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秦暉
順治二年(1645年)春,威震全國的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大順皇帝李自成在陝西抗清失敗,被迫率軍退出西安,經武關、南陽向湖廣地區轉移。清朝英親王阿濟格在清廷嚴令督催之下,統帥精銳的八旗騎兵千裡窮追,跟蹤而來。農民軍雖經苦戰,畢竟銳氣已挫,無力挽回危局,終於在武昌至九江一線,被清軍連續七次追擊,損失慘重。大順政權的武將之首劉宗敏,文臣之首牛金星、宋獻策等或戰死,或被俘,或投降。李自成的兩個叔父、三個妻妾與許多將領的家眷都落到敵人手裡。李自成本人在這毀滅性的打擊之後,也在歷史的舞臺上消失了。
李自成究竟哪裡去了?
原來在長江邊的激戰中,清軍截獲了李自成的坐船,聽說李自成率部分親隨舍舟登陸,折向西南逃去。清軍立即以重兵窮追,結果在楚贛二省界上的通山縣九宮山區追上了這支農民軍。但是李自成本人仍無蹤影。不久,在湖廣一帶對峙的清、南明雙方都從前來投降的大順軍餘部將士那裡聽到了共同的消息:李自成在九宮山下率少數親兵衝出重圍,企圖到江西匯合餘部。不料在途中為「鄉兵」(當地地主的民團武裝)包圍,李自成等全部遇害了。消息傳來,一時各支大順軍餘部「滿營聚哭」,而明清地主階級統治者則彈冠相慶。
然而,明清雙方也有不少官員感到懷疑:李自成身經百戰,履險如夷,怎麼如今竟死在一小撮烏合之眾的「鄉兵」手裡。恰好這時又傳來了有關李自成還活著的種種消息,不久查明,關於李自成在江西、江北活動的消息純屬謠傳。七月間武昌總督衙門來了通山縣的土豪程九伯,自呈在九宮山牛跡嶺下殺死李自成的經過,並上繳了據說是李自成的「龍衣金印」等物。清朝當局即派人與程九伯到通山驗看屍首。但時值盛夏,兩個月過去,「首級」早已腐爛,哪裡還能認得出來?
儘管這樣,清廷還是相信了程九伯的報告。這不僅因為他的話與阿濟格從來降的大順軍將士那裡聽到的最初消息相吻合,還因為當時確實也沒有再聽說李自成活動的消息。於是清廷下了臺階,重賞了程九伯,給了他一頂八品官烏紗帽。此後,李自成死於九宮山之說似乎已成定論,這就是今日九宮山「闖王陵」之由來。
1980年的一天,湖南石門縣夾山林科所的工人在基建中偶然挖出了清初夾山靈泉寺奉天玉和尚的墓葬,引起了有關方面的重視。
清初的一年春天,石門縣來了個說西北口音的和尚,號奉天、字明玉,住到靈泉寺的廢墟裡,很快,有不少人來投到他的門下。人跡罕至的古剎熱鬧起來,不久竟聚集了3000人。這些和尚們隱姓埋名,開山自給,而又不忌酒肉,並且還與附近各縣的一些具有反清思想的明朝遺老聯繫密切,而在這前後數年中,夾山周圍常有李自成餘部在活動。
這一切當時未引起清廷注意。相反,當時幾任石門知縣還都很器重奉天玉的「開拓」精神,並為他捐錢置地。但到了乾隆年間,即奉天玉死去70多年後,石門所在的澧州知州何璘卻從當地一位儒學教授那裡聽到一個驚人消息:奉天玉就是李自成!何璘當即赴夾山調查,他看到了寺裡所藏的奉天玉遺像,據說與史籍所描述的李自成狀貌相符。他以此與傳說及史籍記載聯繫起來,得出結論說九宮山事件其實是李自成精心策劃的一場「設疑代斃」之計。李自成曾稱過「奉天倡義大元帥」,而「玉」則是「王」字多一點,可見李自成「至死不去王號」云云。
何璘的結論在石門引起轟動,奉天玉的墓碑被打倒,碑文中奉天玉等字被剷除。民國初年章太炎到石門,又搜到五首據說是奉天玉作的《梅花詩》,並認為可能出自李自成之手。但是在後來的史學界,這種說法並沒有什麼影響。
1980年的發現改變了這種狀況。這裡有奉天玉徒弟野拂為他撰寫的殘碑,碑中有「況值戎馬星落」等字;野拂本人的墓碑更有「戰吳王於桂州、追李闖於澧水」之句;此外還發現了與章太炎所見的梅花詩風格相近的《梅花百韻》殘版,其中詩句也被認為與李自成生平暗合;而野拂碑末有「補之為銘」四字,據說這是李過(李自成侄子,字補之)為銘之意。於是不少學者撰寫了文章,認定奉天玉為李自成。他們認為李自成於康熙年間圓寂於夾山,享年70餘歲。因為九宮山說「終無實據」,要徹底否定夾山說也是困難的。
圍繞李自成的歸宿,人們又發現了許多重大的疑團:
例一,李自成由武昌東下的戰略意圖究竟何在?史籍說當時大順軍「聲言欲取江南」,可是從軍事角度看,這樣做無異於自投羅網。從政治角度看,也很難設想李自成在為清軍逼到生死存亡的關頭時還會想著與南明決一雌雄。因此,有人提出李自成只不過是聲東擊西,他很可能根本不在東下的那支大順軍中。
例二,在李自成由西安經武關、襄陽到達武漢時,由李過、高一功率領的另一支大順軍正由陝北南下,經漢中、四川出三峽進入鄂西。這兩支部隊究竟是統一部署的分兵作戰還是失去聯絡後的各自行動?持九宮山說的人一般主張後一說,因為後來進入澧州地區的大順軍主要是李過那一支。如果兩軍未恢復聯絡,李自成怎麼會跑到那裡去?然而,李自成的妻子高氏,後來的確是隨李過軍行動的。她又從哪裡來?
例三,鄂東戰敗後的各支大順軍餘部,在聯明抗清的長期歷程中顯得關係鬆散,甚至互相仇視。如李自成仍然在世,丟下部隊任其一盤散沙而跑到夾山去當和尚,這不成了逃兵嗎?
湖北通山縣九宮山,李自成之墓
可見,李自成歸宿問題關係到明清之際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內幕,關係到這段歷史的全局。可惜謎中有謎,奧妙無窮。
編輯:劉海波
審校:娜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