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京人,為什麼都喜歡到江寧買房?

2020-09-10 南京熱

每個新南京人的夢

都是從這裡開始的

近日,南京樓市8月房源成交數據曝光:

從各區成交情況來看,江寧區最引人矚目:

二手房成交排第一,新房上市量排第一,佔全市33%,成家量排第二。

同時,還爆出了江寧房價突破5字!

江寧,為什麼會吸引那麼多人來這裡買房?

圖源:南京我愛我家研究院

均價24779元/平,部分已經突破5w

據網上房地產公示,8月份南京二手房成交了12618套,江寧成交量2263套,排在全市第一位。

不論是二手房,還是新房開盤,江寧的成交量都名列前茅。

購買的人群,主要以外地客群為主,年齡26-35歲階段,60-100平的剛需房最好賣。

新主城區江寧,儼然已經成了"起飛剛需地」。

圖源:南京我愛我家研究院

江寧交通方便,有地鐵,靠市中心近,商圈崛起,是年輕人在上車解決剛需的首選之地。

最重要的是,江寧區均價為24779元/平,新房25267元/平,相對市中心來說,還算可以。

但是均價不代表江寧所有的房子,江寧也有好有幾個盤掛上了4萬出頭,

今年9月初,朗詩玲瓏嶼終於突破了5字開頭,成了江寧二手房中扛把子。

從某居客上掛的房源,可以看到朗詩玲瓏嶼,已經有房源掛出了5萬多的單價。

同時,掛出5萬價格的,還有萬科翡翠公園

同一梯隊,龍湖春江酈城、朗詩玲瓏嶼、萬科金域藍灣、翡翠公園、銀城千花溪等樓盤,均在4萬以上。

江寧房價,終於不容小覷了!

回想起當年在江寧買房的情景,有人歡笑有人愁。

如今的江寧,早已不再老南京口中的「大農村」了。

商圈崛起,教育起飛

江寧的房子為什麼值得買,看看江寧的實力就知道了!

江寧的面積,在南京最大,有多大呢?

在南京,如果兩個南京人談對象,兩邊父母笑哈哈;

但兩個江寧人相愛,雙方一報家門,兩邊父母的眉頭都要皺起來了。

大面積的好處,讓江寧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

人口也在南京排第一,江寧落戶政策放寬,使得更多買房就業的人才,落戶江寧成為新南京人。

同時,江寧的GDP不僅南京第一,擁有南京最多的世界500強企業。

電子,軟體,外貿,商業,教育,醫療,交通等產業發達,

國家重要的科教中心和創新基地國家東部地區重要的交通物流樞紐和空港樞紐。

圖:熊偉

從交通上來看,江寧的交通樞紐,覆蓋了海陸空全方位。

航空有祿口機場,鐵路有亞洲最大的南京南站,地鐵四通八達,

1號線、3號線、S1號線、S7號線,S9號線,五條通行,聯通高鐵和機場,

江寧的交通,無論是對外還是對內,都非常方便。

祿口機場 圖:熊偉

從商業上來說,現在的江寧商圈四起,百家爭鳴。

江寧萬達廣場、金鷹購物中心、砂之船奧特萊斯、21世紀太陽城、景楓KINGMO、龍湖天街……

群雄爭霸,江寧人不出區也能逛個不停。

百家湖夜景 圖:熊偉

從教育上來說,江寧名校匯集,師資力量也在不斷壯大。

小學已集齊拉力琅以及北京東路小學、遊府西街小學五所名校的分校。

南師附中分校、南外分校強勢入駐。

江寧河海大學 圖:熊偉

江寧大學城,15所高校20多萬學子匯集於此。

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河海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等眾多名校入駐。

高校雲集,人才濟濟,也是江寧購房的主力軍,為江寧留下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的新南京人。

江寧教育,蓄勢待飛,未來可期。

從宜居環境來說,江寧擁有良好的自然資源。

地廣人稀的江寧,住宅擁有更多的綠化,周邊有大量的健身公園和休閒度假鄉村。

圖:熊偉

江寧是南京療養和旅遊景點最集中的區

牛首山、方山、湯山溫泉、湯山礦坑公園、銀杏湖樂園、谷裡鄉村特色旅遊……

住在江寧,就等於住在風景裡。

湯山奧特萊斯 圖:熊偉

從產業上來說,江寧名企聚集,產能旺盛。

多家 世界五百強企業入駐的江寧,是江蘇省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區之一。

圖:熊偉

這裡有國際知名的摩託羅拉、西門子、愛立信、福特汽車等,

阿里巴巴淘寶研發和運營中心入駐九龍湖,騰訊全國最大數據中心正式落戶江寧,

格力電工(南京)有限公司入駐濱江開發區……

傳奇和科技,在這裡共榮共生。

江寧的未來,絕對值得期待。

圖:熊偉

江寧的發展,確實太快了。

早在十幾年前,到江寧買房子的,主要是來自周邊小鎮上的居民。

比如秣陵、淳化、東善橋、谷裡等,大多數是家裡拆遷了,把鎮上的老房子賣掉一兩套,換到東山來,預算低一點就買到殷巷。

那時候買房,多數是為了家裡小孩上學方便點。

江寧現在的農村 圖:熊偉

後來,大學畢業留寧的越來越多,選擇到江寧剛需買房的也越來越多。

從百家湖,買到九龍湖,從東山買到方山,

新南京人越來越多,江寧也在不斷地壯大,城市化的發展也越來越快。

但這並不妨礙,一代又一代的新南京人在這裡上車。

江寧的交通:熊偉

從目前的江寧樓市來看,可以分為五個梯隊:

第一梯隊:3萬/㎡以上:百家湖(部分)、上秦淮、方山陣列;

第二梯隊:2.5萬-3萬/㎡:青龍山新城、岔路口、河定橋

第三梯隊:2-2.5萬萬/㎡:正方新城、淳化

第四梯隊1.5-2萬/㎡:濱江、正方新城(部分)、祿口、湖熟

第五梯隊:1.5萬/㎡以下:橫溪、銅井、周邊小鎮拆遷房

麒麟門安置房 圖:熊偉

百家湖板塊作為江寧最早的開發區,現在二手房掛牌價達到了5萬/㎡,曾經的荒地,早已經成了稀缺資源。

九龍湖板塊靠近3號線秣周東路站,融信、恆大、銀城、五礦、葛洲壩等大房企都紛紛進駐,配套也逐漸豐富。

方山板塊也日趨成熟,這裡風景好,靠近大學城,又有名校加持,倍受到買房人的追捧。

祿口雖然遠點,但是S1地鐵可以直達。

江寧,就像一趟通往夢想的列車,載著一代又一代的新南京人,

在這裡上車,成家立業,通往追逐幸福的家園。

同時,也正是這些留下來的新南京人,在這裡辛勤耕耘,

和所有勤勞勇敢的江寧人一起,創造出了今日美好的江寧。

南京頭條整理髮布 轉載請聯繫授權

法律顧問:江蘇永衡昭輝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劉俊傑律師

相關焦點

  • 現在買房,考驗南京人的時刻到了
    從地價房價雙限到離婚限制買房到再到搖號拿地、乃至於精裝修政策——把每個南京買房人都逼成了專家。「離婚限制」,限制家庭持有房產總套數; 「搖號拿地」,房企和南京買房人一樣搖號B在河海工作,江寧的校區在將軍大道上,平時教學、科研等都在江寧校區。
  • 305人競購南京江寧一套小戶型退房
    記者在網上查詢到的資料顯示,「樓王」是小區的13號樓,位於整個樓盤的景觀正中區域,24套多層花園洋房裡除一樓是140平方米的三房以外,其他都是255平方米的躍層四房。南京網上房地產顯示,最便宜的一套房源單價為24133元,基本上都是躍層戶型,一樓房源的價格最貴,單價都超過了3萬元,堪稱河西最貴毛坯房。也就是說,在這裡買一套140平方米的毛坯房,總價竟要400多萬!
  • 南京最宜居的地區,江寧、六合無緣,而是它
    在我的村子,只要掙到錢或者覺得自己還可以都要去南京買房,至於為什麼我現在還不明白。南京真的有那麼好,據了解南京的房價平均高達3萬一平,這讓很多人一輩子都成了房奴,一點也不是宜居。或許南京能實現他們的人生價值吧,或者這也是生活吧。難道偌大的南京真的沒有宜居的地方嗎?其實不然,像江寧、六合都是不錯的居住地,不過要是說最宜居的還是高淳。
  • ​成長中的濱江新城,留給南京買房人最後的溫柔
    ,現在已經把目光聚集到了南京主城下一個濱江價值高地——江寧濱江新城。2011年底,江寧濱江被定位為南京九大新城之一,從官宣的那一刻起,江寧濱江新城將成為南京新一輪經濟轉型的重要活力板塊,註定要發展成為南京面向全球化的窗口
  • 南京江寧江北誰更有未來?
    南京這個城市並不排外,但這座城市卻又有著比較明顯的地域區分,早年在南京還沒有大規模開發新城區的時候,出了城牆就算是鄉下或是郊區了,而如今我們非常熟悉的江寧、江北等地,在過去前往主城甚至還有去南京的說法,可想而知在老一輩人的心裡,這份距離感還是很明顯的。而如今隨著南京城市的快速變化,這種說法正在逐漸消失。那麼對於當年兩大南京最主要的郊區而言,未來誰更有潛力呢?
  • 江寧業主:踩到四輪紅利!就差一管雞血了
    今年南京「琳琅滿目」的新城幾乎每天都有新動靜,大學城似乎就是被冷落的那一個,除了今年方山南G99商業地塊出讓,補充區域商業配套以外,規劃方面動作尤其缺乏。缺少規劃、供應斷檔、新盤銷售平平......2010年,在南京只有地鐵1號線、地鐵2號線兩條地鐵的時候,地鐵1號線南延線開通了,江寧大學城首當其衝,成為一個地鐵可以抵達的新城。隨著板塊內十餘所高校陸續投入使用,每年導入數以萬計的在校大學生。板塊商業的活力、業態都在長達10年的周期裡不斷迭代,發展成了遠超於南京很多「3萬檔」新房周邊的商圈水平。
  • 我身邊3個南京人的買房故事:買錯房子,虧慘了
    ,有的人入坑幾年,割肉降價賣房,都沒人要。我接觸到的朋友當中,就有一些投資買房失敗的案例,這些都是血淋淋的例子,希望你能從中吸取一些經驗教訓。他本來想要換房到南京江寧,無奈虧太多了,已經被套牢,好在他算是心態比較好,說:「我算是撞了南牆了,如今走一步看一步,已經做好了長期被套的準備。
  • 南京下半年的買房風向標來了
    近期,南京新政頻出,從整治學區房市場,限房價、限地價,再到這兩天新出的精裝修政策。整治學區房市場,限房價、限地價、限裝修。那麼,下半年的南京樓市如何走?買房人還能出手嗎?接下來,從雲看房中的區域、樓盤、買房人等多個角度,告訴你南京最新買房邏輯。8萬人在線!南京這裡發生大事!
  • 就在明天,南京江寧核心區迎來大爆發
    明天(9月24日),南京將集中出讓13幅地塊,其中3幅商辦、涉宅地塊位於江寧百家湖、九龍湖、河定橋一帶,江寧核心區住宅、商業迎來大爆發。02城市演變的過程中,南京從新街口到河西,從南部新城到江寧,南京以南,正成為這座新一線城市發展的重心所在
  • 南京樓市現狀:祿口新城買房的錯覺?報復性上漲
    在南京,祿口新城、江寧濱江、江寧湖熟、龍潭新城、橋林新城,這5個遠郊板塊,已經走進買房人視野,成為了南京的剛需重鎮。這些板塊距離南京市中心30公裡開外,堪稱南京主城八區最剛需的板塊。從長遠來看,在江寧購買力沿著百家湖、九龍湖、如意湖這條軸線南移的大趨勢下,規劃比較超前的祿口新城,未來板塊價值可以期待。提問:現在南京買房落戶的政策,有什麼規定?
  • 開盤半年一套房也沒賣掉,南京江寧這些樓盤太難了
    以江寧板塊舉例,大學城、祿口、青龍山等子板塊推新。天著尚居、雲靖花園報名情況尚未披露,而江寧大學城樾山林語,僅推20套新房,卻無需公證搖號,於昨日在售樓處平推。但是一樓均挖了地下室,做了下躍設計,面積一下子提升到210-220㎡,將總價抬升到400多萬。且項目2300元/㎡的裝標中,只用了美的分體式空調這一硬體,一樓下躍則為毛坯交付。
  • 瞄準「五大地標」 江寧爭當南京新產業「強攻手」
    5月19日上午,江寧區舉辦「四新」行動系列第二場新聞發布會——壯大「新產業」,江寧爭當「強攻手」。江寧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陳炳暉走進江寧融媒新聞發布廳,分享江寧新產業的布局發展。發布會現場還邀請江蘇軟體園管理處、南京山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拓恆無人系統研究院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一起分享「江寧智造」經驗,詮釋「來江寧織造幸福」的真諦。
  • 買房人擠爆售樓處!今天,南京3家樓盤公開!最小戶型89平
    昨天,南京有5家純新盤公開,分別是燕子磯的燕然居和寶能濱江府,城東的鐘山峰景,江北核心區的江畔月明府和江北城南中心的望江悅府。而今天,南京還有3大純新盤公開,分別是仙林的正榮潤嵐府,江寧正方新城的德信星宸,以及溧水的熹樾。金九銀十早已過去,但南京的樓市熱度依然高漲,純新盤頻繁公開,熱盤頻繁開盤。
  • 衝5萬,這次輪到江寧了?
    直到萬科以3278元/平米的樓面地價殺進九龍湖,買房人發知道,離新街口15公裡的地方,居然還有萬科的房子要賣。真是要啥啥沒有啊,旁邊就是殷巷、新舊交替、來買的人都撿特價房買,業績經常完不成」。就連朗詩玲瓏嶼的地都還被附近的大媽種上了新鮮的蔬菜。很難想像,第2年首開的玲瓏嶼居然敢賣到1.95萬/m²。
  • 南京潛力區,GDP突破2000億,未來發展不可估量,不是江寧
    南京「最具潛力」的區,GDP突破2000億,未來發展不可估量,不是江寧南京作為江蘇的省會,一直是拔尖的存在,雖然南京相對其他省的省會來說,經濟方面並沒有那麼發達,但是對於居住舒適度而言,這裡節奏既沒有多麼快速,環境優雅,閒散舒適,高校眾多,教育資源不錯,房價也尚可,對個人的壓力不大。
  • 南京GDP首位的江寧,真的不如河西江北嗎?
    說到南京的細分板塊,近兩年長江兩岸的河西以及江北核心區都是大家最關注的地方,一方面這兩個地方代表了南京的城市意志,擁江發展是南京往後數年的主旋律。另一方面,南京中心城區範圍內,空地最集中的區域也是這裡,城市發展最基本的要素就是土地資源,很顯然,長江兩岸就是這般受人待見。
  • 新勢力崛起!江寧核心3.0時代來了
    沿著雙龍大道往下走,「江寧新街口」—百家湖,這裡是江寧核心2.0。百家湖板塊從成長到成熟,短短10年時間,我們看到了它的飛速成長。地鐵通了,從其他區域來江寧更方便了。江寧金鷹、景楓KINGMO、21世紀太陽城三大商業綜合體相繼開業,一下子把百家湖推到了江寧最受關注的區域寶座。
  • 我爸給我200萬在南京買房,我很煩!
    總價200萬在南京買房 河西6萬/㎡,首付8成也全都賣光;江北核心區3.2萬/㎡,首付8成仍然有幾千人搶;南部新城逼近5萬/㎡,首付8成仍被很多人視作雞腿盤;燕子磯3.5萬/㎡,首付5成,當天全賣光…… 今年的南京樓市,房價格局重新洗牌
  • 全國百強新城區名單出爐,江寧第三
    南 京 買 房 服 務 中 心南京買房找輝哥南京首席房地產專家、意見領袖、買房達人,輝哥領銜專業團隊,為南京買房置業、投資開發以及政府機構、新聞媒體、上下遊產業了解南京及全國樓市提供專業服務。省內首個擁有高新技術企業「千企方陣」的市轄區繼崑山之後全省第二個進入「千家高企」行列的行政區(縣、市)高企數量倍增的背後是江寧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 開盤一個月,一套都沒賣出去!江寧這個樓盤徹底涼了
    我在瀏覽南京網上房地產數據的時候,發現了「南京最慘樓盤」,開盤一個月,一套都沒賣出去,只有3套認購,至今沒有成交!金九銀十,本來是買房的高峰期,南京多家樓盤搶跑衝刺,據統計,2020年9月,南京開盤85次,上市量高達超16000套,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