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平潭,是個孤懸海外、交通不便、思想閉塞的孤島。抗戰的種子,又是如何在平潭大地上落地生根,星火燎原的呢?六次淪陷之後,平潭島為什麼能六次光復?根源就是連綿不絕的抗戰力量。
平潭人民抗戰意識的覺醒,跟共產黨人劉伯華是分不開的。
1936年,四川人劉伯華在朋友的介紹下,來到平潭潭南中心小學出任校長。
盧溝橋事變後,劉撇開教科書,在課堂上灌輸愛國主義、抗戰教育,還走上街頭演講,分析國內外形勢,揭露日本人的野心,還利用自己的專長,在學校屏門上畫上一幅中國人民掙斷手鐐、振臂高呼的宣傳畫,題目是《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操場上則是一幅《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的宣傳畫。
美術課上,劉帶著學生們從進步書刊上臨摹抗日宣傳畫,貼滿整個校園,貼遍城關的大街小巷。
勞作課時,劉帶著學生們製作飛機、大炮、坦克、軍艦的模型,鼓勵他們「我們國家將來要自己製造這些武器」。
抗戰救亡如火如荼,劉伯華又把高年級、部分中年級的同學組成少年團,自任團長。當時在該校任教的曾煥魁任大隊長,實行軍事訓練。
那時候,每天一大早,4把軍號齊吹「起床號」,號聲震動整個縣城,學生紛紛跑來學校參加早操。
少年團軍事訓練受到省保安團的讚賞,特發20把步槍給學校,進行實彈訓練,學校儼然成了抗日基地。
抗戰熱潮星火燎原,全縣乃至全省各中小學校紛紛仿效開展軍事訓練。1939年6月,年僅25歲的劉伯華被偽軍暗殺,學校的學生紛紛加入羅縣長領導的抗戰隊伍,成為六度光復平潭的主力軍之一。
烽火平潭·大事記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平潭中小學生在全國首創中小學生軍訓。
1938年9月中共地下黨在平潭舉辦農民夜校,開展抗日救亡活動。
1939年2月平潭縣國民抗敵自衛團成立,中共地下黨員以個人名義參加。
1939年7月5日平潭首次淪陷。2個月後光復
1939年9月平潭第二次淪陷。1940年1月2日光復。
1940年1月9日平潭第三次淪陷,3天後光復。
1940年7月6日平潭第四次淪陷,6天後光復。
1941年1月9日平潭第五次淪陷,1941年2月3日光復。
1941年1月13日日驅逐艦在塘嶼海面,用機槍無端掃射渡船,全船40多名乘客均被打死。
1941年3月2日36架日機瘋狂轟炸平潭縣城,投彈70多枚,30多名平民死亡,受傷近百人。
1941年5月2日平潭第六次淪陷。1941年9月18日光復。
1943年10月7日首次繳獲日本運輸船「多多良丸」號,擊斃敵船長1名,俘虜8名日兵。
1945年3月7日繳獲日本運輸艇3艘,擊斃日兵46名,俘虜16名。
1945年4月1日日本萬噸運輸船「阿波丸」號經平潭牛山海域,被盟軍魚雷擊沉,船上2000多名日兵只有1名炊事兵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