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蓄都給了兒子,晚年還有臉面找女兒送終嗎?6旬老人的話太理智

2020-12-15 古麗妮尕爾說遊戲

前言

現在的社會雖然說人人都喊著男女平等的口號,但是卻有一些落後的地方,依然是有著重男輕女的思想,甚至生了幾個都是女兒,也一定還要生出一個兒子來。很多時候重男輕女在生活細節上難以發現,但是如果當老人要平分自己的積蓄時,就很明顯地發現了。老人也不是說重男輕女就一直是愛護著自己的兒子,在一些小節上還是偏袒女兒的,但是如果在家庭的大事上,很多時候都是照顧自己的兒子的。那麼人都會老,當老人到了晚年需要養老的時候,把所有的積蓄都給了自己的兒子,那麼還有臉面去找女兒幫養老送終嗎?

小區裡有個老奶奶,現在已經72歲了,一直都是一個人在生活,每當出去時都會看見她跟別的老人,在樓下聊天。很多老人都勸她還是趕緊去自己孩子家裡住吧,人老了都不方便,身體也不利索了,要是發生什麼事情誰也不知道。可是那個老奶奶卻說:「現在還可以自給自足,等到需要幫助的時候再說吧,畢竟自己年輕時都對自己的兒女很好,都會給自己養老送終的。」

然而有一次聊到財產問題時,她就毫不猶豫地說,自己的財產還是會給我那個唯一的兒子。但是大家都說,你這樣偏袒的話,到時候你的女兒不管你怎麼辦?所以說誰願意給你養老送終,你就給誰就可以了。可是老奶奶卻否定了她們的說法,就說一定要給自己的兒子,因為以後自己的子孫還要娶老婆的,這樣就省了一套房子了。隨後大家都說了,如果你把你的積蓄全部都給了自己的兒子,如果你的兒子不想伺候你的話,你要臉面去找自己的女兒們嗎?其實不是說什麼偏袒之類的,就是說做人不能太偏袒,一定要照顧到所有人,不然以後兒子實在是抽不出時間,有求於女兒時你該怎麼辦?不會覺得丟臉嗎?

然而誰知道老奶奶還是哈哈大笑了一下,就告訴大家,其實自己這些問題早就想好了,即使是所有積蓄給了兒子,女兒方面的自己也準備好了,那她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第一:積蓄都給兒子,大小事兒子都要出錢

雖然說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但是我的思想卻還是沒有改變,這是老人的話。積蓄全都給兒子,這都是我心中無法改變的了,而且當時老伴走的時候就跟我說,房子一定要給兒子,以後一代傳一代。並且他們兩個老人對於女兒都沒有辦法了,畢竟是嫁出去的人了,她們不受委屈,也不會祈求他們為自己做什麼事情。反正以後要是我有什麼事情,兒子都必須首當其衝過得出錢。女兒們都理解父母的心情,所以說也不會吹毛求疵地想這些東西。

第二:女兒該出力還是得出力,畢竟自己也把她們撫養成人

其實對於兒子女兒,都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肉,也是辛辛苦苦地把她們撫養成人了,畢竟生育的痛苦大家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說該報答的時候還是得報答的,兒子出錢了,那么女兒幫忙出點力還是很正常的。其實有句老話都說多子多福,其中的子也有女子在裡面,因為女人的內心都是細水長流的,老人對於她們做事也是非常的安心的,所以說要她們幫忙撫養,對於這些臉皮沒有什麼厚不厚的說法。

即使女兒幫忙,也不會成為免費的保姆

雖然老人跟老伴都說,房子積蓄都給完自己的兒子,但是也是要等到以後才可以,自己的房子就是兒子的,如果當自己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了,那這個房子也要租給別人,幾年都可以,這些錢都是要給女兒們的,這樣才能給她們一點心靈上的安慰,做兒子的不能有任何意見。可是如果房子出現了什麼問題的話,她也沒有話說,女兒們也說了,對於財產分配沒有任何意義。

結語

所以當所有老人聽完她說的話,都稱讚她的做法,真的是非常的心細,考慮到了每個人。可以讓女兒們心甘情願給自己養老送終,也限制了自己的兒子變心不給自己養老送終,也完成了老伴的心願所有的積蓄都給了兒子。所以說養老的事情一定要考慮周到,因為是自己晚年的事情。一定要讓女兒心甘情願養老,又不會給他們一種免費保姆的感覺,也不會讓兒子覺得錢都是拿來做什麼的,心甘情願侍奉自己。

相關焦點

  • 失獨老人由誰贍養,房產由誰繼承?
    平時把養孩子的錢積攢下來,有較豐厚的積蓄,給自己老了安排一家品質較好的養老院度過餘生,情況不會差。失獨老人,付出一生的辛勞,花光積蓄,養大孩子不容易,有的子女還沒有成家就意外身亡了,讓自己父母成了失獨老人,一生繞不開的是失子之痛。精神受到折磨,老無所依,老伴在的還可以陪伴,一個先走的,另一個老人,沒有人照顧養老,病危籤字都找不到家屬。
  • 他一生最疼2個兒子,晚年卻只有女兒為他送終,兒子:有她沒我
    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一生擁有7個子女,無數孫輩,著實做到了「多子多福」,並且盡心盡力培育自己的兒子們,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晚年卻只有1個女兒為他送終,兒子表示有她沒我,父親死活都與他無關,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難道他的兒子們都是白眼狼嗎?
  • 7旬老父親跪求女兒賣房救老伴,女兒當場拒絕:為啥不讓你兒子賣
    有一個家庭正面臨著一件非常嚴峻的事情,這家的老父親已經年過7旬,但是老伴身體不太好,多年以來一直癱瘓在床,老父親獨自和老伴住在一起,日夜照顧老伴。後來老伴得了腦溢血,生命垂危之際,老父親希望兒子和女兒能夠出錢出力救救母親。老兩口有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都已經結婚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兒子和女兒給了老兩口一些錢之後就都表示沒錢再給老人了。
  • 財產給兒子,養老卻找女兒的父母都是什麼心理?真相戳心窩
    原來小瀟父母一直偏心她的哥哥,老人攢了一輩子的積蓄還有房產早早地都給了兒子。甚至小瀟出嫁時的彩禮錢老人都給了兒子,那時候小瀟的父母放出豪言養老又不指望她這個出嫁的女兒。可沒曾想,老人前腳更把財產都給了兒子,後腳就被兒媳各種不待見……後來父母就開始找各種理由問小瀟要錢,這次又說父親住院,讓她籌款10萬,不然就告她……財產給兒子,養老卻找女兒的父母都是什麼心理?
  • 75歲老人坦言:人到晚年,有錢與沒錢的區別太大,趁早多存錢吧
    人到晚年,手裡沒有些積蓄,在需要花錢的時候,伸手跟子女要錢的滋味太難受了,那份酸楚只有經歷過得人才能夠懂得。雖說金錢不是萬能的,可到了老年,如果沒錢,那是萬萬不能的。雖然大家覺得談錢傷感情,談錢太俗氣,可不談錢卻又傷心,尤其是老人需要花錢時,有多少子女因給父母拿錢彼此傷害的呢?
  • 退休老人自述:到了晚年後錢放哪裡好,給兒子還是女兒,誰最靠譜
    導語很多人都認為老人到了晚年之後,對自己最有保障的東西那就是錢和身體。如果有了這兩樣那麼就不用擔心往年過得不好,保證晚年會過得很幸福,因為有了錢和好身體,做什麼都行,也不用擔心晚年沒有錢用,想去哪就去哪,但是自己的錢,應該放哪裡最安全?
  • 父母把3套房子都留給了兒子,卻讓女兒養老,父母這樣做太讓人心寒!
    還有,老百姓常說:」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命根子「,很多子女多的老人,在對待子女方面總是偏向小兒子,孩子小的時候,無論有什麼好吃的都給小兒子,在老人老的時候,也都是把所有的財產,包括房產和金錢都留給了小兒子,大兒子或者女兒什麼都沒有,還要求所有的子女對老人一樣孝順,養老費均攤,這樣做的結果往往就會導致兄弟姐妹之間失和,還有子女少的老人,甚至把所有的家產都給了兒子,嫁出去的女兒毛都沒有,等老了沒有了經濟來源的時候
  • 兒女願意給這幾類老人「養老」,晚年變得很「吃香」,裡面有你嗎
    老人做得好,子女爭著養老王大爺今年已經60歲了,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年輕的時候也積攢了一些積蓄,將自己與老闆的「養老金」留了出來之後,剩下的錢都給兒女們分了,雖然女兒分的沒有兩個哥哥多,但是也十分的感謝父母。
  • 七十多歲老人感慨:不能自理了才明白,女婿哪是「半個兒」
    但是能攢下足夠錢的老人還是少數,一般人就靠退休金過活。很多老人除了靠兒女,自己收入不高,也沒有積蓄。一旦子女不孝順,那晚年的境遇就會比較慘了。所以健康很重要,行動方便的時候多多享受生活,對子女好一些,省得失能了,沒人願意照顧。
  • 爹做了30年蠟燭生意攢80萬積蓄,晚年身無分文:老伴貼給小兒子了
    老父親做了30年蠟燭生意攢了80萬積蓄,晚年身無分文:老伴貼給小兒子了本期情感調解的主題是家裡經濟一把抓的老母親老父親87歲,老母親79歲了,現在居住在小兒子家裡,吃飯兩個老人自己燒,前段時間,老父親突然找到大兒子和二兒子,說自己被小兒子夫妻倆捆住雙手打。
  • 「老人的錢,不就是給兒女花的嗎?」他的話,把家裡老人氣哭了
    許多父母年輕的時候養育孩子長大,好不容易等到他們自己成家立業了,原本想著能夠安享晚年了,然而現實則是冷酷而又無情的。費盡大半輩子為兒女拼死拼活,但是等老了需要子女的時候,他們卻躲得遠遠的,這時才真正體會到了失望和絕望的無奈。許多人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這並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很多現實的寫照。
  • 到了晚年,女兒和兒媳誰更靠得住?3個65歲老人說出了實話
    導語:人到晚年,女兒和兒媳,老人到底可以靠哪個呢?秦女士:65歲。深信女兒是嫁出去的人潑出去的水,女兒出嫁後就沒指望過女兒。到了晚年我就和兒子兒媳住在一起,因為我年輕時對兒媳也不錯,經過這麼多年的磨合,大家已經是一家人了,並沒有太多的衝突和矛盾。我身體不好的時候都是兒子開車,兒媳陪著我一起去看醫生的,女兒是來醫院探望一下。在醫院陪床的還是兒子和兒媳。
  • 人到晚年,到底兒子和女兒誰更靠得住?真相面前很多老人失望了
    不少老人表示,年輕的時候拼了老命想要生個兒子。當初的想法就是「養兒防老」,而閨女,出嫁後就成了人家的人,養老自然是指望不上的。可眼下,當初那些拼命想要生兒子的夫妻很多都到了六十以上的年紀。 那麼,人到晚年,兒子和女兒到底誰更靠得住呢?按理說應該是兒子,可事實卻正相反,不少老人也親自承認,養老女婿要比兒子強很多。
  • 9旬老人下肢癱瘓6根手指不能動 自製出行「神器」
    9旬老人下肢癱瘓6根手指不能動 自製出行「神器」 2017-03-老伴去世早,宋老由女兒照顧。宋老還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因病去世了。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曾經讓宋老沮喪之至,尤其是車禍後給他身體帶來的傷害。幸運的是,宋老僅是頸椎受傷大腦沒事,這卻導致他6個指頭不能活動、下肢也不能動。  樂觀生活:自製出行「神器」去看世界  宋老辦了殘疾證,是肢體三級殘疾。他以前很願意到處走,這下子受限了。
  • 為生兒子6年懷孕6次,妻子身體作病,丈夫:繼續努力,生個兒子
    為生兒子6年懷孕6次,妻子身體吃不消,丈夫:再接再厲生個兒子 媛媛自從與丈夫結婚之後,簡直如生活在煉獄一般,為了生兒子,可笑的將自己一輩子都搭在了婚姻的墳墓裡
  • 老人用女兒的彩禮錢置辦兒子婚禮,去世後卻只有女兒來送終
    至今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嫁出去的女兒等於潑出去的水,只有兒子才是家裡的頂梁柱。如今村裡的這種思想卻因一個故事,而發生了改變。圖片來自網絡據村裡的老人講,很多年以前,村裡有個叫書琴的老人與丈夫德柱結婚不久,便生下了一個女兒。
  • 人到晚年,錢和兒女誰更靠得住?3個老人的親身經歷很現實
    社會中存在著一個問題,很多老人晚年的生活是無助的,養老問題的存在也讓自己感覺到壓力很大,試想一下人老了身邊沒有人照顧,那是多麼可憐的無助的。常見的養老方式有兩種,那麼人到晚年,錢和兒女誰更靠得住?每個老人都經歷過年輕的時候,很多時候性格決定了他們晚年的生活狀態,晚年也無非就是兩種生活方式,要麼和兒女在一起,朝夕相處也好有個照應,這種方式難免會有很多摩擦,老人們不要糾結。在一種就是自己有積蓄,可以花自己的錢養老,這樣自己也過得舒心,不用看著別人的臉色,也算是得個清淨自在。
  • 有兒子和沒兒子,晚年生活差異有多大?這幾方面了解下,很現實
    ,在其兒子成家後,可以說老人基本都是要幫著兒子兒媳帶孫子的。而老人出於心疼自己兒子的考慮,很多都會選擇在退休後去兒子家幫他們小夫妻帶孩子。 就這樣老人的晚年時間多半是要犧牲掉的,他們也會更辛苦,不過不少老人的觀點是雖累一些,日子也要過得更充實,最起碼不會感覺太孤單。
  • 老人用畢生積蓄買婚房,婚後斷了聯繫,兒子卻說:「你別來我家」
    知乎有個問題:假如你給兒子買房後,會去他家長住嗎?心細的網友發現這裡用了「他」字,可見是有個故事的人,才會問出這樣子的問題,想必有一番遭遇。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給兒子買的婚房,有時候就連門都進不去。所幸的是兒子很爭氣,靠著家裡打點的關係與努力,考上理想大學,畢業後還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兒子大了也該找媳婦,李宇自己也找了個女孩子,兩人交往一年,就提出要結婚的意思。這讓老兩口都樂壞,兒子就連兒媳都找好,不用自己操心。但女友明確要求有買套房子,不和公婆同住。老兩口嘆了口氣,這一天終於來了,果然房子是結婚的必備品之一。
  • 女兒用來養老送終,兒子用來繼承財產,這種觀念合理嗎?
    生病了只會想到女兒,絕不會去考慮兒子。給錢時只想到兒子,絕不會想到女兒。獨生子女一般不存在這種問題,但現在二胎開放了,以後你們作為父母也會有這樣的一碗水要不要端平的問題。如果你是兒子有這樣觀念的父母肯定是太高興不過了,如果你是女兒或者女婿,請問你甘心接受這種安排嗎?迷途不知返冷酷的愛著:贍養老人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