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黑貓投訴平臺提供的數據顯示,針對直播帶貨的投訴比例正逐漸上升,和「主播」有關投訴量多達3300餘條,問題包括涉及「虛假宣傳」「假貨」「退換貨」「三無產品」等等。
2020年疫情期間,李佳琦,薇婭等人的直播間成了當代明星的觀察室,僅2月5日-3月2日,李佳琦直播間總銷售額達9.57億元,最高同時在線達5829萬人次。不上班的這些天,越來越多人投身直播,夢想著成為下一個李佳琦。
傲慢的楊冪、幽默的金靖、謙遜的高曉松、進擊的朱亞文...人們不由得對比道:走進直播間裡的明星們,誰贏了?明星們湧入直播間,也在直播間裡頻頻翻車。羅永浩520鮮花變爛花,李佳琦直播間的陽澄湖大閘蟹被指出並非出自陽澄湖,薇婭直播間搶到的KFC六一套餐券卻被告知無法消費,「球球」直播間花280元買到的匡威去專櫃驗證是假的,13萬的愛馬仕主播說是全新,收到貨後才發現有褶皺,相當於花十多萬元買了個二手包。
不過好在網絡時代能夠迅速七天無理由,那些買到520爛玫瑰的消費者,得到了兩倍賠償 ;在李佳琦直播間買到「毒盒」的人,在原有售後基礎上再補償200元。
就在這兩天逛淘寶的時候我發現,很多直播間都是618來了,直播大賣場裡,主播們正在用力的叫賣:「親們,寶寶們,拍7號連結,7號連結,錯過這次購物優惠,就只能等雙十一了!」他們操著不算標準的普通話,在鏡頭前做著換裝遊戲。鏡頭之外,另一位輪換主播喊道:哇真的太好看了!這不由得讓我想起多年前的電視購物。如今風口的電商直播,多多少少有著電視購物的影子,而在電視購物興衰史裡,也隱藏著電商直播的啟示錄。
1992年初,有一個叫《電視商場》的欄目在北京電視臺1套開播,旨在為北京市民解決「什麼樣的產品值得買」的問題。節目時長20來分鐘,依次介紹4-5種商品,品類從吃喝玩樂到衣食住行,緊緊貼近百姓生活。
主持不單單要介紹商品,還要跑商場專櫃、走產品廠家,如今探店網紅博主的模式就是延續當年的電視購物,告訴你時下最流行的購物資訊。《電視商場》開播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遠遠不止是財富上的,還有口碑的成功。在非常鼎盛時期,《電視商場》收視率可以與《北京新聞》相媲美,在90年代,一年大概能盈利1-2千萬元。
那曾是中國電視購物的黃金時期,它們為剛剛富裕起來的國人提供了一個消費升級指南。
橡果國際,一個風聲鶴唳的名字。它開創了背背佳、好記星、氧立得等營銷神話,也同樣創造了一代人被「不要998,只要98,趕緊帶走它」支配的童年陰影。直銷模式不同於前期傳統電視購物模式,它採用轟炸式、見縫插針式的連續播映,用強勢音量為你洗腦。
歇斯底裡式表演,嚎叫式帶貨不是李佳琦始創,998 的創始人侯總如果生活在現在這個網絡時代,八心八箭和勞斯丹頓照樣能成為爆款單品。「破盤價998!八心八箭烤地瓜!2克拉水晶鑽!勞斯丹頓手錶!」情緒激動、聲嘶力竭、表情誇張的侯總,一邊做著為低價而揮淚的動作,一邊演技突然拍桌子,痛心疾首道:「不要說了!不要說了!」演技碾壓金馬獎影帝。
主持人也是一門技術活,電視購物主持也被稱為購物專家。購物專家不僅要深諳廣告學、營銷學、消費心理學,更要精通表演學。電視購物用了近20年,從冉冉升起的大眾之星,到人人唾棄的社會毒瘤,中間是信任的消亡。2008年,橡果國際淨利潤虧損1.75億元,股票也跌破發行價。為了挽救苟延殘喘的電視購物,廣電系牽頭,由34家省級衛視的專屬購物臺籤訂了行業自律公約,約定絕不賣假冒偽劣產品。
雖然現在的電視購物也在在積極轉型,但在信息透明、效率第一、老年人都用拼多多的今天,它註定積重難返。2019年,我是大美人,好易購,家有淘好貨等購物平臺加入了直播大軍,但直播數據慘澹,播放量只有渺渺數千人。
時代的浪潮滾滾向前,電商帶貨直播能夠走多遠?答案或許在1992年的《電視商場》裡,「永遠站在消費者的立場。
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