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歸宿之謎

2021-02-07 作家文摘


文 |秦暉


順治二年(1645年)春,威震全國的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大順皇帝李自成在陝西抗清失敗,被迫率軍退出西安,經武關、南陽向湖廣地區轉移。清朝英親王阿濟格在清廷嚴令督催之下,統帥精銳的八旗騎兵千裡窮追,跟蹤而來。農民軍雖經苦戰,畢竟銳氣已挫,無力挽回危局,終於在武昌至九江一線,被清軍連續七次追擊,損失慘重。大順政權的武將之首劉宗敏,文臣之首牛金星、宋獻策等或戰死,或被俘,或投降。李自成的兩個叔父、三個妻妾與許多將領的家眷都落到敵人手裡。李自成本人在這毀滅性的打擊之後,也在歷史的舞臺上消失了。



李自成究竟哪裡去了?


原來在長江邊的激戰中,清軍截獲了李自成的坐船,聽說李自成率部分親隨舍舟登陸,折向西南逃去。清軍立即以重兵窮追,結果在楚贛二省界上的通山縣九宮山區追上了這支農民軍。但是李自成本人仍無蹤影。不久,在湖廣一帶對峙的清、南明雙方都從前來投降的大順軍餘部將士那裡聽到了共同的消息:李自成在九宮山下率少數親兵衝出重圍,企圖到江西匯合餘部。不料在途中為「鄉兵」(當地地主的民團武裝)包圍,李自成等全部遇害了。消息傳來,一時各支大順軍餘部「滿營聚哭」,而明清地主階級統治者則彈冠相慶。


然而,明清雙方也有不少官員感到懷疑:李自成身經百戰,履險如夷,怎麼如今竟死在一小撮烏合之眾的「鄉兵」手裡。恰好這時又傳來了有關李自成還活著的種種消息,不久查明,關於李自成在江西、江北活動的消息純屬謠傳。七月間武昌總督衙門來了通山縣的土豪程九伯,自呈在九宮山牛跡嶺下殺死李自成的經過,並上繳了據說是李自成的「龍衣金印」等物。清朝當局即派人與程九伯到通山驗看屍首。但時值盛夏,兩個月過去,「首級」早已腐爛,哪裡還能認得出來?



儘管這樣,清廷還是相信了程九伯的報告。這不僅因為他的話與阿濟格從來降的大順軍將士那裡聽到的最初消息相吻合,還因為當時確實也沒有再聽說李自成活動的消息。於是清廷下了臺階,重賞了程九伯,給了他一頂八品官烏紗帽。此後,李自成死於九宮山之說似乎已成定論,這就是今日九宮山「闖王陵」之由來。


1980年的一天,湖南石門縣夾山林科所的工人在基建中偶然挖出了清初夾山靈泉寺奉天玉和尚的墓葬,引起了有關方面的重視。


清初的一年春天,石門縣來了個說西北口音的和尚,號奉天、字明玉,住到靈泉寺的廢墟裡,很快,有不少人來投到他的門下。人跡罕至的古剎熱鬧起來,不久竟聚集了3000人。這些和尚們隱姓埋名,開山自給,而又不忌酒肉,並且還與附近各縣的一些具有反清思想的明朝遺老聯繫密切,而在這前後數年中,夾山周圍常有李自成餘部在活動。


這一切當時未引起清廷注意。相反,當時幾任石門知縣還都很器重奉天玉的「開拓」精神,並為他捐錢置地。但到了乾隆年間,即奉天玉死去70多年後,石門所在的澧州知州何璘卻從當地一位儒學教授那裡聽到一個驚人消息:奉天玉就是李自成!何璘當即赴夾山調查,他看到了寺裡所藏的奉天玉遺像,據說與史籍所描述的李自成狀貌相符。他以此與傳說及史籍記載聯繫起來,得出結論說九宮山事件其實是李自成精心策劃的一場「設疑代斃」之計。李自成曾稱過「奉天倡義大元帥」,而「玉」則是「王」字多一點,可見李自成「至死不去王號」云云。



何璘的結論在石門引起轟動,奉天玉的墓碑被打倒,碑文中奉天玉等字被剷除。民國初年章太炎到石門,又搜到五首據說是奉天玉作的《梅花詩》,並認為可能出自李自成之手。但是在後來的史學界,這種說法並沒有什麼影響。


1980年的發現改變了這種狀況。這裡有奉天玉徒弟野拂為他撰寫的殘碑,碑中有「況值戎馬星落」等字;野拂本人的墓碑更有「戰吳王於桂州、追李闖於澧水」之句;此外還發現了與章太炎所見的梅花詩風格相近的《梅花百韻》殘版,其中詩句也被認為與李自成生平暗合;而野拂碑末有「補之為銘」四字,據說這是李過(李自成侄子,字補之)為銘之意。於是不少學者撰寫了文章,認定奉天玉為李自成。他們認為李自成於康熙年間圓寂於夾山,享年70餘歲。因為九宮山說「終無實據」,要徹底否定夾山說也是困難的。


圍繞李自成的歸宿,人們又發現了許多重大的疑團:


例一,李自成由武昌東下的戰略意圖究竟何在?史籍說當時大順軍「聲言欲取江南」,可是從軍事角度看,這樣做無異於自投羅網。從政治角度看,也很難設想李自成在為清軍逼到生死存亡的關頭時還會想著與南明決一雌雄。因此,有人提出李自成只不過是聲東擊西,他很可能根本不在東下的那支大順軍中。


例二,在李自成由西安經武關、襄陽到達武漢時,由李過、高一功率領的另一支大順軍正由陝北南下,經漢中、四川出三峽進入鄂西。這兩支部隊究竟是統一部署的分兵作戰還是失去聯絡後的各自行動?持九宮山說的人一般主張後一說,因為後來進入澧州地區的大順軍主要是李過那一支。如果兩軍未恢復聯絡,李自成怎麼會跑到那裡去?然而,李自成的妻子高氏,後來的確是隨李過軍行動的。她又從哪裡來?


例三,鄂東戰敗後的各支大順軍餘部,在聯明抗清的長期歷程中顯得關係鬆散,甚至互相仇視。如李自成仍然在世,丟下部隊任其一盤散沙而跑到夾山去當和尚,這不成了逃兵嗎?


湖北通山縣九宮山,李自成之墓


可見,李自成歸宿問題關係到明清之際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內幕,關係到這段歷史的全局。可惜謎中有謎,奧妙無窮。 


編輯:劉海波

審校:娜拉



精選上一年度《作家文摘》報的精彩內容,分為實、人物、文史、憶文、環球等經典欄目,內容豐富,設計精美,高端實用,是您私家珍藏、饋贈親友的上佳禮品。每月1期,全年12期,16開本。郵發代號82-321,每月10日出版,零售價15元/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農展館南裡10號作家文摘報社1312室
諮詢電話:010-65000042、65518026。


相關焦點

  • 王熙鳳和賈寶玉逢五鬼之謎
    王熙鳳和賈寶玉逢五鬼之謎文:龍鄉2021-04-01 11:01「把他兩個的年庚八字寫在這兩個紙人身上
  • 山海關之敗:李自成大順政權覆亡根源在此暴露無遺
    史載,李自成「破京師,兵漸分、糧不足、既守城、復防邊,支吾不給」(《懷陵流寇始終錄》卷18)。大順軍糧草供給出現困難,對老營便只能採取限量供應的措施:「自成後給老本米止數斛,馬豆日數升,眾頗怨之」(《甲申傳信錄》)。嫡系人馬的缺位,使李自成在即將決定大順政權命運的山海關戰役中不得不倚靠前明降兵降將,糧餉不足更是雪上加霜。
  • 日本怎樣收集李自成的情報?
    職此之故,縣衙將李自成逮捕入獄,朝夕摧殘。當時受恩之百姓商議,李自成身陷囹圄,莫保朝夕,皆因憐憫我等出銀納稅之故,於是皆疾視縣衙,一致欲救李自成出獄,以報前恩。乃集合百姓約四五百人攻取縣衙,決然救出李自成。並因此人數漸增,遂成大勢。
  • 李自成就是一個「賊」
    ,所以,一旦有警,各地無人稟報,宛如如瞽如聾,致使李自成這個皇上高高在上,而下面則無擁護他、愛戴他的臣民。 李自成進入北京後,並沒有立即廢除明朝的各種苛政,也沒有宣布「與民更始」的重要新政,更令人不解的是竟沒有像進入河南一樣,對生活貧苦的小民及時開倉放賑,他的意思可能是要等他登上皇位後才頒布這些收買人心的新政,要讓那些市民記住他這個皇上的「愛民」之心,但這些措施一切都太遲了,到他登上皇位倉皇逃出北京的時候,他連頒布這項惠民政策的時間都沒有了;而更令人髮指的是,他沒有賑濟災民不說,劉宗敏反而在北京城大勢勒索高官與富商
  • 冷研說歷史|說文臣皆可殺,還拒絕與李自成和談來拯救大明:崇禎的最後一天都做了什麼?
    首先打著兩位投降了李自成王爺的旗號,接著傳達了李自成的三項談判條件,此三項條件也被記錄在《甲申傳信錄》內:「是日,賊遣叛監杜勳縋城入講和,盛言李闖人馬強眾,議割西北一帶,分國而王,並犒賞軍銀百萬,退守河南。
  • 李自成失敗的根源在於貪汙腐化?你可能被騙了
    據《淮陵流寇始終錄》記載:「自成解之曰:匹夫可奮臂,況十萬眾乎?今吾兵且十倍官軍,關寧鐵騎至,無能為也。計唯有分兵,各隨所向立效,其利鈍舉聽之天,眾皆曰善。」也就是說,最開始的關寧鐵騎,是讓農民起義軍所聞風喪膽的。李自成能把自己的軍隊打造成一支可以與關寧軍匹敵的軍隊,可見李自成軍隊的戰鬥力不弱。
  • 明朝古墓出土將軍骸骨,洗清李自成300多年冤屈,大清陰謀被揭穿
    就在李自成士氣正旺,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時候,遭遇了當頭一棒,這一「棒子」打得李自成一激靈,更讓李自成怒火衝天!是誰讓李自成碰了壁呢?此人正是明朝名將周遇吉。當時,李自成親自帶兵來到了寧武關,面對這座周長僅3裡地左右,守軍只有4000人的小城,沒當一回事兒,直接喊話守城將領周遇吉,讓他投降。
  • 他是明朝四大罪臣之首,被李自成酷刑折磨五天五夜,最後腦裂而死
    一、貪腐貳臣——直接死因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北京城破,李自成率軍入宮。為懲罰舊朝官吏,順便募集軍餉,李自成委派心腹大將劉宗敏主持對明朝官吏的拷掠索餉工作。崇禎末年,李自成步步緊逼,情況危急、財政欠缺之時,崇禎曾命官員主動捐款以「助餉」,魏藻德卻率先跳出來表示自己為官清廉,從不貪腐斂財,因而家無餘錢,後被逼無奈,才拿出五百兩銀子權當表態,並陳列數因以反對崇禎徵餉,最終導致此事不了了之。
  • 十大揭示的科學之謎的第一位,蜜蜂的飛行之謎
    但有一個困擾科學家多年的問題,那就是蜜蜂的飛行之謎。從蜜蜂的體重比例和它的翼展上來看,空氣中的動力很難支撐它們飛行。蜜蜂是如何飛行的?這一直是一個令人迷惑不解的問題。然而,更加令人大惑不解的是,科學家驚奇地發現,如果你用飛機這類飛行工具飛行時所遵循的傳統空氣動力學塬理來看的話,蜜蜂根本就不能在天上飛。可是,這些小小的蜜蜂卻是飛行能手。
  • 公會用兵之原理,以佔地為歸宿,必以取勢為根本
    公會用兵之原理,以佔地為歸宿,必以取勢為根本。勢之來源有三: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戰場時間,調兵宜遲不宜早,能正確把握時間者,得天時,則勢大。  地利:戰場地盤,地有存亡關鍵,能正確取捨地盤得勢者,得地利,則勢大。  人和:兵力強勢,指揮水平,會員齊心。得人和,則勢大。
  • 梅劍華:理解信念之謎:弗雷格、克裡普克、索薩
    在闡明索薩論證之前有必要說明弗雷格論者和密爾論者的論證策略,最為關鍵的一點是:爭論的雙方如何解釋名字理論和困難(信念之謎)之間的關係。在《意義與指稱》一文中弗雷格提出的指稱理論可以解釋這樣一個困難,因為兩個名字的意義不同,所以不用接受可替換原則,密爾主義者無法做到這一點。克裡普克論證旨在說明同樣的困難也可以從其他前提導出,因此困難與名字理論沒有必然的關係。
  • 琅琊山「無梁殿」的未解之謎……
    在我國古代建築史上,磚結構建築的興盛,無梁殿成為我國磚石建築史上的傑作,其中安徽滁州琅琊山的無梁殿,飽經時代滄桑巍然屹立於此,而且還留下一個未解之謎。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的名篇《醉翁亭記》開篇便是,「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這描述勝地便是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約5公裡處,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琅琊山。
  • 物理科普 | 隱形飛機之謎
    新中考頭條(物理)隱形飛機之謎近期初二的同學們學習了超聲波的知識,了解到了雷達的工作原理,有個同學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今天老衛就給你們好好說道說道隱形飛機之謎。長相奇特的隱形飛機了解隱形飛機前,還是先科普一下雷達的工作原理。雷達是利用電磁波探測目標的電子設備。
  • 1626年北京王恭廠大爆炸之謎!!
    ————————————————————————1626年,北京王恭廠曾經發生了一起大爆炸事件,這次爆炸原因不明、現象奇特、災禍巨大、死傷慘重,是「古今未有之變也」。人類歷史上曾發生過許多次驚心動魄的災難,但都莫過於解不開的自然災難之謎。
  • 帝王心術——劉邦的歸宿
    帝王心術——劉邦的歸宿作者:轅固小生人生的軌跡在上升期的全盛時刻終要走到年齡制約的下坡路。普通人懼怕死亡,而位高權重者更是戀棧貪享,不知收斂,祈盼長生不老,卻不識天意如何,造化自在其中。因此,劉邦駕鶴西去時的心態,可謂千古未有,通透超脫了。史載高祖擊布時,為流矢所中,行道病。
  • 百慕達三角洲之謎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百慕達三角洲之謎,「百慕達魔鬼三角」名稱的由來,是1945年
  • 【傳奇科普】趙雲武器之謎
     點擊上方"邊鋒-三國殺傳奇"↑關注遊戲動態傳奇科普(二)趙雲武器之謎在正史(陳壽《三國志》及裴松之注、司馬光《資治通鑑》等)上,對趙雲使用什麼兵器並無片言隻字的記載,所以我們無法得之歷史上的趙雲習慣使用什麼兵器,不過按照周緯先生《中國兵器史稿》的說法,漢代「戟制最盛,矛次之」,趙雲使用槍矛類兵器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 古代核戰爭之謎
    其中最有名的應該就是摩亨約·達羅都市遺蹟,這個暗藏著遠古之謎並長眠於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內的遺蹟,於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800年之間,在印度河流域文明中繁榮一時,而摩亨約·達羅也是當時規模最大的都市。
  • 賀平評《日本權力結構之謎》|日本變了嗎?
    主流學界對於詹森之外的三人雖偶有提及,但大多採取井河不犯、敬而遠之的態度,但範·沃爾夫倫於1989年所著的《日本權力結構之謎》(The Enigma of Japanese Power: People and Politics in a Stateless Nation)一書卻成為各界矚目的話題之作,風光一時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