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坊:高山茶飄香 群眾樂增收

2020-12-25 嶽西熱線

古坊:高山茶飄香 群眾樂增收

2020-03-22 09:27:25     來源:融媒體中心    作者:吳傳攀 陳慶鵬     點擊:

  初春三月,萬物復甦,茶葉煥發出片片嫩芽。嶽西縣古坊鄉高山尖有機茶果示範基地裡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當地群眾正在忙著採摘春茶。

  許多人很難想像,這塊高尖山茶園曾經是一片荒草叢生的山場。連日來,隨著氣溫不斷回升,當地茶農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搶抓農時採摘春茶,全方位保證春茶上市及茶農增收。

  「我在這裡摘茶葉有200塊錢一天,已經摘了5天,差不多有1000塊錢了,一季茶葉下來大概摘到五六千塊錢。」古坊鄉前進村貧困戶尹翠娥說道。

  高山尖有機茶果示範基地作為該鄉核心茶葉示範基地,擁有200畝核心茶園,在茶園管理上注重生態循環與茶樹肥料循環的健康管理模式,茶葉長勢良好,年產值達30多萬元,能帶動當地村民組及周邊村、組貧困群眾年務工增收近6000元。

  「今天摘茶的有20來人,茶葉旺季每天有五六十人,大部分是本村貧困戶,一季茶葉要開摘茶葉工資近20萬元。」高山尖有機茶果示範基地負責人劉早霞介紹說。

  古坊鄉地處大別山腹部的皖鄂交界處,生態環境得天獨厚,歷來就是名茶之鄉,大大小小的茶葉示範基地約有20個,帶動了大量貧困戶就業,推動了全鄉經濟發展。眾多茶葉基地中,高山尖有機茶果示範基地以產品優質聞名。多年來,該基地憑著對茶葉品質的嚴格把控與品牌的創新研發,每年都有很多外地人慕名前來參觀和購買,雖然今年受疫情影響,但是許多客商早就通過線上訂購,銷路不成問題,帶動著當地許多貧困群眾務工正常增收。

  「茶葉是我鄉的支柱產業,也是貧困戶脫貧增收的主要渠道。我鄉現有茶園面積近1萬畝,人均1畝左右,每年戶均增收五六千元。」古坊鄉人大主席王萬霞介紹說。

相關焦點

  • 宜章李家塘村:高山茶 助增收
    2014年,乘著精準扶貧這股東風,楊名講在家鄉流轉300餘畝荒山種植茶葉,昔日荒山變成「金山」,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夏茶苦澀味較重,適合製作紅茶,再加上夏季氣溫高,茶樹也生長快,現在每天都要組織十多名工人進行茶葉採摘。」楊名講說。立夏以後,楊梅山鎮李家塘村的高山茶種植基地裡,工人身背茶簍,穿梭在鬱鬱蔥蔥的茶園裡,搶抓晴好天氣採摘夏茶。
  • 望謨縣蔗香鎮移民村:發展香蕉種植帶動群眾穩增收
    圍繞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懂,移民村依託當地良好的地理氣候資源,引進望謨縣森旺農產品有限公司,通過「公司+村集體+農戶」的發展模式,規劃種植香蕉5000畝,在推動農業產業規模化發展的同時,帶動群眾就業增收。
  • 《商城高山茶》團體標準正式發布實施
    12月1日,商城縣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公布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牽頭編制的《商城高山茶》團體標準,並自公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近年來,商城縣為打造「商城高山茶」區域品牌,以伏山、吳河、蘇仙石、達權店、長竹園等鄉鎮12萬畝高標準茶園為核心,大力推動出口高山茶質量安全示範區建設,全縣茶園總面積已達20多萬畝,開採面積18萬多畝,可年產幹茶400餘萬公斤,產值達到5億多元,曾先後獲得「全國重點產茶縣」「全國茶業百強縣」「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2020年度茶業生態建設十強縣」等榮譽稱號。
  • 壽寧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兩封信」號召 成立福州市「壽寧高山茶...
    「壽寧高山茶」推廣中心供圖6月13日,位於福州市晉安區的「壽寧高山茶」福州推廣中心正式成立。這是壽寧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壽寧縣下黨鄉鄉親們的回信和首個「國際茶日」賀信精神的又一個具體舉措。近年來,壽寧縣以打造「壽寧高山茶」公共品牌入手,大力發展茶產業,通過茶業促進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茶產業已經成為壽寧縣的第一民生產業。壽寧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劉新秀說:「壽寧高山茶福州推廣中心的成立是為了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兩封信』的號召,推動壽寧縣茶葉產品進一步對接市場,提高壽寧高山茶公共品牌的市場知名度和佔有率,促進產品價值提升,帶動茶農增收和茶業增效。
  • 瓜州:紫花苜蓿成群眾增收「黃金草」
    瓜州:紫花苜蓿成群眾增收「黃金草」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通訊員卜德忠近日,走進瓜州縣雙塔鎮金河村千畝苜蓿種植基地,大型收割機械來回穿梭在草地間,一派繁忙豐收的大好景象。另一方面積極探索創建「合作社+基地+農戶」飼草種植生產模式,鼓勵群眾發展飼草種植,持續增加貧困群眾經濟收入,使綠水青山成為群眾致富的金山銀山。至目前,全鎮枸杞種植面積達3.45萬畝,苜蓿種植面積4000多畝,連片種植千畝以上優質飼草生產基地1處,在實現生態產業化「錢途」的道路上穩步前進。紫花苜蓿走俏,正是瓜州發展綠色產業的縮影。
  • 澳洲堅果花飄香
    成群結隊的鳥兒嘰嘰喳喳在樹梢飛來飛去, 林間的空地上,成群結隊的土雞,有的在追逐鬥架,有的站在枝頭「引頸高歌」,這一幕幕自然和諧的景象在果林裡快樂上演著,使人看在眼裡,樂在心裡。在開春之前完成培土施肥,除草保溼,病蟲害防治等一系列管理措施,為促進澳洲堅果生長和增產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 臨滄鳳慶:香料煙飄香促增收
    香料煙加工  連日來,在勐佑鎮翁樂村的香料煙基地上,一派繁忙熱鬧的景象,當地群眾趁著香料煙採收的大好時節,一大早就到香料煙地裡採收菸葉。微風吹來,這些錯落有致的香料煙似層層碧浪鋪滿梯田,菸農或背著背籮、或手提肩跨竹籃在地裡修菸葉,他們的雙手上下翻飛,嫻熟地將一片片菸葉裝滿背簍、竹籃,臉上不時洋溢出豐收的喜悅。
  • 「大清濃」成為信陽茶新標準,《商城高山茶》團體標準正式發布實施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李筱晗12月1日,商城縣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公布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牽頭編制的《商城高山茶》團體標準,並自公布之日起正式實施。近年來,商城縣為打造「商城高山茶」區域品牌,以伏山、吳河、蘇仙石、達權店、長竹園等鄉鎮12萬畝高標準茶園為核心,大力推動出口高山茶質量安全示範區建設,全縣茶園總面積已達20多萬畝,開採面積18萬多畝,可年產幹茶400餘萬公斤,產值達到5億多元,曾先後獲得「全國重點產茶縣」「全國茶業百強縣」「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2020年度茶業生態建設十強縣」等榮譽稱號。
  • 福泉道坪鎮:黨支部帶民增收 群眾喜開顏
    福泉道坪鎮:黨支部帶民增收 群眾喜開顏 發布時間:2018-11-21 12:01:48      來源:黔南日報 福泉市道坪鎮氣坪村作為省級一類貧困村
  • 蓮花秘境 「金茶」飄香
    成立於2015年的墨脫有機茶葉加工廠,註冊資金1000萬元。該加工廠自投產以來,已收購茶青累計10萬餘斤,幫助農牧民群眾增收400餘萬元,助力145戶720人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截至目前,該加工廠已生產茶葉3萬斤,實現銷售額400餘萬元,2018年銷售額預計可達2000萬元。   圖為墨脫村村民在自家茶園裡採摘茶葉。
  • 廖興號:發展海棠產業 助力群眾增收
    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如何圍繞現有的海棠產業資源做文章、帶領群眾增收致富,成了我們駐村工作組亟須解決的問題。通過走訪摸排、舉行座談會,充分聽取黨員幹部、村民對村集體經濟發展、群眾增收致富的意見建議,大家一致同意推行「支部+」模式,圍繞海棠產業做文章,譜寫「三色海棠」美篇(圍繞「紅海棠美篇」推進組織建設、圍繞「綠海棠美篇」加強社會治理、圍繞「金海棠美篇」拓寬發展渠道)。
  • 雲南騰衝種植萬壽菊助群眾增收 搭建「農旅聯姻」橋梁
    雲南騰衝界頭鎮萬壽菊產業助力群眾增收(侯開曠 攝)雲南騰衝界頭鎮萬壽菊產業助力群眾增收(侯開曠 攝)雲南騰衝界頭鎮萬壽菊產業助力群眾增收(侯開曠 攝)雲南騰衝界頭鎮萬壽菊產業助力群眾增收(侯開曠 攝)近年來,雲南騰衝市界頭鎮產業發展單一,群眾增收渠道過窄問題日益凸顯。
  • 臺灣茗茶飄香大連茶博會
    臺灣茗茶飄香大連茶博會 2019年06月17日 14:4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雲南、福建、浙江、湖南、廣西、貴州、江蘇、臺灣等多個省區的知名廠家及茶商帶來的黑茶、紅茶、綠茶、高山茶等茗茶,深受茶友們喜愛。展會上,來自臺灣的三和名茶、杉林溪茶葉生產合作社、竹山園茶葉有限公司等20餘家臺灣茗茶生產經銷商攜正宗大禹嶺、高山茶、凍頂烏龍、東方美人茶等精品茗茶組團參展成為展會一大亮點。
  • 臺灣創業者在閩西永福鎮打造臺灣高山茶基地
    新華網福州11月19日電(記者 許雪毅)記者19日在漳平市永福鎮採訪時看到,一群來自臺灣的創業者正在把永福鎮打造成大陸最大的臺灣高山茶基地。該基地正受到新興的臺灣高山茶產業越來越多的關注。     來自臺北的李志鴻2004年底承包了3000畝高山茶園,將於2008年大量生產。現在種植的部分茶樹已經高達六七十釐米。
  • 睢陽區塢牆鎮:發展雨衣產業 帶動群眾增收
    該村黨支部書記孟祥飛說:「雨衣產業成為了本村的支柱產業,幾家廠的老闆都是本村的能人,生產效益非常好,每年帶動本村群眾務工100多人,其中貧困戶8人,雨衣產業不但給群眾帶來了增收,而且讓群眾實現了家門口就業,為村級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 黃平草蘆坪村:增收「金鑰匙」開啟群眾致富門
    村民李紹菊心頭喜滋滋的,手中握有「金鑰匙」致富便有「敲門磚」,村集體經濟公司流轉土地100畝,從第一季種植的馬鈴薯再到第二季的辣椒苗,群眾務工開支6萬餘元、村集體增收8萬餘元,這條「雙方共贏」的致富路前景可觀、路愈平坦。  「我們村成功的秘訣在於強黨建,通過『支部+公司+農戶』模式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我們信心是堅定的道路是明確的!」
  • 茶葉變身致富增收「黃金葉」
    又到一年春茶飄香的季節。近日在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濤雒鎮大窪村的茶園裡,隨處可見茶農採茶的身影,一雙雙靈巧的雙手,左右開工,手指上下彈動,從茶樹尖上輕輕佛過,宛如一隻只輕盈的蝴蝶在舞動,又像鋼琴家在彈奏動聽的樂曲,大家正在不停地採摘春茶。
  • 慶城 中藥材種植成為貧困群眾增收好產業
    慶城 中藥材種植成為貧困群眾增收好產業每日甘肅網5月20日訊據隴東報報導(記者李雲)日前,記者走進慶城縣南莊鄉肖塬村,村民劉志芳正在地裡插苗、剪形,個個做得仔細,中藥材種植成了他增收的新渠道現如今,在李慶忠的幫助和劉志芳的帶動下,肖塬村的群眾種植中藥材積極性很高。「李慶忠給我們提供藥苗,還給我們進行技術指導,等到了藥材豐收的時候,他們合作社就來回收藥材,我們也不用到處找賣家。」
  • 臺灣高山茶,回歸原始奶茶品味
    臺灣茶了解一下臺灣有七大著名產茶區且名茶種類繁多:東方美人茶、阿里山高山茶、阿里山紅茶、日月潭紅茶、白毫烏龍茶等等茶類各具特色。就理論上來說,高度愈高茶品愈好(有機、生態茶除外),一般來說產於海拔一千公尺以上的茶業就可以稱為「高山茶」。但是海拔越高,茶產量也越少,所以高山茶也愈顯珍貴。
  • 首個「國際茶日」又一具體舉措,「壽寧高山茶」福州推廣中心成立
    「壽寧高山茶」推廣中心供圖6月13日,位於福州市晉安區的「壽寧高山茶」福州推廣中心正式成立。近年來,壽寧縣以打造「壽寧高山茶」公共品牌入手,大力發展茶產業,通過茶業促進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茶產業已經成為壽寧縣的第一民生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