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甲終結部隊》GI 評測 7.5 分:戰鬥酣暢淋漓,操作仍需改進

2021-02-26 遊戲篝火營地

編者按:《機甲終結部隊(Mechstermination Force)》是一款橫版 Boss-Rush 射擊遊戲(註:Boss-Rush 是一種全程只有 Boss 戰的遊戲類型)。本文作者認為,本作的平臺跳躍和動作判定仍需改進,否則玩家很難駕馭原本就非常硬核的關卡設計。《機甲終結部隊》已於 2019 年 4 月 4 日登陸 Switch 平臺,暫不支持中文。

翻譯:風  編輯:張易

本文基於篝火營地與 Game Informer 中華地區獨家授權協議,轉載請徵得同意。

這款遊戲目標明確,我只需幹掉眼前這如同高山一般的巨型機甲即可。首先,我要靈敏地躲避它投過來的雷射、能量球和火箭炮攻擊,同時伺機攻破它裝甲上的「要害點」。然後,在它朝我揮拳時跳到它的拳頭上,沿著手臂跑上去,直搗其能源核心。

等我摸清機甲的進攻模式後,剩下的無非就是確保自己在槍林彈雨中活下來,然後找準機會付諸行動。人物跳躍有種「輕飄飄」的感覺,不過經過幾次嘗試之後,我還是成功摧毀了位於機甲頭部的能源核心。但快樂總是稍縱即逝,很快我就發現,剛剛打敗的只是它的第一形態,艱巨的戰鬥才剛剛開始。

在《機甲終結部隊》這種戰況激烈的橫版射擊遊戲裡,上述情況比比皆是。本作風格較為復古,有點像《魂鬥羅》和《合金彈頭》。遊戲關卡並非掃蕩一波又一波的敵方雜兵,而是持久漫長的 Boss 戰,你所對抗的是巨大的機甲怪物。儘管遊戲操作比較煩人,但戰鬥流程還是具有較高的可玩性:大體就是先遠程破壞敵人外部裝甲,再靠近猛攻敵人暴露出來的能源核心。

戰鬥並不簡單,那些機器人往往有好幾種形態,而且能切換多種進攻模式,你只有在反覆嘗試過後才能慢慢摸清套路。打 Boss 的過程中,不斷死亡是在所難免的,但你可以從失敗中汲取經驗。終有一日,你會戰勝那曾經看似不可逾越的困難,收穫勝利的喜悅。

每一個 Boss 都有龐大的體型,玩家在打的過程中常常要攀爬它們的軀體,甚至還要穿過去。在我印象中,最爽的一次 Boss 戰就是與雙頭巨獸的搏鬥,當時我從它軀體內部一層一層地炸出一條路來,抵達那兩條可攀爬的頸部,然後一邊躲避雷射和電力波,一邊奔向能源核心。我一路過關斬將地打到機甲頂端,最後直接爆了它的兩個首級。這場戰鬥令我成就感爆棚,算得上是本作中最難忘的一關。

遊戲關卡可玩性很高,但正如每個機甲都有自己的弱點,本作的操作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雖然射擊運行非常流暢且精準,但跳躍操作就不甚理想了。角色在跳的過程中老有一種容易「打滑」的感覺,解鎖攀爬技能後你會發現,「爬牆」也可能「爬不穩」。有時候你明明扒住了機甲,卻還是摔回起點重新來過,真的會氣個半死。

有些 Boss 會在你攻擊能源核心時把你彈飛,讓你不得不重新爬一遍。這還不算什麼,更慘的是,你有可能被扔到某個危險的位置,或被甩進某個坑裡,特別抓狂。這款遊戲雖然並沒有多少為難人的地方,但不甚理想的操作手感,加之上述隨機情況,足以讓玩家感到無比頭疼。

遊戲的最後一站又將顛覆你之前習得的各項技能,使上述問題變得尤為突出。這一關不再有考驗耐心的平臺跳躍,也無法再精心制定摧毀計劃,因為你所面臨的,是滿屏地獄般的狂轟亂炸。雖然我不反感這種變化,但這完全就成了另外一款遊戲。玩家的移動操作方式也與以往大不相同,而判定還是一如既往的不精確,讓這場本來就困難的戰鬥變得更加不公平。

冒險過程中你可以收穫很多硬幣,這些硬幣可用來購買額外生命值或武器。散射武器和火箭炮在合適的情況下能發揮很大作用,我個人更喜歡使用多功能雷射槍,因為雷射束射到物體表面會從另一個角度反射出去,然後像雨刷一樣清掃敵人的炮彈。只可惜,實際戰鬥體驗差強人意,各類武器的戰鬥力差異不大,只是攻擊方式的不同。

近程的火焰噴射器根本不實用,最後一件解鎖的武器看起來也配不上其售價。把所有武器解鎖之後,我感覺除了雷射槍,其他武器都買虧了。早知如此,當初還不如把錢都投資到角色的生命值上。

如果你覺得某一關特別難,可以通過本地聯機拉個朋友一起玩。多個幫手會好玩很多,而且聯機隊友將得到你的已解鎖武器和已增加生命值。但如果角色死亡,他將無法重新加入戰鬥。所以水平不夠且很快出局的玩家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就只有看的份了。不過遊戲難度不會隨人數增加而改變,所以找人幫忙顯然能讓遊戲變得更簡單,可以有效緩解玩家的壓力。

雖然有不少戰鬥讓我感到心力交瘁,但我真的很喜歡這種逐步摸索並最終制勝的感覺。在艱難戰鬥的最後,遂行計劃擊敗 Boss 的過程著實痛快。《機甲終結部隊》的戰鬥體驗酣暢淋漓,但容錯率極低的操作模式以及令人氣餒的最終 Boss 戰還是影響了遊戲的樂趣。

概念
這是一款富有挑戰性的 2D 風格 Boss-Rush 射擊遊戲,玩家的目標就是攻擊並摧毀各類巨型機甲。

畫面
遊戲畫面整體色調明亮,機甲外觀的設計各有特色,但整體而言還是較為平庸。

聲效
本作動感十足的配樂與緊張刺激的戰鬥相當匹配,但循環多了之後,難免讓人感到有些審美疲勞。

可玩性
流暢的射擊操作和科學的升級系統彌補了平臺跳躍「打滑」的感覺和攀爬時不穩定的問題。但攀爬過程中一失足就摔回起點的設定還是令人感到沮喪。

娛樂性
在巨型機甲上面爬來爬去並找準時機摧毀它的過程十分刺激,但遊戲對操作的精準度有較高要求,稍有不慎就會影響遊戲結果。

重玩性

遊戲基本信息

發售時間:2019 年 4 月 4 日
平臺:Switch
遊玩人數:1-2 人
遊戲價格:約 81 元
遊戲類型:動作 / 射擊
開發商:Hörberg Productions
發行商:Hörberg Productions

End

相關焦點

  • 【遊俠測評】《機甲戰士5:僱傭兵》:7.5分,機甲愛好者不要錯過!
    與原作回合制戰棋玩法不同的是,《機甲戰士5僱傭兵》是一款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比起上帝視角的運籌帷幄來說親自進入機甲來一場真槍實彈的對抗更加讓人熱血沸騰。  遊戲的故事背景設定在3015年,人類生活已擴展到宇宙,並殖民了一個廣闊的星球Inner Sphere。這裡曾經和平,但在無數次戰爭、背叛後,Inner Sphere已被分成五個不同的繼承國。
  • 《硬核機甲》評測 8 分:不那麼完美的機甲愛好者之歌
    比如機甲的操作手感是否有些不近人情,地圖缺乏中途存檔功能,部分特效過於敷衍,PVP 模式的平衡性等等。製作者從一開始也沒有掩飾自己對 SRW 以及很多經典機器人動畫的熱愛,機甲造型配合很多熟悉的分鏡頭手法,只要是玩過 SRW 以及看過一些熱血動畫的玩家,都能感受到這種撲面而來的熟悉感。埋在臺詞裡的動畫梗、遊戲梗更是層出不窮,當主角的日文聲優念出機甲動畫裡常見的經典臺詞「XXX,出擊」時,我仿佛一瞬間穿越到了高達的世界裡。
  • 《鋼鐵收割》評測7.5分:相比於RTS操作,遊戲的代入感更勝一籌
    教程中,功能的介紹也是循循善誘,並沒有出現對新人極其不友好的操作。在單人戰役模式前期,《鋼鐵收割》完全可以看成是一款,RPG要素濃厚的策略遊戲。這一部分也是我個人遊戲體驗最好的部分。但是在遊戲簡介上,「RTS」才是這個遊戲的重中之重。儘管在這個年代,RTS遊戲的衰落已是事實,但是遊戲前期良好的體驗,使我對這款遊戲的RTS部分有著足夠高的期待。
  • 不要被名字騙了遊戲比名字好玩《機動戰隊》評測
    《機動戰隊》由獨立遊戲工作室遊戲公國製作發行,主打二次元畫風和機甲戰鬥要素,11773小編起初評測這款遊戲是拒絕的,畢竟遊戲的名字看上去好像在跟大家說明——「我是一款普普通通的遊戲啦」這種感覺,但實際試玩下來,11773小編發現,本作具備市場上機甲類手遊所不具備的幾個特色,製作者中有對機甲題材非常有愛的人存在才會出現這種特色,一起來看看。
  • USMC橫跨24年八大經典造型,陸戰隊步兵造型在此終結!!!
    這個造型是正義事業行動中的陸戰隊榴彈手,裝備方面都是典型的80年代及以前大量配發部隊的裝備。: W# S7 u; S: [8 Q, D裝備清單:, L( m' ^% i( ]7 m/ }9 ^  QPASGT配叢林色盔罩和貓眼帶7 I& o6 T!
  • 《軍武模型家》最終幻想:模型中的納粹黑科技單兵裝備和戰鬥機甲
    當然,這些臆想出來的模型傳承於第三帝國武器裝備的血統,在德系外觀基礎上結合天馬行空的幻想,賦予了它們獨特的科幻美感。■ 在阿湯哥主演的科幻電影《明日邊緣》中,人類軍隊的士兵就裝備帶有機械外骨骼助力功能的戰鬥機甲,而模型中的納粹「黑科技」戰鬥機甲要比這更加霸氣,富於想像力。
  • 評測:西格紹爾716i Tread步槍 印度緊急追加訂單 性能究竟如何?
    總體而言,筆者將西格紹爾716i Tread步槍的製造質量定為9.21分(滿分10分),因為需要升級扳機組,所以這方面有扣分。分劃板中央是配合7.62×51mm彈道的馬蹄形瞄準點;2. 有第一焦平面(FFP)和第二焦平面兩種設置可供選擇,同時每種設置都有多種不同型號的分劃板;3. 分劃板採用HellFire™電子照明系統,採用了先進的光纖技術,保證在任何光照條件下都能按照射手的要求調整中心瞄準點的亮度;4.
  • Obsolete戰鬥情報解析(下)及機甲模型
    Exoframe),放逐者旅戰鬥機甲(Outcast Brigade Exoframe)* 戰鬥情報:    本集是最先播出的,但發生時間反而是第一季中最晚的,是劇中兩大勢力各自發展後的一次正面交鋒,也是戰鬥最激烈、看點最多的一集。
  • 《米德加爾的部落》評測7.5分:吃力又暢快的北歐之旅
    收錄於話題 #3DM評測 如果說多人遊戲需要一點時間去積累,我不介意對《米德加爾的部落》拭目以待。
  • 捲土重來全面升級 17TV 55I2電視評測
    進過一年的積累,17TV旗下的新款電視55i2於近日抵達評測室,根據官方給出的資料來看,55i2並不是一款全新的機型,而是在老款基礎上做出重大升級的新武器,想必老款已經如此出色,升級後的55i2又有何表現呢?2外觀設計 經典回歸
  • 真實的機甲獵人——巨型戰鬥機器人即將對決
    ↑水道橋重工於2012年時展出了Kuratas巨型戰鬥機器人,這臺機器人被稱為「世界第一臺巨型戰鬥機器人」。↑Eagle Prime內部展示,可以看出分前後兩個座位與Kuratas輪式結構不同,Eagle Prime採用了更加堅固的履帶式結構,相比較而言,輪式的步行結構可以使得Kuratas移動起來更加靈活。
  • 《霓虹深淵》switch評測7.4分:一槍999的槍牢遊戲
    作為一款融合了平臺跳躍的橫版射擊遊戲,在初次體驗《霓虹深淵》時最讓評測君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操作方式。評測君推測《霓虹深淵》選擇採用雙搖杆操作很可能是因為其核心玩法和其他槍牢遊戲不同。但《霓虹深淵》的難點並不是彈幕數量,而是我們對時機的把控和角色的成長,這些概念評測君接下來也會著重詳解。不同的核心玩法最終為《霓虹深淵》帶來了不同的操作方式,而這種設計也讓本作在操作手感方面完全不落下風,無論是彈道還是子彈判定都處理得相當得體,明顯能看出製作組在操作設計上確實是花了不少心血。
  • 《TitanFall 2》早知道評分:87分 火爆爽快的機甲FPS扛鼎之作 購買建議:A級 推薦
    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本代全新加入的戰役模式,劇情的加入讓我們可以更好的了解《TitanFall》1-2兩代作品的遊戲世界觀,有了完整的戰役流程我們不再只是漫無目的的PK對戰,而是更有代入感的去體驗遊戲中人物角色與泰坦機甲的互動。
  • 我的遊戲簿NO.117:《機甲戰線》
    在了解了戰鬥用快捷鍵的情況下,簡單難度的戰鬥都可以憑藉筆者的弱渣操作順利打過去,即使是最終的BOSS戰也能通過百折不撓的重複挑戰艱難過關,二周目後讀檔情況下的戰鬥便是一路碾壓了。普通和困難難度模式筆者沒敢挑戰,畢竟玩這遊戲只是為了走劇情,儘管如此這兩天還是玩得很high,幾場BOSS戰不斷摸索敵人弱點尋找打法的過程也飽含著樂趣。
  • 《機甲戰士5:僱傭兵》免安裝版
    遊戲介紹《機甲戰士5:僱傭兵(MechWarrior 5:Mercenaries)》
  • 開放式RPG+回合制策略:《戰鬥機甲》連續4天Steam全球暢銷榜前十
    與大多數機甲題材的遊戲採取FPS玩法不同的是,《戰鬥機甲》融合了開放式RPG與回合制SLG的特點,以下是GameLook帶來的詳細介紹:《戰鬥機甲》宣傳視頻開放式RPG+回合制策略:玩法獨特而有深度的《戰鬥機甲》從畫面上來說,《戰鬥機甲》雖然比不上3A大作,但其場景設計、機設和戰鬥效果都十分酷炫。
  • 《絕地求生》評測:戰術競技領航之作
    這是一款突破性的戰術競技類遊戲,憑藉其獨特創新的玩法模式,寫實風格帶來的代入感和沉浸感深受玩家喜愛,除獲得G-STAR最高獎項總統獎以及其他五項大獎,還打破了7項吉尼斯紀錄。就在近期,遊戲進行了版本更新,一起來看看表現如何吧。
  • 評測:西格紹爾MCX Virtus手槍 AR-15深度改進型 精度令人驚嘆
    在這裡要介紹的是MCX Virtus 556手槍(下),槍管長度11.5英寸(292mm),口徑5.56×45mm。後部採用的是可向左摺疊的前臂支架,因此這算是手槍,與配備槍託的步槍(上)相比,前臂支架並不能調節長度,但可以規避ATF的短管步槍(SBR)審核與200美元稅金。本文為槍械作家Angela Battles撰寫的評測,本人翻譯並編輯給大家分享。
  • 《毀滅戰士:永恆》GI 評測 9.25 分:將燃情的戰鬥做到極致
    《毀滅戰士:永恆》是一款以勁爽的戰鬥與大量血腥要素不斷轟炸玩家的 FPS 盛宴。在這款系列重啟的續作裡,開發商 id Software 同時扮演了魔鬼和天使的角色,既讓傳奇毀滅戰士變得更加強大,同時也讓惡魔們學會了不少新把戲。這場正邪兩方的大戰令人嘆為觀止。戰場上充斥著爆炸和橫飛的血肉,重金屬音樂便是大屠殺的奏鳴曲。無論誰生誰死,玩家都將享受到本系列最優秀的戰鬥,讓你時刻血脈僨張。
  • 《仁王2完全版》PC版評測9分 旁支末節需修剪
    去年年初在PS4平臺發售的《仁王2》是一部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作品——更加爽快的連招系統、緊張刺激的戰鬥體驗、全新的妖怪技系統和新增的武器,本作這些變化給許多玩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你還不了解這是一部怎樣的作品,看看這裡就好,我們這次主要將談一談遊戲的PC版在哪裡得到了改進,又在哪裡做得還不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