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1日,連鎮鐵路全線貫通。12月底,鹽通高鐵也將投入運營。至此,江蘇13個地級市的高鐵網基本建成,蘇南,蘇中,蘇北13個地級市都將融入全國高鐵網。其中的艱辛和滋味,只有蘇北人知道。
2020年12月11日江蘇已運營鐵路網
2011年6月,京滬高鐵全線通車。徐州成為蘇北唯一通高鐵的城市。7年之後,直到2018年12月,青鹽鐵路開通,連雲港,鹽城兩市才擁有時速200公裡/小時的客貨共用"高鐵",全蘇北只有徐州一地通高鐵的歷史得以終結。
在此期間,蘇北往返蘇南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乘坐大巴,或者選擇時長10幾個小時的K字頭列車。對於大量需經常往返蘇南蘇北的打工人來說,其中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贛榆客運站等候乘車的旅客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和江蘇省會南京在江蘇的地理位置有關。
南京:拉攏安徽小弟 積極打造都市圈
南京,作為江蘇省省會,偏居東南一隅。往北,又有安徽天長阻隔。和蘇北之間,距離遙遠,很難輻射得到。而蘇錫常地區,則背靠上海這個國際化大都市,埋頭自己發展。
南京,想要做大做強,只有和周邊城市抱團發展,不管你是安徽的,還是江蘇的,都是發展對象。南京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南京在江蘇省位置圖
2000年,江蘇提出"南京都市圈"的構想。2002年,南京帶著省內的鎮江、揚州2市和安徽蕪湖、馬鞍山、滁州3市共同編制了南京都市圈規劃,掀開了當時最早、也是全國唯一的跨省都市圈建設序幕。
南京都市圈提出圈內1小時通勤,資源共享,開放市場,產業合作,跨區域基礎設施共建等目標,以提高整體競爭力。
南京目前已運營鐵路網
為完成1小時通勤圈的目標,《南京都市圈綜合交通協調規劃2012-2030》出臺,都市圈共規劃普速鐵路1520公裡,客運專線2208公裡,軌道交通1668公裡,形成以南京為核心,客運專線「一環十射三縱三橫」,普速鐵路「一環八射一縱兩橫」,快速軌道「八條射線」,高速公路「兩環十三射五縱六橫」的網絡格局。
南京都市圈交通規劃圖
2019年,中國十大最具發展潛力都市圈排名,南京都市圈排名中國第五,僅次於上海、北京、深莞惠、廣佛肇四大都市圈。
蘇北5市:自己爭取 多年終將修成正果
在南京忙於打造自己都市圈的時候,蘇北徐宿淮鹽連5市也在積極爭取。
2008年,徐州,宿遷,淮安3市開始聯合研究徐宿淮鐵路方案,爭取將其納入長江經濟帶相關交通走廊建設規劃。一開始,並沒有帶上鹽城。
為此,鹽城歷屆領導南下北上,多方奔走。終於,2011年,江蘇省發改委和省鐵路辦同意將徐宿淮鐵路方案延長至鹽城。「徐宿淮鹽鐵路」首次出現在官方文件上。
鹽城站工作人員幫助乘客進站上車
但是,因為徐宿淮鹽鐵路此前並未列入國家鐵路網規劃,缺乏規劃支撐,推動前期工作異常艱難。
在徐宿淮鹽鐵路推動前期到開工,宿遷曾長期派人駐守北京,及時掌握內部消息,一有新動向立即請省市領導赴京協調。關鍵時候,每個月都要來回跑很多次。從國家發改委到中鐵總公司,宿遷上上下下不知跑了多少回,其中的艱辛只有參與者才能體會。
2012年,宿遷一位領導通過一位將軍致信中央領導,請求對徐宿淮鹽鐵路,以及對蘇北經濟發展的支持。該領導批示:請發改委統籌研究,支持老區發展。2012年底,國家發改委明確:支持徐宿淮鹽鐵路建設,這才出現轉機。
宿遷古黃河公園
但是,在淮安至鹽城段技術標準上,又出現「對新長鐵路複線電氣化改造,設計時速160公裡/小時」的意見。
鹽城人不幹了。市主要領導多次到國家發改委,中鐵總公司爭取,鹽城至淮安段要求與徐宿淮統一規劃,同標準,同步施工。
2013年,中鐵原則同意了鹽徐高鐵同步上報,鹽城至淮安段時速200公裡/小時。不滿足的鹽城人繼續爭取,2015年,中鐵向國家發改委發函,明確鹽城至淮安段新建客運專線,時速250公裡,和徐淮段保持一致。
徐宿淮鹽鐵路
可以說,蘇北的每條鐵路建設都來得不容易。具有同樣命運的還有鹽通高鐵。鹽通高鐵初期方案是對新長鐵路鹽城至海安段進行複線電氣化改造。2015年,鹽城、南通兩市聯合致函中鐵總公司,申請按時速250千米標準新建鹽城至南通鐵路。
後來,為了避免落入建成即落後的境地,鹽城市積極爭取將建設標準提高到350公裡/小時,為了達成此目標,鹽城市領導跑北京不下300趟,反覆匯報爭取,表達群眾訴求。終於在2017年獲得了國家發改委批覆。
鹽通高鐵建設現場
另外,還有連徐高鐵。大家都知道連徐高鐵是蘇北第一條建設標準350公裡/小時的鐵路,它也是連雲港積極爭取才換來的。
2015年,徐連高鐵可行性研究審查會在連雲港召開。當時鐵總的意見,按客運專線設計,時速250公裡/小時,修至連雲港站。上海鐵路局則表明從運營角度考慮,建議按350公裡標準建設,為未來與京滬二線聯結預留條件,直接連入連雲港東站,在東站設動車存車場。江蘇省鐵路辦負責人則說按250公裡/小時標準就夠了,沒必要修到350。連雲港則堅持按350公裡/小時標準建設,終點連雲港東站。當時連雲港網民發起了一輪250,350的大討論。最終,為平衡各方利益,按350公裡/小時建設,只修到連雲港站。
2020年12月 連徐高鐵聯調聯試中
可以說,如果沒有蘇北5市的爭取,江蘇高鐵網建成還不知要到哪一年了。
各地在建設發展的時候,不能只考慮自己的首位度位置而忘了均衡協調發展。自己強不是真的強,大家都強才是大英雄。你說呢?
素材來源:澎湃新聞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