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和你們一樣關注三農知識的【農村小小薇】,關注我帶你看更多的三農知識,我會為廣大讀者朋友持續不斷的發布「三農」相關常識
有多少人喜歡去不同的地方旅行,其實並不是為了欣賞風景,還有一點小心眼就是想品嘗各地的美食,畢竟美食也是不可多得的。
魚是許多人喜愛的一種美食,在我國古代還有「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成語,可見其美味程度。我以前就給大家介紹過不少的魚類,今天再來科普一下我們南方特有的一種魚類,它是鯉魚的一個變種,它長得很像鯉魚,它的重量不超過半斤,曾經是宮廷貢品,乾隆皇帝非常讚賞它,從此每年都向朝廷進貢。
草魚的傳說。
乾隆皇帝非常喜歡在民間故事中遊山玩水。民間也有許多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故事,看過《還珠格格》的朋友,都應該記得這一點。乾隆年間,下江南,又來到廣西桂林這一代。地方官員知道乾隆愛玩,愛吃,所以為了取悅皇帝,也想盡辦法,從各地搜羅各種山珍海味,還偏愛當地的名廚。
乾隆長年居住於京城,而這裡的飲食也已以北方風味為主。此時在桂林府這邊品嘗地道的南方美食,感覺異常新鮮。用餐時,尤其是餐桌上的一盤魚。於是問大臣:這是什麼魚,怎麼這麼鮮嫩美味?還有一絲腥味。
府臺就答道:這是本地特產魚,叫做禾花魚。雍正很好奇,什麼是青魚?府臺連忙解釋說,禾花魚就是田裡的鯉魚,這是當地百姓用稻田餵鯉魚,他們又非常愛吃稻花,這樣的魚不僅肥大,嫩滑,關鍵是沒有腥味,而且有稻花香味。
康熙聽了,龍顏大悅說,禾花魚這麼鮮美,武昌魚也無法比擬。從此,當地的禾花魚每年都被列入土貢,供朝廷食用。
稻草魚科普
實際上,禾花魚是鯉魚的一個變種,它也是我國特有的魚類。草花魚和鯉魚長得差不多,不過體色主要是黑色,而且個頭比鯉魚要小很多,一般是50-250克,很難長到半斤。與鯉魚相比,禾花魚養殖也有講究,就是把魚苗放到稻田裡養殖,等到稻田裡揚花抽穗,它們就會捕食掉在水裡的禾花。這種魚不但肉嫩,而且有禾花香,故名。
稻草魚的價值
草花魚雖是鯉魚的變種,但其味道卻遠遠超過鯉魚。這款魚體肥瘦適中,吃起來肉細,皮薄,且刺少肉多,味道十分鮮美。此外,禾花魚的營養價值很高,富含蛋白質,尚無魚腥味,吃起來有濃鬱的稻花香味。不管是清蒸、黃燜,還是油炸、蒸,尤其是燉煮後的味道更佳。
最後的結論
更為值得注意的是,禾花魚與水稻共生,即不需要飼料,完全是生態養殖的綠色安全食品。現在本地正宗的禾花魚可以賣到40元一斤,就像曬成魚乾的禾花魚,價格要貴得多,但在市場上仍然供不應求,深受本地及外地遊客的喜愛,近年來也遠銷海外。
以上是【農村小小薇】為大家介紹的,關注我,不迷路,了解更多的三農問題和知識,感謝你們的點讚,關注和閱讀歡迎下方留言
本文由百家號作者【農村小小薇】首發,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