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記攜手中國烹飪協會啟動川菜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

2020-12-14 美通社

成都2011年11月18日電 /美通社亞洲/ -- 國際知名醬料品牌李錦記今天正式宣布,已經與中國烹飪協會攜手全面啟動川菜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川菜非遺」)的整體調查研究項目,並將於2011年12月2日舉行的「川菜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論壇」上正式發布《川菜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報告》,公布當前川菜非遺保護的現狀、存在問題,並提供對策與建議,推動社會各界對於川菜非遺的保護和發展問題的重視。

一直以來,「食在中國,味在四川」的盛名讓川菜享譽國際,川菜餐館遍布世界。但是,隨著其他菜系的發展、人們飲食口味的變化以及川菜傳統烹飪技法的失傳,使川菜非遺的傳承、保護和發揚面臨重大挑戰,例如:有些傳統川菜由於工藝繁複、耗時長、利潤少,餐館不願意做,老百姓也不會做,漸漸不為人知;有些川菜由於對烹飪技藝要求高,而年輕一代的廚師經驗欠缺,使菜式的品相和味道失準;有些老川菜就連許多成都土生土長的人也聞所未聞,如夾沙肉,雪花雞淖,雞豆花等,這些老川菜很多是滄海遺珠,往往讓人一試難忘,但卻如今絕少在餐桌上出現。而且,目前世界上對於川菜的印象也比較片面,有些人提起川菜,就只想起麻辣的味道。

對此,川菜研究專家屢屢振臂疾呼,呼籲大家不要滿足於「川菜已經廣為人知」的現狀,號召學術界、餐飲業界給川菜非遺更多關注。但是,到目前為止,關於川菜非遺整體研究仍然是空白,比如,四川全省川菜非遺項目的整體分布情況,一些有重要意義的川菜非遺項目是否已經進入國家或者省市保護目錄,保護的現狀如何,對於這些情況社會上並沒有系統的調查和研究,使川菜非遺保護以及進一步弘揚缺乏有力的事實依據。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馮恩援先生說:「有關川菜非遺保護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是川菜非遺保護與發展的重要決策基礎和前提,不僅有利於加快川菜非遺發展步伐,還能夠推動全國烹飪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開發。」

世界中國烹飪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四川省政協委員、李錦記集團董事李惠中先生表示:「川菜作為我國漢族八大菜系之一,在我國烹飪史上佔據重要地位,及時調查當前川菜非遺保護的現狀、發現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和建議十分必要,李錦記一直以『發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為使命,這次積極推動川菜非遺研究,旨在較大限度地喚起社會各界對川菜非遺的關注和重視。」

本次川菜申遺研究的內容將著重於以下三大方面:

(一)川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狀。

(二)在川菜非遺保護中出現的問題。

(三)川菜非遺保護的對策及建議。

本次川菜申遺研究的專家組成員,將由中國烹飪協會聯合一批在行業、學界擁有廣泛影響力的食品科學、餐飲文化專家組成,其中,專家組多名委員曾經多次參與中央政府有關部門的課題研究工作,以及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評審工作,具有豐富的經驗。

李惠中先生還透露,在《川菜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報告》正式發布的當天,李錦記將與中國烹飪協會共同舉辦「川菜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論壇」。屆時,四川省委統戰部、四川省政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部非遺保護司、非遺交流中心領導以及優秀川菜餐飲企業代表將聚首一堂,共同討論川菜非遺保護和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中國烹飪協會簡介

中國烹飪協會(英文名稱 China Cuisine Association,縮寫 CCA,簡稱中國烹協),是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成立,並在民政部登記的全國餐飲業行業協會,成立於1987年4月。由從事餐飲業經營、管理與烹飪技藝、餐廳服務、飲食文化、餐飲教育、烹飪理論、食品營養研究的企事業單位、各級行業組織、社會團體和餐飲經營管理者、專家、學者、廚師、服務人員等自願組成的餐飲業全國性的跨部門、跨所有制的行業組織。主要開展行業組織、行業自律、資源整合、企業維權、商業協調、國際交流、人才培訓等方面的工作。

李錦記公司簡介

李錦記是國際知名的中式醬料品牌。1888年,李錦裳先生在中國廣東省南水鎮發明了蠔油,創辦了李錦記。經過123年的發展,李錦記已有蠔油、醬油、辣椒醬、方便醬及XO醬等200多款產品,遠銷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客戶包括酒樓、餐廳、食品製造商及不同種族熱愛中式美食的家庭。

李錦記集團總部設於香港。先後在香港、美國、馬來西亞、廣東新會、廣州、福州、大連等地投資設立了生產基地,擁有超過4500名員工,成為一家具有全球網絡的跨國公司。

近年來李錦記獲獎無數。2003年和2006年,獲得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發的中國名牌產品證書; 2006年「李錦記」商標被國家商標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08年李錦記光榮成為「2008北京奧運會餐飲供應企業」;2010年李錦記成為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的醬料供應商。

多年來,李錦記以「弘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為使命,積極推動中國餐飲業的發展,搭建中西方餐飲文化交流的橋梁。至今,李錦記已實現了「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李錦記產品」。未來,李錦記將繼續把中國優秀飲食文化傳至世界各地,邁向「有人的地方就有李錦記」的目標。

相關焦點

  • 2019李錦記企業獎學金揭曉 上海34名烹飪系師生獲嘉獎
    10月18日,在今年的中國廚師節後,李錦記企業獎教獎學金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隆重舉行,該校30名學生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專業學生,以及4名辛勤耕耘的烹飪系教師獲得本年度的嘉許。典禮上,李錦記中國企業事務總監賴潔珊女士與中華職業學校校長黃玉璟女士一同為獲獎師生頒獎,激勵他們繼續發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為中國餐飲業貢獻力量。
  • 有顏有味 李錦記希望廚師在青年學生烹飪藝術節大放異彩
    5月20日,四川旅遊學院內,第二屆國際青年學生烹飪藝術節現場,由李錦記希望廚師彭淼、袁縣義設計製作的「24味廿四節氣 -- 食在中國 味在四川」烹飪藝術展臺吸引了眾多參賽者的目光,獲得「中職院校最佳創意獎」。同時,另3名李錦記希望廚師蘇英、楊川江和多吉澤郎分別獲得「第二屆國際青年學生烹飪藝術節烹飪技能大賽」涼菜、熱菜和面點組的一等獎和三等獎。
  • 中國烹飪協會專家指導委員會成立 李錦記助力餐飲業發展
    百年民族企業李錦記作為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單位和戰略合作夥伴,參與見證了中國烹飪協會專家指導委員會的成立這一對行業意義重大的事件,並為本次活動提供大力支持,以助力行業交流、進一步推動餐飲業的繁榮發展。 設立專家指導委員會的構想由中國烹飪協會六屆理事會提出,主要針對本年度行業存在的經營管理不善、食品安全隱患、中餐國際化以及餐飲企業轉型發展等諸多議題。
  • 江西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
    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大會現場為更好地保護和傳承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大會暨首屆會員大會在景德鎮市非遺中心會議廳召開。中國非遺保護研究中心主任朱小健發表致辭中國非遺保護研究中心主任朱小健在講話中表示,協會的成立對景德鎮市非遺保護工作是件大事;對全國而言,景德鎮市陶瓷非遺保護協會也是國家非遺保護協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非遺協會的新生力量,必將會對全國非遺保護工作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 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大會舉辦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朱小健,景德鎮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唐良,中共景德鎮市委副秘書長、市文廣新旅局局長餘志華,景德鎮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瓷局局長方霞雲,景徳鎮新聞傳媒集團董事長李新華,景德鎮市文聯黨組書記熊小席,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江西省陶瓷行業協會會長劉少平,景德鎮市昌江區常務副區長陳忠豪,景德鎮市非遺中心主任董宇,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文旅中國政企部主任黃慶參,以及景德鎮部分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和教授
  • 中國古典益智玩具"九連環"等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古典益智玩具"九連環"等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2日 21: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三月二十二日下午,中國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協會主辦的「科技益智行動」在北京啟動,該行動透露信息稱,「魯班鎖」、「七巧板」、「九連環」、「華容道」等系列中國傳統且特有的古典益智玩具,將有望向聯合國申請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 中國「文房四寶」擬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被稱為「文房四寶」的中國傳統書寫工具筆、墨、紙、硯或會成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中科院科技史所、中國文房四寶協會牽頭聯合申報中國「文房四寶」為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材料編撰工作近期在北京正式啟動。
  • 中國筆墨紙硯擬申報"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7年08月09日 10:30 來源:新華網
  • 誰來拯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一景泰藍
    (記者:劉軍 羅永松報導)2020年12月8日,記者在海南三亞無意中發現,有人在呼籲社會共同來拯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演講。據了解,此人是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執行會長丁偉華。據丁會長演講介紹,景泰藍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因今年初疫情的影響,該保護協會組織的景泰藍創作基地無法正常運作,技師和團隊人員慢慢流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保護困境,需要得到社會的關注和支持。記者覺得這是一件有意義的公益事業,於是採訪了演講人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執行會長丁偉華。
  •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義無反顧
    -----《誰來拯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追蹤報導之二  (記者:劉軍羅永松報導) 2020年12月8日,記者專訪了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執行會長丁偉華,經神州瞭望、中華網等全國六十多家主流媒體報導和轉載,在全國形成了新聞熱點,引起了三亞市委宣傳部,三亞市旅文局等有關領導的關注,都向丁偉華會長了解情況
  • 銅梁這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美食旗艦店隆重登場!為它點讚!
    『TOU DAO CAI』 ■ 非物質文化遺產 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 又是非常珍貴的 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
  • 五大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登陸紐西蘭
    新華社惠靈頓12月3日電(記者宿亮)由紐西蘭中國文化中心和遼寧省文化廳主辦的「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3日在紐西蘭國家博物館啟動,來自中國的非遺傳承人將在一系列互動展覽活動中向紐西蘭民眾展示多項非遺技藝,讓紐西蘭民眾零距離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 李錦記醬料包助力川菜推廣
    四川省政協代表團6月8日來到國際知名醬料品牌李錦記的廣東新會生產基地,就川菜文化推廣、食品安全和家族企業傳承等情況進行考察和調研。代表團先後考察了李錦記的醬油生產車間、辣醬生產車間、質量檢驗中心和產品展示中心。而李錦記生產的各式川菜「好易煮」醬料包引起了代表團的興趣和關注。
  • 禮樂梁氏傳統木雕製作技藝列入江門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區非遺項目禮樂梁氏傳統木雕製作技藝—列入江門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進一步加強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工作,經各市(區)推薦、申報、專家委員會評審和向社會公示,現批准玉石花盆景傳統製作等11個項目入選, 我區《禮樂梁氏傳統木雕製作技藝》 列入 江門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 【記者即時播報】2012年「文化遺產日」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
    本報訊(記者 白羽)2012年「文化遺產日」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第六屆廊下蓮湘文化節開幕式日前在金山區廊下生態園蓮湘廣場舉行。今年2月,市文廣影視局啟動了第三批上海市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申報和認定工作,經各區、縣和有關單位申報、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評審、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評審委員會審核評議、社會公示、覆核審定等程序,最終認定第三批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13名。至此,市政府確定的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都認定了相應的傳承人,共計454名(名單見附件)。
  • 李錦記攜手廣州日報小記者,共同傳遞粵菜文化
    明媚的周六早晨,一陣陣驚嘆聲從廣報中心不斷傳出,原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李錦記粵菜師傅技能展示之廣州日報小記者特訓營活動正在這裡舉行。近日,百年醬料集團李錦記攜手廣州日報,招募了一批9-11周歲的學生共同舉辦以「發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為特色的小記者特訓營活動。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李錦記以生動的粵菜師傅技能展示,既開拓小記者視野,亦進一步傳遞粵菜文化,助力優秀中華飲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 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成功實踐
    2006年9月28日,《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自治區文化廳關於西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西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開始全面啟動,對我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分布、生存狀況、生存生態、類型、價值、內容、傳承狀況進行了全面普查。
  • 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淺談新聞裡經常提到非物質文化遺產,那到底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文化遺產 ★提起非物質文化遺產就要先說說文化遺產。我國世界文化遺產截至2018年7月,中國已有53項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世界遺產名錄國家排名第二位,第一位為義大利,擁有54項。其中我國較為知名的有長城,莫高窟,故宮,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等等,世界上其他知名的文化遺產例如日本古京都歷史古蹟、柬埔寨吳哥窟、希臘雅典衛城等。
  • 弘揚非遺文化 第一屆「水滸杯」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大賽在鄆城舉辦
    12月15日,非遺影像·菏澤風採——第一屆「水滸杯」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大賽啟動儀式在水滸好漢城舉行。鄆城縣委副書記、縣長谷永強,縣委常委、宣傳部長伊超傑,全國政協委員、宋江武校校長、水滸好漢城董事長樊慶斌以及山東畫報社、山東省攝影家協會負責人等參加活動,菏澤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田繼雷主持啟動儀式。
  • 廣東省中醫院天灸成為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核心提示:核心提示:2011年5月,天灸榮登廣州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推薦名錄,是名錄裡唯一一個傳統醫藥類項目。這個起源於民間,又在民間發揚光大的千年傳統療法,經過2000多年歲月的洗滌與驗證,已深深根治在全國百姓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