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哥薩克騎兵刀

2021-02-13 新星弓箭俱樂部

美女馬刀舞



1人物簡介

編輯

位於黑海與裏海之間的高加索,它處在亞洲與歐洲交接處,自古就是戰亂頻仍之地。高加索兵刃犀利精美,極具特色。到近代,高加索和沙俄爆發戰爭,戰後沙俄徵服了高加索的哥薩克騎士。可是像坎查(Kindjal)和恰西克這樣的高加索兵器,卻憑藉其精雅的做工徵服了俄軍,戰後,俄軍不約而同地佩帶上了高加索兵器。接下來,哥薩克人又捲入了布爾什維克和沙俄的戰爭。二戰開始,德國攻入蘇聯佔領了高加索。出於各種原因,部分哥薩克騎士投靠德軍,拿著有德軍標誌的武器與蘇軍作戰。到最後,德軍戰敗。而他們戰後不可能回德國,又不能留在蘇聯。走投無路的戰士們只能作為僱傭軍被英國僱傭,在戰場上最危險的地方充當炮灰。但最終英國也沒接受他們留在英國定居的請求,等僱傭期結束後,他們將繼續被別國僱傭。但實際上,僱傭期結束後倖存的哥薩克騎士已所剩無幾。所以,他們的軍刀是難得一見的珍品。

2基本介紹

編輯

世界上各式各樣的戰刀很多,但是稱的上「鷹之利爪」的只有哥薩克騎兵刀!他是屬於勇士的戰刀!

在俄羅斯歷史上-穿著黑色披風,揮舞哥薩克騎兵刀衝鋒的哥薩克騎士被成為「頓河流域的雄鷹」,他們揮舞的令對手膽寒的哥薩克騎兵刀,就是鷹之利爪;傳統的哥薩克騎兵刀長約90CM,採用中亞鐵礦石冶煉出的精鋼打制。厚背寬刃,橡樹葉狀刀尖,佔據整體寬度2/3的深弧血槽,刀身擁有優美卻又兇悍的弧度,鷹頭般的包銅手柄,重心靠後。

硬木製作的刀鞘以銅片包邊,銅KU夾緊,通常為黑色。刀入鞘後整體樸實的 讓人不會多看第2眼。但是,鋼刀出鞘,任何人揮舞起來,其自身弧度帶來的劈砍威力可以輕易砍斷小樹,闢開木樁,這種威力體現在哥薩克騎士中流行的一句俗語「像劈田菜一樣的砍掉對手的頭!」。當你躍然馬背,手持哥薩克騎兵刀迎風揮舞的時候-你可體會到「如雄鷹展翅,衝向獵物」的感受。

由於標準的哥撒克騎兵刀握把無護手,重心靠後便於激烈運動中揮舞,轉刀,哥撒克騎士傳統的劈砍技巧就是利用重心弧形劈砍。重心靠後還便於在騎乘衝擊直戳對手時的刀身平穩不晃動。

傳統/制式哥撒克騎兵刀上的銅件是青銅/黃銅的,越是摩擦越是亮。標準的哥撒克騎兵刀沒有護手,帶護手的哥撒克刀都是後裝或者定做的握把。為了使刀的整體重心靠後和穩定,有些哥撒克騎兵刀的「鷹頭包」是整體鑄造或是罐鉛的,這樣做的附帶好處是-當對手距離騎士很近,並拉拽騎士時,夠分量的握把底會輕易的敲昏對手甚至打裂對手的頭。

3恰西克的歷史

編輯

18世紀末期的俄羅斯有刃武器同普魯士的十分相似。俄羅斯著名的軍事歷史學家解釋說,「當時的沙皇彼得三世十分崇拜普魯士國王Frederick the Great,同時也非常推崇他的軍事制度,於是在彼得三世短暫的執政時期(1762年即位,執政6個月)全盤引進並建立了普魯士式的軍事體制,包括軍隊組織甚至軍服和軍備 。」期間歷經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皇34年的統治後,1796年即位的保羅一世,開始效仿其父彼得三世,以普魯士軍隊體制為藍本大力整治俄國軍隊。

但緊接著1801年即位的沙皇亞歷山大一世(1801~1825),不再象他的父輩一樣唯普魯士是瞻。當時另一個天才人物拿破崙的出現,俄國敏銳地把追逐的目光轉向了法國。戲劇性的是,在亞歷山大擊敗拿破崙後,往日的偶像普魯士反過來開始虛心地向俄國請益,一樣地,從服裝到軍備。可以說是亞歷山大造就了沙皇俄國的全盛時期。至於法國對俄國有刃兵器的影響,在尼古拉斯一世(1825年即位)統治的前期發揮到極致,當時兩國兵器十分相似。經常就是把繳獲的法國兵器稍作修正就成了一種新的刀型,比如法國的刀裝配上俄國的刀身。或者法國的刀身配上俄國的刀裝。再後來,通過1850-1859沙俄徵服高加索的戰爭後,所有參加了戰鬥的將領或者普通士兵都對高加索人的長刀讚不絕口。後來高加索武器又成了好學的俄國人研究模仿的對象。終於在19世紀中期,綜合法國和高加索兩種有刃武器的優點,俄國人有了完全屬於他們自己的軍刀:俄國恰西克。

亞歷山大二世(1855~1881)時期,綜觀俄國軍隊,可以發現軍刀的樣子可謂五花八門。因為當時來

講,兵器的在打造是通過設置在家裡的手工作坊完成的,所以整個裝備數量也不大。也因為如此,當時有刃武器服役期都很長,基本上是被完全喪失使用功能後才會被淘汰。而且,如果去軍隊參觀就會發現,不同軍事單位配備的武器都不同,甚至同一軍事單位使用的軍刀都有所差別,很多刀都不同程度地被做過手腳,這一把刀的刀把配上另一把刀的刀條是經常的事。即使是現在仍然可以看到很多的恰西克軍刀,刀裝來自俄國而刀身來自德國、奧地利、法國、等等。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亞歷山大三世即位後的一次軍刀改革,所有軍隊的有刃武器統一改造成單一模式,就是著名的沙皇俄國1881式恰西克。

1881式恰西克從1882年開始大規模裝備俄軍, 隨著沙俄的軍事力量擴張 ,整個歐亞大陸都有1881式恰西克的刀光劍影,參加了有關俄國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中期的各個大規模戰爭,主要包括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俄國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等等。 曾經對抗法西斯納粹,也欺壓過弱勢國家的黎民百姓,既是抵抗外辱的鐵拳,也是對外擴張的利爪,雖然在有後來的1927式恰西克,等等其他制式軍刀裝備,但是1881式恰西克和騎著戰馬飛奔的歌薩克騎兵一直是俄國的象徵。直到1949年蘇軍國防人民委員會正式宣布取消騎兵建制,恰西克陸續開始「退役」。



相關焦點

  • 哥薩克-被世人稱為俄羅斯龍騎兵的強悍部隊
    哥薩克騎兵是俄羅斯的特殊兵種,哥薩克騎兵的移動力相當快速,在戰況不利時也能迅速撤退,脫離戰場(除非和他們交戰的也是支移動力極高的快速部隊)。哥薩克人是世界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群體之一。如果說吉普賽人是大篷車上的民族,那麼哥薩克就是戰馬上的族群。哥薩克人正是憑著一匹戰馬、一柄軍刀在橫跨歐亞大陸的廣闊疆場上,馳騁數百年,縱橫千萬裡,在俄羅斯社會發展史和世界戰爭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哥薩克騎兵:是令人生畏的劊子手,還是馳騁疆場的傳奇英雄?
    冷兵器時代,快速機動,來去如風,縱橫馳騁的「騎兵」無疑是戰場克敵制勝的王牌、勁旅。而憑藉一匹戰馬、一柄軍刀在橫跨歐亞大陸的廣闊疆場上,馳騁數百年,縱橫上萬裡,在世界戰爭史(俄羅斯社會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輝煌傳奇一筆的哥薩克騎兵,堪稱「王牌」之中的「王牌」,令對手聞風喪膽的戰場「剋星」。
  • 被世人稱為俄羅斯龍騎兵的強悍部隊,哥薩克究竟有多厲害?
    哥薩克騎兵是俄羅斯的特殊兵種,哥薩克騎兵的移動力相當快速,在戰況不利時也能迅速撤退,脫離戰場(除非和他們交戰的也是支移動力極高的快速部隊
  • 哥薩克:被俄羅斯帝國榨乾的不羈戰士
    1570年,頓河哥薩克接受了沙皇伊凡雷帝的詔書,正式成為了俄軍中的一員。沙皇也開始為他們提供各種福利政策與軍餉。哥薩克就此成為了俄國南部邊境的邊防主力。一度攻下了土耳其控制下的亞速要塞,還奪回了莫斯科,驅逐了波蘭人扶持的傀儡沙皇—偽德米特裡。在決定俄國命運的波爾塔瓦戰役中,哥薩克又與俄軍騎兵一起包抄瑞典軍側翼,最終讓俄國贏得了大北方戰爭的勝利。
  • 日本騎兵之父是如何擊敗哥薩克騎兵的?
    ▲日俄戰爭中的哥薩克騎兵日俄戰爭最終以沙皇俄國的戰敗而結束,日本也因此跨入了列強的行列,成了近代第一個擊敗了歐洲人的黃種人國家。而在日俄戰爭期間,沙皇俄國的精銳部隊哥薩克騎兵,也參與了此次戰爭,但是這次哥薩克騎兵在與日本騎兵的作戰中,卻沒有發揮出以往的水平。在奉天戰役中,被秋山好古所率領的秋山旅團擊敗。
  • 俄國有一種武器,曾經讓兇猛的哥薩克騎兵遭到滅頂之災
    曾經橫行歐亞大陸的哥薩克騎兵名噪天下,以長矛和馬刀所向披靡,就連橫掃歐羅巴的拿破崙都敗在他們手下。可是進入20世紀以後,隨著一種被稱作騎兵剋星武器的出現,讓哥薩克騎兵遭到了滅頂之災,這就是搭槍卡。搭槍卡是俄文Тачанка的音譯兼意譯,它其實就是將馬車作為一個平臺,把重機槍固定在上面,形成一種機動性很強且火力又兇猛的武器。
  • 奉天會戰裡曾衝破日軍陣列:細說日俄戰爭裡的哥薩克騎兵
    哥薩克騎兵,可以說算得上是俄羅斯從帝國時代到蘇維埃政權初期的軍隊中,最為著名的一張名片。
  • 曾經恐怖的哥薩克騎兵,結局如此悽慘,俄國人的手段有多狠!
    曾經恐怖的哥鈄薩克騎兵,結益局如此悽慘,仇俄國人的手段邢有多狠?
  • 德軍中的哥薩克騎兵:戰場投敵賣力掃蕩戰後被英軍重拳出擊
    接受檢閱的哥薩克偽軍 儘管如此,德軍對一切蘇聯的變節者都抱有戒心,畢竟連曾與蘇俄為敵的白軍將領鄧尼金此時都在以個人名義呼籲俄羅斯人團結起來反對希特勒。無論是這種哥薩克偽軍、卡明斯基旅還是後來變節的弗拉索夫將軍,德國人都不願意放手讓他們組建大規模部隊。 所以到了1942年初,哥薩克偽軍協同德軍第88步兵師執行反遊擊戰任務,這支部隊在戰鬥中證明自己的戰鬥力之後,到了1943年,被擴編為哥薩克第1騎兵師,下轄2個旅共5個團——當然混編了不少德軍軍官,隸屬於黨衛軍第15騎兵軍,由騎兵少將赫爾穆特·馮·潘維茨指揮,但仍穿國防軍軍服。
  • 不開刃也能砍死人,解放軍65式騎兵刀真這麼厲害嗎?
    被當成例子的,有西方騎士長劍、哥薩克的恰西克馬刀,以及解放軍當年裝備的65式騎兵刀。仿佛人借馬力,不開刃的刀劍也能砍死人。那麼事情真的如此嗎?一直以來,提起西方騎士,人們腦海中浮現的都是如同鐵罐頭一般的板甲騎士的形象,而這些板甲騎士們又大多使用大劍,這讓一些人懷疑歐洲騎士的大劍是不是不開刃只靠砸的,不然開刃大劍怎麼能砍的破全身板甲呢?
  • 哥薩克與猶太人的血海深仇
    哥薩克的特點之一:哥薩克歷來具有打家劫舍的「綠林思想」和「有奶便是娘」的「傍大戶」風格。此後哥薩克的屠猶從未停止過,排猶不僅出現在沙皇頒布的法令中,而且在化作一種極端的情緒在民間蔓延,1903-1906年,第二輪屠猶在波蘭、烏克蘭、俄國展開。
  • 日本騎兵為何能擊敗不可一世的哥薩克?原來是用了一個「陰招」
    從拿破崙的評價中,可見哥薩克騎兵的戰鬥力之強,但是就是這樣一支驍勇善戰的軍隊,卻在1904年爆發的日俄戰爭中,慘敗給了兵力只有自己三分之一的日本騎兵。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在歷史上從未以騎兵見長,他們究竟是使用了什麼方法擊敗了不可一世的哥薩克騎兵呢?參加過日本戰爭的哥薩克騎兵曾說,日本騎兵在近戰絕對不是我們的對手,他們用了一個不恥的招數才擊敗了我們。
  • 哥薩克的衰亡:被俄羅斯榨乾的「戰鬥民族」 | 循跡曉講
    作者:方生圖片/排版/校對:循跡小編全文約2800字,大約需要8分鐘本文首發於循跡曉講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前一陣不少人讓我講俄羅斯哥薩克騎兵的故事▲哥薩克據點 圖源於網絡這些難民裡有信仰天主教的波蘭人,有信東正教的俄羅斯人,有信伊斯蘭教的韃靼人,甚至還有猶太人。
  • 【史典譯章】俄國歷史上的哥薩克(17)
    與佔俄羅斯人口75%的農民一樣,哥薩克人也是農民,但同時又擔任保護國家邊境的義務,他們擁有稅收優惠、自治、土地所有權。從高加索的黑海海岸到太平洋海岸,保護工作由哥薩克邊境前哨、偵察隊、巡邏隊來執行。儘管當時沒有邊境技術裝置,沒有帶狀地帶,而且邊界本身往往是有條件的,穿過裝備精良的哥薩克定居點的領土,進入俄羅斯帝國的深處,對於各種走私者和其他非法入境者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 盤點近代歐洲十大著名騎兵部隊
    歷史上騎兵曾經是陸軍的主要作戰兵種。下面就和小冷君去了解一下吧。1.波蘭槍騎兵作為槍騎兵他們卻經常以馬刀示人,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槍騎兵戰士是很困難的,要接受刀,槍,火器等55種訓練。也正是如此嚴格的訓練才能獲得一次次驚人的戰果。
  • 戰場絕殺的八大名刀,哪個才是你心目中的王者?
    每個國家、民族,都有值得自豪的悍刀寶劍,日本刀肅穆剛烈、馬來刀詭異奇辣、中國刀磅礴大氣...絕殺戰場的世界八大名刃,哪個最厲害
  • 騎兵步兵都不如人又如何?俄羅斯人靠龜縮流竟能打垮波蘭人入侵?
    在17世紀初的大混亂時期,戰鬥民族俄羅斯人在騎兵和步兵兩方面都被人甩在了後面。
  • 哥薩克秘史:曾是強盜和僱傭兵 如今只忠於俄羅斯
    事實上,前者始終無法接受「哥薩克」的身份——在服役結束後,他們往往會融進俄羅斯人之中,至於其所在的部隊,則在17-18世紀被改編成了正規軍。  而後來文學和小說作品中描寫的哥薩克,往往都有一個「自由」哥薩克的祖先,由於生活方式使然,他們也逐漸同周圍的其它民族——如韃靼人、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等產生了差異。
  • 【經略評論】烏克蘭武裝衝突中的哥薩克人
    在19世紀50-60年代俄國侵吞中國東北約100萬平方千米領土的軍事行動,和1990年俄軍血洗海蘭泡和江東六十四屯繼而侵佔東北全境的戰爭中,哥薩克都發揮了重要作用。1904-1905年得日俄戰爭中,日軍在遼寧省境內苦戰擊敗哥薩克騎兵,曾引起當時中國知識界的震驚。
  • 從「折腕老手」到「巴頓劍」,美軍騎兵刀究竟是垃圾還是神兵?
    上圖:今天中國保留的最後一支騎兵依然裝備騎兵刀真正意義上的近代騎兵刀大約產生於十七世紀的東歐。在拿破崙時代,騎兵軍刀大放異彩,並且不同的騎兵裝備的騎兵刀也有差別。不知什麼原因,這款軍刀裝備時間很短,甚至很難找到這款騎兵刀的圖,更著名的1840式騎兵刀很快取代它成為美軍騎兵的主力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