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後,受害人安妮日記中的秘密,終於被破譯了!

2020-12-20 雲慈說歷史

安內莉斯·瑪麗·"安妮"·弗蘭克,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的猶太人女孩,二戰猶太人大屠殺中最著名的受害者之一。 1999年入選《時代雜誌》"20世紀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100個人",一顆編號為5535的小行星以她命名為"5535 Annefrank"。

當安妮·弗蘭克在1942年至1944年間被捕時,她把她的家人藏在「秘密附件」裡,她不得不把心愛的日記忘在身後。她不知道有一天她會成為大屠殺最著名的象徵之一。現在,阿姆斯特丹的安妮·弗蘭克學院的工作人員們宣布,發現了兩頁她以前不為人知的日記材料,揭露了她十幾歲的作家更為樸素的一面。

在弗蘭克的日記中,有兩張紙的文字頁面被發現。這一次,先進的成像技術揭示了網頁下面的文字。弗蘭克顯然是1942年9月28日開始寫的的,後來毀掉了這幾頁。「我會用這個被破壞的頁面來寫『骯髒』的笑話,」她寫道,然後列出了四個笑話,還有一堂想像中的關於性教育的課和一些關於妓女的信息。安妮·弗蘭克·豪斯在書中寫道:「最後,她明確地說出了她父親的名字,奧託,他曾經在巴黎,看到過有妓女的房子。」當時,安妮12歲,對性和戀愛關係好奇,像她這個年齡的其他孩子一樣。在她的日記中,她寫了其他的性笑話,討論了她正在變化的身體和月經,並探討了她自己對同性和異性成員萌芽的性感覺。

弗蘭克關於性坦率的話,並沒有成為第一個發表的日記,它以英語的形式出現在1952年。雖然安妮自己編輯了她的日記,以日期出版,但這本書,在15歲的卑爾根貝爾森因斑疹傷寒死在集中營裡八年後,發表了更多的刪減版本。這些都只是1986年的部分,在1995年,出版了一個甚至更少的審查版本,其中包括一段關於弗蘭克,以前自己父親的遺體的文章。這已經不是弗蘭克第一次發現新材料了。在1998年,五頁額外的文字,看到了安妮如何處理關於她的父母緊張虛假的關係。弗蘭克在日記中加入了性方面的內容,這很有道理——在她躲藏的25個月裡,她從一個年輕女孩成長為一個年輕女子,甚至還和皮特·范·佩爾斯有過短暫的浪漫關係,皮特·范·佩爾斯是弗蘭克家的一個男孩。但對於那些讀過弗蘭克日記的人來說,真正令人驚訝的不是她談到了性話題,而是關於73年前被謀殺的15歲女孩,還有更多的歷史秘密需要被發現。

相關焦點

  • 《安妮日記》破譯新增兩頁曾無法辨讀文字:被作者用紙粘蓋
    《安妮日記》破譯新增兩頁曾無法辨讀文字:被作者用紙粘蓋 新華網海牙5月15日消息,荷蘭戰爭、猶太大屠殺和種族屠殺研究所15日宣布,知名猶太女孩安妮·弗蘭克當年所寫《安妮日記》中兩頁無法辨讀的文字現已被
  • 《安妮日記》新增兩頁文字
    新華社海牙5月15日電  荷蘭戰爭、猶太大屠殺和種族屠殺研究所15日宣布,知名猶太女孩安妮·弗蘭克當年所寫《安妮日記》中兩頁無法辨讀的文字現已被「破譯」。  根據研究所發布的信息,安妮日記本的第78頁和第79頁被褐色紙張粘貼覆蓋,原頁上的字跡被重重塗抹,一直無法辨識。
  • 安妮不是赫本演的公主,《安妮日記》,暴露了猶太人的秘密
    每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中,猶太人幾乎佔到了30%左右;而諾貝爾獎授予的近千人中,就有200多個猶太人,愛因斯坦、馬克思、弗洛伊德,這些人都是猶太人。猶太人為什麼會這麼牛叉呢?讀了《安妮日記》,也許就明白了。1.《安妮日記》揭秘了猶太人的什麼秘密?安妮是一個十來歲的猶太小姑娘,1933年隨家人移居荷蘭阿姆斯特丹。
  • 《安妮日記》被遮頁面內容曝光 竟是——
    《安妮日記》中被遮頁面 (圖片來自路透社)參考消息網5月17日報導英媒稱,安妮·弗蘭克的日記中有兩個單頁是被棕色黏性紙粘起來的,因此留下一個小小的謎題:這名猶太少女——她當時完全沒想到自己的日記會變得多麼出名
  • 《安妮日記》薦讀
    《安妮日記》薦讀《安妮日記》是我暑假的時候讀的一本書,這本書是安妮·弗蘭克在「二戰」猶太人大屠殺期間的日記。安妮·弗蘭克是猶太人大屠殺中最著名的受害者之一,她之所以著名,就是因為這本《安妮日記》。安妮13歲生日時收到禮物——日記本,她從1942年6月12日到1944年8月1日,記錄下自己親歷的二戰。1942年的7月,納粹當局獵殺猶太人,沒法逃離,安妮全家只得搬進奧託公司秘密增建的房間。1944年8月,她們遭到告密被捕。被捕後,安妮飽受納粹分子慘無人道的折磨,1945年僅16歲,她感染斑疹傷寒不幸離世。
  • 《安妮日記》的作者:安妮·弗蘭克
    安妮在成長過程中有很多朋友,她的家庭是猶太人,遵循一些猶太人的節日和習俗,安妮喜歡讀書,夢想有一天成為一名作家,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成為德國的領導人,他是納粹政黨的領導人,希特勒不喜歡猶太人,他將德國的許多問題歸咎於他們,許多猶太人開始逃離德國。
  • 靜謐的生長與偉大的沉寂——《安妮日記》
    11歲的安妮生活在這個後花園中,她的後花園是她所有的快樂,她最大的煩惱就是對姐姐瑪格特的美麗還有媽媽偏愛姐姐,對這種行為的妒忌。小孩的全部思路都在這兒的時候,父親奧託已經開始張羅一件事了。父親開始策劃就在他賣果凍的公司的樓頂上,秘密改造了一個夾層,他的秘密通道就設在會議室角落的一個陳舊的書櫃後面。
  • 誰出賣了二戰寫日記的安妮?退休FBI探員著手調查 有望2019年揭秘
    如果讀過《安妮日記》的人,對於安妮·弗蘭克一家長達兩年的躲藏故事應該並不陌生。但是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家長達兩年多的隱居生活被打斷,蓋世太保在一次突襲中發現了這個秘密藏身之處,隨後將安妮一家和另外幾名藏在活動書櫃後方的人全部逮捕。究竟是誰向蓋世太保告密出賣了他們?
  • 你可能不知道的《安妮日記》
    1947年,一本天真爛漫的青少女日記出版問世,它首次發行時的書名為《密室:1942年6月12日至1944年8月1日的日記》,即為後來的《安妮日記》。十三歲的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在日記中描寫了自己經歷的特殊處境:每天東躲西藏只為了逃過納粹的魔掌,尋求一線生機。
  • 男孩版《安妮日記》重現
    講述二戰歷史  一部《安妮日記》,讓眾多讀者通過13歲少女安妮的視線,目睹了納粹恐怖下猶太人在荷蘭的惶恐生活。如今,一部由一名同齡男孩記下的日記,則向人們講述了納粹鐵蹄下,生活在捷克布拉格的猶太人的悲慘命運。與《安妮日記》巧合的是,這本男孩版《安妮日記》,同樣是在作者遇害多年後,由其家人出版的。
  • 奧黛麗·赫本緣何對《安妮日記》無法釋懷
    赫本與《安妮日記》作者、猶太女孩安妮·弗蘭克同年出生,後者卻沒能逃脫德國納粹暴行,16歲時死於納粹集中營。作為二戰倖存者,赫本憎恨自己比弗蘭克幸運,終身無法釋懷。童年陰影赫本1929年5月4日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1939年二戰爆發後,赫本跟隨身為荷蘭貴族後裔的母親來到荷蘭東部城市阿納姆附近的費爾普鎮。
  • 《安妮日記》:「後屋」裡短暫如流星,卻粲耀宇宙的猶太女孩
    如果不知道《安妮日記》的背景環境,這就是很普通的一本日記,出自一位少女安妮,從十三歲到十五歲兩年間,她把身邊的事和自己的思想用與一位虛構的人物傾訴的形式記錄下來。但是,這本日記是處在二戰中被納粹統治的德國,猶太人遭到血腥迫害的時期。
  • 「檔案」今日22:10播出《她為全人類留下共同記憶——安妮日記作者...
    一本日記,揭秘了這位少女的隱秘生活。安妮·弗蘭克,一位猶太少女。她,如何在密室中躲避納粹搜查?安妮禁錮秘密小屋,經歷一個個二次世界大戰重要節點,安妮的日記中,對此有著怎樣的私密記錄?歷經周折,安妮父親是否能找到安妮姐妹的下落?一封神秘來信,能否揭開安妮姐妹的最後時刻?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安妮日記手稿等多份珍貴檔案獨家呈現。今日22:10,北京衛視《檔案》為您講述《她為全人類留下共同記憶——安妮日記作者遇難75周年祭》。
  • 淺談《安妮日記》帶給我的震撼
    今天正好是周末,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接著看完最近一直在看的《安妮日記》,它帶給了我很多震撼。現在我想和大家聊聊看完這本書的感受。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沒想到這本書的作者竟然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孩子。安妮雖深處逆境,卻始終向陽生長,這是多少成年人都沒辦法做到的。她和家人以及父親的朋友等八人一起在「秘密小屋」生活了整整二十五個月,直到「勝利」前夕,卻因被一個荷蘭人舉報,致使秘密小屋的八個人都被逮捕。最後,不滿十六歲她永遠離開了這個她一直熱愛著的世界。她的爸爸成為了「秘密小屋」中唯一的「倖存者」。也正是如此,安妮的日記才得以面世。
  • 研究人員破解《安妮日記》 隱藏內容重見天日
    參考消息網5月17日報導臺媒稱,研究人員日前利用數字科技,破解了知名反納粹作品《安妮日記》中兩頁被作者安妮.弗蘭克以棕色牛皮紙黏住的內容。發現安妮想掩蓋住的日記內容是四則「葷段子」,還有她對性發育、避孕、賣淫的看法。
  • 法國版「安妮日記」將出版 再現納粹集中營生活
    法國版「安妮日記」將出版 再現納粹集中營生活 2008年01月10日 17:09 來源:國際在線 事實上二戰期間,受到納粹迫害而留下秘密日記的猶太兒童遠不止安妮一人,法國女孩海琳·貝爾就是其中之一,她被稱為「法國的安妮」。日前,她的日記即將出版。   「法國安妮」留下秘密日記   海琳於1921年出生在法國,父親是一名猶太人企業家,家庭比較富裕。小的時候,海琳就顯示出敏感的文學傾向和非凡的寫作天賦。
  • 歷史會被政治家們塗抹,但小姑娘安妮的日記呢?真實、細緻、美麗
    安妮希特勒上臺後在德國掀起了迫害猶太人的浪潮,安妮一家被迫遷居荷蘭。1940年5月份,德國法西斯是只用了一個星期佔領了荷蘭,安妮一家的命運開始發生了轉變。小夥伴們及其失望,但他們在屋子裡發現安妮生日時的鞋子還在,可那本日記本不見了。其實,弗蘭克一家沒有去瑞士,因為奧託知道去瑞士的那段路也是一條充滿了死亡和抓捕,他不希望自己的女人們冒險。於是,這一家人就開始了他們在秘密閣樓裡2年的藏匿生活。再後來,溫達安先生一家和牙醫迪賽兒也先後搬進了秘密小屋,此時已有8人一起生活在這個狹小的空間裡。
  • 《安妮日記》漫畫版出版
    《安妮日記》是二戰期間,德籍猶太人安妮弗蘭克遇難前兩年藏身密室時的生活和情感的記載(1942年6月12日到1944年8月1日)。十六歲的少女安妮,最大的願望是做一名記者和作家,卻因為希特勒發動的一場邪惡的戰爭,於花季之齡死於納粹集中營。安妮把日記本作為假想的收件人,以寫信的方式傾訴心聲。
  • 《安妮日記》出現版權之爭
    根據歐洲版權法,作者去世70年後,也就是一到2016年,其作品的版權將不再受到保護。   然而,由安妮的父親奧託·弗蘭克創建的安妮·弗蘭克基金會最近表示,《安妮日記》的70年版權期限到2016年還沒有期滿,因為《安妮日記》實際上有幾個版本,其70年版權期限應該從安妮的父親奧託·弗蘭克去世時的1980年開始算起。   一場《安妮日記》的版權之爭由此引發。
  • 《安妮日記》作者的八行小詩被拍賣 拍得14.8萬美元
    央廣網北京11月25日消息(記者張奧 實習記者高夢琪)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87歲的Jacqueline Maarsen女士, 她將《安妮日記》作者安妮·弗蘭克在1942年3月寫的一首小詩拍賣,獲得了14.8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