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兒媳吵架,兒子總袒護她,晚年的我才體會到他的孝順和愛」

2020-12-14 阿睿閒談

01

我已經六十幾歲了,對於我這一輩人來說,和婆婆相處都是畢恭畢敬,幾乎不太敢和對方頂撞。但是當我成為婆婆之後,一切又變得不同了。

我只生了一個兒子,他的父親為了賺錢養家,沒日沒夜的工作,幾乎很少有時間照顧他。從他出生開始,我就算身體再累,也會讓兒子先吃飽飯。最艱難的是他上初中的時候,當時他父親的養殖生意失敗了,之前投入的資金都虧了不說,還欠了別人不少錢。

那時候,為了能讓兒子繼續上學,我是起早貪黑的到工廠幹活,辛苦扛過了兩年,才把欠的債都還了。

為了讓兒子將來有出息,我和老伴努力打拼,供他讀大學。他讀高中的時候,我還特意在他的學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就為了能夠照顧好他。

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兒子就大學畢業了,工作不久之後,他還說自己找了女朋友。

當時我心裡是挺高興的,畢竟兒子長大了肯定得成家。但第一次見到女生的時候,我看著兒子貼心的給她剝蝦,心裡真的挺不是滋味的。

我辛苦養育了二十幾年的兒子,他從來都沒有對我這麼好過,如今卻願意對一個只認識了不到一年的女孩這麼的溫柔。

可能也是從這時候起吧,我心裡就有一種兒子要被搶走了的感覺,就算未來的兒媳做得多好,我總看她不太順眼。

我身邊有一些比我年長几歲的老朋友,知道我的情況後,她們也經常開導我說:「你兒子以後畢竟是要跟人家相處一輩子的,咱作為父母,總是要看開,也要放手。」

道理我都懂,可是要做到並不容易。在我55歲那年,兒子也順利結婚了。

02

他還算孝順吧,我和他爸給了20萬的首付款,他結婚之後,也把我們都接過去住了。可是和兒媳生活在一起,難免會產生摩擦。

我平時習慣了早睡早起,兒媳上班的時候,也基本都睡到7點半才起床,我都會幫著他們弄好早餐。

家務活也幾乎是我處理的,不得不說,兒媳真的太懶了,每次下班回家,只知道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從來不知道幫忙。我偶爾說她幾句,她還嫌我管得太多了。

另外,兒媳一到周末的時候,每次都睡到中午十二點了還不起床,我已經把飯菜做好,叫了她好幾次,可她還是無動於衷。

因為這件事情,我和兒媳鬧得有點不開心。她最後說了一句讓我很難堪的話:「媽,你實在看不慣,就回老家住。」

當時我兒子也在,這件事情明明是兒媳做錯了,可兒子還是袒護她。

那天晚上我一個人在廚房洗碗,越想越覺得委屈,眼淚忍不住就流了下來。以前總聽別人說起「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沒想到我這麼快就親自體會到這種感受了。

後來,兒媳生了孩子,我盡心盡力的照顧她坐月子,她白天要上班,孩子也是我一個人在照顧。但儘管我已經付出這麼多了,可兒媳還總嫌棄我做事情太隨意。

每次我和兒媳吵架,兒子又總是站在她那邊。我心裡的不滿就更多了,根本沒有辦法和她好好相處。

03

等孫子漸漸長大之後,和他們住在一起,我真的感到心累了,當免費的保姆不說,還得不到兒子的理解。去年,我本來打算和老伴回老家住了,省得在這裡糟心。

但可能是因為年紀大了的關係,之前我就總覺得自己視力越來越差,還經常頭暈。有一天,我在廚房幹活,突然就暈倒了。兒子立馬送我去了醫院,當我醒過來的時候,我第一眼看見的卻是兒媳。

她很貼心的問我:「媽,你感覺怎麼樣?」

我看了看周圍的環境,才知道自己住院了,我趕緊問:「我兒子呢?」

兒媳說:「他去上班了,公司事情太多。我已經提前請假了,這段事情我來照顧你。」

就這樣,我在醫院呆了一個禮拜才出院。兒媳每晚都留下來陪我,在醫院照顧病人其實是一件很累的事,可兒媳卻沒有一句怨言。

也是從這時候起吧,我才對兒媳沒了那種敵意。

我出院那天,兒子請了假,開車送我回家,兒媳又趕緊出去買菜了。

兒子結婚這麼多年,他其實很少和我說過自己的壓力,也不怎麼和我談過心。

但那天他說:「媽,這些年你每次和曉君吵架的時候,我都袒護她,我知道你心裡挺難受的。但其實當初你和奶奶吵架的時候,我爸也是一樣袒護著你的。

正是爸爸的愛,你才能夠做到包容奶奶。她老的時候,你也願意照顧她。如今你生病了,我媳婦也因為我給了她愛,所以願意給你養老,我可能沒有辦法做到最好,但這也是我的初心了。」

聽了兒子的這些話後,我莫名的感動。以前我總誤解他,覺得他娶了媳婦就不要娘了,晚年的我才體會到他的孝順和愛。

希望所有長輩,與兒媳相處的時候,盡力做到將心比心吧,不要讓自己的兒子為難。婆婆與兒媳之間的生活習慣本身就有很大的差異,住在一起難免會產生摩擦。

而身為女人,結婚之後要遠離自己的父母,成為別人的妻子,還要為對方生兒育女,實屬不易。要是這時候連自己的老公,都無法給與她一份愛與保護,那這樣的女人就太可憐了。

而當初我的兒子之所以總袒護兒媳,並不是他不孝順,其實他的初心也是想用愛來衍生更多的愛而已。如今我生病了,兒媳對我的照顧可以說是無微不至的。

願所有的婆婆,都能與兒媳有和睦的關係,也希望男人能做個有擔當的丈夫,用愛來經營你的家庭。

相關焦點

  • 「我和妻子吵架,我媽永遠護著她,中年以後我才體會到她的愛」
    我工作之後,我媽就一直幫我物色適合結婚的對象,後來,她也如願以償了,30歲那年,我順利結婚。 我和妻子結婚後,我媽把兒媳寵成了親閨女。 每次我和她吵架的時候,我媽都會選擇站在她那一邊,不管對錯,她都是第一個數落我的不是。
  • 婆婆到60歲才醒悟:是我害了兒子的一生,讓他妻離子散無家可歸
    ,接下來和大家說個事例,楊老太到了60歲才醒悟,是自己害了兒子的一生,使其妻離子散無家可歸。是我害了兒子的一生,讓他妻離子散無家可歸」。,楊老太找不到藉口發洩心中的不滿,就在外編瞎話,說自己的兒媳不好等等,兒媳剛開始沒和楊老太計較後來越來越過分,兒媳忍受不了,就經常和楊老太吵架。
  • 公公婆婆吵架兒子兒媳離婚 嘉興這個家到底怎麼啦
    抱怨沒留晚飯家庭內部吵架今年2月底,秀洲區王店鎮的老杜因為廠裡有事加班,直到晚上將近7點才回家,飢腸轆轆的他卻發現家人竟然沒給他留晚飯,又餓又累的他當時就和老伴吵起了架。兩個人越吵越兇,還摔起了鍋碗瓢盆。聽見動靜的兒子杜偉和兒媳莉莉趕緊過來勸架,可是正在氣頭上的老杜竟然把兒子、兒媳也罵了進去。
  • 「兒子娶那女人和我離了心,我心寒」被勸仍執迷不悟:她教壞我兒
    再說了,請保姆,人家照顧的能有我細心嗎?人家是拿錢的,哪能用心,不過就是糊弄你,花那份錢,事兒還做不好,買點菜都想著落回扣,我不做能行嗎?你不都不知道,我兒子胃不好,他很多東西都不吃,我那兒媳婦她不管不問的,我沒來之前我兒子的臉都尖了,我來做飯我兒子才多吃點。
  • 婆婆買菜忘帶手機和錢,回家聽到兒媳打電話,決定回家安度晚年
    其實兒媳工作也是好事,一是年輕人本不應該與社會脫節,有自己上進心,二來可以和兒子共同承擔生活的經濟壓力。但是婆婆的苦惱也來了:我不太清楚兒媳婦在工作崗位的表現如何,但是在家裡,我覺得她不是特別稱職的媳婦。她很懶,不會做家務,教她也不學,她說如果學會了,一輩子就是操勞的命,甩也甩不掉的家務瑣事。
  • 兒媳生孫子我給10萬,還辛苦照顧,聽到她和兒子說的話我淚如雨下
    兒媳生孫子我給10萬,還辛苦照顧,聽到她和兒子說的話我淚如雨下自古婆媳難兩全,沒有不吵架的婆婆媳婦。但是我從來不信這個邪門的規則。我覺得如果我好好待我的婆婆,像對親媽一樣對待她,婆婆就一定會像待女兒一樣對待我。
  • 兒子和兒媳吵架時,婆婆常偏向兒媳,兒媳鬧離婚時,婆婆爽快答應
    父親也說,他很害怕在晚上睡覺前接到我和妹妹打來的電話,就怕我們和伴侶之間有什麼解決不了的矛盾,他怕我們那個時候打電話,是告訴他們壞消息的。每每聽到父母這樣說,我和妹妹都會很謹慎,並且也儘量避免在父母休息的時候,打擾他們。
  • 兒媳對婆婆的怨恨能多大?網友:等她老了,我也誇她堅強靠自己
    @孤獨求月半:老公靠力氣賺錢,每天早出晚歸,孕前期吐了四個月,吐到只剩78斤,生產當天體重不到100斤,生了女孩,每天聽在耳朵裡的都是生女孩怎樣不好,只照顧了五天,每天兩頓粥,晚上涼粥泡熱水,孩子四歲多的時候,一個遠親家的小妹突然離世,因為孩子爸爸在外地工作,所以我拜託她幫忙接一下幼兒園的孩子,她說沒時間,等她老了,我也誇她堅強靠自己。
  • 晚年有兒子和沒兒子的區別在哪裡?3個「養兒防老」的案例,現實
    晚年有兒子和沒兒子的區別在哪裡?3個「養兒防老」的案例,現實現在人口老齡化是很嚴重的,很多人都關注這個話題,而且越來越多的人更關心的是養老這個問題,這就有人說了,以後兒子肯定會給你養老的,如果沒有兒子還有女兒給養老,怕什麼,但是,養兒防老真的對現在的社會有用麼?
  • 「我拿了6萬,你們把房子轉我名下」兒媳一句話,婆婆無言以對
    其實,夫妻關係中有什麼矛盾還好說,如果遇到婆媳矛盾才是最敏感的,稍微有點小事,就會被婆媳其中一方,或者是兩個人同時給無限放大成真正的家庭矛盾。但更讓人無奈的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很多婆婆和自己的兒子不和,可是婆婆卻把他們母子的矛盾怪罪到兒媳的頭上,這一現象才是讓很多年輕女人最苦惱的。
  • 晚年有兒子和沒兒子有什麼區別?3個「養兒防老」的案例,真現實
    所以養老不在於兒子還是女兒,在於你的孩子是否有一顆感恩的心,在於你的女婿或者兒媳有沒有一顆孝敬父母的心,如果又王爽這樣的老公和婆婆,即便是單生女又有什麼關係?但是也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像王爽這麼幸運,能遇到這麼愛自己的老公,一個知書達理的婆婆,相反假如只有一個女兒,女兒成年後嫁出去不能和自己在一起買這種情況下和有兒子的比起來,誰的晚年會更幸福呢?
  • 「兒媳,你把房子賣了,我兒子住哪裡」「我不是他媽」
    劉夢薇是個很孝順的女人,因為丈夫經常出差不能照顧到公婆的原因,所以劉夢薇就時常去公婆家做一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以及買一些補品孝敬公婆。公婆自然對兒媳喜歡得很,經常在親朋面前誇讚,特別是婆婆經常說她孝順,正是因為劉夢薇孝順又會掙錢這一點,激起了婆婆打各種歪主意。
  • 唐玄宗晚年成為太上皇,卻備受兒媳折辱,兒子每次裝沒看到
    唐玄宗的一生極為傳奇,他身為李治和武則天的孫子,少年時英明果決,是一位文武雙全的男子。後來,他登基為帝,號令天下群雄,還有美人楊玉環為伴。但是沒想到,在他晚年當上太上皇之後,卻備受兒媳折辱,兒子每次還裝作沒有看到。
  • 「既不帶娃又不出錢,為啥要我孝順」兒媳的一番話,婆婆無力反駁
    前幾年一篇題為「你不養我小,我不管你老」的文章在網絡上大火,有人甚至為此特意查了相關法律條文,法律規定,子女有贍養老人的義務,但是這裡的子女指的是老人生育的子女,女婿和兒媳其實並不在這個範疇裡面。但法律之外無外乎人情,那麼兒媳究竟應不應該孝順老人呢?
  • 包拯晚年無後,寡居的兒媳:你還有個兒子,我幫你養到兩歲了
    包拯一生共有3個女人,為他延續香火的,卻是陪嫁丫環!包拯晚年無後,寡居的兒媳:你還有個兒子,我幫你養到兩歲了!正當晚年的包拯飽嘗「無後」之苦的煎熬時,他那守寡的兒媳卻跑來告訴他說:「你有個兒子養在我家,已經兩歲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包拯的一生,經歷過兩段婚姻。原配夫人姓李,但是,過門沒多久就病逝了。其後,包拯又續娶了一位董姓女子為繼室,1033年,董氏才為年已34歲的包拯誕下一子——包繶。此後,他們的兩個女兒又相繼降生。
  • 「我爸和我一塊住是享福!」兒子自以為在盡孝,老父親卻有苦難言
    而除了這些子女們比較容易想到的因素外,老人的晚年生活是否有尊嚴,則是被部分子女們所忽視的,於是為父母們提供「圈養型養老」的「假孝順」,逐漸成了流行。「我爸和我一塊住是享福!」兒子自以為在盡孝,老父親卻有苦難言王大伯前年從農村搬到了城裡兒子家,臨走時,王大伯的兒子略帶炫耀地對鄰居說:「我爸和我一塊住,可真是享福了!城裡的生活條件好,想要吃點啥去趟超市就行了!
  • 躺在病床上才知道誰能指望得上,幸虧醒悟得早,不然晚年會很慘
    文|文兒上一次回老家,鄰居伯母來和我媽媽聊天,席間伯母各種誇獎她兒媳婦,說她兒媳婦顧家,孝順,懂事等。當時我在旁邊聽的一臉震驚,什麼時候伯母和嫂子的婆媳關係這麼好了?要知道當初鄰居嫂子剛進門的時候,兩人的婆媳關係可以說是水火不容,伯母各種看不上這位嫂子,各種挑刺,兩人沒少吵架,我們鄰居都聽得到看得到。我把心中的疑問和媽媽說了,媽媽說,還不是前一段時間你伯母突然生病住院了幾個星期,當時她女兒孕晚期,馬上快要生產,兒子工作也比較忙,你伯父年紀大身體也不靈便,都是你這位嫂子家裡醫院兩頭跑,兩邊都照顧的妥妥的。
  • 家裡有兩個兒子的,婆婆總會偏心這種兒媳,跟孝不孝順沒多大關係
    當女孩子嫁到另一個家庭裡時,所能依靠的也只有自己的丈夫。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一碗水能端平的婆婆,特別是家裡有兩個兒子的!家裡有兩個兒子的,婆婆總會偏心這種兒媳,跟孝不孝順沒多大關係李奶奶的小兒子這幾年做生意有出息了,為了讓媽媽安享晚年,特地新買了一套房子讓李奶奶住著。
  • 「人到晚年,兒女真的靠不住」70歲老人的話,暴露多少家庭的心酸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身邊有這樣一位朋友,她目前還沒有結婚生育的打算,某天,朋友和父親聊起了這件事,她直言:「我不想生孩子」,可是朋友的父親直接質問她:「不生孩子,你老了依靠誰?」上了年紀的餘大爺,越來越受不了這樣的生活,於是給兒子打電話說想和他們一起住,電話那頭的兒子呆住了,從來沒想過父親會提出這個問題,沉默許久說:「爸,你怎麼想和我們住了呢?我們兩口子天天上班、看孩子,沒時間照顧您呀,再說了你一個老公公和兒媳處在同一個屋簷下,不合適吧。」兒子的這番話擊中了餘大爺脆弱的心,一邊說著「好好好,沒事」一邊顫顫巍巍地抹眼淚。
  • 不幫兒媳照顧孫子的婆婆,晚年過得如何?85歲老人直言:後悔了
    婚後兒媳和婆婆的關係也是這樣的,婆婆在兒媳困難的時候,不吝嗇自己的幫助,兒媳才能在婆家感受家的溫暖,那麼在婆婆晚年的時候,兒媳也會抱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孝順婆婆,這是一個因果循環,只要有個好的開端,那麼以後的生活順理成章的就會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