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黃金周」說來就來,上班族和白領忙了多半年,終於有了忙裡偷閒的時間,對樓市來說,每年這個時間,也迎來了一年當中開發商最惦記的銷售旺季。
根據58、安居客研究院給出的數據顯示,過去10年,每年這個時間段,銷售數據都會大幅度上漲,成交量比平常上漲5%-12%,可以說,每年這個節日到了,開發商各顯神通,大做營銷,為的就是留住返鄉的購房者們。
但隨著這兩年國家的不斷對樓市調控,我們會發現,黃金周的成色越來越淡,銷售額、推盤量、去化率非但沒有增長,反而變成了「銅九鐵十」。對此,多家機構給出的有關「金九銀十」買房調查問卷報告均顯示,買房人當前比較理性,近8成購房者推遲或取消了購房計劃。而且對於樓市的預期不像過去一樣,一直看漲。加之,這麼多年下來,對於開發商的「先提價再降價」套路,早就被識破了。
所以,接下來的日子開發商大概率會開啟房價下行通道,房價大概率會下跌,可以說買房越等越划算。可能有人覺得我在危言聳聽,房價壓根沒跌。但其實不然,房地產是典型的信息不對稱行業,很多人感受不到房價下跌,真不代表市場沒有變化。
首先,國家為開發商設置了三道紅線。在8月份,央行和住建部召集了部分房地產公司面談,希望房企控制負債,不要繼續快速加槓桿。所以,便設置了這三道紅線,只要房企踩中這三道紅線,便無法融資、發債、跟銀行借錢。這個做法,無疑是斷了開發商的財路。
要知道,一直以來房企就是高周轉的行業,一旦失去了資金的支持,無法高額的負債,那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個壞消息。畢竟他們有高額的負債,需要在這兩年就還清,那為了解決這些債務,他們只能走下策,降價賣房。
其次,房地產的地位轉變,過去房地產一直是我們的國民經濟支柱,而現在呢?國家一開會就是,房住不炒、不拿房地產刺激經濟、不走炒房拉動經濟老路等等的話,可見房地產的地位正在滑落,國家正在「拋棄」房地產這個昔日「夜壺」,高房價跌落神壇,理所當然。對此,《經濟參考報》9月28日也發文指出,金融屬性如果缺乏有效約束,容易成為房價炒作的助推器。所以,對於房價一定要控制住,讓房子回歸居住屬性。
最後,人口、金融、經濟和房屋總量等基本面發生巨變。過去房子能持續上漲,是因為大量農村人口進城,加上貨幣增速快,城市化發展導致的結果。但隨著大量人口擁有了住房,根據央行的數據顯示,目前居民自住率已經超過96%,戶均1.5套,可見,人口紅利已經減少。而且近些年我們的貨幣增速都沒超過8%。
因此,根據綜上所述,可以得知,隨著開發商資金緊缺,房地產地位轉變和大環境的改變。這次的樓市「黃金周」,大概率會告吹,並且房子降價的幅度會隨著時間成正比。因此,如果在這個黃金周沒有看到適合的,不妨可以繼續等一等,不用那麼著急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