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亨廷頓的「文明衝突」預言已成真?

2021-02-22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7月19日報導   外媒稱,20年前,塞繆爾·亨廷頓的暢銷書《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出版。很多當時遭到激烈批評的預言眼下得到了證實。

德國《世界報》網站7月17日發表文章稱,人人嚮往的尼斯在一夜之間成了恐怖的代名詞。大屠殺傳遞的信息是:面對恐怖威脅,再也沒有人是安全的。恐怖襲擊不是派士兵上戰場,而是潛伏在不知道什麼地方,在人們的心中種下恐懼。

雖然德國迄今為止得以免遭這種規模的屠殺,但這絕不是對未來的保證。這點沒有人比德國警方更清楚了。投身恐怖主義的人對維持秩序的武裝人員的嘲弄永遠適用:「你們必須永遠都不出錯,我們只要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土耳其民眾在塔克西姆廣場集會,抗議發動政變者,並表達對總統埃爾多安的支持。 新華社發

接下來,土耳其政壇發生地震。一直以西方為導向、扮演凱末爾主義守護者角色的土耳其軍方大膽發動政變,雖然有傳聞說是埃爾多安導演了政變。歐洲被從波羅的海到波斯灣的危機弧所包圍,而且幾十年來在穩定、安全、信任和文明方面所取得的所有成果似乎都岌岌可危。

歐洲人受到過警告嗎?是的。然而,人們的戒備是針對信使的,而不是他所傳遞的信息。塞繆爾·亨廷頓20年前出版的著作名為《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這位著名的哈佛大學教授對未來進行了如此的描述,並因此而惹煩了在冷戰結束後普遍長舒一口氣的人們。他的警告一直沒有人聽。如今翻一下這本長達500頁的書就會發現,在當前諸多的火情中,很多正是發生在亨廷頓當時所寫的「血腥的伊斯蘭邊界」。


▲塞繆爾·亨廷頓

文章稱,亨廷頓認為,在冷戰結束之後,文化和宗教、歷史和地理是新衝突的推動力量,它們只是在冷戰的兩極分化中被凍結了,但絕不是被從這個世界消除了,永遠地安息了。

亨廷頓沒從引發轟動的歷史的終結論中看出任何有價值的地方。這個論點是1989年由蘭德公司和國務院的一位日裔美國學者弗朗西斯·福山提出的。這個美國版本的永遠和平的夢想雖然贏得了全世界民眾的認可並賦予其作者以世界預言家的地位,但卻推動了一廂情願的想法,並令西方公眾、選民和當選者轉而信奉政治素食主義:美麗的新世界。

蘇聯已經告別世界舞臺,而它的繼承者在進行民主和市場試驗。會是新的老式俄國嗎?這個龐大帝國的遺產管理者很快就會接受民主的洗禮。不管怎樣,五角大樓和國務院決定,無須再對這個失敗的超級大國有更多顧忌。

中國會加入「好人俱樂部」,實行資本主義並且不會去招惹它的鄰國。美國自命為「唯一倖存的超級大國」,而且在必要情況下會負責令全世界一切正常。這是華盛頓和波恩/柏林的共識。

文章稱,亨廷頓成了惹麻煩的人,並因此被譴責是不能容忍冷戰結束的人,但這並未對他造成幹擾。與此同時,他灰暗的分析是基於哈佛大學對新舊衝突策源地、它們的相互作用以及這一切對於美國「大戰略」和西方未來的意義所進行的一項全球範圍的研究。


▲《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封面(美國亞馬遜網站)

在只是靠運氣和技巧才實現統一的德國,亨廷頓被視為壞人;信使將因為他所傳遞的信息而受到懲罰。批評者斷言,看完500頁的書後,文明的衝突就剩不下什麼了。「亨廷頓的解釋模式是不合適的,他想要假扮指南針,但卻沒有指針。

不同的文明肯定會給人和社會留下烙印。但它們通常不是重大衝突甚至戰爭的誘因。」權力是世俗的,不管披著什麼樣的外衣,都是對世間利益的競爭。「兩者——權力和競爭——都不遵循文明衝突的模式。」對亨廷頓的批評甚至涉及對他個人的中傷,稱他是恐懼的製造者和不安的挑起者。

文章稱,古羅馬人知道,神欲令其亡,必先令其狂。認真對待亨廷頓的話就要求對過去的和再次爆發的衝突進行十分耗費精力的複雜處理。但是資金、經驗、外交和冷靜的世界觀都走向了其他方向。

只有少數評論家理解了哈佛大學這位戰略學者的警告,或者是認真對待了五角大樓同一時期的警告:「世界仍是個危險的地方。」然而,其實看一下高加索或者西巴爾幹、馬格里布和在持續的軍事投入下才得到控制的阿爾及利亞內戰,肯定就會產生對這個美麗新世界的懷疑。

亨廷頓和他的同道者明白,最古老的也可能成為最新的,政治伊斯蘭主義可能會毀滅阿拉伯世界,俄羅斯不可能甘心失去烏克蘭、喬治亞和波羅的海國家,巴爾幹將成為血的沼澤,而在太平洋,如果中國對它的遺產提出要求,危機和衝突就會增多,而且新的平衡不會很快對它們形成約束。

▲烏克蘭危機期間,抗議者打著俄羅斯旗幟佔領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政府大樓。

亨廷頓的分析圍繞五個論點進行:

1. 經濟和社會現代化既不會產生一種普世的文明,也不會導致非西方社會的西方化。

2. 文明圈的力量對比在發生變化。

3. 一種以相互競爭的價值觀為基礎的世界秩序正在產生。

4. 西方的普世要求導致邊界衝突。

5. 全球文明衝突只有當西方團結在一起、美國在領導的同時自行後撤時才能避免。

文章稱,亨廷頓的書最初而且主要是對比爾·柯林頓政府的警告。他對美國的「例外主義」發出了警告。20年後,面對失去的勝利和正在抬頭的文明衝突,人們親身經歷、親眼看到了這位美國教授的警告,同時也擔擾文明衝突的潛能還遠沒有釋放完畢。

亨廷頓的書是對下面這點的警告:令德國統一成為可能的世界歷史突變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在德國存在一種出人意料的對觸及這一點的恐懼,就好像人們預感到,與表面上一片祥和的德國相比,哈佛學者的惱人論點背後所隱藏的事實更多。


▲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唐納·川普

然而,亨廷頓費了大量精力、辛勞和腦力原本只是要提醒人們,不要聽從福山孩子氣但影響力巨大的預測,歷史不會按照美國或者其他人對世界的規劃發展。反過來,人們必須為了和平而防止一切傳教士式的努力。

如果說亨廷頓屬於某個傳統流派的話,那麼則應該是瑞士偉大歷史學家雅各布·布爾克哈特的流派。他於1871年在巴塞爾傳授的「世界史觀」值得認真學習——特別是關於文明對歷史制約性的章節:「不是下一次要學聰明,而是永遠保持睿智。」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和平小清新 vs 暗黑現實主義者。歡迎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2020,亨廷頓預言的應驗與反例
    10大預言——重溫《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來源:大國之聲【導讀】1993年夏,美國《外交》雜誌發表了美國著名政治學者塞繆爾·亨廷頓的《文明的衝突?》文中首次提出「伊斯蘭世界到處是流血的邊界」的論斷成為冷戰後最富爭議,又最富遠見的政治預言。1996 年,亨廷頓出版了《文明衝突和世界秩序重建》一書,在《文明的衝突?》一文的基礎上進一步闡述和捍衛了自己的觀點。此書一問世即成為經典,常年位居美國大學生圖書借閱量的前10位。加微信smz985,看更多內幕好文!
  • 亨廷頓預言的中美南海戰爭
    關於南海衝突的「科幻小說」或許早有人創作,但最有名的作者當屬美國著名政治學家薩繆爾·亨廷頓。早在1990年代,薩繆爾·亨廷頓在其《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中就預言了中美南海戰爭。亨廷頓從文明衝突的角度對中美由南海問題引發的戰爭進行了詳細推演,他展現出的恢弘想像力絕不亞於時下一流的科幻作家。是時候再讀一讀亨廷頓了。本文節選了該書相關章節以饗讀者。
  • 清康讀書會|《文明的衝突》讀書討論
    本書的中心論點是:文明的差異,成為冷戰後世界結合、分裂和衝突的主要原因,未來世界政治的衝突將主要來自文明的衝突。在本書中,亨廷頓定義的文明主要是依據語言、宗教、歷史、習俗及主觀自我認同來界定的。它是一個文化單位,是最高的文化群體,是範圍最大的文化認同,文明之間的最大區別不是種族或⺠族,而是宗教。
  • 4次預言均已成真,西歐「先知」再斷言:2021將有大事發生!
    4次預言均已成真,西歐「先知」再斷言:2021將有大事發生!
  • 薩義德:無知的衝突
    我們需要在使用諸如「西方文明」、「伊斯蘭文明」等等超大概念前多思考,血肉豐滿的「人」是不是被隱匿了;不同文明之間的差異是顯著的,然而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不同的族群、文明之間的衝突和戰爭是現實,然而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和平共處也是歷史現實,我們是否應該對那種選擇性的強調衝突的表述保持警惕,尤其是考慮到這些言論會產生怎樣的煽動效果,並且進而導致實際的危害。
  • 法國「斬首事件」:十字與星月的文明衝突新論
    亨廷頓《文明的衝突》,圖源:百度      正如現實生活中自卑而封閉性格的個人,在人際關係中通常表現為較強的攻擊性。      法國的「斬首事件」充分揭示了國家可以被攻佔消滅,但文明卻無法徹底從地球上抹去,基於對不同文明的信仰所引發的文明之間的衝突,也從來都未曾在人類歷史長河中銷聲匿跡,正如亨廷頓在《文明的衝突》中所說的那樣,只不過在不同的時代變換成了不同的表現形式而已,我們中國人也有句古話叫做「非我族類,其心必殊途」。
  • 一小時打遍全球,張召忠預言再次成真,美國SR72偵察是假打擊是真
    免責聲明:本文系本號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基倫-斯金納的胡話,代表美國已方寸大亂
    但美國卻有人想把它簡單化了,說成是「文明的衝突」。近日,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室主任基倫-斯金納將中美競爭比作「文明衝突」,她還特別扯到中國已被視為「美國第一個非白色人種大國競爭對手」。這說明川普政府試圖把「文明」作為藉口,以掩蓋起白人種族主義的立場。其實,「文明衝突」最早提出者並非是斯金納,而是塞繆爾-亨廷頓率先喊出來的。
  • 【大國崛起】 阿查亞:「文明國家」的神話:大國崛起和對世界秩序的文化挑戰|國政學人 第523期
    以及,它會助長文明衝突嗎,如塞繆爾·亨廷頓所預言的那樣?或者,來自東亞和其他非西方文明的思想是否有助我們多元化地思考世界秩序和研究國際關係?2017年7月,川普在波蘭發表演講時問道,「我們是否有願望和膽量保護我們的文明以面對顛覆和摧毀它的人們?」
  • 文明的衝突能否消弭?——三大宗教的碰撞與啟示
    然而,這些「智慧之光」往往因「衝突」而被遺忘,甚至在歷史的長河中灰飛煙滅。 美國政府的智囊亨廷頓在《文明的衝突》中認為,在21世紀,儒家文明會同伊斯蘭文明結合起來,同基督教文明相對抗。這在中西學界引起了軒然大波。我國駐聯合國日內瓦前大使、歐洲科學院院士吳建民便曾當面指責亨廷頓的論斷是相當武斷的,並質疑問:「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在相同文明裡面打起來的,怎麼看?」
  • 第三次世界大戰預言已成現實?世界已開始軍備競賽
    早在2008年10月23日,《基督教真理報》撰文稱,全世界範圍內從古到今,至少有98位預言家預言過第三次世界大戰。預言第三次世界大戰將在2025年到2040年之間爆發的預言家多達56位。《基督教真理報》根據56位預言家的預言,分析得出2032年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可能性最大。
  • 北美印第安人預言
    (這和瑪雅人的觀點和第四紀預言相同)他們把宇宙元素歸納為地、水、火、風和佛教的四大理論相同,但時間要早很多。他們的石刻預言神喻經過測定至少有5萬年以上的歷史,涉及到很多不可思議的歷史和預言。「礦物質,巖石有一個循環周期,植物也有。而我們現在正處在動物循環周期的結束和人類新一輪循環周期的開始。
  • 《聖經密碼》預言大戰即將來臨
    其實,發現地心吸力的「牛頓」在退休其間,已相信聖經暗藏著人類歷史的預言,但可昔他畢生的探求終歸徒然。  聖經密碼原理  從聖經第一字母開始,找尋一種可能跳躍序列,從1、2、3 個字母,依序到跳過數千個字母,  看能拼出什麼字,然後再從第2個字母開始,周而復始。
  • 解放軍頻繁對臺展開針對行動,邱毅預言或將成真
    解放軍頻繁對臺展開針對行動,邱毅預言或將成真!9月3日,是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也是臺灣的「九三軍人節」。我們非常清楚,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是全體中華人民歷經無數的鮮血和犧牲換來的,而兩岸的共同紀念也表明中國大陸和臺灣有著同樣的歷史,我們需要對此銘記。在這一天,蔡英文也表達了對軍人的敬意。但是如果其真的存有尊敬之心的話,就不會說出所謂的「鄰國論」來。
  • 預言成真!馬斯克突然宣布!
    預言成真!馬斯克的腦機接口技術,真的就要從動物身上,轉到人類身上,開啟全面商業運用的進程。這一切,要從今年上半年說起!是的,還記得今年上半年嗎?馬斯克創辦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放出的一個3分28秒新視頻,突破性地展示了:一隻9歲的猴子用意念玩電子桌球遊戲。
  • 戰爭打響前的5大前兆,大洋彼岸已出現4個,張召忠預言即將成真?
    現如今,美國還缺一個發動戰爭的「藉口」,一旦美國將這個萬無一失的理由擺出來,屆時整個世界或將迎來一場大戰,到時候,專家預言就會成真。
  • 霍金預言第三次世界大戰確切時間!?
    所以他預計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會在人類和新種人之間爆發,而不是目前已存在的任何一個國家之間的戰鬥。雖然這是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先生的預言,但是事情的真偽還是需要時間去驗證。沒有戰爭人類就不會有文明,戰爭絕對會有,因為人類文明的進步就大多數伴隨著戰爭,就像人體生病,病不死你的以後你就會有抗體(比喻,別死抓),人類也是,打不滅絕就會讓人類更強。 關於第三次世界大戰我認為最有可能的有,恐怖襲擊導致的誤判性攻擊(同意一樓),資源爭奪(同意一樓),還有就是與地外勢力的戰爭(外星人,別告訴我不可能)。
  • 阿瑪蒂亞·森|我們的全球文明
    2010年由印度德裡大學為了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1998年)得主阿瑪蒂亞·森在經濟學和哲學等多學科的卓越成就而設立了阿瑪蒂亞森經濟學獎(The Amartya Economics Prize)的單一獎項。
  • 英國預言家驚人預言:2017年南北朝鮮統一
    來源:慧眼金睛 (ID:renwuwang99)英國一名預言家準確預言2016年川普勝選、英國脫歐、法國尼斯遭恐怖襲擊,日前他在網站上公布據英國《太陽報》報導,今年62歲的英國預言家漢密爾頓‧帕克(Hamilton-Parker)每年都會在個人網站發布預言,去年預言有人試圖暗殺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川普贏得美國大選、英國脫離歐盟並導致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辭職、恐怖分子襲擊購物中心和高檔度假村、一名槍手在美術館攻擊他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