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年,註定是打臉的一年。
世界銀行在最新《全球經濟展望》中說,今年是80年來最嚴重的衰退,幅度將僅次於上個世紀的大蕭條。
話音未落,納斯達克就創出新高,中國A股氣勢如虹。
疫情深重時刻,樓市成交量一度歸零。那個時候的主流敘事,是中國樓市藥丸。
沒想到深蹲起跳,4月份即恢復常態。
一眾磚家預測,因為海外疫情、外貿中斷,沿海外向型城市樓市要被打殘。
結果深圳率先突破,南京、東莞、寧波、上海、南通等沿海城市此起彼伏。
反倒是內陸城市不溫不火。
6月,另有一眾磚家預測央行要降息降準,結果央行紋絲不動。
不但不動,還要考慮退出寬鬆的貨幣政策。
高層在陸家嘴論壇上說,
「我們認為,疫情應對期間的金融支持政策具有階段性,要注重政策設計激勵相容,防範道德風險,要關注政策的「後遺症」,總量要適度,並提前考慮政策工具的適時退出。」
2
沒想到啊沒想到,剛踩油門就要剎車。
這屆的思路確實變了。不能再拿上次的4萬億刻舟求劍了。
在這樣矜持的貨幣政策下,整個樓市上演了冰與火之歌。
一部分城市漲聲一片、萬人搖號。另一部分不溫不火,甚至一潭死水。
恰好,鄭州就屬於後者。
在這一潭死水的內部,也充滿了兩極分化。
一是新房和二手房分化
上半年,新房均價竟然還有所抬頭。二手房則是一路向下了。
二手房掛牌均價下降,議價空間增大。在所有調價動作中,降價佔比超8成(數據來源:貝殼研究院)。
二是主城區和遠郊分化
主城區價格穩步抬升,價值回歸。
遠郊盤,也是價值回歸,只是方向不一樣。
2018年下半年鄭州三環內的新盤,主流的價格還是在1.5萬~1.7萬之間。
例如當時鑫苑國際新城高層均價1.4萬,而到了今年上半年,連三環外的綠都瀾灣都到了1.6萬了。
今年主城的新盤,都是朝著改善方向去的,大部分都在1.8萬以上。例如前幾天剛開盤的保利天匯,均價1.9萬左右。
如果要在三環內淘一套高性價比的樓盤,可以考慮一下中博城和建業盛悅府。
未來路上的中博城,二環內地段,目前均價1.55萬;五龍口的建業盛悅府,均價同樣在1.55萬左右。
三是房企的分化
大魚通吃,小魚出局,這在危機時刻變成了常識。
年後疫情甫一好轉,恆大就給同行們上了一場教科書式營銷課:交5000塊錢認購金即可享受75折優惠,募集了幾個億的無息資金。
而一些不太靈光的房企,則面臨無米續命的資金鍊風險。今年這樣的案例不少,房哥就不再點名了。
(數據來源:貝殼研究院)
3
根據冰山指數的數據,鄭州房價連跌一年半。
跌了這麼久,總該有些起色了吧。
沒想到啊沒想到,「人之道,損不足而益有餘」。
越漲越搶,越跌越沒人買。
根據貝殼的數據,二手房掛牌量從去年上半年的6萬套,直升至目前的10.4萬套,升幅高達73%。
這被當成鄭州供應量巨大的明證,進而成為房價下跌的論據。
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比鄭州掛牌量更多的成都和重慶,卻開啟了上漲態勢。
這又作何解釋?
這些年,市場只告訴我一個道理:市場不講道理。
在疫情和市場下行趨勢的雙重作用下,房企和購房者都好像沒睡醒的樣子。
去化率下降了,推盤量下降了,房企拿地不積極,溢價率也下降了。
進而,政府的賣地收入也下降了。
以前,巨頭們站著就把錢掙了,現在居然要彎下腰去撿錢,著實讓人心疼。
上半年推售的房源數量,比2019年同期大幅下降,平均去化率甚至腰斬。
上半年大鄭州土地市場成交1799萬㎡,住宅用地完成率僅為18%,供應量同比下降30%。
相應地,鄭州上半年賣地收入只有424億,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7.89%。
在全國的排名也下降了,去年是13名,今年落到了18名。
如果賣地收入繼續下滑,地鐵建設恐要受影響,精細化改造恐怕也要受影響,這可咋整(憂國憂民狀)。
於是,在房住不炒的大政方針下,市府象徵性地拋出了幾個優惠政策:
幾個擦邊球打出後,市場復歸於寂。
唯獨不敢對聽者傷心聞者流淚的「差額稅」動刀。
現在全國有差額稅的,只剩北京和鄭州了。
依房哥看,咱就別和北京較勁了,咱有什麼資本和北京比呀。放低姿態,甘拜下風,就是饒恕自己。
否則,其它地市的兄弟都要不把鄭州放在眼裡了。
6月14日,南陽建業公園裡二期開盤,總價500萬左右的房源被搶購一空。
7月14日,正商去南陽拿了個地王,畝單價1186.38萬元,成功刷新了南陽土拍的每畝單價記錄。地塊就在建業公園裡旁邊。
沒想到啊沒想到,鄭州都要被南陽碾壓了。
4
下半年,鄭州樓市會怎麼走?
面對不講道理的樓市,預測就變成了打臉的伏筆。
房多的希望漲,沒房的希望跌,自媒體希望「漲也行跌也行,你別愣著不動啊」,總想爆個大新聞。
各路大神,有的看漲,有的看跌,有的看不漲不跌。
總有一個蒙對的。
房哥凡夫俗子一個,對於未來的走勢「不敢想」。
但日子還得過。牢記「儘量三環內、不出四環外、別碰遠郊盤」的原則,守正出奇,靜待花開。
鄭州房子供應量充足,該買則買,但千萬別因為焦慮而匆忙上車。
下半年,主城區的新盤不少,7月份就有20多個新盤入市。金水老城區、經開老城區、中原老城均增加不少改善新項目。
2020,註定是打臉的一年。
那麼,就讓我們拎出一句正確的廢話:
讓市場給出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