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在山東青島,當地記者了解到市南區一套僅僅12.35平米的房子竟然售價84萬,每平米的售價超過6.8萬,是什麼樣的房子竟然這麼貴,記者隨即走訪調查。
這處二手房建於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至今已近百年。房子位於青島市市南老城區一處院落內的東南角,為獨立平房,這處房屋更像是一處「臨時房」,外牆轉角處的水泥立面已經出現部分破損,紅磚裸露,此外,該房子還與公廁相連,雖說公廁早已廢棄,但是還是有陣陣異味。房子外觀比較陳舊,但是進入室內後明顯有清理裝修的痕跡,房子內功能分區還有簡單的家具等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圖片來源於網絡
據了解,被網友稱為「茅草屋」的這處房子已於6月26日火速成交,成交周期僅僅3天,這樣的速度著實震驚了網友!
記者了解到:今年5月30日,青島市市南區教體局官方微信公眾號「市南教育體育」該區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問答,在對學位預警政策的解答中明確表示,2020年市南區學位預警的學校是青島萊蕪一路小學和青島市市南區實驗小學。2021年,對以上兩所學校學區登記入學的市南區戶籍適齡兒童,2020年7月1日前落戶,符合入學政策的,有學區學校安置;2020年7月1日後落戶的,符合入學政策,進行區域統籌安置。
這個政策的發布使附近的房子成為了搶手貨,讓許多家長趨之若鶩。許多網友都認為,這套「老破小」房源之所以迅速成交,與其學區定位以及上述學區預警政策不無關係。(新聞來源於半島都市報)
隨著學區房的出現,主要體現了一個城市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同時體現了教育的不公平性。不是所有的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優質教育的權利。
我認為,對於經濟條件允許的家庭可以適當的將家庭中的部分開支用到給孩子選購學區房中。俗話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每一位家長,為人父母,都希望能把最好的留給自己的孩子,讓孩子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
確實,我同意,從教師資源雄厚的學校出來的學生和普通學校出來的學生是有很大的差距。這一點,我在上大學時有深刻的體會。我是在一個五線城市的城區裡長大的孩子,從小我就是在當地礦區裡學習,當我上了大學之後,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我和大家的差距。在考英語等級的時候,我前前後後連續考了四回,第五回才通過英語四級,而我的同學都是一次性通過,並且還考了英語六級。可能有的人說,這是天分問題。確實,天分是一部分原因,但是接觸英語晚、學校對英語不重視等同樣佔很大部分原因。
學區房固然可以讓孩子享受到更優質的教育資源,但是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們可以更傾向於孩子自身的學習和家庭教育。
世界上依然有很多普普通通的人,受著普普通通的教育,但是他們依然在各個領域大放異彩。古代西漢有「鑿壁借光」的匡衡,現在有上網課沒網絡,到村支書家蹭網的「蹭網女孩」,他們同樣沒有優質的教育資源,但是匡衡是西漢的經學家,官至丞相;而我相信,那個「蹭網」的女孩未來一定會有成就。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不僅僅給孩子提供物質支持,更應該給孩子給予一種精神,一種不斷奮發向上的精神,一種永不服輸的精神。
孩子自身也要自我約束,明確學習目標,並且向著目標不斷努力。君不見,有多少孩子,在優渥的環境、無數誘惑中迷失了自己,最後一事無成。
學區房,只能一時給孩子提供好的環境,但是並不能為孩子的一生保駕護航,更多的決定因素是一個人的品行、一個人的人格、一個人的自身素質。
我是,一位在育兒路上摸爬滾打的媽媽,大家對於學區房有什麼想法,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