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烤箱,那麼古人是怎樣做出可口的小點心的呢?

2020-12-12 笑笑的麥子

有網友問:古代的丫環小姐是怎樣在沒有烤箱的情況下做出可口的小點心的?

點心的製作方法很多,不一定全部要用到烤箱,可以蒸,可以油炸、可以煎、可以烙、還可以在爐子上烘烤等等。

我們小時候家裡沒有烤箱,吃的那些點心零食之類的很多是用蒸或是油炸等方法做出來的。但對於烤,則操作的不多,頂多是在家裡自己用爐火烤些紅薯、土豆、年糕等簡易的食材,或去街上買點烤好的燒餅。

從烹飪的角度上來講,從人類懂得用火後不久便已經有了「烤」這個烹飪方法。最初是在火中烤,後來又演變成將原料移至火焰之外的烤法,古代稱為「炙」,再然後有了各種相應的工具。歷史的文明總是一步步在往前進的,我們現在用的有些烹飪工具也是從古代慢慢的演化而來。

在我們當地的博物館裡看到過古代出土文物中有和烹飪相關的工具,其實古人也是很聰明的,心思很巧。所以即使沒有現代化的烤箱,我相信古人做出可口的點心也並不是件難事。

在中國古代106行民俗圖中有張賣吊爐燒餅的:其人用泥爐一個,內燒劈柴,鐵鏈掛在梁間,以白面做成燒餅,上粘芝麻,放在泥爐之下鐵盤內,少刻竟熟,名曰吊爐燒餅。

雖然沒有看到實物,但我們仔細看這段文字,這吊爐的構造,與現今的烤箱有什麼區別呢?無非是能源與外殼變了。以前燒柴火、木炭,用泥爐;現在用電烘烤、爐子的外殼變為鐵製的,但本質上都是用烘烤的方式使食物由生變熟。這古人能用吊爐做燒餅,同樣,其它需要烘烤的點心也可以用吊爐去完成。

其實真的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就說我們現代人常吃的麵包吧,麵包的歷史可能要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發酵史的最早記載表明,奠定現烘焙食品工業的先驅者是古代埃及人,麵包作為一種技藝是由古代埃及人開創的。

古代埃及人沒有烤箱,那麼他們又是用什麼烤麵包的呢?最初埃及人所使用的烤爐是一種用泥土築成圓形烤爐,它上部開口,使空氣保持流通,底部生火,待爐內溫度達到相當高時將火熄滅,撥出爐灰,將調好的麵團放入爐底,利用爐內餘熱烤熟。

如果說起烘焙的發展史,那又有很多的故事,還是說說我們自己國家的古人是怎樣製作點心的吧。

《隨園食單》是清代美食家袁枚所寫,書中有一小部分內容專門介紹點心,大多為蒸的方法,我想製作點心用「蒸」這個方法在當時應該是比較普及的。

但也有不同類的,比如「楊中丞西洋餅」:

用雞蛋清和飛面作稠水,放碗中。打銅夾剪一把,頭上作餅形,如蝶大,上下兩面,銅合縫處不到一分。生烈火烘銅夾,撩稠水,一糊一夾一熯,頃刻成餅。白如雪,明如綿紙,微加冰糖、松仁屑子。

一糊一夾一熯,這裡面「熯」,指的就是燒、烘烤的意思。看上面的文字,我們完全可以想像出這做西洋餅的工具是怎麼樣的,而「白如雪,明如綿紙,微加冰糖、松仁屑子」的西洋餅倒有點兒讓我想起茯苓餅的樣子。

還有一則做「花邊月餅」的:

明府家制花邊月餅,不在山東劉方伯之下。餘嘗以轎迎其女廚來園製造,看用飛面拌生豬油千團百搦,才用棗肉嵌入為餡,裁如碗大,以手搦其四邊菱花樣。用火盆兩個,上下覆而炙之。棗不去皮,取其鮮也;油不先熬,取其生也。含之上口而化,甘而不膩,松而不滯,其工夫全在搦中,愈多愈妙。

「用火盆兩個,上下覆而炙之」,這裡面的「炙」為烤的意思。古人在沒有烤箱的情況下,照樣能把點心做得精緻而美味,「含之上口而化,甘而不膩,松而不滯,其工夫全在搦中」,烤餅的工具與方法是一方面,最主要還是廚師做餅的手藝。

有回我看見一家燒烤店將食材放在鵝卵石上面烤,當時我覺得挺新穎的。但看過了《隨園食單》中一則「天然餅」的做法,才知原來是我們今人在向古人學習。

涇陽張荷塘明府,家制天然餅,用上白飛面,加微糖及脂油為酥,隨意搦成餅樣,如碗大,不拘方圓,厚二分許。用潔淨小鵝子石,襯而熯之,隨其自為凹凸,色半黃便起,松美異常。或用淡鹽亦可。

古人在沒有烤箱的情況下,做出來的點心花樣品種還有很多,這裡就不一一述說了。我一直覺得古人在吃食方面比我們現代人要講究得多,這在很多小說中看到古代點心的取名,就能感覺到不同。雖然不知點心的味道好不好吃,但他們所花費的心思一定不會比現代人少。

生活是很真實的柴米油鹽,一簞食,一瓢飲。我是笑笑的麥子,謝謝您的閱讀,如果您有更好的想法,歡迎在下方評論或留言!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希望您能為我點個讚,並關注我一下,最後別忘了幫我分享,轉發一下!特別感謝!

相關焦點

  • 介紹幾款做法簡單的可口點心,讓你在家裡也能輕鬆做出美味!
    介紹幾款做法簡單的可口點心,讓你在家裡也能輕鬆做出美味!作為一個資深吃貨,身邊又怎麼能少的了香酥可口的點心呢?出去買呢,少不了要排老長老長的隊,吃貨豈能容忍美食盡在眼前卻不能夠一吃為快?想要自己做點心,品味美食的同時又能體驗一把美食製作過程中的樂趣,卻又擔心自己是手殘黨做出來不養眼不好吃?別擔心,下面就給你介紹幾款做法簡單的可口點心,讓你在家裡也能輕鬆做出美味!
  • 國學知識:古人為什麼把零食稱為「點心」?
    古人為什麼把零食成為「點心」?很多人都有吃零食的習慣,但現在很多人都是簡單的把閒餘時間吃的東西稱為零食。其實在古代的時候,男人都喜歡把零食成為點心,那麼這樣一種來歷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會稱為點心?其實古人所說的點心,也就是正餐以外的小零食,特別是一些美味的小糕點。國人的零食也以糕點為主,點心這一個詞在唐代的時候才開始出現,指的範圍比較廣。南宋時期就有記載:世俗例以早晨小食為點心,是唐時也有此語。所以可見點心最早的時候是在早晨吃了一些小食品,比如說饅頭混沌,都可以成為點心。
  • 古人生活揭秘,沒有橡皮,古人如何處理寫錯的字呢
    夥伴們,好奇的小宮又來啦。小夥伴們有沒有像小宮一樣好奇過在古代,寫錯字的古人是怎樣解決的呢?小孩子們寫錯了字拿起橡皮擦,大人在手機電腦上寫錯字就可以刪改,大家都習慣了如此方便的現代生活了吧,大家有沒有想過,中國書法文化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從甲骨文開始,如果直接塗抹,不僅不方便,也會影響書法的欣賞功能。沒有解決方法嗎?小宮不禁好奇,那麼古人寫錯字是怎樣解決的呢。接下來,就讓小宮帶著大家一起去找尋答案吧。
  • 古人沒有洗衣粉怎樣洗衣服的,原來古人的洗衣工具也多種多樣
    夥伴們好,好奇的小宮又來啦。小夥伴們有沒有像小宮一樣好奇過在古代,沒有洗衣粉,古人是怎樣洗衣服的呢?隨著科技的普及,洗衣機成了家家戶戶的標配,洗衣粉洗衣液的牌子也是層出不窮,洗衣粉在現代很常見了,基本上每個家庭在洗衣服的時候都會用到。
  • 古代沒有肥皂之類的東西,那麼古人洗澡用什麼?答案讓人詫異
    古代沒有肥皂之類的東西,那麼古人洗澡用什麼?答案讓人詫異現在的女孩子洗澡都是很講究的,有各種各樣的香香劑來洗澡,什麼玫瑰味呀,菊花味呀,櫻花呀等等~因為女生天生的就喜歡香香的東西,她們喜歡把自己洗的乾乾淨淨的然後就睡個美美的覺,讓一整晚都很舒服……然而在以前的時代裡,我們根本就還沒有研發出沐浴露,那麼,那個時候的人們,尤其是女生,她們是怎麼讓自己身體乾淨的呢?難道就用白水來洗澡嗎?
  • 不用烤箱做出千層酥餅,比買的點心還好吃,家裡孩子特喜歡
    大家平時應該都挺喜歡吃一些小點心之類的,這些點心不僅是餡料味道甜美,外皮一般也是酥脆可口的,而且還非常香,就算沒有裡面的餡,只吃外皮就能吃下去不少。不過這種酥脆的外皮可不是隨隨便便做出來的,要想做出來酥脆多層,就要一層一層給面抹油,這樣烤好了之後才會分層。
  • 烘焙有道,38升電烤箱打造可口點心
    很多人對烘焙情有獨鍾,但是火候卻老是把握不好,做出來的食物也就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一臺電烤箱就不可缺少了,操作起來簡單快捷,能夠將烘焙的溫度和時間設定到位,能夠製作出美味可口的點心,達到烘焙技術質的飛躍。
  • 寒冷的冬季,古人是怎樣做到避寒的呢?
    現代冬季人們全靠取暖設備過冬 那麼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 古人們都是怎樣過冬的呢? 衣
  • 古代天黑了沒有燈,那古人都幹什麼呢?
    一般來說,現代人晚上在幹啥,古人也一樣幹啥,當然要除去那些古代所沒有的黑科技,比如手機、電燈及各種用電設備。人不管古代,還是在現代,都分個三六九,同樣的道理,古人在晚上的活動也要因人而異,比如皇室、王侯將相這些上層社會的古人,晚上的生活可就豐富了。
  • 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小點心,家裡有烤箱就能做,香甜薄脆
    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小點心,家裡有烤箱就能做,香甜薄脆!去年的時候一時頭腦發熱,就在網上購買了一個烤箱,買回來烤了幾次紅薯,喝了幾次小麵包之後就放置在一邊,再也沒有用過了,今年正好放假的時間非常長,於是我又把家裡的烤箱利用起來,做了很多小點心,在這裡和大家分享其中的一種。
  • 拼音在清朝才有雛形,古人沒有拼音怎樣識字?古代注音法令人嘆服
    漢字是目前我們每個人都在使用的,中國的漢字有幾千年的歷史,古代的時候人們最初為了記事方便用在石頭上木頭上刻簡單的符號,這些就是漢字最初的模樣,隨著後來人類文明的發展,漢字逐漸被定行,出現特定的樣子和意思。
  • 古代沒有拼音,那麼古代人們是怎麼判斷讀音的?
    但是我們現在所用的新華字典,以及裡面所配備的標音,這種方式方法用了才幾十年而已,那麼在拼音發明之前,尤其是在中國的古代社會,人們是怎麼確定一個字的讀音的呢?其實古人可聰明著呢,今天的故事,小編就和你聊一聊,沒有拼音的那些時光裡,古代的讀書人們是怎麼確定字的讀音的。
  • 手不沾面,用烤箱做出三道小點心,全靠手抓餅,省力又好吃!
    萬能的手抓餅製作的小點心教程來了!【蛋黃酥】裡面真的有蛋黃的蛋黃酥,鹹香綿甜,酥香可口。早餐做一份,搭配奶茶,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烤箱提前預熱五分鐘,把烤盤放入烤箱,200度燒20分鐘。外表金黃,按一下酥酥的,輕輕一咬就能看到蛋黃,非常有食慾。【蝴蝶酥】萬能手抓餅裡最簡單的一款,可以當成小零食的一款。
  • 沒有麵包機,沒有烤箱,零基礎,一樣能做出的蒸麵包。
    其實好多美食看起來麻煩,做一次就覺得沒想像中那麼難哦,做幾次就覺得很簡單,麵包美食不用烤箱,不用麵包機,也不用專門的麵包粉,就能製作出來你知道嗎?當然使用麵包粉的效果會更好呢。今天阿琪就分享麵包的做法,相信你看了之後就能學會,做了就成功。
  • 古代沒有洗髮水,那古人究竟是怎麼洗頭髮的呢?看完長知識了
    可問題是,古代並沒有洗髮水,那古人們究竟是怎麼洗頭髮的呢?難道僅僅只是用清水衝洗嗎?當然不是!對於古代的王公貴族來說,他們洗頭髮時用到的「洗髮水」就比較高級一點了——淘米水。不過,用淘米水洗頭對於尋常百姓家來說是非常奢侈的了,有些百姓連飯都吃不上,哪裡還有什麼淘米水呢?因此,這種奢侈的「洗髮水」一般也只有那些王公貴族才能用得起。那麼百姓們一般都用什麼來洗頭呢?答案是「皂角」。
  • 古代沒有「拼音」,古人如何「識字」?這法子,厲害了!
    古人的智慧到底有多厲害?今天我們又領教了「一招」!大家都知道,在中國古代是沒有漢語拼音的,不止是很早以前沒有,就連清朝都沒有!也就是說,在中國長達5000年的文明裡,雖然有漢字存在,卻一直沒有拼音,那麼古人是如何「識字」的?並且還能寫出那麼多膾炙人口的詩句。
  • 在家怎樣才能做出,酸甜可口的松子魚呢
    在家怎樣才能做出酸甜可口的松子魚呢。前面我給大家說了剁椒魚頭,酸菜魚,什麼什麼魚,但是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是松子魚。一般家庭很少做這道菜的。這道菜非常的麻煩,所以說一般都在外面吃。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是在家。也可以做出美味可口的松子魚。這個魚吃起來酸酸甜甜的,非常的開胃。
  • 古代冷知識:沒有玻璃,古人是怎麼用易碎的紙窗遮風擋雨的呢?
    古代冷知識:沒有玻璃,古人是怎麼用易碎的紙窗遮風擋雨的呢?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是沒有玻璃這種東西的,就算有,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也是一輩子都夠不著的奢侈品,哪裡會用的起。於是古時候的百姓們就想到了用廉價易得的紙來糊窗戶,也達到了很好的遮風擋雨的作用。
  • 古代有沒有褲子,古人是如何為腿部禦寒的呢?
    看古裝劇的朋友會發現一個問題,古代人的服裝大多都為裙袍,這就不僅讓人感到疑惑,也會產生一個疑問:古人究竟有沒有褲子,如果沒有,古人裙袍下面又穿著什麼呢?眾所周知,中國處於溫帶地區,四季分明。如若夏天不穿褲子,那倒還有幾分涼爽。
  • 古代沒有洗潔精,古人用什麼洗碗?漲知識了!
    但是問題來了,在沒有洗滌劑的古代,古人們是怎樣洗碗呢?毫無疑問,古人的餐具也會有油汙問題,那麼他們是怎麼清潔的呢?有史料記載,一般普通人家都是用熱水清洗的,最多也就加一點草木灰或鹼粉清洗,草木灰就是柴木燃燒後留下的灰燼,有時候他們還會將草木灰泡水,取上層清澈的「灰水」洗滌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