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用味精好還是雞精好都需嚴格控制用量

2020-12-15 中國青年網

(資料圖)

下過廚房的人都認識雞精,向來雞精跟味精都是對立關係,因為它倆功能太相似,所以一般廚房都只備一種。但是,究竟炒菜用味精好還是雞精好呢?今天就聽小編來說道說道。

深度了解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是以糧食為原料,以微生物發酵、提取、精製而成的產品。而人體的味覺器官中存在著胺基酸特異性受體,因而當味精被人們食用後,刺激位於舌部味蕾的胺基酸受體,就能使人們感到可口的鮮味,從而使味精發揮增進食慾的作用,並且誘導消化液的分泌,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

味精進入腸道被吸收而分解成的穀氨酸,是人體需要的胺基酸之一,參與機體組織的形成與修復,參與各種重要的生理功能。其中,在肝臟中參與糖代謝以及肝臟的解毒過程,降低血液中有毒的氨的濃度;在大腦中參與蛋白質及糖的代謝,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腦及神經中樞的功能。由此可以看出,味精對人體健康是有一定益處的。

深度了解雞精

雞精則是多種呈味物質配合而成的混合物,它既有味精的鮮味,又有其他呈味物質的鮮味。雞精是隨著呈味核苷酸、水解動植物蛋白、酵母抽提物等新產品出現後才產生的。它有很多優點:放得多一點也沒有不舒服的味道;沒有味精食後的那種口乾感;口味協調性好,滋味鮮美醇厚。

雞精比味精更鮮?

其實,味精和雞精同是增鮮的作用,但不同的是雞精中含有味精、核苷酸,加上有機酸鹽、糖、香辛料,有些產品還含有「水解蛋白」或「酵母提取物」,可帶來多種胺基酸的鮮味,再加上雞味香精等,混合起來,能讓味道顯得更加自然和豐富。

雞精裡面含有雞嗎?

雖然大部分雞精的包裝上都寫著「用上等肥雞製成」、「真正上等雞肉製成」,但實際上它並不是主要由雞肉製成。雞精的主要成分通常是食鹽、麥芽糊精和味精,其中味精的數量通常會超過真正來自天然食品的成分,比如雞肉粉或雞骨粉、雞蛋提取物、其他肉類提取物等。

雞精中還含有不少糊精和澱粉,並加入抗結劑,主要用於粘結和造粒,讓顆粒鬆散,不容易吸潮結塊,便於使用。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由於雞精本身含有一定量的食鹽,如果在炒菜和做湯時用了雞精,用鹽量一定要相應減少。不妨先放一半鹽,然後再放雞精,嘗一嘗是否鹹味合適,如果不夠的話,再考慮加一點鹽。如果已經加到合適的鹹味,再放一大勺雞精,對於需要控制鹽分的人來說,可能會不利於健康。

所以,專家建議,不管是味精還是雞精,都應嚴格控制用量,每道菜添加的量不應超過0.5克,每人每日攝入量不超過6克。而且,一定不要放太早,一般在關火十秒鐘內放雞精,這樣鍋中的溫度降低,也降低了風險。

相關焦點

  • 炒菜時,用雞精好還是味精好?很多人都用錯了
    由此看來, 味精作為食品添加劑是極其安全的。以一個體重為 60公斤的人 為例,只要每天味精 攝入量不超過7.2克 , 便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不健康的影響。試想, 7.2克味精比我們建議的6克鹽的攝入量還多 ,這顯然是我們日常用量所不可能達到的。因此世界各國 除了不建議嬰兒使用外 ,對其他人群的用量沒有限制,可因個人的口味而定。
  • 【實用】味精對人體有害?炒菜時用雞精還是味精,不少人用錯了
    此外,現在很多人選擇雞精替代味精它是否是味精的升級產品呢?只要每天味精攝入量不超過7.2克便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不健康的影響試想,7.2克味精比我們建議的6克鹽的攝入量還多這顯然是我們日常用量所不可能達到的因此,世界各國除了不建議嬰兒食用味精外對其他人群的用量沒有限制可因個人的口味而定雞精味精,孰優孰劣?
  • 炒菜放什麼調料 雞精和味精究竟用哪個好
    平時生活中,我們做飯的時候都會用到調料,那麼,對於做飯的調料我們也需要謹慎選擇,那麼,最常放的調料就是雞精和味精,那麼,對於這兩種調料的選擇,您是怎麼看的呢?今天就請大家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炒菜放什麼調料?
  • 炒菜時用味精還是雞精?雞精裡真的含有雞的成分嗎…很多人都不知道!
    以一個體重為60公斤的人為例,只要每天味精攝入量不超過7.2克,便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不健康的影響。試想,7.2克味精比我們建議的6克鹽的攝入量還多,這顯然是我們日常用量所不可能達到的。因此世界各國除了不建議嬰兒使用外,對其他人群的用量沒有限制,可因個人的口味而定。
  • 雞精好還是味精好
    雞精關鍵詞:鮮度高 不口乾   與之前的調味主角味精相比,雞精有很多優點:鮮度高無疑是關鍵賣點,正常使用量下沒有味精食用後的口乾感;營養成分比味精略微豐富;口味協調性好,香氣純正濃鬱,滋味鮮美醇厚。   味精也是純糧製造,而且本身就是一種胺基酸,天然存在於糧食、豆類和魚肉類當中。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少量食用味精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 雞精比味精好? 專家稱雞精的主要成分還是味精
    聽說雞精更營養、更安全,58歲的馬婆婆一口氣買回了10袋雞精,將家中的味精全部更換,「街坊說雞精是從雞肉中提煉,比含化學成分的味精好得多」。雞精真的比味精好?昨天,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專家康康姐表示,雞精的主要成分還是味精,究竟如何選擇,還得依靠個人口味來。
  • 做飯選雞精還是選味精?
    很多消費者都認為,味精是化學合成物質,不僅沒什麼營養,常吃還會對身體有害,雞精則不同,是以雞肉為主要原料做成的,不僅有營養,而且安全。事實到底是不是這樣呢?味精和雞精究竟有什麼區別?
  • 炒菜用味精還是雞精?大廚教你,別用錯了,浪費錢又不健康
    炒菜用味精還是雞精?大廚教你,別用錯了,浪費錢又不健康廚房裡離不開油鹽醬醋這些調料,但是雞精和味精好像不是必須的。我家從小習慣了吃味精,到現在,每次炒菜都會加。但是我發現,很多家庭不用味精和雞精,他們覺得雞精和味精不健康,是化學物質。
  • 到底是吃雞精好,還是吃味精好?一文教會你如何選擇
    關於雞精以及味精,特別是長輩,似乎都有濃濃的偏見,很多人還會在網上散布謠言說吃雞精或者是味精則容易生病,這其實是無稽之談,因為到現在沒有科學證據能夠有效的證明食用味精或者是雞精會生病,所以做菜的時候可以放心的使用,但是很多人這時候會在雞精與味精之間犯了難,不知該選哪一個好。
  • 家裡炒菜用味精20多年,鄰居卻說雞精更好,你家炒菜用的是哪種?
    導語:「家裡炒菜用味精20多年,鄰居卻說雞精更好,你家炒菜用的是哪種?」每次炒菜老媽都要撒上一大把的味精下去,不過炒出來的菜是真的好吃啊,聞著就覺得很香,但是後來我發現周圍的鄰居都在用雞精,很常見的就是一袋黃色包裝的雞精,相比較味精來說價格會貴一點。鄰居都說雞精吃起來的口感更好,而且也比味精健康。但是我們家都用味精用了20多年了,難道一直都是用不健康的調味品做菜的嗎?
  • 雞精就比味精好? 專家:雞精裡的添加劑比味精多
    ●記者調查  雞精的銷量是味精的兩倍  平時燒菜,杭州人都習慣用什麼來提鮮?  昨天,記者請華潤萬家濮家店的工作人員,幫忙統計了3月1日—10日這10天,雞精、味精和濃湯寶這三種調味品的銷量。其中,雞精和味精各有5個單品,而濃湯寶有11個單品,分為牛肉、海鮮等四種口味。
  • 雞精和味精,到底選哪個?
    雞精和味精,主要成分一樣從化學成分來看,二者都是穀氨酸鈉構成,都有提鮮調味的作用,功能差別不大。味精不會致癌,但多吃無益在超過120℃的溫度下,穀氨酸鈉就會變成焦穀氨酸鈉,不過目前並沒有證據證明其致癌性,只是會失去鮮味。作為調味品,味精和雞精的鈉含量都很高。高鈉飲食容易帶來肥胖,還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高血壓和冠心病等疾病的患病風險。所以,用了雞精或味精調味,就要減少鹽、醬油等含鈉調味品的用量。
  • 炒菜用雞精還是味精?或者2種都不用,對比之後你就明白了
    「味精」對於我來說一點都不陌生,小時候我家附近就有一家味精的工廠,想必大家都知道我老家是河南人吧,小時候吃飯都是用味精和鹽炒菜,那個時候還沒有雞精,雞精是後來才有的,大家可以看到下圖蓮花味精已經有(30年堅持糧食釀造)的標識了吧,可能有人會懷疑,怎麼會是糧食呢?下面我們一起往下看
  • 色香味和健康,一樣不能少:做飯選雞精還是選味精?
    很多消費者都認為,味精是化學合成物質,不僅沒什麼營養,常吃還會對身體有害,雞精則不同,是以雞肉為主要原料做成的,不僅有營養,而且安全。事實到底是不是這樣呢?味精和雞精究竟有什麼區別?味精味精,是穀氨酸的一種鈉鹽,為有鮮味的物質,學名叫穀氨酸鈉,亦稱味素。
  • 炒菜時,該放雞精還是味精?很多人不清楚,看完不再糾結了
    經常做飯的人肯定對各種調味品特別熟悉,說到調味品,就不得不提到雞精和味精了,這兩種調味料無論是在炒菜還是燉湯時經常用到,可以起到提味增鮮的作用,但是大家了解雞精和味精的區別嗎,我們在炒菜的時候到底是該放雞精呢,還是放味精呢?很多人不清楚,有的人覺得都不要放,而有的人喜歡放雞精,那麼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胡椒粉,雞精和味精哪個傷害大?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拋開胡椒粉先不說,因為直到目前為止,胡椒粉都是一種天然的調味料,對於人體不構成傷害。只是重點說一說味精和雞精的構成以及人們觀念裡對於它的了解和認識。還是先簡單的介紹一下胡椒粉。胡椒粉也叫古月粉,是由熱帶的胡椒樹果實碾壓製成。
  • 雞精、味精含焦穀氨酸鈉,吃多了會致癌?關於吃雞精一次性說清楚
    總有人問我們,到底能不能放心吃雞精和味精,畢竟網上關於它們的負面新聞太多了。看到身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再使用這種調味品,不少人心中也都開始動搖。但由於兩者的提鮮效果確實很不錯,放棄掉又實在有些捨不得。其實,爆炸營養師的營養師告訴大家,不必過於糾結,想吃雞精和味精就放心用,根本不存在安全問題: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穀氨酸鈉,而雞精算是味精的升級版,在穀氨酸鈉又加入了食用鹽、白砂糖、雞肉粉、呈味核苷酸二鈉、食用香精等成分。所以一般來說,雞精的口感更豐富,提鮮的效果往往會更棒。
  • 炒菜不放味精卻放雞精?大錯特錯,網友:味精才是真愛
    導語:炒菜不放味精卻放雞精?大錯特錯,網友:味精才是天然調味料的真愛。很多喜歡煮飯的朋友在炒菜時候要麼不喜歡放味精,要麼不喜歡雞精;而有些朋友反其道而行,放一些雞精,卻不在放味精了。究其原因,很多朋友都認為雞精要比味精要健康,味道更好,調味更豐富。的確,雞精的口感是要豐富很多,但從健康的角度來說,味精真的要好很多嗎?其實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具有強烈的肉類鮮味,略有甜味或鹹味,是調味的佳品。而穀氨酸鈉含有大量的穀氨酸,是胺基酸的一種,對人體具有滋補的作用。
  • 味精和雞精的危害家長是否了解?孩子飲食需注意,需正確使用它們
    味精和雞精是餐桌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可最近卻這樣報導說味精和雞精吃了會產生致癌物質?事實是否真的是這樣的呢?味精和雞精的危害到底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聽一聽專家馬教授如何給我們分析的吧。
  • 闢謠丨「味精」好還是「雞精」靠譜?如何使用味精最安全?
    關於「味精」與「雞精」,市面上總是存在著這樣那樣的言論。近一階段社會上又在流傳「味精」各種不好,大家還是選擇「雞精」吧這樣的言論,各類的信息把老百姓都搞糊塗了,那麼,究竟是味精好還是雞精好呢?其實,雞精的主要原料之一是穀氨酸鈉,穀氨酸鈉就是味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