艾德勒一起共事後,一邊幫助艾德勒編輯《大英百科全書》,一邊對《如何閱讀一本書》1940年初版內容進行改寫修訂。
  • 《改變提問,改變人生》:解決難題的最好方法是提出更好的問題
    《改變提問,改變人生》這本書告訴我們,這是一種典型的評判者思維,你需要調整你的思維模式,你需要學會提問,提出更好的問題,更有力量的問題,導正你的思維方式。好的問題清單和思維模式,可以幫助你提升領導力和行動力,改變你的心態,從而走向更加美好和成功的人生。
  • 為什麼你人生的路越走越窄?
    不禁感慨,明明握著一手好牌,怎麼人生路越走越窄了呢?人生的際遇真的很奇妙,有的人一路開掛,仿佛股市裡的那根紅線,連連漲停;有的人一片慘綠,年歲越大,選擇權反而越來越少,自身價值也越來越低,仿佛走進死胡同,形成無解的局面。難道,一切僅僅因為運氣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