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聿溫:空軍大院

2021-02-23 作家文摘

位於北京公主墳的空軍大院,是一個溫暖、親切而又可愛的地方。我1974年搬入,2013年搬出。它見證了我的成長,我也見證了它的變遷。

名副其實的郊區

我由位於湖北隨縣擂鼓墩的武空雷達修理所調到空軍報社時,人們還習慣稱北京西郊空軍大院。

名副其實的郊區啊,大院西門口,就是一片莊稼地,種著麥子、玉米。大院東南門口的南面,今天北京西客站北側,是一條廢棄的鐵路,種著玉米,胡亂拉著一道其實任人鑽出鑽入的鐵絲網。那時行人稀少,周邊環境也清淨。大院東邊的馬路,即京西賓館西門向南那條路——現在叫羊坊店西路,兩旁大樹參天,濃蔭蔽日,南北兩端豎著「軍事禁區,禁止通行」的牌子。

70年代末在空軍司令部四層辦公樓樓頂拍攝的舊日公主墳環島的照片

大院周邊的交通很方便的。出東南門,路過鐵路醫院(今世紀壇醫院),是21路公共汽車終點站。出大院西門,往北不遠就是公主墳大轉盤,那裡有著名的大1路公交車,還有地鐵。大1路之所以著名,是西起公主墳,東到八王墳,票價無論遠近,一律1毛錢。

■ 空軍高級領率機關

空軍大院是軍營,裡面的生活緊張、嚴肅。但空軍大院畢竟是空軍高級領率機關,因此裡面的生活相對而言也豐富多彩、生動活潑。

空軍大院的整體布局,清晰而有序。北部是辦公區,由主樓和東、西辦公樓組成。南部是生活區,由若干棟家屬樓和食堂、門診部、學校、幼兒園、浴池、服務社等組成。中部是活動區,由禮堂、大操場、球場等組成。西區、東區,是首長住處。

西區大樹參天,院落很大,住著職級最高、資歷最老的首長,如劉亞樓、吳法憲、譚家述、常乾坤、成鈞、曹裡懷等。東區相對院落小些,但也住過餘立金、王定烈等。不過,無論是西區還是東區,都不是高牆大院,戒備森嚴,而是由一堵矮矮的土牆將各家簡單隔開。



劉亞樓(左三)等部隊領導視察空軍機關大院

有一年,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們淘氣,劉亞樓的外孫女帶一幫同學爬過牆頭,到首長家偷吃蘋果,結果因上面殘留農藥而中毒,一個個上吐下瀉,被緊急送往空軍總醫院傳染科,其中就有我兒子。

在我看來,空軍大院最值得懷念的,就是獨特的大院文化及和諧的人際關係。南腔北調的軍人來自四面八方,凡調到空軍機關工作的都非尋常之輩,人人都有故事,都有特長。

我剛到機關那幾年,機關風氣正,人際關係和諧,大院氛圍是透明的。比如不興串門,西區、東區,不見車水馬龍「拜訪」「服務」的人流。路遇將軍,你行禮,他必還禮,絕不敷衍。首長面前開會,盡可暢所欲言,實話實說。首長辦公室,一般幹部自然不會隨便出入,但若有事實在要進,也絕無阻攔。

■ 大院子弟的教育問題

空軍大院有個很好的幼兒園,就是當今著名的藍天幼兒園。幹部子女只要夠年齡,至少兩歲半吧,不用費什麼勁兒,就可以入園。孩子可以日託,也可以全託。起初,幼兒園名氣並不大,後來成立藍天幼兒藝術團,由空政文工團專業人員常駐輔導,每年必有節目上央視春晚,這才聲名遠播。

除了幼兒園,還有育鴻學校,從小學到高中。但中學教育質量平平,因此學習好一點的孩子,更願意考到院外的初、高中就讀。當時還沒有劃片這一說,北大附、清華附、人大附、師院附、101等中學,都有大院子弟就讀。

空軍機關領導是很重視子女教育的,印象深的一件事是:空軍政治部辦起了兒童音樂班,每周有兩個晚上教孩子們拉手風琴。教師是誰?竟是空政文工團手風琴首席演奏員任世榮!著名手風琴演奏家,教的卻是一二年級的孩子,而且分文不取。

當年我進入空軍大院時,剛剛提幹,毛頭小夥一個,待到搬離大院,已是名退出現役、雙鬢染霜的軍休幹部了。可以說,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是在空軍大院度過的。

(選自《作家文摘》總第2248期 )


郵發代號1-190

每周二、五出版,2019年全年100期

零售價2元/份,訂閱即享優惠!

訂閱方式如下:

就近到當地郵局窗口辦理

撥打郵政訂閱熱線11185

登錄中國郵政報刊訂閱網

http://bk.11185.cn/index.do

相關焦點

  • 空軍大院,懷念你
    位於北京公主墳的空軍大院,就是這麼一個溫暖、親切而又可愛的地方。空軍大院,我1974年搬入,2013年搬出。她見證了我的芳華、我的成長,我也見證了她的風採、她的變遷。我由位於湖北隨縣擂鼓墩的武空雷達修理所調到空軍報社時,人們還習慣稱北京西郊空軍大院。名副其實的郊區啊,大院西門口,就是一片莊稼地,種著麥子、玉米。
  • 我愛你,空軍大院
    第一部分空軍大院,一個忘不了的地方,因為這裡留下了太多青春的記憶,雖然我早已搬離了空軍大院
  • 空軍大院是什麼級別?能住進軍區大院的要求有點難
    北京人,特別是部隊大院子弟當年流傳這樣的一句順口溜:海軍的大廟,空軍的樓,總後的禮堂第一流。海軍的大廟指的是海軍辦公樓,空軍的樓就是我軍最高的空軍指揮機,我們今天說的就是空軍的樓,北京空軍大院。北京空軍大院在復興14號,是所有北京軍隊大院中最高級別的,在空軍大院門口大影壁的題字是全力以赴務殲入侵之敵。
  • 馬玲:空軍大院——劉亞樓的兒女最搶眼
    我在工作和交往中接觸過陸海空不同大院的子弟,發現上述特點具有共性。從公主墳遊行到外交部我記憶中的空軍大院,要從七十年代說起。林彪活躍於政壇時,把他的一雙兒女都送進了空軍大院,女兒林立衡是《空軍報》的副總編,兒子林立果是空軍司令部作戰部的副部長。
  • 【珍貴影像】龍巖籍開國上將與空軍大院內的銀杏樹
    進入11月,天漸漸涼了,空軍大院的銀杏樹也漸漸黃了。置身在這如詩如畫的世界裡,我們迎來了人民空軍67歲生日。此情此景,有一個人,更加不能忘懷。  天高雲淡,秋風蕭瑟,道路兩旁的銀杏樹一天天由綠而黃,成為了空軍機關大院裡最為引人入勝的風景線。
  • 大院丨北京大院:一代人的風華正茂
    如,位於光明樓的北京空軍司令部;由公主墳開始,經玉泉路直到西山,空軍司令部、海軍司令部、通信兵司令部、總後勤部、總參謀部、炮兵司令部、裝甲兵司令部、工程兵司令部(後來是基建工程兵)、鐵道兵司令部等依次排開。
  • 大院情愫
    為大院增添了無盡的活力!在南面那幢青磚青瓦的普通平房裡,「軍隊要整頓」「軍隊要下力解決軟、散、懶」,一個偉人的聲音至今還在團黨委會議室裡迴響(1975年中央軍委擴大會議精神在這裡傳達)!「改革開放」,這改變中國命運,寫在大院牆上普通的四個漢字,為「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注入了新的營養!
  • 蘭空大院
    蘭空大院是個非常大的營區大院,據說院區工程由後勤部設計室設計,軍區營建大隊施工。為營房建設,還專門修建了座紅磚廠。
  • 南京有個地方叫「軍區大院」
    南京軍區大院承載著許多人的記憶,見證過許多人的青春和夢想。        在南京市黃埔路、珠江路、太平門的路口,過往的市民遊客,總會好奇這個並不起眼的院子,繞著走了好久還是大院的圍牆,門口執勤士兵的肅穆嚴整,裡面道路兩旁挺拔的喬木、整潔的道路……幸運的還能碰巧看到哨兵換崗時英姿颯爽的軍姿隊列。位於黃埔路南京軍區司令部南大門       這些場景都會給路過院子的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留下幾分遐想:這警衛森嚴的大院到底是幹什麼的?
  • 《軍區大院》
    森嚴的部隊大院,激情的樓頂天台閣樓,軍區大院的盛夏記憶,和軍旅生涯的刻骨銘記以此文紀念我從小長大的這個軍區大院【選文】「這新兵啊?」單軍一揚下巴。操場上站得筆直一排的戰士,個個都一米八左右,一溜兒的個頭身材,跟儀仗隊似的,一看就是從各個連隊精挑出來的。「糾察隊,從各軍分區新兵挑的。」糾察隊是警衛連裡最帥的兵,代表的就是軍區的門臉。
  • 神秘的軍區大院:住軍區大院是什麼感覺?什麼級別的軍人才可以住
    神秘的軍區大院:住軍區大院是什麼感覺?什麼級別的軍人才可以住?在生活中接觸和經歷的事情中,很多人都會說從小就在軍隊大院中長大。
  • 團部大院——《綠色印痕》
    新疆奇臺縣縣城中心有一座森森大院,1968年7月28日,我們八八四七部隊進駐奇臺,這大院便成了團部的所在地。
  • 陝州地委與段家大院
    四進大院第四座大院的神龕東望中道班七座大院西寨第三座大院大門俯瞰西寨三座大院
  • 記憶中的軍部大院和六一小學
    在這個大院中長大的孩子,每個人都有著自已特殊的記憶。我的哥哥和姐姐們,弟弟和妹妹們,希望我的敘述,能引起你們對這個大院的回憶,並記起那段共同生活的時光。但畢竟50年了,也希望你們對記憶中錯誤的地方及時的提出更正。47軍最初的軍部大院,建在湖南省衡陽市的黃茶嶺。從衡陽市向南走到黃茶嶺,就到了47軍軍部大院。我是1964年的春天,隨著父親工作的調動走進這個大院的。
  • 我在軍營我是兵(四)濟空大院
    濟空大院整個大院整齊、劃一、規範,一幢幢紅磚樓房及道路旁栽種著蘋果樹、梨樹、桃樹……。嘿嘿,值夜班下來順手牽羊,偷摘幾個果子,潤潤喉嚨,解解饞,當然也是偶爾為之噢!當時我們都渾然不知,只是覺得指揮所沒有原來忙碌,天上沒有飛行訓練,電臺聯絡正常但電報量少了許多,最奇怪是大院門口突然多了陸軍武裝衛兵,也在站崗值勤。直到傳達文件,開展批判林整風運動,大院貼出一些大字報,才知道了一些實情,可謂是十分驚險。這次政治運動深入軍隊,但全軍的軍事指揮系統沒有受到衝擊,我們指揮所戰備工作一切正常,連隊的日常生活訓練也沒有什麼影響。
  • 我是這樣「滾」出軍區大院的!
    進了軍區大院,頃刻就顛覆了我腦子裡有關大與小的地理概念,之前以為大的地方,一比較就變小了,甚至小得沒名堂。這讓我更加明白:大與小、高與低、長與短……等等,都是相對的。南京軍區機關大院裡面,實際上只有軍區首長以及司令部、政治部在此辦公,後勤部(後來叫聯勤部)則在新街口有一個獨立院落。大院座落在南京紫金山下,玄武湖畔,明故宮旁,是金陵古城極為靜謐的一處絕佳勝地。
  • 住在軍區大院的軍人都是什麼級別,住在裡面又是什麼感覺?
    我們有時候經常會聽說誰誰誰是大院子女,而這裡的大院指的就是軍區大院,對於我們這一些普通的老百姓而言,軍區大院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地方,那麼住在這裡的軍人都是什麼級別的呢
  • 我們的團部大院
    讓我們記住這裡,一個共同戰鬥、生活過的地方,一個充滿情感的大院。(感謝拍攝照片的不知名戰友)
  • 永遠的懷念--(和尚崗大院)
    "大院文化"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為什麼大院孩子都懷念大院?因為大院是我們童年生活的搖籃,因為大院賦予我們與父輩一樣的初心,因為大院是我們夢想起飛的平臺。無論如今的我們身在何方,那個遠去的大院背影,始終深深的留在我們的心中,我們與大院永如初見…
  • 日軍為何對喬家大院不敢下手?日本兵離老人百米之遙時倒地而死
    在乾隆年間,公元1756年,喬家大院的創始人喬全美,買下了幾塊宅地,修建了喬家大院。而在喬致庸接手後,喬家大院迎來了最輝煌的時刻。喬家大院所在的晉中地區,正是位於日軍掃蕩的範圍之內。當時喬家上下,舉家外逃,只留下部分傭人看家,喬家大院幾乎成了一座空宅。凡是喬家大院遊玩過的人們,應該都有所了解。喬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於山西省祁縣喬家堡村,始建於1756年,整個院落呈雙「喜」字形,分為6個大院,內套20個小院,313間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