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應文明祭祀 不應靠祭品"奢華"寄哀思

2020-12-26 半島網官網

  半島記者 李峰 通訊員 相恆坤 袁文靜

  又是一年春節到。春節與清明節、寒衣節並稱為島城三大祭掃節日,是我們祭掃墓陵、緬懷先人、寄託哀思、慎終追遠的傳統節日。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祭祖方式也「水漲船高」,像燃放煙花爆竹、焚燒各種紙製品的陋習屢見不鮮,而且排場越來越土豪,殊不知此舉在違反了規定造成了火災隱患的同時,也違背了祭奠已故親人的初衷。

  1月17日,記者在青島某殯葬祭品銷售網點看到,隨著春節人們大規模祭掃的臨近,各種奇葩祭品已經悄然面市。「別墅」、「寶馬轎車」、「ipad」、「iphone」已成為祭品銷售店面的標配,而像一些「自拍神器」、「私人飛機」、「豪華郵輪」也可以訂製購買。

  青島市殯儀館工作人員介紹,每到除夕祭祖之時,館內都會煙霧繚繞,鞭炮震天,既汙染了環境,也帶來了火災隱患,這些陋習早就應該叫停,但還是屢禁不止。實際上,《青島市市區禁止焚燒拋撒喪葬祭奠物品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早已經在多年前實施。《規定》要求,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的下列行為:製作、銷售喪葬祭奠使用的「冥幣」、「紙人」、「紙馬」等迷信物品;在公共場所焚燒各種喪葬祭奠物品;在公共場所拋撒各種喪葬祭奠物品。對違反規定的單位和個人將由相關部門予以相應處罰。

  違規焚燒喪葬祭奠物品也是近年人為引發火災的主因。市相關部門統計,近年來青島市發生的森林火災全部是人為引發,其中因上墳祭祖引發的火災佔80%。「除夕祭祖的核心價值是對先人的敬仰和緬懷,最重要的是講心。」青島市殯葬管理所工作人員說,「祭祖是感恩、是追思,重在用心,表達哀思,感悟生命,傳遞孝道,這才是除夕祭祖的意義所在。不能本末倒置,講『金』而不講『心』,這樣即使花再多的錢、燒再多的紙也毫無意義。從這點來說,追思緬懷祖先,心意遠遠比祭品形式來得重要。」

  記者了解到,隨著島城文明祭祀的宣傳推廣和大家文明程度不斷提高,違規焚燒喪葬祭奠物品的情況有了較大改觀,不少島城市民除夕祭祖已經越來越文明,越來越環保。很多市民自覺選擇文明祭祀,比如拿一束鮮花、用三杯清酒表達追思,形式簡約但不簡單,非常值得稱讚。

  最後,青島市殯葬管理所工作人員建議,小年之後市民即可到市殯儀館文明祭奠區用鮮花懷念故人,以避祭掃高峰人群擁擠之累、紙灰汙染之苦!同時希望更多的島城市民,能夠加入到綠色春節、文明祭祀行動中來,讓文明、綠色、安全伴隨著春節合家歡。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

相關焦點

  • 文明祭祀海報丨指尖寄哀思 「雲」上傳思念
    現在正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我們倡導綠色、文明、安全、節儉的祭掃新風尚,讓清明更「清明」。文明祭祀,同心戰疫,平安清明,你我同行!文明祭祀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趕緊隨小編一起來了解↓↓↓1.安全祭祀不聚集。戰「疫」仍在進行,切勿聚集祭掃。不到殯葬服務機構集中祭掃。
  • 今日中元節:文明祭掃、雲寄哀思,才是最好的緬懷方式!
    今日中元節:文明祭掃、雲寄哀思,才是最好的緬懷方式!大家表示:要做「告別陋習,文明祭祀」的先行者,以文明祭祀方式來寄託哀思。又是一年中元節文明環保寄哀思為紮實抓好「中元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和文明祭祀工作,推動《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深入落實,按照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和國家衛生區工作要求,確保
  • 倡議書:一束鮮花寄哀思 低碳文明清明祭
    、低碳、有序的形式進行祭掃,助力藍天保衛戰,我們向全市市民朋友們發出倡議:——擯棄陳規陋習,實行文明祭掃。自覺破除焚燒香燭紙錢、燃放鞭炮煙花等陳規陋習,大力提倡文明祭奠、低碳祭掃,推廣敬獻鮮花、植樹綠化、絲帶寄哀思、家庭追思、社區公祭等現代祭掃方式,將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情感融入現代文明的表達方式。——提倡厚養薄葬,弘揚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
  • 倡議:中元節期間 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文明祭祀
    廣大市民朋友:一年一度的中元節到來,每年的中元節期間,焚紙錢、燒冥物、放鞭炮等方式祭奠先人、緬懷逝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然而,隨意祭祀導致城市環境汙染,消防安全隱患突出。在這慎終追遠、緬懷故人、寄託哀思的時節,為深入倡導文明祭祀,樹立文明新風,確保中元節祭祀安全有序,雲陽縣文明辦向市民發出倡議。一、轉變觀念,摒棄傳統祭奠陋習。
  • 清明節祭祀變遷:時髦祭品熱銷 代客掃墓惹爭議-掃墓,祭品,祭祀...
    原標題:清明節祭祀變遷:時髦祭品熱銷代客掃墓惹爭議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又是一年清明將至,國人如何寄託對故人的哀思?記者發現,從「蘋果手機」等新潮祭品的熱銷,到網上祭祀、微信直播「代客掃墓」的興起,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和網際網路日益深入生活,國人選擇的祭掃用品和掃墓方式也與時俱進,悄然發生著變化。
  • 一束鮮花寄哀思 蕪湖冬至文明祭掃蔚然成風
    緬懷故人,寄託哀思!冬至前的最後一個雙休日,我市也迎來了冬至祭掃的高峰期。記者通過走訪了解到,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蕪湖各殯葬服務機構均制定了服務保障方案和應急預案,確保疫情防控和冬至祭掃工作平穩有序。
  • 文明祭祀 我們在行動
    八卦街社區居民參與文明祭祀活動。李浩攝為讓廣大市民在安全有序、文明和諧的氛圍中用文明方式表達對逝者的哀思,瀋陽多家社區、單位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文明祭祀宣傳活動。和平區八卦街社區八卦街社區黨委書記李芳芳告訴記者,近年來,社區不斷創新文明祭祀形式,採取疊紙鶴寄思念、手寫追思之情等方式表達哀思和懷念。同時,為了讓廣大居民安全有序祭祀,八卦街社區成立了由社區書記及網格員、志願者構成的文明祭祀巡邏隊,並積極利用電子屏幕等平臺,向居民進行文明祭祀的宣傳教育。
  • 清明節文明祭祀倡議書
    廣大市民朋友們:2020年清明節即將來臨,在這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關鍵時期,為鞏固疫情防控持續向好形勢,全力做好清明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積極倡導綠色、環保、低碳、文明的祭掃新風尚,充分發揮傳統節日在傳承歷史文化、弘揚傳統美德、構建和諧社會中的積極作用,特向廣大市民發出倡議:1、倡導文明祭祀新理念。
  • 轉變觀念讓文明祭祀成風尚
    近年來,有人祭祖以豪華、奢侈祭品表達「孝心」,大講排場、互相攀比,不僅浪費錢財,還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此等本末倒置之舉,鋪張浪費,宜戒! 清明節凝聚著民族精神,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抒發人們尊祖敬宗、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清明是精神告慰,並非物質賦予,祭祀物品貴重與精神品位不能直接畫等號。
  • 桐城:冬至祭掃見文明,一把花束寄哀思
    在桐城,每逢冬至日,民間有祭祀先人的習俗。今年的冬至日,桐城民間祭祀既沒有「煙燻火燎」,也沒有「陣陣噪音和森林防火警報」,只有束束鮮(絹)花寄託對已逝親人的哀思。這得益於我市多措並舉引導群眾文明祭祀、共護生態環境。
  • 清明節祭祀變遷:時髦祭品熱銷代客掃墓惹爭議
    又是一年清明將至,國人如何寄託對故人的哀思?記者發現,從「蘋果手機」等新潮祭品的熱銷,到網上祭祀、微信直播「代客掃墓」的興起,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和網際網路日益深入生活,國人選擇的祭掃用品和掃墓方式也與時俱進,悄然發生著變化。資料圖:民眾進行掃墓。汪軍 攝「蘋果手機」等時髦祭品熱銷清明節將至,祭掃逐漸進入高峰期,祭掃用品市場也隨之變得火熱。
  • 深圳市2020年清明節文明祭祀倡議書
    當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為鞏固拓展疫情防控持續向好形勢,我市清明節期間暫停實地祭掃,大力倡導綠色、文明、簡約的祭祀新風尚,我們倡議:一、理性追思,不拘於形而重於心。倡導居家追思、誦讀祭文、網絡祭祀,不現場祭祀、不踏青祭祀。祭祀注重精神傳承,以簡約方式緬懷逝者,寄託思念。二、禁燃禁放,文明祭掃表哀思。
  • 清明節祭祀變遷:時髦祭品熱銷 代客掃墓
    又是一年清明將至,國人如何寄託對故人的哀思?記者發現,從「蘋果手機」等新潮祭品的熱銷,到網上祭祀、微信直播「代客掃墓」的興起,隨著物質條件的改善和網際網路日益深入生活,國人選擇的祭掃用品和掃墓方式也與時俱進,悄然發生著變化。清明節將至,祭掃逐漸進入高峰期,祭掃用品市場也隨之變得火熱。中新網記者發現,在線下市場,傳統的紙錢、金元寶等祭品最受歡迎。
  • 焚燒祭品 亂扔垃圾 義烏清明祭祀仍存不少陋習
    墓碑一旁的地面上,有大堆焚燒祭品留下的灰燼,一陣風吹過,粉塵起舞。工作人員趕來,邊清理邊介紹說,由市民政局殯儀館統一管理的奇山陵園,始建於1997年,規劃建設墓穴2萬穴,目前容量已基本飽和,陵園內松柏等綠化花木枝繁葉茂,但前來祭奠的市民總是愛使用火燭,或點香或焚燒各類祭品,稍不留意,還會點燃墓穴邊的松枝,一旦發生火災,整個陵園極易成為一片「火海」。
  • 冬至祭祀 勿忘防火安全
    冬至是廣大人民群眾祭奠逝者,寄託哀思,緬懷先人的傳統節日。然而,燒紙、焚香、點燭等祭祀行為極易引發火災事故。對此,縣民政局提醒廣大市民,冬至文明祭祖,防火安全莫忽視。  下周一就是冬至,按照風俗,12月19日至21日我縣會迎來祭祀高峰。  「我預約了12月20日去排門山公墓祭掃。」
  • 書信寄哀思 視頻雲拜祭
    清明祭掃拜祭祖先是由來已久的傳統民俗,每年清明期間,廣州有近600萬人次參與現場拜祭。今年,廣州全市暫停實地祭掃及群體性活動,同時推出了多種「雲祭掃」方式。網上祭祀、居家追思、信郵哀思、工作人員集中獻花……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求,有的市民通過書信寄語寫下思念之語,也有家族開視頻會議進行雲拜祭。不少街坊認為,「冒險拜祭非先人所期,線上拜祭也很有儀式感。」
  • 南陵小花山墓區冬至期間文明祭祀公告
    小花山墓區冬至期間文明祭祀公告為了加強對南陵小花山墓區的管理,確保冬至期間有一個安全、有序、文明的祭祀環境,籍山鎮聯合縣交管大隊,特作出如下公告;一、文明祭祀倡議。冬至是人們緬懷先人的傳統節日,為倡導環保祭祀、安全祭祀、文明祭祀,我們提倡在墓前獻花、鞠躬、清掃等形式,進行嚴肅而簡潔的祭掃儀式。用低碳健康的方式來表達緬懷之情,以節儉方式寄託哀思,遵守防火規定,不隨地燒紙焚香、燃放鞭炮,杜絕各種安全隱患的發生。廣大黨員幹部更要以身作則,做好表率,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文明祭祀的先行者。屆時,籍山鎮將組織志願者在小花山墓區開展文明勸導和交通引導工作。
  • 【文明祭掃 平安冬至】冬至文明祭祀致市民的一封信
    在這緬懷故人、寄託哀思的時節,為弘揚優良傳統、保護生態環境、培育文明新風,落實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要求,確保冬至祭祀安全有序,現向廣大市民朋友們發出如下倡議:一.倡導健康祭祀。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進入墓區應主動出示健康碼,為不熟悉操作的老年人提前列印好健康碼,自覺服從墓區防疫管理,鞏固大家共同努力獲得的防疫成果,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 市民推崇文明祭祀 網上iphone祭品無人購買
    市民推崇文明祭祀 網上iphone祭品無人購買 2015-03-29 11:46:26參與互動()   市民推崇文明祭祀
  • @全市姐妹和家庭|朔州市婦聯「文明祭祀,綠色清明」倡議書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祭奠逝者、悼念先人、緬懷英烈、寄託哀思的重要傳統節日,為鞏固疫情防控持續向好形勢,倡導綠色環保文明祭祀新風尚,減少環境汙染,消除森林火災隱患,營造安全、文明、綠色、和諧的祭掃氛圍,朔州市婦聯向全市廣大家庭和婦女姐妹們發出「文明祭祀,綠色清明」倡儀。一、疫情防控,安全祭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