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別墅相對比較集中的板塊,其實很多是處在城郊,比如:
位於東側的雙龍別墅群:中鐵國際生態城、金科龍裡東方、融創九宸府、碧桂園龍城府、深高速茵特拉根小鎮等;
位於東北烏當方向的:樂灣國際城、保利公園2010等;
位於南面花溪方向的:和泓藍城桃花源、花溪碧桂園、美的花溪院子、保利溪湖等;
雙龍某別墅區
主城區也有一些距離核心區域不遠的別墅群:龍湖湖山原著(花溪金竹)、中鐵閱山湖(觀山湖十二灘)、紫境府(白雲南湖)、經典天成(南明龍洞堡)、弘宇琉森堡(南明龍洞堡)等。
別墅群,富人區,這些和市中心花果園這種普通剛需不大一樣,很多獨棟、雙拼這種大別墅,其實總價真的不低,而且物業費也不便宜,屬於少數精英玩家的市場,而且,主城中心城區的別墅,要比郊區的別墅貴得多。
別墅小樓的安保狀況,相比高層更容易「攀爬」
談及別墅區域的安全性,其實很大程度上,除了別墅業主自身的防護外,更重要的,還是要看物業,所以,買別墅樓盤,對於物業的要求也相應的要有安保配備。
花溪某別墅,在圍欄上,裝有鐵絲網線圈
當然,遠郊區的一些別墅,或許可以通過距離市區較遠的地理距離,隔離掉一些不法分子打算偷盜搶的不良念頭,但同時,也帶來了另一些不確定性,例如,遠郊區治安管控的力度、見警率等,與主城核心城區的區別,或者遠郊區醫療、消防等救援機構的配備和交通便利性等,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位於主城區三甲醫院的救護車,到達市中心和到達遠郊區別墅區的時間和距離,肯定是不一樣的。
觀山湖某主城區,別墅的門禁
所以,雖然住主城區別墅的業主,顯得更加財大氣粗一些,但也不能完全說,遠郊區的別墅,就一定比主城區的別墅安全,畢竟,主城區的別墅在安保上可能會更加注重,而遠郊區的別墅,在現在這種經濟環境下,如果真的被一些走投無路的人盯上,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也還是有一定風險的。
烏當區某別墅區內部
從另一個角度,別墅的入住率,某種程度上,也關乎著別墅樓盤的安全性,畢竟,入住率高的小區,物業會更加注重相關的服務,而入住率低的小區,很多物業可能配備的人員都沒那麼多,安保的力量也不一定是青壯年勞動力,僅能維持平時的正常運轉,和那些想要借著已入住業主較大基數,在物業服務上「玩出花樣」順帶創收的物業服務,就不一樣。
對於一般家庭而言,能夠傾盡所有掏空幾個錢包,買下一套總價130~200多萬的別墅,已經是壓力山大了,後期的持有成本、養護成本等經濟帳單暫且不算,就是估算一下現在大家熱議的「安全帳」和「風險帳」,也還是很不划算的。
花溪某別墅院落,和外部區域幾乎沒有太大的障礙,圍牆較矮
真正有錢的富人,人家買別墅未必是買來自己住,這種真正的富豪,也往往不止這一套別墅的居所,所謂「狡兔三窟」、「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比如,美國總統和副總統,幾乎很難看到他們同時乘坐一架飛機,其實,對於分擔風險,富人往往更加在行,比如富豪的家人分散而居,或者住別墅的根本還不算其家人甚至只是一個關係密切的異性朋友,而普通人家全家都住在唯一的別墅裡面,一旦發生損害,包括但不限於人身傷害、地質災害如泥石流、滑坡等,後果不堪設想。把風險進行分散開來,儘量避免被「團滅」的巨大損害。
或者比如有的富豪家庭,夏天在貴陽避暑,春天秋天到國外度假,冬天飛海南,那麼他們受到不法侵害的機率,肯定是要比一般家庭買了別墅常年累月都住在這唯一的一套別墅裡更低的,而住的別墅區,又很容易成為吸引眾人目光的焦點,成為富人區的代名詞,可以說,一般家庭和真正的富人家庭對比而言,其所承擔的注意力和所需要付出風險代價上,是完全不對等的,富人往往更容易躲過一劫。
烏當區某別墅組團
對於一般家庭而言,哪怕是別墅區的洋房、高層,可能都還不如主城區的普通剛需高層更加實際,除了低密度、遠郊區的各項公共資源配套,可能沒有主城區這麼豐富便捷外,從心理上的落差感,可能也比住普通剛需高層的人要背負得更多,畢竟,每天住在別墅區的高層或者洋房裡,看見住著獨棟別墅的豪車進進出出,人比人氣死人,自然會產生心理上的落差感,而住在大家都一樣的剛需高層,眼不見心不煩。
平時一些中介所說的,「寧買富人區的小戶型,不要貧民區的大戶型」「融入富人的圈子」等,實質上,在經濟基礎沒有達到一定水準之前,都可以被視為一句銷售的話術或雞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所謂「圈子不同,不必強融」也正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