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饅頭為什麼會出現「死面饃」「花臉的現象?看老奶奶的相關理解

2020-12-15 騰訊網

說起饅頭,想必所有的人都是吃過的,它在北方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主食。就像南方人喜歡吃米飯是一個道理。不過,吃饅頭不僅要講究味道,還需要看好饅頭的暄軟白淨。

如果將饅頭都蒸成如圖示的樣子,這好像還真的有點「不堪入耳」,這何止是燙了?單就那「黃跡」斑斑,都已經大失眼跌了。就不要說是有食慾了。

一種「死面饃」的現象,問題之一:

出鍋的饅頭「癟縮」了,這個問題,在民間已經被迷信化,說成是「鬼捏饃」。其實,別說得那麼邪乎,這是蒸饅頭的時候經常會遇到的,也往往出現在最頂層籠屜。說起原因來,極有可能是這幾個方面:

1、饅頭蒸熟揭鍋:

按照蒸饅頭的時間,已經達到了20多分鐘,關火後是不可以立即出饅頭的,揭鍋太快饅頭蒸出來像燙了一樣。

2、使用了低筋麵粉:麵粉的筋度我們很難通過肉眼直接判斷是高中低筋麵粉的筋度。而麵筋其實就是麵粉的蛋白質含量,麵粉就是由蛋白質的含量而劃分的。恰恰就是這個麵筋才是饅頭儲氣結構起著支撐作用的。

一旦缺乏了這個麵筋,饅頭內部組織就缺乏支撐的「力量」,會是饅頭因水蒸氣的散失而癟縮下去,嚴重的就成了「死面」。正因為是筋度的作用,蒸饅頭不要用低筋麵粉。也就是說,蒸出如圖的「死面」饅頭,就是沒用中筋(或高筋)麵粉的原因。

3、冷水上過面回縮:

饅頭雖然已經做好了,也已經醒好,但是開始蒸饅頭的時候,由於水溫過低,火候半天起不來,饅頭快熟時出現回縮的現象。

4、用了老面發酵麵團:蒸饅頭的前提是要發麵,而發麵的方法有老面、酵母、發酵粉以及泡打粉這四種。

唯有用老面發麵時間最長而且在發酵過程之中麵團會有酸味,又需要加食用鹽中和酸性,一次次操作中難免會有閃失且防不勝防,饅頭時不時會萎縮。倒是用酵母等發酵物這種現象很少發生。

5、食鹼打的不到位:

雖然麵團放在案板上面,在揉面的過程之中,放入的食鹼過於少,麵團是發不起來的,蒸出來的饅頭就好像是燙了一樣。

6、麵團發酵過度:由於有的時候麵團發酵過度了,蛋白質網絡變弱了,入鍋蒸製的時候受熱膨脹,饅頭內部氣體聚集在一起,蛋白質網絡鬆散,無力支撐,使饅頭皮心分離,致使饅頭皺癟成死面。

7、麵團沒有發起來:

在和面的過程之中,雖然麵團已經成形,但是,所用的水有可能過於涼,或是酵母粉有點少,造成麵團發不起來,蒸出來饅頭就像燙了一樣。

8、蒸製時氣壓的原因:饅頭在蒸製過程之中,蒸鍋內外都是一個大氣壓,就是饅頭的內部也要保持在一個氣壓。

但是隨著饅頭受熱程度的加大,饅頭的體積需要膨脹,同時饅頭體內的二氧化碳也需要溢出。這樣就要產生水蒸氣,大部分二氧化碳逐漸被水蒸氣所替代。饅頭內的氣體實際上成了水蒸氣、水汽和空氣的混合物。

當停止加熱的瞬間,饅頭內溫度下降,部分水汽和水蒸氣幾乎也是在瞬間凝結成液態水。若是饅頭皮的透氣性不是很好,外界氣體還來不及補充,由於水蒸氣凝結造成了體積的損失,氣壓驟降,低於外界的大氣壓,饅頭在這種壓力差的作用下不得不開始皺縮。

老面饅頭「花臉」,問題之二:

從個別的饅頭「黃斑」上面來看,這似乎是用老面發麵的。因為用老面發麵,麵團在發酵過程之中會產生乳酸菌等相關的雜質,為了消除麵團之中的酸味,必須用食用鹼來中和。由於食用鹼是碳酸納,這種含鹽的物質一遇到冷水,瞬間會凝結成小夥粒。

因此,食用鹼只能用溫水融化後再揉入麵團中。如果不用溫水融化,直接將食用鹼揉入麵團中,即使用心的揉過麵團也會是食用鹼有揉得不均勻的時候。

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食用鹼的加入也可能揉不好。這樣的後果極有可能是蒸「黃斑點」,甚至是「黃片斑」狀。

其實如果真的要想饅頭蒸的好,必須把握各種的要領,和面必須要用溫水,酵母粉必須要足夠的多,揉面酸鹼要中和,溫水上籠屜時間需要蒸夠,蒸熟饅頭需要等三分鐘,揭鍋取饅頭動作需要迅速,這樣饅頭就不回縮,蒸出來饅頭就不像燙了一樣。

大家對此怎麼看呢?歡迎大家在下面評論區留言討論哦!如果喜歡我們就點讚關注吧!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蒸饅頭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你真的知道嗎?看老奶奶是怎麼說的
    一種「死面饃」的現象,問題之一:出鍋的饅頭「癟縮」了,這個問題,在民間已經被迷信化,說成是「鬼捏饃」。其實,別說得那麼邪乎,這是蒸饅頭的時候經常會遇到的,也往往出現在最頂層籠屜。3、冷水上過面回縮:饅頭雖然已經做好了,也已經醒好,但是開始蒸饅頭的時候,由於水溫過低,火候半天起不來,饅頭快熟時出現回縮的現象。4、用了老面發酵麵團:蒸饅頭的前提是要發麵,而發麵的方法有老面、酵母、發酵粉以及泡打粉這四種。
  • 蒸饅頭總是會出現「死面饃」?教你這樣做,蒸出的饅頭又大又白
    饅頭是北方的主食,雖然說在日常生活當中,人們主要用它來填飽肚子,但是如果饅頭做得好的話非常的香甜,吃起來也是非常美味的。但是有些人卻表示自己精心地製作了一鍋饅頭,當掀開鍋蓋的時候,卻發現饅頭表面坑坑窪窪的,就像死面膜一樣,真的一下子失去了信心。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 為什麼蒸饅頭,同一鍋裡會出現幾個死面的?4大雷區多數人都踩過
    饅頭是北方人的主食,不起眼的它承載起一多半中國人民的胃。然而在蒸饅頭的時候,很多人都發現,同一鍋饅頭,有的白白胖胖成熟的非常好,而有的卻又黑又青,緊緊縮成一團,成了個死面饃,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饅頭是麵粉製品,不僅蒸饅頭會出現死面饃,就是蒸包子、花卷等麵粉製品,也會有這種現象。饅頭之所以出現緊緊縮成一團,其實是這些面蒸製品不均勻收縮、表面凹凸不平的現象。
  • 蒸饅頭死面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各位或許真不知道,看老奶奶的做法
    蒸饅頭死面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各位或許真不知道,今天看老奶奶的做法。或許大家會比較好奇為什麼蒸出來的饅頭大部分都是柔軟、白膩,手感和口感都非常好,可是就偏偏就有個別饅頭,它們出現顏色發青,質地變硬甚至無法食用。
  • 蒸饅頭時,為什麼會出現死面的情況,搞懂這3點,保準饅頭白又胖
    蒸饅頭時,為什麼會出現「死面」的情況,搞懂這3點,保準饅頭個個白又胖!北方人愛吃麵食,一款簡單的饅頭,既是早餐,還是主食。隨著南、北方飲食文化的深入交流,很多南方的朋友也愛上了白白胖胖、鬆軟香甜的饅頭。寶媽在家的時候,也經常會蒸上一鍋饅頭。早餐的時候,再配上一鍋營養粥,簡單又實用,非常的方便。
  • 蒸饅頭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好像燙了?
    蒸饅頭出現圖中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酵母沒和勻,發麵食物如果酵母沒和勻,就會出現有的地方發起來了有的地方沒發起來,就是圖中的狀況。第二點是和好的麵團醒發時間不夠,這樣就會完成酵母沒有完全甦醒,同樣會出現圖中的狀況。
  • 小廚師告訴你,為什麼蒸好的饅頭會出現突然癟了的情況
    在我個人看來,之所以饅頭在出鍋的時候會突然癟了,主要就是以下幾個原因的,也就是熱脹冷縮原因,鍋蓋沒有蓋好原因,水蒸氣滴到饅頭原因,首先就拿熱脹冷縮原因來說吧,相信大家對於熱脹冷縮的原理多是知道一點的,在這裡我就不多說了其實我們在蒸饅頭的時候也正是利用熱脹冷縮製作的
  • 你蒸的饅頭為什麼會被「鬼捏癟了」六大技巧幫您解決蒸饅頭不回縮
    透過玻璃蒸蓋,看著滿心期待蒸好的一鍋大白饅頭,心裡美滋滋的。可揭蓋之後看著一點點的回縮成死麵疙瘩,好似一團團火燒肌瘤,心裡一陣抓狂,無可奈何,這到底是為什麼?這個問題,興許我還是可以幫助到您的。蒸好的饅頭若是出現回縮,就說明這個發酵方式的麵團出現了問題,其中的面不夠筋道,形成的麵筋網,達不到支撐膨脹後的真空,一觸即破,出現回縮現象。
  • 蒸饅頭時,老是出現鼓皮的現象,到底是哪個步驟出了問題?
    蒸饅頭其實是一個技術含量很高的工作,同時也是一個熟練工種,都說熟能生巧嘛,如果我們蒸的饅頭多了,自然也就有經驗了。如果在蒸饅頭時候出現饅頭起皮的現象。是由好幾種原因產造成。造成饅頭表面鼓皮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 饅頭出鍋時,突然癟了,是什麼原因?有什麼說法?看老奶奶的說法
    饅頭在出鍋的時候,突然就癟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有什麼說法?看老奶奶的說法饅頭在出鍋的時候,有時候你會突然發現有幾個饅頭癟了。通俗地講也就是表面收縮了,那麼出現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那就說明我們在饅頭蒸熟以後,是立刻將鍋蓋打開之後造成的。
  • 蒸饅頭為什麼會出現「死面」?饅頭鋪老闆:這樣做,饅頭鬆軟好吃
    饅頭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吃的一種主食,在我們國家有很多地區的人們都是會經常吃饅頭的,尤其是在北方幾乎家家戶戶每天都是離不開饅頭的,雖然說現在在外邊也可以買到好吃的饅頭,但是還是有很多的人喜歡自己在家裡邊蒸饅頭,覺得自己在家裡蒸的饅頭,吃起來味道會更加的香,而買的那些饅頭都是沒有什麼小麥麵粉的味道的
  • 蒸饅頭被「鬼捏」了是怎麼回事?今天老奶奶來告訴各位答案
    蒸饅頭被「鬼捏」了是怎麼回事?蒸熟的饅頭,出現坑坑窪窪的現象,表皮皺縮不平,就像被「鬼捏」了一樣,這是什麼鬼? 農村家庭主婦會告訴你:哪裡來的什麼鬼,只是在蒸饅頭過程中做錯了一步,才會招致被「鬼捏」,蒸出來的饅頭模樣不好看,吃起來口感也不好。
  • 蒸饅頭時,偶爾會遇到蒸出的饅頭,有幾個變得塌塌的,是什麼原因
    那時候家裡蒸饅頭,都是用老肥發酵麵粉,早晨起來家人就把面發上了,到了晚上才能發好,然後在把發好的麵粉揉制排氣後,在醒制很久,然後做成饅頭坯入鍋蒸製,除了有時候鹼兌的不均勻以外,很少出現饅頭塌塌不膨起的現象,但如今蒸饅頭時,卻偶爾會出現一鍋饅頭裡面,出現幾個塌塌的,感覺像死面一樣的饅頭,它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蒸饅頭為什麼會出現死面,幹皮?這幾個原因看看有沒有你中過招的
    北方人非常喜歡吃饅頭,每天早上,晚上喝粥吃菜吃饅頭,有一些人呢總是在家裡蒸饅頭,從來不在外面買著吃,家裡的父母總覺得外面買的饅頭放了什麼添加劑,因為外面的饅頭蒸出來特別白,又白又鬆軟的,家裡蒸的饅頭麵粉就沒有那麼白,因為家裡蒸饅頭用的麵粉都是家裡自己種的小麥,小麥磨出來的麵粉根本沒有那麼白
  • 為什麼蒸饅頭會出現死面,被奶奶騙了20年,看完答案才終於明白了
    小時候家裡總是自己蒸饅頭,不像現在隨處都能吃到機器饅頭,從小到大始終有一個問題困擾著我,每次媽媽蒸饅頭都會有幾個死饅頭,看著特別彆扭。用奶奶的話說,這種饅頭被鬼「捏過」,吃了不吉利,當然了,這隻有一種迷信玩笑話,不知道原因才會這樣叫。
  • 在家蒸饅頭一般提前多長時間可以發麵?你真知道?看老奶奶怎麼說
    在家蒸饅頭一般提前多長時間可以發麵?你真的知道嗎?看老奶奶是怎麼說的, 夏天發酵的時間:我們所用的做饅頭的酵母,我們之前也試過這個發酵的方法,在不同的溫度之下發酵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經過天氣暖和以及天氣冷情況下對應的不同發麵時間的發麵之後,我們建議各位盤點一下這個發麵是不是到位了,才能進行下一步的發麵工作,在這裡我們都知道做饅頭的話,我們也認為發麵才是基礎的。
  • 為什麼蒸餾水燙死了蒸饅頭
    蒸饅頭之前面明明發的相當的棒,可是放入蒸櫃裡蒸夠時間後當打開蒸櫃一看我就傻眼了,饅頭幾乎全被蒸餾水燙死了。一連蒸了兩三次都是這樣。一下子把我這個從92年就開始蒸饅頭的面案大師搞糊塗了,我不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首先我在網上查了查,有的說是面發過了,有的說面發的不夠起,還有的說面沒用壓面機壓光,也有的說是麵粉的原因,也有的說是火大了蒸汽太大。我覺得這些都不對!
  • 蒸饅頭被「鬼捏」了是怎麼回事?網友:看完之後再也不會出現了
    我老家是不吃饅頭的,但也有「饅頭」,過年才蒸的大包子我們叫饅頭;我們也有「鬼捏」饅頭的迷信,比如我奶奶,揭鍋看到塌縮的大包子,要立即手抓了趕緊吃掉,吃的時候還不能說話。
  • 蒸饅頭時,容易出現「死面」饅頭,什麼原因造成的?有這3個方面
    對於面的食用方式,北方人吃得最多的應該就是饅頭了,春夏秋冬,一直沒有發生過變化,麵粉經過和面、發麵、揉制、蒸等過程就做成了香噴噴的饅頭。但是如果其中一個環節出現了錯誤,那做出來的饅頭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就會出現「死面」饅頭。
  • 蒸饅頭時,經常出現饅頭軟塌塌的情況是怎麼回事?我來告訴你原因
    我來告訴你原因】美食的世界,就是各有千秋,而我們也會變著花樣的給自己做更喜歡的食物,菜色是葷素搭配,主食則以米麵為主。大米倒是還好說,固定的米量,固定的水量,投洗好之後,放在鍋裡,選好模式,等著吃就可以了,可是面就不一樣了,尤其蒸饅頭,花費時間長不說,原本以為掀開鍋之後能看見一群白白胖胖的饅頭躺在那裡,可誰能想到,一個個映入眼帘,光看都減掉了大半的食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