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C草莓很甜,日前是訂單生產,市場上供不應求!」立冬時節,華北的秋收已經結束,冀東田野很是空曠。而河北省遷安市大賢莊村東的草莓溫室大棚裡,綠意盎然,「草莓哥」李佳音正在查看草莓生產情況。
「長勢挺好!再有一個月就能採摘啦。」李掛音介紹,按照最佳採摘、上市的時節,這60多個大棚採取了錯時「下苗」,「趕上了好行情,每畝草莓能掙幾萬元,不然是白忙活了,甚至還賠錢哩!」
圖為近日,在遷安市大賢莊村草莓種植基地,「草莓哥」李佳音正在溫室大棚裡查看草莓生產情況。
據了解,今年39歲的李佳音出生在「鋼鐵之城」遷安市的三李莊村,2003年畢業於煙臺大學。隨後10年裡,他從事鋼鐵事業,淘到了「第一桶金」。李佳音樸實地說:「也許是出生在農村,始終有濃濃的『農業情懷』,幹鋼鐵也總是三心二意,總是想著幹點農業的事兒。後來有了些錢兒,我就乾脆轉行農業了……」
「我流轉鄉親們的土地是每年每畝1000塊錢,如果種大田農業肯定賠錢,經過多次外出考查、研究思考,我決定一心一意種草莓,種最甜的草莓!」2014年春天,李佳音流轉大賢莊等3個村莊305畝耕地,正式走上了「種植草莓轉型之路」。
李佳音說,為種好草莓,他聘請了「山東草莓第一人」鄒德茂先生為技術總監,聘請中國園藝學會草莓分會張運濤理事長、北京市草莓技術研究中心張運濤教授為技術指導,種出來了「個大、糯甜」的好吃草莓。該草莓種植園區,先後被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授予草莓新品種示範基地,河北農業大學授予教學實習基地,遷安市職教中心授予實驗和實訓基地。在2016年全國草莓擂臺賽中,李佳音種植的草莓獲得了金獎。
但是,由於種植基地人員素質技術低、棚室管理跟不上、吃不透草莓市場行情等原因,市場賣價更是忽高忽低,前3年始終是賠錢狀態。甚至在2017年冬天,草莓種植基地發生了一場火災,過火棚室達50個!
「這一次打擊很大,甚至讓我產生了『放棄』的想法。」經過幾天的思來想去,李佳音決定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採取以「訂單+採摘」為主,「依據市場行情來定苗、定產量,第二年就打了一個翻身仗!」李佳音註冊的「歐C草莓」成為市場的「搶手貨」,「每斤高出市場價格幾元錢,但仍供不應求」。草莓基地賺錢了,「草莓哥」的名氣越來越大了。
「掙錢了,想法就多了。」李佳音笑著對記者說,要做的事情還有好多,比如要找好的、新的草莓品種,還有就是積極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利用合作和利益分配機制,使種植效益向農戶傾斜,充分調動農民種植草莓的積極性。同時,還要大力開拓京、津等外省市場,尤其是面向商超的「訂單生產」,以及「走出遷安」種植模式,合理布局建設草莓種植基地,實施有計劃地「錯季生產」等。
「我非常看好草莓產業,堅定『一生一業』種草莓。」李佳音向記者表示,今後他將一心一意種草莓,著重發展有機草莓種植,積極探索草莓加工產業,「努力種出品質最好的草莓,種出京津冀地區最愛歡迎的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