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民族圖騰真的是龍嗎?

2020-12-22 秋風秋雨秋煞人

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中,每個民族由於起源地不同,地理位置和氣候不同,甚至是民族經歷的不同,都導致了代表民族性格的民族圖騰不同。

清末時局圖

以上,我們可以看到黑熊、老鷹、旭日、獅子、青蛙、蛇等,其中黑熊代表俄國,老鷹代表美國,旭日代表日本,獅子代表英國,青蛙代表法國,蛇代表德國,這正是他們國家民族圖騰的影響代表。

延禧攻略中於正所飾演乾隆著龍袍劇照

如上圖,我們在更多的古裝片中都可以看到皇帝及部分皇族是可以著飾有龍圖樣的衣服。

中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

如上圖,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更多接觸到的是關於龍的文化元素,比如「蛟龍號」「潛龍號」「雪龍號」等等,都是國家名義命名的。

雪龍號

但是從更深的層次看,龍所代表的是古代帝王、皇權的莊嚴和權勢,是封建時代政治文化的表現形式。從更廣大的群眾角度來看,羊才是符合整體民族勤勞、純樸、守禮性格的代表。

因為羊在中國古代不僅僅是作為給祖先神靈祭祀的肉類,同時,也常常作為禮物在古人社會交往中使用,也是代表美好願景與寄託的「神羊」。

不論怎麼說,這兩種文化元素對於中國人當今的思維觀念都有著深刻的影響,激勵著中華民族進取、開拓、包容、務實的姿態前行。

以上就是小編的想法,不知道你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真的有「龍」嗎?為什麼「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
    古今很多學者與專家經過多年的考證與研究,基本已經搞清了中國人為什麼會崇拜「龍」,中華名族為何以龍作為民族的圖騰。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圖騰,圖騰一詞本源於印第安語toten的譯音,意為「他的親族」遙遠的原始人認為每個部落都會和一種動物,一株植物有著親密的聯繫,他們有著親族的關係。
  • 龍,中華民族的圖騰。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圖騰。黃帝統一了中原以後,在部落聯盟中,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圖騰,有的圖騰是蛇,有的是羊,也有的是老虎,各種動物都有。後來隨著部落聯盟的壯大,黃帝覺得需要有一個圖騰來作為大家共同的圖騰標誌,可是各個部落的圖騰都不一樣,該選誰呢?每個部落都想讓自己的圖騰選為聯盟圖騰,黃帝就有些為難了。有一天晚上,下起了大雨,皇帝看到一道閃電划過突然有了靈感,於是黃就召集各位大臣。說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把各個部落的圖騰結合起來,不就行了嗎?
  • 中華民族的圖騰—龍
    龍圖騰,是中國漢族的民族圖騰。漢族的民族圖騰是由一隻龍與一隻鳳組成,意思代表陰陽,也就是男女,由於漢族人口眾多,佔據了中國歷史發展大部分,所以延續了中國最古老的動物龍,作為自己民族的標誌。圖騰來由龍的形象的來源有多種說法,一說來源於鱷魚,一說來源於蛇,也有人認為來源於豬,甚至有說法稱最早的龍就是下雨時天上的閃電。現在多數專家認為龍是以蛇為主體的圖騰綜合物。它有蛇的身、豬的頭、鹿的角、牛的耳、羊的須、鷹的爪、魚的鱗。
  • 中華民族龍圖騰是怎樣產生的
    黃河上遊的黃帝部落以熊為圖騰,下遊的炎帝部落以牛為圖騰。東夷部落自認為是神鳥的後代,南方的三苗部落奉女媧為始祖,便以蛇為圖騰。經過無數次的戰爭,黃帝部落使以熊、貔、貅、虎等野獸為圖騰的氏族歸自己所有,海打敗了以蚩尤為首領的九黎。緊接著又打敗炎帝部落,佔領了整個黃河流域,一統中原,成為黃河流域最大的部落聯盟首領。
  • 民族「龍」文化博大精深,不僅僅是一種圖騰那麼簡單
    引言:華夏民族源遠流長,我們以「龍」為圖騰已有數千年,中國人潛意識對龍的崇拜和嚮往早已根深蒂固。龍即是一種神話傳說的產物,又是氏族社會的一種圖騰,同時還肩負著王朝天子的象徵意義。它的形象中所蘊含的內在精神,早已超越了「龍」本身。
  • 赤鳳先生:龍的傳人和龍鳳圖騰崇拜
    龍的傳人真正是從西漢開始的,漢文帝把黃色龍圖騰和帝王的權威高度結合在一起,這種結合是高度符合五行原理,因為黃色與辰龍五行同屬土。漢文帝劇情照秦朝崇高黑色的水德(黑色五行屬水),漢代依據五行土克水的原理啟用黃色土德(黃色五行屬土)。
  • 龍在什麼時候成了華夏民族的圖騰
    原來各部落都有自己的圖騰,如中原地區有熊氏族有熊圖騰,西南地區一部羅有虎圖騰等。黃帝統一中華後,就一直考慮:該用什麼圖騰好呢?當時他也沒有想出個結果來,就召集各路諸侯到具 山上商議。多數將領提出用熊圖騰,但黃帝一想,不行,跟人家學習,不但沒有創意,還容易傷害到各個氏族部落間的感情,就沒有同意。
  • 從圖騰崇拜到民族象徵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傳承中,龍文化始終與吉祥、福瑞緊緊相連,可謂歷久彌新。    其實,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就已有結構完備的「龍」字,而龍的圖案和傳說更早可追溯到史前文化。一般認為,傳說中各種各樣的龍應是遠古時代各氏族的族徽圖騰。
  • 「龍鳳呈祥」傳說,原來最早來自龍圖騰和鳳凰圖騰
    在傳統國學中,龍和鳳各代表著吉祥如意,龍鳳組合更是表示吉慶之事,其組合中,龍一般是升龍,張口旋身,回首望鳳,而鳳則是翔鳳,展翅翹尾,舉目眺龍,龍鳳周圍更有瑞雲朵朵,一派祥和之象,這一組合圖案被稱為「龍鳳呈祥」,常用於當代人婚慶場合,以及年畫、吉祥物等。
  • 河南發現3700年前的「中國龍」,證明了中國的龍圖騰!
    自古以來,華夏民族的圖騰——龍,就已經深深的烙刻在了每名華夏兒女的心中,那麼,龍圖騰究竟起源於何時呢?又有什麼直接的證據能夠證明呢?下面的這件由2000餘片綠松石組成的「超級國寶」或許能給我們解開這些千年未解之謎。
  • 龍真的存在嗎?為什麼遠古時期的圖騰單單缺了這種動物?
    與此類似,龍可能也是描述誇大,畢竟鸚鵡也只是在「學舌」,它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口吐人言」。這樣解釋似乎行得通,也很能說服人。但是這是用結果倒推原因,很容易會碰到視障。並且就像長頸鹿被當做麒麟一樣,這並不是說古代人認為的麒麟就是長頸鹿,而是現有麒麟的概念,後人認為長頸鹿是麒麟而已,所以這並不能佐證龍也是某種常見的動物化身,比如蟒蛇。
  • 從關玉良先生作品《公牛》解讀中華民族復興的精神圖騰
    圖騰,是記載神的靈魂的載體。是古代原始部落信仰某種自然或有血緣關係的親屬、祖先、保護神等,而用來做本氏族的徽號或象徵。 原始部落對大自然的崇拜是圖騰產生的基礎。運用圖騰解釋神話、古典記載及民俗民風,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一種文化現象。
  • 龍的簡筆畫:真的有龍嗎
    龍,真的有龍嗎?  據12月4日《新聞晨報》載,由於「龍」在西方世界被認為是一種充滿霸氣和攻擊性的龐然大物,「龍」的形象往往讓對中國歷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國人片面而武斷地產生一些不符合實際的聯想。甚至有專家準備就此專門研究「重新建構和向世界展示中國國家形象品牌」,據說還被列入了科研課題之中。
  • 華夏民族是在什麼時候開始崇拜龍圖騰的?上古時期就可能有了
    大家知道,在我國古代,龍紋服飾是身份尊貴的人的象徵,皇帝被稱為真龍天子,一般人是不能隨便用龍圖案的,龍是存在於神話中的一種生物,龍圖騰一直是華夏民族崇拜的主要圖騰,但是,華夏民族又是在什麼時候開始對龍圖騰開始崇拜的呢?
  • 龍圖騰的變遷:起源於天象崇拜
    龍是我們的圖騰,也是我們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圖騰。「我們都是龍的子孫!」「我們都是龍的傳人!」很多中國人和海外華人都這樣說。然而,這種精神圖騰是如何形成並隨著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延續到現在的呢?在龍年到來之際,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學與文化人類學研究所所長萬建中從龍圖騰的變遷上為人們進行了闡釋。
  • 龍從民間信仰,到皇權標誌,再到華夏圖騰,是如何演變的?
    東漢學者許慎的《說文解字》中描述龍是「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龍從原始社會開始,在人們的心目中就是充滿著神秘色彩的神靈,成了老百姓的民間信仰。我們都知道龍是皇家的象徵,那麼龍是什麼時候和皇權緊密連接在一起的呢?
  • 遠古先民信奉的這神奇圖騰,隱藏著中華民族一次次偉大復興的秘密
    中國人都喜歡稱自己是「龍的傳人」,以龍為自己的文化圖騰,其實龍圖騰只是黃河流域中原炎黃部落的圖騰,而殷商的遠祖東夷、楚越所屬的南蠻,乃至秦趙贏姓的遠祖,統統都是鳥圖騰的。(詳見《詩經商頌》:「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史記殷本紀》:「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
  • 自古中國標誌性的圖騰「龍」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一下中國標誌性的圖騰,也是上古神話中的主角,更是自古以來帝王最喜歡的圖騰,因為它象徵著權力以及地位,它就是龍。自古龍就是帝王的象徵,皇帝被稱之為「真龍天子」,而且龍在中華文化裡面也是主要的圖騰、主要的象徵。
  • 龍真的存在嗎?日本一寺廟保存1具標本,據說這就是真龍
    對於龍的起源有不同的說法,一種說龍的形象起源於各種動物,還有一種說龍起源於天象。龍已成為中華文明中的核心,是凝聚中華民族的文化力量。龍的傳人都愛這個龍的國度,中國龍的形象已遍布世界各地,許多地方的重大慶典活動都能看到中國龍的身影。但是關於龍這個生物還是有很多的疑點的,而最常見的就是關於龍是否存在的問題。龍是否真的存在?
  • 我國眾多的少數民族,他們的大多數都有著龍圖騰崇拜的習俗
    目前,我國眾多的少數民族,他們的大多數都有著龍圖騰崇拜的習俗。其中有一部分少數民族,至今仍尊太吳伏羲氏為最早的祖先。前些年在海南省,碰到一些當地的黎族老鄉,在言談中,他們就直言說:他們的祖先是太昊伏羲氏。聚居在貴、滇、川、桂的彝族、苗族,聚居在湘、鄂、川的土家族,聚居在桂、湘、滇、粵、貴的瑤族,聚居在雲南的傣族、白族,均尊太昊伏羲氏為遠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