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這個話題,我相信大家都並不陌生。在網際網路極其發達的時代,我們總是隔三差五就能看到一些關於校園暴力的相關報導。有的男生群毆男生,有的女生霸凌女生,有的甚至男生圍毆女生。
近日,演員馬思純在《看我的生活》節目中,與多年好友敘舊,談到了自己初中時曾遭遇校園霸凌的心酸往事,也是讓我們為之震驚——
她說自己給老家的好朋友寫信,可總是收不到回信,後來才知道自己寫的信被班裡一個女生提前拿走,還在班裡朗讀。那個女生還在她喝剩的可樂裡加了粉筆灰、抹布水,不知情的她將此喝了下去,後來一個知情的女生才告訴自己真相。而直到如今,馬思純也不知道那個女生為什麼要這樣欺負自己。
曦曦媽看過很多校園暴力的報導,也在成長中見過個別同學被欺凌。我發現在校園霸凌事件中,很大一部分孩子總是莫名其妙就被欺負了,而還有一小部分孩子被人欺凌,也就僅僅只是霸凌者把一件芝麻大小的事情當做了藉口而已。
尤其是當了媽媽之後,曦曦媽最見不得這種校園霸凌的事情,所以一直在堅持寫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我希望所有家長都能夠對自己的孩子負責任,不把孩子培養成為校園霸凌中的施暴者。
但曦曦媽也逐漸意識到,其實教會孩子如何避免被校園霸凌的侵害也是特別重要的。尤其是以下幾種孩子,最容易被校園霸凌找上門,家長們可別大意了!
(1)某方面過於優秀的孩子。
曦曦媽之前曾看到過一個報導,是一位在日本教學的老師發的文章。他說班裡一名海歸學生寫的作文,讓他極為震驚。孩子在作文裡講述了自己在英國如何努力的學習英語,可是回國後孩子發現大家都不理他,把他孤立了起來,讓他非常難受。
孩子在某些方面過於優秀,這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好,相反這是自己有能力的一種證明。但是,部分孩子的嫉妒心就是特別強,他們見不得你比他們出色,所以總是想要孤立你、甚至是欺負你。
面對在某些方面特別拔尖的孩子,曦曦媽建議父母要教會孩子如何低調。我們雖然比較出色,但是也要懂得維護別人的自尊心,不能總是一副把別人踩在腳底的感覺。謙虛一點,讓自己的鋒芒不要太過尖銳;平易近人一些,不要給人一種你很自大的感覺。
(2)喜歡獨來獨往的孩子。
我們會發現,校園暴力往往都是幾個人毆打一個人,或者一群人霸凌一個人。而在學校喜歡獨來獨往的孩子,又往往沒有同伴,所以就很容易成為霸凌者的下飯菜。
學校相當於一個群居生活,我們要教會孩子如何去融入這個群體,要引導孩子如何去結交朋友。因為一個人面對被欺凌的時候總是束手無策的,你除了硬抗或者服軟以外,好像並沒有其他出路。
但是,如果你是一個善於結交朋友的孩子,校園霸凌基本上就不會找上門了,因為霸凌者在欺負你之前,他首先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如果自己沒有絕對的把握能夠打贏你,他也就不敢隨意對你出手。
落單的孩子,往往容易被霸凌者盯上。對此,曦曦媽建議家長引導孩子如何交朋友,同時在上學放學路上也好,或者是在校內,都要經常與同學結伴而行,這樣就能有效避免霸凌者對孩子伸出魔掌。
(3)看上去比較柔弱的孩子。
在校園霸凌中,我們會發現往往是一群人高馬大的霸凌者,欺負一個比較弱小的孩子。要麼對孩子拳打腳踢,要麼就故意給孩子難看,要麼就敲詐孩子金錢等等。
身材嬌小,性格內向,從外觀上就比較柔弱的孩子,常常容易變成被霸凌的那個人。要知道霸凌者也並不是天不怕地不怕,霸凌者其實是最知道欺軟怕硬的一群人,他們的目標往往是看上去比較弱小的孩子。
對此,曦曦媽建議家長引導孩子強身健體,當你有一個強健的體魄之後,別人就算是想要找你麻煩,也得考慮考慮自己是否佔絕對優勢。遇到霸凌者平日裡的挑釁,自己第一次就不能妥協和默認,因為你第一次忍氣吞聲了,就會給霸凌者留下你特別好欺負的印象。
(4)形象上面比較邋遢的孩子。
我上小學那會兒,留守兒童特別多,很多家長都把孩子寄養在別人家裡,自己就出門掙錢了。所以在我們班上,霸凌者往往就是住在鎮上的那幾個男孩子。被留守的孩子,往往條件有限,尤其是監護人是老人那種,他們講究衛生的意識也不夠強烈。但住在鎮上的小孩兒,他們的父母往往就比較注重孩子個人衛生方面的問題。
所以,單從孩子的穿著打扮上面,就能辨別這個孩子是不是留守兒童。於是,鎮上那一群小孩兒,不管讀哪個年級或者哪個班級,都非常囂張,覺得自己家庭條件稍好就特別得意,常常敲詐勒索留守兒童,也常常毆打留守兒童。
如今,普遍的家庭條件都比較好了,曦曦媽希望各位家長在孩子的穿著打扮上面還是稍微注意一下。並不是說讓你故意給孩子買名牌,我只是想提醒為家長讓孩子穿得乾乾淨淨的真的很重要。一方面邋遢是一個很不好習慣,再者越是邋遢的孩子越是容易被霸凌者盯上。
(5)身體上面有缺陷的孩子。
天真的家長會覺得,孩子的世界非常單純,面對身體有缺陷的同學不僅不會欺凌他,反而還會愛心無限的包容他、照顧他。對於家庭教育理念比較好的孩子來說自然是如此,但是對於一部分父母素質本就不高的孩子來說可就不一定了。
曦曦媽上小學的時候,鄰居家有一個患小兒麻痺症的女孩兒,是我同班同學。她走路一拐一拐的,上下樓梯都非常吃力,因為行動不便體育課從來不參與,畸形的手讓她連寫字握筆都困難,走樣的身體讓她蹲下上廁所都特別惱火。很多同學或許是第一次見殘疾人,所以明裡暗裡都對她充滿嫌棄,甚至把她列為班級最醜的第一名。
小時候媽媽就告訴我,她因為出生就這個樣子,並不是她希望自己不殘缺就可以的,所以我們要以看待正常人的眼光去看待她,不僅不能欺負她,當別人欺負她的時候還要勇敢地站出來幫她說話。
在這種教育的薰陶下,我就特別討厭其他同學處處都拿她開玩笑或者對她永遠一副落井下石的樣子。但說實話,我也特別佩服她,她雖然身體殘疾但心理並不自卑,哪怕別人再怎麼詆毀她,她也絕不會哭泣。
如果孩子身體有缺陷,我們一定要培養孩子身殘志堅的心理。讓孩子從小就接受心裡美才是最美的薰陶,讓孩子有底氣面對別人的詆毀,有底氣面對別人的玩笑話,有底氣的面對別人異樣的眼光。
————————
您認同曦曦媽的觀點嗎?還有需要補充的嗎?歡迎跟曦曦媽探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