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州地委與段家大院

2021-03-01 山高水長

三門峽 陝州區 觀音堂鎮 段巖村 段家大院 全景圖

   1948年4月上旬至1949年5月下旬,中共陝縣縣委、陝縣民主政府曾駐紮在觀音堂鎮段巖村;1949年4月中旬,中共陝州地委、軍分區司令部也從欒川縣移駐段巖村。1949年5月20日隨著陝州城的第五次解放陝縣全境解放,5月25日,地、縣黨政軍機構統一移駐陝州城內。在這一時期,段巖村一度成為陝縣乃至陝州地區(下轄澠池、陝縣、靈寶、閿鄉、盧氏、洛寧、 欒川七縣)解放戰爭的指揮中心,為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西眺 段家大院 中道班

  段巖村位於陝州區觀音堂街北的馬頭山下,全村370戶1300口人,大都姓段。相傳祖上原來居住在十幾裡外柏樹山村一個叫段家鬥村的地方。清朝時期,段養全、段養廉兄弟倆從段家村翻越馬頭山到觀音堂趕會時,看到這裡蛇鳥爭鬥,覺得是個好地方,於是在此定居下來,形成了段家巖村,後改名為「段巖村」,目前已經傳至十七世。


中道班 第一座院

   如今,段巖村很多村民住在集體修建的觀和苑社區和自己建的樓房,村中還有不少老房子保存得比較完好,其中有十餘座建於清朝的老宅主體保存了下來。

大門上的木雕

  中道班有七座院子坐北朝南並肩站立,據說是家族幾兄弟做生意賺下家底,在清朝嘉慶年間蓋起的。

 七座宅院全都是四進院,每座院子縱向又分為四個院子,體現了真正的「庭院深深」。這裡有精美的磚雕、木雕和石雕。後面的院子都比前面的院子高出幾級臺階,錯落有致,所有宅院的第一和第四進院落東西都有圓拱門連接,既自成一體又方便來往通行。中道班有七座院子坐北朝南並肩站立,據說是家族幾兄弟做生意賺下家底,在清朝嘉慶年間蓋起的。

第二座院 陝州地委舊址

南牆窗戶上的磚雕  吉星高照

第二座院的門洞

   大門楣中間是鹿鶴圖案,兩側分別是牡丹、荷花木雕圖案,花朵上百年前的白色顏料依然醒目。下方是5隻蝙蝠和囍字圖案交替裝飾的圓形拱門,象徵著「五福臨門」。從門洞進院,回頭一看,還有和正門對應的圓拱門,裝飾著牡丹花紋。

雙鳥戲荷圖

   大門照壁牆上的磚雕 壽比南山

  照壁主體是牡丹和假山,下方有隻猴子抬頭仰望,四周是「壽比南山」字樣,還有梅、竹、牛、花和人物造型。

四進大院

大院東廂房 磚雕對聯 字跡已模糊不清

  一進院內東西廂房的北牆,也就是後牆,還有精美的磚雕。東西側分別是仙鶴和梅花鹿,都是成對出現,四周分別有花、鳥、魚、獸、爐、人等裝飾造型。

西院牆上的磚雕

 緊挨北牆的院牆上也有雕刻,是表現兒童嬉戲的圖案。穿著肚兜的孩子在柳樹下玩耍,柳樹的葉子一一可辨。

東院牆上的磚雕 三元及第。

東廂房山牆上的磚雕

中道班

第四座大院的神龕

二進臺階

二進的房子已經坍塌,變成一塊平地

三進正屋

第六座大院門口擺放的石條 上刻「詩家傳孝友」

望重崤函

石條下還有一個殘碑 只留下一個 「敦」字和一個殘缺不全的字

第三進房子

第三進正屋

正屋廊簷上的木雕

正屋房內畫梁雕棟

 正屋中間的匾額「為善最樂」 

右邊寫著「乾隆癸丑相月」,左邊寫著「遜志軒主人題」。

想必,這房子的主人飽讀詩書。1793年農曆七月,新屋落成,主人欣然題下「遜志軒」為志。。

房梁下的書捲圖形的木雕

房梁上的奔馬木雕

第七座大院三進正屋的木門 

據說該房正屋上也有清朝時期的木雕匾額,因屋門緊鎖,未能一睹

翻修過的東廂用古木匾邊改做的門框

木匾上的雕刻

東望中道班七座大院

西寨的三座大院

  與七座宅院相隔不遠的西寨,還有並排的幾座院落。據說,主人的祖上曾在朝廷擔任御前侍衛,大門口是7級臺階,門樓高大,的確是高門大戶。

這幾處院落高高的屋脊上碼著整齊的牡丹花磚,與東邊宅院房脊上的花磚不同,據說只有一定級別的人家才有資格在房脊上使用牡丹花磚,大門地面鋪著正方形的青磚。

大院山牆頭的磚雕

門樓上磚雕人物比較多,多為鏤空,

這幅磚雕上方為一個頭戴草帽的老農和一頭牛,下方為一本書,寓意為「耕讀傳家」

門口的拴馬鐵環 上馬石

   門前的上馬石和拴馬的鐵環訴說著主人曾經的尊貴。

西寨第三座大院大門

大門上的磚雕門匾 國恩家慶

西院窯洞上的房屋

 西邊院子西牆下就是溝,北邊是石頭壘的寨牆,但臨溝的牆依然裝飾了許多磚雕圖案。

  院牆下還有兩孔磚窯,上方有「別開洞天」字樣。據說,這裡原有3孔窯,窯洞後方有暗道通往地面的房子。這樣的設計,完全是出於防匪的目的。

西山牆上磚雕窗戶

窯洞上的磚雕門匾 別有洞天

這個窯洞上的磚雕門匾字跡已經模糊難辨 右邊有一行小字「泥工陳* 製造」

西寨門

後排大院 縣大隊舊址

從西寨門上去,是一排六座保存完好的四合院,清一色的青磚黛瓦。是當年縣大隊、軍分區駐紮的地方。門樓雖沒有前邊的高大,卻也玲瓏精美,山牆上都鑲嵌著一座神龕。

門樓上的磚雕

院裡擺放的刻有「泰和樓」「民國戊辰」(1928年)、「段家巖村」等字樣的石碑 

 據院裡的老人講,她結婚的時候,石碑都擺放在那裡。村支書段建剛說,村裡東邊還有個魁星樓,如今已蕩然無存。

中道班七所大院的後牆

留守老人

東寨門

東寨門外廢棄的農家院 門樓

門樓上的磚雕「福祿壽」

文昌宮

文昌宮,是古時文人趕考備考的地方,如今的房子是多年前翻修的

文昌宮房脊上的花磚

段家祠堂

 俯瞰東邊中道班七座大院

俯瞰西寨三座大院

西寨西邊是七十年代新建的民宅

中道班東邊是八十年代新蓋的民宅

段巖村 古村落 全景圖

   今年2月,段巖村傳統民居被列入河南省政府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村兩委正籌劃著整理村史,將這些老宅修復保存。

二十一世紀段巖村觀和苑小區

觀和苑小區居民樓

山高水長歡迎您

分享是一種美德,覺得不錯請點讚

喜歡就轉到朋友圈,讓朋友們都看看

看完之後啥想法

留言之處說說吧

投稿郵箱:179980859@qq.com


相關焦點

  • 血染陝州:安史叛亂中的唐軍收復洛陽之戰
    一個月後,雙方就在毗鄰黃河的陝州對陣。唐軍依靠加盟的回鶻騎兵幫助,再次擊破對手,並成功奪回了比長安更為要緊的東都洛陽。關中的命脈這就讓城市面基顯得非常碩大,而所有守衛者都需要在各段城牆間疲於奔命。時間一長,大量居民人口又會迅速吃光糧食,讓大型都市的堅持時間遠不如邊境要塞。洛陽作為其中典型,自然會讓安旭慶放棄守城待援的期望。9月發生在關中的亂局,也是因為長安城的防禦能力低下,而不得不讓主力出城決戰。
  • 張聿溫:空軍大院
    大院東南門口的南面,今天北京西客站北側,是一條廢棄的鐵路,種著玉米,胡亂拉著一道其實任人鑽出鑽入的鐵絲網。那時行人稀少,周邊環境也清淨。大院東邊的馬路,即京西賓館西門向南那條路——現在叫羊坊店西路,兩旁大樹參天,濃蔭蔽日,南北兩端豎著「軍事禁區,禁止通行」的牌子。
  • 空軍大院,懷念你
    一個住了整整40年的大院,是不是永遠的家心上的家魂牽夢縈的家?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 大院情愫
    為大院增添了無盡的活力!在南面那幢青磚青瓦的普通平房裡,「軍隊要整頓」「軍隊要下力解決軟、散、懶」,一個偉人的聲音至今還在團黨委會議室裡迴響(1975年中央軍委擴大會議精神在這裡傳達)!「改革開放」,這改變中國命運,寫在大院牆上普通的四個漢字,為「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注入了新的營養!
  • 大院丨北京大院:一代人的風華正茂
    海軍大院進門的牆壁上有毛主席「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題詞。這裡是1950年代北京建成的軍事機關裡面積最大,設施最全的一個大院。七一小學、圖書館、400米跑道的標準操場,還有記錄著很多人童年的保育院。
  • 我愛你,空軍大院
    ,但大院裡的一些往事還會時而出現在夢境裡。在這個秋景令人著迷的季節,我又回到空軍大院,沉醉在這金色的環境裡。空軍大院與京西賓館相鄰的東門這是中國空軍徽標第二部分 空軍大院位於復興路公主墳一帶,是西部所有部隊大院離城最近的一個,空軍大院往西有海軍大院、總後大院等。
  • 馬玲:空軍大院——劉亞樓的兒女最搶眼
    1976年底至1977年初之際,軍隊各大機關和軍兵種擴招了一批子弟兵入伍。我們學校因為穿軍裝走的「小兵」實在太多,不得不重新合班。我因為不願意過嚴厲管束的生活,所以留下繼續上學。七十年代中後期,為迎接全軍運動會,空軍大院修建了體育館,海軍大院修建了遊泳館。1977年開始,空軍大院體育館開始放映「內部片」,港臺的、外國的片子都有,一些外面的單位紛紛租用空軍大院體育館放映非公開的電影。
  • 蘭空大院
    蘭空大院是個非常大的營區大院,據說院區工程由後勤部設計室設計,軍區營建大隊施工。為營房建設,還專門修建了座紅磚廠。
  • 永遠的懷念--(和尚崗大院)
    "大院文化"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為什麼大院孩子都懷念大院?因為大院是我們童年生活的搖籃,因為大院賦予我們與父輩一樣的初心,因為大院是我們夢想起飛的平臺。無論如今的我們身在何方,那個遠去的大院背影,始終深深的留在我們的心中,我們與大院永如初見…
  • 《軍區大院》
    森嚴的部隊大院,激情的樓頂天台閣樓,軍區大院的盛夏記憶,和軍旅生涯的刻骨銘記以此文紀念我從小長大的這個軍區大院【選文】「這新兵啊?」單軍一揚下巴。操場上站得筆直一排的戰士,個個都一米八左右,一溜兒的個頭身材,跟儀仗隊似的,一看就是從各個連隊精挑出來的。「糾察隊,從各軍分區新兵挑的。」糾察隊是警衛連裡最帥的兵,代表的就是軍區的門臉。
  • 空軍大院是什麼級別?能住進軍區大院的要求有點難
    北京人,特別是部隊大院子弟當年流傳這樣的一句順口溜:海軍的大廟,空軍的樓,總後的禮堂第一流。海軍的大廟指的是海軍辦公樓,空軍的樓就是我軍最高的空軍指揮機,我們今天說的就是空軍的樓,北京空軍大院。北京空軍大院在復興14號,是所有北京軍隊大院中最高級別的,在空軍大院門口大影壁的題字是全力以赴務殲入侵之敵。
  • 記憶中的軍部大院和六一小學
    在這個大院中長大的孩子,每個人都有著自已特殊的記憶。我的哥哥和姐姐們,弟弟和妹妹們,希望我的敘述,能引起你們對這個大院的回憶,並記起那段共同生活的時光。但畢竟50年了,也希望你們對記憶中錯誤的地方及時的提出更正。47軍最初的軍部大院,建在湖南省衡陽市的黃茶嶺。從衡陽市向南走到黃茶嶺,就到了47軍軍部大院。我是1964年的春天,隨著父親工作的調動走進這個大院的。
  • 神秘的軍區大院:住軍區大院是什麼感覺?什麼級別的軍人才可以住
    神秘的軍區大院:住軍區大院是什麼感覺?什麼級別的軍人才可以住?在生活中接觸和經歷的事情中,很多人都會說從小就在軍隊大院中長大。
  • 團部大院——《綠色印痕》
    新疆奇臺縣縣城中心有一座森森大院,1968年7月28日,我們八八四七部隊進駐奇臺,這大院便成了團部的所在地。
  • 地委第十五輪巡察公布14個地直單位 4個縣直單位反饋情況
    根據地委統一部署,2020年11月13日至15日,地委7個巡察組分別向14個地直單位、4個縣直單位黨組織反饋巡察情況,地委負責聯繫各地直單位的地廳級領導和地區紀委監委相關領導出席巡察情況反饋會
  • 南京有個地方叫「軍區大院」
    南京軍區大院承載著許多人的記憶,見證過許多人的青春和夢想。        在南京市黃埔路、珠江路、太平門的路口,過往的市民遊客,總會好奇這個並不起眼的院子,繞著走了好久還是大院的圍牆,門口執勤士兵的肅穆嚴整,裡面道路兩旁挺拔的喬木、整潔的道路……幸運的還能碰巧看到哨兵換崗時英姿颯爽的軍姿隊列。位於黃埔路南京軍區司令部南大門       這些場景都會給路過院子的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留下幾分遐想:這警衛森嚴的大院到底是幹什麼的?
  • 我在軍營我是兵(四)濟空大院
    濟空大院整個大院整齊、劃一、規範,一幢幢紅磚樓房及道路旁栽種著蘋果樹、梨樹、桃樹……。嘿嘿,值夜班下來順手牽羊,偷摘幾個果子,潤潤喉嚨,解解饞,當然也是偶爾為之噢!當時我們都渾然不知,只是覺得指揮所沒有原來忙碌,天上沒有飛行訓練,電臺聯絡正常但電報量少了許多,最奇怪是大院門口突然多了陸軍武裝衛兵,也在站崗值勤。直到傳達文件,開展批判林整風運動,大院貼出一些大字報,才知道了一些實情,可謂是十分驚險。這次政治運動深入軍隊,但全軍的軍事指揮系統沒有受到衝擊,我們指揮所戰備工作一切正常,連隊的日常生活訓練也沒有什麼影響。
  • 我是這樣「滾」出軍區大院的!
    進了軍區大院,頃刻就顛覆了我腦子裡有關大與小的地理概念,之前以為大的地方,一比較就變小了,甚至小得沒名堂。這讓我更加明白:大與小、高與低、長與短……等等,都是相對的。南京軍區機關大院裡面,實際上只有軍區首長以及司令部、政治部在此辦公,後勤部(後來叫聯勤部)則在新街口有一個獨立院落。大院座落在南京紫金山下,玄武湖畔,明故宮旁,是金陵古城極為靜謐的一處絕佳勝地。
  • 【珍貴影像】龍巖籍開國上將與空軍大院內的銀杏樹
    進入11月,天漸漸涼了,空軍大院的銀杏樹也漸漸黃了。置身在這如詩如畫的世界裡,我們迎來了人民空軍67歲生日。此情此景,有一個人,更加不能忘懷。  天高雲淡,秋風蕭瑟,道路兩旁的銀杏樹一天天由綠而黃,成為了空軍機關大院裡最為引人入勝的風景線。
  • 住在軍區大院的軍人都是什麼級別,住在裡面又是什麼感覺?
    我們有時候經常會聽說誰誰誰是大院子女,而這裡的大院指的就是軍區大院,對於我們這一些普通的老百姓而言,軍區大院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地方,那麼住在這裡的軍人都是什麼級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