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式糕點沒在國內普及之前,咱們吃什麼白糖糕、花生酥都吃得津津有味兒,但自從香軟的麵包、甜糯的蛋糕、絲滑的巧克力進入後,手裡的棗糕似乎就不那麼香甜了,越來越多的西式糕點佔據了中國人的味蕾。
西式糕點中,黃油、芝士以及動物奶油都是俘獲人們挑剔食慾的秘密武器,而中式糕點運用最多的就是豬板油、糖之類的,在很多人的觀點裡,中式糕點似乎已經落伍了。但其實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精心研究起中式點心來,比如鹹蛋黃這種頗具有中式風格的原材料,已經被運用得很廣泛了,蛋黃酥、蛋黃月餅,一次次地驚豔著人們的味蕾。
中式糕點要想煥發新生,除了口味的創新,還有就是對造型以及健康理念的追求。現在的人們追求少鹽、少糖、低脂的食物,而以往的中式點心明顯三高成分居多,要想突出重圍,在這方面還得下功夫。
此外,造型也是中式糕點需要考究的。傳統的面點好看是好看,但卻很難俘獲年輕人的喜愛,究其原因,很多人認為造型比較「老氣」,也顯得很呆板。觀看西式點心,無論是簡約風、大氣華麗風,都分外契合當下的審美,就連本人給孩子買蛋糕,都需要買個造型好看的,可見顏值的重要性。
中式糕點文化復興
前幾年開始,有很多藝術設計師開始借鑑中式文化元素,創造出一件件讓人賞心悅目的藝術品。而故宮這位高齡老大哥也不甘示弱,趕緊把大門打開,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借鑑其內蘊含的東方文化,創造出符合當下潮流的文創產品。
眼下,故宮文創店又把眼光瞄準了兄弟—頤和園,希望能攜手再創文化復興。頤和園是皇家園林,雖不及故宮裡的寶貝多,但因其園林風情而別具一格。遙想當年,乾隆爺、慈禧太后都在頤和園裡泛著舟、吃著點心,咱們遊覽頤和園時是不是多了一份愜意。
傳統的宮廷糕點相對而言會比較油膩,現在的年輕人未必喜歡。為了讓傳統糕點煥發新生,故宮文創店特意將頤和園的傳統文化與宮廷糕點相結合,製作出了三款顏值與美貌並存的產品,它們分別是三秋桂花酥、玫瑰冰沙酥、西子雪花酥。
桂花酥,咱們並不陌生。傳統的桂花酥用豬油、桂花、麵粉以及白糖揉搓後再烤制而成,造型比較古樸,口味也比較單一。但這款三秋桂花酥,在造型上借鑑了頤和園裡的建築紋飾,顏色也類似頤和園中柳條的顏色,吃起來既有桂花的芳香,又有綠豆的清香,更有鹹蛋黃的鮮美,堪稱一絕。
玫瑰冰沙酥,原本就是御膳房內的佳品,經過改良後,其顏色擁有莫蘭迪色的質感,讓整個食物都盡顯高級,並且酥皮富有層次,一口咬下,濃濃的奶香味噴鼻而出,裡面還散發出玫瑰的幽香。西子雪花酥,突破了以往對雪花酥的認知,外表擁有淡雅的紫色,內餡兒又細膩絲滑, 吃一個根本滿足不了,並且它的造型也蘊含了頤和園的元素,堪稱一絕。
眼下正值中秋佳節來臨之際,除了吃月餅外,大家還可以嘗嘗這幾款頤和園文創糕點。吃過後你會對中式糕點產生新的認知,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連結,嘗一嘗「舌尖上的頤和園」美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