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地產江湖,帶你讀懂全國樓市情報!
這兩天,央媽的一個舉動,又把炒房者嚇尿了。 據21世紀經濟報導等媒體報導,近日央媽向各大銀行下發了一份名為《關於開展線上聯合消費貸款調查的緊急通知》。 不知道是不是最近螞蟻上市傳得風風火火,引起了高層注意,花唄和借唄成了重點摸底對象,涵蓋貸款規模、信用卡貸款及網際網路貸款等。 更重要的是,有業內人士表示,央媽這次操作,是要摸清到底有多少線上消費貸款流入樓市。
.01為什麼央媽這麼緊急?
雖然央媽這次只是先摸個底,但是文件名中「緊急」二字,就顯得特別不同尋常。 那麼,為什麼央媽要這麼緊急? 其實,自7月以來,高層的幾次表態和動作,已經多次給樓市傳遞了收緊的信號。
例如,7月11日,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在談及上半年銀行運行情況的時候,就說道:
部分市場亂象有所反彈。一些高風險影子銀行死灰復燃,有的以新形式新面目企圖捲土重來。企業、住戶等部門槓桿率上升。部分資金違規流入房市股市,推高資產泡沫。 7月17日,銀保監會公布實施《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管理暫行辦法》,辦法明確提到「貸款資金不得用於購房及償還住房抵押貸款。」 7月24日,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房地產工作座談會上也強調,要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穩住存量、嚴控增量,防止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可見,從金融層面來看,目前中央的態度就是,防止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從而推高房價,出現資產泡沫。 不過,我倒是覺得,央媽這次緊急摸底是為了年中政治局會議,讓高層看到相關數據,好部署下半年的樓市政策,估計這次摸底之後,中央會出殺招來進行釜底抽薪。
但中國人向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買房方法五花八門,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最終房價能不能控制住還不好說。
.02消費貸是如何流入樓市的?
這還得從2016、2017年說起。 當時為了遏制房價瘋狂上漲,各大銀行都在收緊住房按揭貸款,上調按揭貸款利率、上調首付比、審批手續趨嚴、禁止首付貸...... 在這種情況下,不少房產投資者對消費貸起了歪心思,導致消費貸突然猛增,如2017年一季度個人消費貸暴增了50%以上,而且都通過不同方式作為首付款進入樓市。
具體是怎麼流入樓市的呢?跟大家分享一個我在網上看到的案例。 小李生活在二線城市,生娃之後,有了換房的念頭,夫妻兩人看中一套150萬的二手房,首付6成90萬,東拼西湊還差40萬。 小李也想過借銀行消費貸,一般可以貸30萬,有房子抵押貸40萬也不是問題,但他擔心的是,銀行一旦發現資金用來買房,很有可能收貸。 而就在這時,中介剛好找上門,信誓旦旦地說可以無風險操作。 具體就是通過聯繫企業,幫小李申請個人大額消費貸,貸款批了後通過企業帳戶,再轉到小李帳戶,這樣資金就有了合法途徑。 但是,除了服務費,還要交貸款額5%的企業「通道費」,加上銀行利率,資金成本已經至少達到年化11%。 所以,為了保住自己的房子,應對之後急著用錢的突發情況,小李還是沒有選擇這種不划算的方式。 不過,實際上,很多人為了快點上車,不顧三七二十一,還是用了消費貸,例如之前深圳有人辦20張信用卡,湊60萬首付等新聞就層出不窮。
.03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自己出點錢,借點消費貸,先上車再說,只要不被銀行發現,按時還錢就ok,即便有服務費,但是相比房子增值,這不算事兒。 乍聽上去,還挺有道理。但能說出這話的人,估計沒看過《無間道》,也沒聽過「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這句話。 你確定你買的房子一定升值?你確定你能順利還款? 舉個例子,你買了一套100萬的房子,首付給了30萬,貸款70萬,如果房價跌了40%,房子只值60萬,連貸款都不夠還。 再狠一點,如果連30萬首付都是貸款的,那麼房價不用跌40%,也會有大批人扛不住,賣房賣不出去,導致紛紛斷供,銀行壞帳也會大面積出現。 而這正是近年來中央三申五令,要嚴厲打擊資金違規流入樓市的原因。 所以,消費貸是好玩兒,但是風險之大,也足以讓大批炒房者從首富變首負。
.04下半年還能買房嗎?
首先,你要看整個樓市調控大環境。 7月份是今年樓市調控的轉折點,杭州、東莞、寧波、深圳等熱點城市的動作,已經預示著下半年調控一定是以收緊為主。但是,不會一棍子打死樓市。 原因無外乎幾個: 第一,經濟出現反彈,恢復速度比預期快,穩增長和保就業有望; 第二,熱門地區房價漲太快要壓制,冷門地區樓市仍然難看,需要放一放; 第三,全球疫情出現反覆,對我國出口產生衝擊,國內需要消費投資對衝。 總而言之,熱門城市會收緊調控,冷門城市會放鬆調控,但在房價不暴漲的情況下,基本會是修修補補。當然也可以看看年中政治局會議怎麼定調下半年樓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