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直聘的老闆們嘴巴有多臭?

2020-12-12 酷扯兒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X博士,ID:doctorx666】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在2002年,如果一個普通人想找份工作,那他很可能會選擇在天橋下,留下等待工作的電話號碼。

這種原始而質樸的找工作方式,是當時不少求職者的選擇。

因為剛跨過千禧年的世代,沒有4G網絡,沒有智慧型手機。

寫完電話號碼後的民工們,就像把簡歷裝進瓶子扔進太平洋,靠運氣等待一張碰巧路過的網。

於是,關於2002年的求職故事,阿杜在《撕夜》中,這樣唱道:

這首歌折射出了當時的就業壓力,是就業市場不發達造成的結果。

2002年,中國剛剛加入世貿組織,有145萬應屆生湧入人力市場,可相應的市場配套設施並沒有發展健全。

於是,接收一條三毛的招聘簡訊,也成了應屆生們首選的求職工具。

而在2020年,如果一個普通人想找份工作,似乎只需要一部手機就夠了。

求職App多如牛毛,無論哪個軟體一搜,似乎都有成千上萬的工作虛位以待。

上午在領英與行業同仁談笑風生,下午在58部落看大伙兒的求職筆記。

但我們找到好工作了嗎?

在2020年,網絡招聘網站,依舊擁擠著無形的人山人海。

畢業季到了,很多年輕人在電梯口被「找工作,就跟老闆談」的slogan反覆洗腦後,心高氣傲地去BOSS直聘追夢。

於是乎,一個叫做#boss直聘崩了#的話題,就出現在了熱搜上。

求職者們反覆踩軋,又於是乎,出現了1個職位有210個人投放簡歷的局面。

供給端上,求職者們一個崗位難求。

但需求端上,BOSS直聘的一些boss們,卻對著求職者們,開始兇猛抨擊……

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曾提出過「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的終極哲學問題。

在BOSS直聘裡,一些所謂的老闆們,也會通過各種嘴臭謾罵,對你持續地發問類似的問題。

他們首先會不斷關心你:「你從哪裡來?」

BOSS直聘上有個別老闆,擅長在嘴臭中祭出花式地圖炮,針對湖南朋友的定向火力尤為迅猛。

有的boss,顯得比較委婉,一句「最近湖南是有什麼政策嗎?」,像在微妙的交流中,委婉地給你嘴裡塞上一條蜈蚣。

有的boss還十分循循善誘,聽說你是天津人,立即給你抖摟出了天津人的「原罪」。

如果說社會新聞評論下的地圖炮,只能算是清軍的紅衣大炮。

而BOSS直聘上的地圖炮可以說是德軍的古斯塔夫超重型軌道巨炮。

除了關心「你從哪裡來」外,有的boss還特別關心「你是誰」。

有的boss還沒跟你聊上幾句,就會對你直接進行人身攻擊,進一步打壓你的自尊心。

有職業學校的朋友,見面就被直接國罵,甚至還質疑起了求職者的家教。

有普通本科的朋友被boss嘴臭:「學歷不高還自視清高,都不值得機子群發消息」。

就算你能扛住地圖炮和學歷大砍刀,boss們還會對你進行無限制嘴臭。

有的boss會莫名其妙引戰對罵,沒有任何理由和徵兆,講究出其不意和花樣奇特。

至於你要到哪裡去,這些無限制嘴臭的boss們,也為你謀劃好了出路。

北京,月薪3500,不願來就滾。

「招人嗎?」

「你腦子壞了?」

有時候,boss們還會給你來一波陰陽人攻擊。

「不用看簡歷了,你當省長一定行!」

與嘴臭boss的交鋒,令人疲憊憔悴。

但其實自打開求職App的那一刻起,求職者就註定了要經歷一場惶惑之行。

文字是歷史的流動,那麼BOSS直聘上的暴躁老闆們將用樸素的中文一舉消滅你的就業熱情。

建築是凝固的歷史,BOSS直聘上各種令人迷惑的招聘奇觀,就是BOSS嘴臭宇宙裡的標誌建築,是BOSS嘴臭體系的凝固和延伸。

Boss們嘴臭的本質原因,是由於人才市場供需錯配。

一方面,簡歷供過於求,讓求職者在boss面前,顯得更加卑微。

另一方面,boss們為了找到更能抗擊打的精英社畜,也會紛紛開出各種奇葩的招聘條件,對你圍追堵截。

你會關心收入多寡,於是,有的boss就會在招聘詳情裡寫道:「嫌錢多你別來」。

你開心得面紅心跳,感覺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

但點開一看,諮詢項目管理,月薪4-8K,坐標北京。

你會關心辦公環境,你卻能發現有的boss對氛圍好的定義是四個字:冬暖夏涼

你會關心福利和待遇,你卻會發現新員工的福利待遇是:可以轉正。

更遑論,還有數不清的迷惑招聘奇觀,坐落在App各處隱秘的角落裡。

準備隨時見證求職者的人格和尊嚴被無情推下社會懸崖。

boss直聘,見證了求職者能有多卑微。

因為這是一個徹底的勞動者們相互踩踏碾壓的需求方市場。

工資低到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它不敢打出來的。

投資實習生,日薪10塊,只是初級水平。

那頭,曾夢想畢業後輕鬆月薪20k的未來程式設計師,望著1-2k的年薪,恍惚以為自己進入了平行宇宙。

這方,勇於打破馬克思價值規律的招聘,為985、211研究生勾勒出窒息的人生圖景:

你一個高材生,可以拿著起薪3k的工資,每日收發信件、訂水、訂票、訂房、取快遞...

而所謂高收入的3萬月薪的數據運營,正等待著諾貝爾獎獲得者。

曾經你想像中的合伙人,可能是阿里十八羅漢那樣的,千萬年薪,財務自由。

但此刻,你能在boss直聘上,看到一線城市裡清一色月薪2k的合伙人虛位以待。

這無疑把合伙人的這張鍍金名片都給刮下了一層痧。

如果說,德不配位的低薪,是對求職者的尊嚴踐踏。

那麼,無理取鬧的招聘需求,就是對求職者的人格強姦。

比如應聘個兼職初中英語老師,你另一端的那個boss,可能會要求你兩星期內把「初中所有英語課文背下來」,否則「不必再談」。

也有boss會關心你的人生與家庭,在招聘前寫下了六條軍規鐵令。

但我實在想不通孝順這件事在找工作上如何進行量化。

但終於,在看到性感boss在線選妃的時候,你再也忍不住了。

直聘變直姘,擊碎了求職者最後的忍耐底線。

「能接受親密關係」就明晃晃地寫在職位描述的開頭,像boss今晚讓你加個班兒一樣理直氣壯。

而當boss選妃的試探變成疑問句,其效果更是比任何boss嘴臭武器都令人反胃。

「有對象嗎?」

「開放嗎?」

而這一系列冒犯的問句,把我從啞然失笑推向了愕然失語。

我逐漸陷入了更大的困惑迷林:求職找工作看起來這麼天賦人權的事,為何最終會催生出一個充斥著嘴臭與奇觀的人間修羅場?

為了探究BOSS嘴臭宇宙和招聘奇觀的成因,我翻開了露絲·韋津利的《髒話文化史》,試圖尋找些許答案。

在菲力普斯看來,人們對不敬語愈來愈司空見慣。

書中這麼說道:「如今要好幾個『幹』,才能達到十年前一個『幹』的力度。」

這一句在情感層面你可以理解為道德式微。

但在理智層面,你其實也可以解讀為商品社會下,「人」的價值式微。作為「人」的求職者,其價值正在向「商品」跌落。

晚清的海外「求職者」們——華工,他們因為被中介、老闆兩頭欺壓,也被稱為「賣豬仔」,他們的求職中介,則被稱為「豬仔館」。

嘴臭多了,髒話就會貶值,作為商品的求職者多了,貶值只是客觀規律。

供給方和需求方之間不平等的天平,註定了想找份工打的人,保持卑微才能生存下去。

BOSS直聘研究院有份《2020應屆生春招趨勢報告》。

報告無情指出兩個客觀現實:

1、「當下市場的平均招聘薪資低於年輕人的平均期望」

2、「2020年一季度,企業對應屆畢業生的招聘需求同比下降22%。」

說得直白點,就是年輕人找不到工作,賺不到錢。

面對高度激烈的求職境況,BOSS直聘向年輕人給出了誠懇建議:明晰自我認知,快速調整求職期望。

我卻不禁回想起,它那句曾經令人熱血沸騰的宣傳slogan——「找工作,我要跟老闆談」。

問題是,老闆願意跟你談嗎?

一方面,在BOSS直聘上,只要隨便一搜,就能知道,你很多對接的所謂「boss」,其實也是各種HR。

有在BOSS上享受罵完求職者的HR,最終也不得不上網卑微求助「如何才能要回自己的工資?」

而如果你再隨便一搜,也會發現,boss嘴臭你,可能算是幸運之一。

因為還有一種可能是HR們看了你的簡歷後,就已讀不回了。

你可能永遠想不通,那頭已讀不回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是自己真的太菜?是人事專員為了業績考核,打著面試幌子屯簡歷拉人頭?是公司故意掛著空職,給自己變相打廣告?...…

所以戲劇性的是,雖然角色不同,最後卻似乎也沒有哪一方算是贏家。

事情最終滑向了一場毫不稀奇的,社畜之間的相互踩踏。

「boss直拒 ,前程堪憂,失聯招聘......」

在2002年,阿杜曾在《撕夜》裡這樣唱道:

那本指引迷途心靈的密碼

我的未來依然沒有解答

對於2002年的求職者來說,那本心靈密碼會是什麼?

是1998年修訂本的《新華字典》嗎?

2002年,阿杜沒有替求職者找到答案。

可20年後的今天,我們的未來,在被boss們罵得狗血淋頭後,也依然沒有解答……

相關焦點

  • 雖然BOSS直聘的廣告有爭議,但「跟老闆談」這件事是真的!
    雖然BOSS直聘的廣告有爭議,但「跟老闆談」這件事是真的!02BOSS們需要「直聘」撇開廣告語效果不談,倪叔更感興趣的是,BOSS直聘出現的契機是什麼?和老闆談的確能提高效率,但前程無憂和智聯招聘做了這麼多年,都沒想到「直聘」模式,BOSS直聘怎麼就能悟通這點並迅速起家呢?這必然和社會的發展階段有關係,去年,1996年出生的大學生開始踏入職場,他們約有1500萬人。我們把時間往前推,1968年生人踏入職場的時間大概在20年前,他們約有2800萬人。勞動力數量的縮減、教育背景的提升都是正在發生的事實。
  • Boss直聘app怎麼樣靠譜嗎 Boss直聘怎麼投簡歷方法介紹
    Boss直聘很好的創意,能讓廣大網民直接聽到企業對人才需求的相關信息,希望能繼續努力及時更新內容豐富內容。Boss直聘靠譜嗎?  至於說靠不靠譜,很多東西都是相對的,具體還是得自己考究衡量。
  • 為什麼年輕人找工作都上BOSS直聘?
    找工作,就上Boss直聘,這是目前很多人對於Boss直聘這一家專注於網際網路招聘平臺的印象。伴隨著Boss直聘的影響力的提升,越來越多招聘Boss和求職者都選擇來Boss直聘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Boss。從艾瑞等相關諮詢機構得到的數據顯示,目前Boss直聘妥妥地已經成為網際網路招聘的第一梯隊。
  • 《Boss直聘》發布招聘信息的方法介紹
    與其它app不同的是,Boss直聘是HR與求職者直接現在溝通面試的,省去了很多中間環節。那麼如果我們想要在Boss直聘發布招聘信息該怎麼弄呢?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下載boss直聘APP,將boss直聘APP下載到手機上,超簡單。打開Boss直聘,點擊「發布職位」在「發布職位」界面中填寫相應的職位信息後,點擊「發布」即可。
  • 「找工作,跟老闆談」,盤點一下BOSS直聘那些營銷「騷操作」
    想起BOSS直聘這個招聘公司,就能想到其洗腦的廣告詞「找工作,跟老闆談」。自2014年BOSS招聘軟體上市以來,除了洗腦的廣告,BOSS直聘還有很多營銷「騷操作」,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復盤一下BOSS直聘有多「騷」。
  • Boss直聘的「流量饑渴症」
    不知何時起,Boss直聘製作了一批廣告,並將「找工作,我要跟老闆談」以不斷重複的形式,投放至各大電梯間。在筆者探訪過程中,有居民甚至因不堪忍受噪音,而選擇走樓梯。  「我孩子還小呢,聽了這個廣告,天天在家裡重複,我都氣樂了。」一名寶媽稱。  而在網際網路上,對於Boss直聘廣告的評價,可以說是兩極分化。不認同者認為,廣告語重複率過高,洗腦效果過強,拉低品牌形象。
  • 請問有人用BOSS直聘找到工作的嗎?怎麼樣?
    Boss 直聘還算好用。我一個朋友去年就是通過BOSS直聘找到的工作。BOSS直聘的出發點挺好,直接讓boss和應聘者建立聯繫,高效快捷。BOSS直聘這種特殊的模式,也導致了它有幾個天生的缺陷。更適合社會招聘;更適合中層boss使用;傳播範圍有一定限制;BOSS直聘成功率比較高的場景,是boss
  • BOSS直聘攤上事,招聘騙局幾時休?
    其暗訪記者發現,BOSS直聘上,多家公司涉嫌情色招聘——既有專門為「客戶」物色女子的「中介」,也有親自在別墅裡面試,並對應聘者動手動腳的老闆,甚至有公司名為招聘助理實為替「客戶」尋找性伴侶。文章用好幾個實例證實了,在BOSS直聘網上,不少發布者打著正規招聘的幌子,實則暗地裡找女性提供情色交易。
  • BOSS直聘《老闆不知道的我》萬元故事線索徵集啟動
    近日,BOSS直聘影視中心聯合騰訊視頻出品的職場紀實節目《老闆不知道的我》第二季正式播出,上線六周累計播放量突破1.2億,微博話題總閱讀量超6億。8月4日,《老闆不知道的我》第二季總製片人唐思施宣布為《老闆不知道的我》第三季萬元徵集線索,未來將更多聚焦職場新人以及小鎮城市的職場故事。作為國內首檔聚焦職場關係的系列紀實節目,《老闆不知道的我》第二季延續了第一季的拍攝方式,全程記錄了8對老闆與員工面對面溝通的場景,集中展現當下矛盾衝突,讓觀眾直觀看到跟老闆談可能會面對的境況,探討直接溝通的必要性。
  • Boss直聘暗藏情色招聘
    【Boss直聘暗藏情色招聘】多家公司涉嫌情色招聘——既有專門為「客戶」物色女子的「中介」,也有親自在別墅裡面試,並對應聘者動手動腳的老闆,甚至有公司名為招聘助理實為替「客戶」尋找性伴侶。今年以來,包括北京、杭州、南京在內,有多個地區的網友反映,在BOSS直聘上遭遇「情色招聘」。此類招聘信息多打著「董事長助理」、「生活助理」的旗號,工作內容描述簡單模糊、語焉不詳,而實際要求應聘者提供性服務。11月初,新京報記者在BOSS直聘上向20餘家類似招聘企業發起求職申請,申請職位包括「助理」「秘書」等職位,有7家企業與記者取得進一步聯繫。
  • 貨比三家告訴你:Boss直聘VS趕集為什麼騙你沒商量
    當然寒假結束後,馬上迎來招聘季,網上投簡歷已然成為趨勢,貨比三家體驗官帶您了解下Boss直聘和趕集招聘。平臺概況:Boss直聘: 「BOSS直聘」試圖通過「從BOSS到求職者」的新模式來提高招聘和求職效率,更好地解決網際網路人才需求問題。
  • 洗腦廣告刷屏是假象,在BOSS直聘遇到一個真BOSS有多難?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BOSS參與到招聘中也成了一個賣點,有意思的是近來有媒體曝光BOSS直聘裡遇到真BOSS的概率不高,就此我們做了一些數據統計,以求說明些問題。2.上海作為經濟中心的上海似乎格外重視市場營銷和產品測試,有超過半數的職位由人事部門發布。3.廣州羊城廣州的BOSS們似乎都比較忙,四個常見職位中老闆們參與發布的大概只佔十分之一左右。而廣州的人事部門也是統計城市中最勤奮的存在,他們參與發布的職位遠高於其他幾座城市。
  • BOSS直聘回應情色招聘陷阱
    A+ | A- 【BOSS直聘回應情色招聘陷阱】多家公司涉嫌情色招聘——既有專門為「客戶」物色女子的「中介」,也有親自在別墅裡面試,並對應聘者動手動腳的老闆,甚至有公司名為招聘助理實為替「客戶」尋找性伴侶。
  • boss直聘使用的簡單技巧,一個不太資深hr的總結
    BOSS直聘上線於2014年7月,是一款讓人與未來BOSS直接線上開聊的方式找工作的應用。從上線以來,BOSS直聘一直致力為職場人提供職業機會及找工作體驗。 截至2018年9月註冊用戶數達6372萬。崗位發布崗位發布總結一個字就是要「多」,目前boss直聘的許多崗位發布還是免費的,這樣就可以使得hr可以不限量的去發更多的職位,比如做教育行業的招聘校長可以冠上一些形容詞比如「營銷校長」「運營校長」「教務校長」等等。總之就是要多,提升應聘者看到的機率!
  • 長期處於第一梯隊 Boss直聘憑什麼可以深得網際網路人心?
    但Boss直聘能夠順利崛起並且深得網際網路人的認可,核心原因其實有兩個。  可是,很多網際網路人在面試要將自己的想法和老闆或者高級管理談,主要還是得依賴於人力資源部門的安排,這讓大家似乎都不知道其實有通道可以直接和老闆談工作。而Boss直聘的營銷傳播,就非常精準得告知了大家Boss直聘可以幫助大家解決這個問題。
  • BOSS直聘回應情色招聘陷阱 系統監管很嚴格
    原標題:BOSS直聘回應情色招聘陷阱 系統監管很嚴格     11月23日,據《新京報》報導,多家公司在BOSS直聘軟體上以招聘「秘書」「助理」等職位為由,實際涉嫌色情招聘。在面試過程中,對方會將應聘者約到商務車內、自家別墅中,明確提出應聘者需要提供有償性服務,甚至有「老闆」當場出手性騷擾。
  • BOSS直聘暗藏「色情招聘陷阱」?多家公司涉嫌情色招聘?
    新京報記者暗訪發現,多家公司涉嫌情色招聘——既有專門為「客戶」物色女子的「中介」,也有親自在別墅裡面試,並對應聘者動手動腳的老闆,甚至有公司名為招聘助理實為替「客戶」尋找性伴侶。「有沒有胸啊,讓我摸摸。」
  • 一名前員工:BOSS直聘到底是怎麼運作的
    BOSS直聘也就此事回應稱,已提取保存相關數據,配合警方調查。 警方在調查,各方的責任還沒有一個認定與結論,但關於天津靜海是存在多年的傳銷窩點,以及BOSS直聘作為招聘平臺該負有什麼樣的責任卻已經被廣泛討論。 在警方查明真相之前,我們不好妄下結論。
  • boss直聘、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獵聘等招聘網站哪個靠譜?
    現如今,比較流行的招聘平臺有boss直聘,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等,這些網站各有優劣,有時候和求職者所想的可能並不一樣。不妨從企業和求職者的角度分析!在企業的角度來說58同城能少用則少用58同城不建議企業使用。
  • BOSS直聘深陷「情色騙局」,到底是招聘還是「拉皮條」?
    我在BOSS直聘找小三前不久有人向新京報舉報boss直聘存在假借招聘名義拉皮條的情況。記者在APP上找到了「中國勞斯萊斯俱樂部招聘特別助理」的這個崗位,發布崗位的公司叫作世界財富精英會。BOSS相較其他幾家的優點是消息回復率較高,但是缺點就是準入門檻較低,魚龍混雜,上面的中小型企業以及初創公司比起其他平臺會多一點。我試了一下,在BOSS直聘發布招聘信息,需要提供身份證、人臉識別以及公司營業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