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越短,威懾力越大。
7月1日,據觀察者網消息,中國海事局官網發布最新航行警告,解放軍從6月29日至7月3日在南沙舉行軍演,將南沙與中沙群島之間公海2.2萬平方公裡劃為「禁航區」,引發強烈反響。
這是我國繼1980年試射洲際飛彈在南太平洋設立禁航區以來,設立最遠的禁航區。對於這次海軍演訓的具體內容,蓋子目前還沒有揭開,但是依然留給了外界充分的想像空間,傳遞了多重信號。
以往中國也曾以軍事訓練為由,在南海海域劃定臨時禁航區,但幾乎都在廣東或海南島近海一帶。這次將範圍劃定在遠離陸地的南沙與中沙之間,足足向前推進了上千公裡,並且這一帶是南海最深的中央海盆區域,這意味著此次軍演絕不是螺螄殼裡做道場,而是廣闊天地大作為,也註定將有大場面呈現。
從時間上看,這場軍演的選定的時間點,正是近期南海暗流湧動激烈的時候。6月以來,法國航母「戴高樂」號訪問新加坡,美國航母「裡根」號的編隊以及日本準航母「出雲」號的編隊又先後進入南海,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號編隊也剛離開南海,這麼多大傢伙先後湧入南海絕不是一般的較量,完全是「五大門派」高手圍攻光明頂的劇情再現,發生在中國門口的這一輪博弈的烈度前所未有。
真理永遠在大炮射程之內。中國的南海維權方式正發生著根本性改變,對付橫行霸道者,強有力的拳頭才是永遠不會過時的。
南海是通往全球海上通道的門戶,每年約有3.4萬億美元貿易往來,中國海運貿易的64%都是通過這裡。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安全與這些水道緊密聯繫在一起。作為全球主要軍事強國之一,南海更是中國海空軍走出去的主要通道,中國的戰略安全空間依然與這些航道緊密相連。
毫不誇張地說,南海是中國經濟的生命線,也是中國崛起的重要支點。一旦美國等西方國家掌控了南海,我們就等於被人扼住了脖子,事實上,這也是當前美國最想幹的事情。
1月,駐紮在日本的美軍飛彈驅逐艦「麥克坎貝爾」號與英國護衛艦「阿蓋爾」號在南海進行海上聯合軍演。這是自2010年以來,美英軍艦首次同時出現在南海。
2月,英國國防大臣公開表示,要將英國皇家海軍的「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部署在太平洋地區,屆時這艘航母將搭載英美軍隊的F-35B戰機執行任務。此前,英國海軍旗艦「海神之子」號兩棲攻擊艦根據美國「指示」,曾航行到西沙群島附近。
4月,美海岸警衛隊司令舒爾茨宣布,美海岸警衛隊已加強在亞太地區的部署,並參與中國周邊海域的警戒巡邏,以穩妥應對中國海上民兵力量在南海宣示主權的做法。隨後美國國防部繼續加碼,表示將把中國海警及漁船視為中國海軍,採取相同的應對方式。
5月,美韓飛彈驅逐艦「普雷布爾號和「中洪號」駛入中國控制的南沙群島赤瓜礁12海裡。兩周後,美國派出航空母艦,與「普雷布爾號」在黃巖島附近進行了同樣的演習。
6月,法國航母到訪南海,美日雙航母編隊首次駛入南海,五角大樓直白表示,這一「無害通過」意在挑戰北京方面的「過度海洋主張」。
在南海,美國等西方國家的「自由橫行」是常態,擅闖紅線更是數見不鮮的新聞,中國的克制反而被視為軟弱可欺。西方人不了解中國人的謙讓,更不相信中國的和平崛起道路,他們的腦子裡永遠裝的是「零和博弈」「冷戰思維」以及「修昔底德陷阱」這一套。
近年來,中方已經無數次重複過自己的南海主張、和平立場,也無數次發出警告和抗議,中方的軍艦和軍機在南海不止一次發生過危險接觸。但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逢敵亮劍、以拳頭對拳頭才是西方打交道的正確姿勢,並且我們也有這樣的底氣和本錢。
以前的中國海軍由於缺乏遠洋作戰能力,被稱作「黃水海軍」。如今,中國海軍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和可喜進步,早已走向深藍。太平洋足夠大,不僅僅只容得下美軍。
僅在過去的一年間,我們看到中國首艘國產航母下水,航母「帶刀侍衛」055型驅逐艦下水以及大批新銳戰機紛紛建造,造軍艦像「下餃子」的中國正在打造一支強大的「藍水海軍」。
從白馬廟到浩瀚大洋,從「西沙精神」到「航母精神」,中國軍艦的足跡開始出現在世界四大洋的任何一個角落,哪裡有任務,哪裡就會出現中國海軍的身影,中國海軍從「近海防禦」走向「遠海護衛」,航跡遍布四大洋,幾乎訪遍世界所有沿海國家。
在南海軍事演習已經成為中國海軍訓練的固定科目,而且幾乎每次都是「規模空前」,可以說一次比一次給力。中國的島礁建設穩紮穩打地在防衛的框架下進行,成效顯著,在步步為營的中國海軍面前,美軍越往前拱,遭遇阻力的風險越高。
南海問題,美國小牌多,但中國主牌多。我們有足夠的發言權,也有充分的底氣與實力和玩火者周旋下去,即便是擦槍走火,我們也有海上拼刺刀的勇氣和精神傳統,更何況這場博弈的天平早已經開始向中方傾斜,我們沒有不自信的理由。
與2016年南海仲裁案前夕中國那次南海演習對比,可以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信息——
當年,所謂的「南海仲裁案」定於7月12日出仲裁結果,我方軍演時間為7月5日至7月11日,而演習地點選在西沙海域而不是飽受爭議的南沙群島,顯然是經過了慎重的「戰術考慮」。
而這一次,中國軍演的時機是美英法日等國航母密集進入南海的時候,但是演習的區域已經向前推進了1000多公裡,範圍更是成倍激增,完全就是一副甩開了膀子的架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南海後院已經穩住了,沒有了過多顧慮。
在經歷2016年一系列風波後,2017年8月「南海行為準則」框架在馬尼拉獲得東協與中國的正式通過,成為協商「南海行為準則」的遵循依據。隨後,有關加快這一準則磋商的呼聲和共識越來越高,談判進程取得了歷史性突破。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全方位的交流合作節節攀升,鄰居之間的串門和走動必定越來越頻繁。
2019年4月,全世界的目光前所未有地聚焦在了東方,中國海軍成立70周年閱艦式上,東協十國領導人首次集體來華共商合作大計;隨後,繼中國與東協十國軍隊「海上聯演-2018」之後,中國-東南亞國家「海上聯演-2019」走馬上陣,儘管兩場軍演時間間隔不到半年,中國和東協國家之間的互信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安全穩定這一關鍵詞已經成為了南海周邊國家普遍而深刻的共識。
在6月22日舉行的第34屆東協峰會中,東協表示熱烈歡迎中國同東協在南海繼續加強合作,並對雙方按照既定時間表積極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談判感到「備受鼓舞」,東協將努力在2019年內完成對「南海行為準則」單一磋商文本草案的第一輪審讀。
美國、日本等域外國家對南海問題的幹預從來就沒有消失,但他們難以再像以往那般讓東協和中國因南海問題激烈對抗。在這個關鍵時刻,東協攜手並進的精誠合作姿態,已經展示出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強烈和平意願,也不允許爭議影響相互之間的互信與合作,這其實相當於直接宣告了美國隨意羅織「軍事化」「威脅論」等陳詞濫調已經沒有市場了,更無法再像以前那樣可以隨意找到見縫插針的機會。
中國能在南海擺出這樣史無前例的大場面,與其說是沒有了後顧之憂,倒不如說是得到了東協無形之中的支持,也許下一次我們的軍事演習區域就推進到了祖國最南邊的曾母暗沙附近。
可以預見,美國無論如何賣力學鬼叫,註定在南海撿不到一根稻草,只會招致更多反感與鄙視。(作者:不平則鳴)
感謝各位網友能百忙之中閱讀文章,你們的閱讀和評論是小編繼續堅持創作的動力,你們的每一個評論,小編都會去認真的閱讀,不斷去推陳出新,爭取每天更新最優質最有趣的內容,不會濫竽充數,並且做到持續為大家輕鬆讀懂國際大事、軍情資訊修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