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求知|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

2020-12-23 國學新知堂

3.25 子謂《韶》(1),「盡美(2)矣,又盡善(2)也」。謂《武》(3),「盡美矣,未盡善也」。

【注釋】

(1)楊伯峻:韶,舜時的樂曲名。

(2)楊伯峻:美,可能指聲音言,善可能指內容言。舜的天子之位是由堯「禪讓」而來,故孔子認為「盡善」。周武王的天子之位是由討伐商紂而來,儘管是正義戰,依孔子意,卻認為「未盡善」。

錢穆:盡美,指其聲容之表於外者。如樂之音調,舞之陣容之類。盡善,指其聲容之蘊於內者。乃指樂舞中所涵蘊之意義言。

(3)楊伯峻:武,周武王時的樂曲名。

【譯文】

楊伯峻先生譯文:孔子論到《韶》,說:「美極了,而且好極了。」論到《武》,說:「美極了,卻還不夠好。」

錢穆先生試譯:先生說:「韶樂十分的美了,又十分的善。武樂十分的美了,但還未十分的善。」

陳曉芬譯文:孔子論《韶》樂,說:」音樂美極了,表現的內容好極了。」論《武》樂,說:「音樂美極了,但表現的內容則有不足。」

【求知】

錢穆先生講:韶,又作招,舜代樂名。武,周武王樂名。古說:帝王治國功成,必作樂以歌舞當時之盛況。舜以文德受堯之禪,武王以兵力革商之命。故孔子謂舜樂盡美又盡善,武樂雖盡美,未盡善。蓋以兵力得天一,終非理想之最善者。這個意見與楊先生的觀點一致,可供學者參考。

【參考文獻】

楊伯峻 《論語譯註》

錢 穆 《論語新解》

陳曉芬 《論語譯註》

相關焦點

  • 讀四書·論語丨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
    摘自:《論語·八佾第三·第二十六章》 原文: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譯文:孔子講到「韶」這一樂舞時說:「藝術形式美極了,內容也很好。」談到「武」這一樂舞時說:「藝術形式很美,但內容卻差一些。」 朱子解讀:韶,舜樂。武,武王樂。美者,聲容之盛。善者,美之實也。舜紹堯致治,武王伐紂救民,其功一也,故其樂皆盡美。
  • 孔子《論語節選》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 ,然後君子。」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 淺析《論語·八佾篇》:堯舜禪讓、武王伐紂,孔子曰「未盡善也」
    對於孔子這樣的經歷,他的弟子將其記載在了《論語》之中: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這一段內容,出自《論語·八佾篇》第二十五章。翻譯成白話就是,孔子評論《韶》樂說:「極盡其美了,又極盡其善啊。」
  • 白日依山盡的盡的意思及全詩翻譯
    盡的意思是消失,這句詩意為:太陽依傍著山巒沉落。出自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此詩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但開筆就有縮萬裡於咫尺,使咫尺有萬裡之勢,後兩句寫意寫得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融化的天衣無縫。
  • ...男孩:起名字大全:大方優雅、美麗溫存的出自論語有典故的女孩名字
    【敏秀】 「敏」這個字出自《論語·公冶長》:「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敏是寓意女孩以後能夠有敏而好學的高貴品質。
  • 為何美則美矣,毫無靈魂?美則美矣,了則未了?美則美矣韻猶未也?
    論一個人或事物時,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些評價,——「美則美矣,毫無靈魂」, 「美則美矣,然缺內涵」,「美則美矣,了則未了」,「美則美矣,可惜虛妄」,「美則美矣,韻猶未也」......這諸多的不能全美到最後無不是回到孔子的「美則美矣,未盡善焉」,以及莊子的「美則美矣,而未大也」 這個終極方向上來了
  • 編鐘奏樂,盡善盡美—馬氏論語正義:八佾篇19-26
    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翻譯:正在舉行(喪禮)儀式,當地的地界勘探人員求見,說:「行業領袖到這個地方,我從來沒有不會見的。」隨從的人會見了他。(封人)出來後說:「這幾個人是在討論喪禮嗎?天下沒有規矩很長時間了啊,要重見天日了,這些人就是信號啊。」
  • 記住這110個成語,就讀懂了《論語》!
    出處:《論語·八佾》:「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48.敬而遠之 解釋:表面上表示尊敬,實際上不願接近。也用作不願接近某人的諷刺話。
  • 怎麼樣用《論語》起聰明機靈的寶寶名,讓你見識到一名一氣質
    朝夕出自《論語·裡仁篇》:朝聞道,夕死可矣。解釋:如果在一個國家裡,如果一個人早上能達成一直堅持的理想,實施自己的政治主張(仁政),那麼他就算晚上死去那也是值得的。3.之有出自《論語·為政篇》: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解釋:今天許多人把孝單純理解為贍養父母。狗和馬不也有人養嗎,如果不尊敬父母,與養狗養馬有什麼不同呢?7.
  • 【國學】記住這110個成語,你就讀懂了《論語》!
    出處:《論語·雍也》:「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8、不恥下問  解釋:不把向學問、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當成可恥的事。形容謙虛、好學。  出處:《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 《論語》中的100個成語典故,完整釋義,感悟智慧
    出處:《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 15.成人之美 解釋:成:成就。成全別人的好事。 出處:《論語·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 《論語》·樂:偉大的音樂能夠穿透我們的心靈,直抵情感的軟肋
    (《論語·泰伯》)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論語·八佾》)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論語·八佾》)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也。此等愛情中愛與恨的交織,情與理碰撞,我想孔聖人亦不免於俗,自然瞭然於心,故謂《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這裡涉及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即對《論語·為政》裡孔子所說的「《詩》三百,一言而蔽之,曰:『思無邪!』」的理解。傳統的解釋是「《詩經》三百篇,用一句話來概括:思想純正無邪」。這樣的話,就會和《詩經》中出現許多涉及男歡女愛的詩篇發生矛盾。
  • 女孩起名:20個論語優雅大方的鼠寶名,個個高貴雅致
    二、優雅大方的鼠寶名古人云:「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好名」。古人起名都有引經據典的習慣。中國人起名自古即有「文論語,武周易」之說。 中國人的名字很有文化內涵,這在很大程度上是拜《論語》所賜。
  • 《論語》求知|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原文】3·10 子曰:「禘(1)自既灌(2)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3)。」(3)吾不欲觀之矣:我不願意再看下去了。【譯文】楊伯峻先生譯文:孔子說:「禘祭的禮,從第一次獻酒以後,我就不想看了。」僖公雖為閔公之庶兄,然承閔公之君位,今升於閔公前,是謂逆祀,《春秋》譏之。定公八年,曾加改正。然其事出於陽虎,此後殆仍是僖躋閔前。此章之禘,當不指吉禘。因孔子仕魯,在定公十四年,此時未有國喪。定公之卒,孔子已去魯,故知不指吉禘言。然則此章之禘,乃指五年之禘祭。
  • 東疆攜手美的,讓「科技盡善,生活盡美」
    東疆攜手美的,讓「科技盡善,生活盡美」 2019-12-18 16: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論語》中的子夏
    朱熹《論語集注》:「自曾子以下,篤實無若子夏。」蓋子夏謹信勤篤,學術根柢比較紮實深厚,自成學派。《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孔子既沒,子夏居西河教授,為魏文侯師」,可見當時確有影響。《論語》中有關子夏的言行記載比較多,有20章。
  • 《論語》求知|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
    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5)。」【注釋】(1)楊伯峻:儀,地名。有人說當在今日的開封市內,未必可靠。封人,官名。《左傳》有穎谷封人、祭封人、蕭封人、呂封人,大概是典守邊疆的官。說本方觀旭《論語偶記》。
  • 【文化林苑】一部《論語》有115個成語典故,你都知道嗎?
    【出自】《論語·八佾》「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48.敬而遠之【解釋】表面上表示尊敬,實際上不願接近。也用作不願接近某人的諷刺話。【出自】《論語·雍也》「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 49.舉一反三【解釋】反:類推。
  • 最新《論語》全文誦讀,值得收藏群發!
    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7.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8.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