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最高法院」案例:大陸仲裁裁決在臺灣地區無既判力 | 萬邦仲裁

2022-01-29 萬邦法律

大陸仲裁裁決在臺灣地區獲得認可後,是否具有既判力和執行力?臺灣地區最高法院 104年臺上字第 33 號民事判決明確大陸仲裁裁決即使在臺灣地區獲得認可,雖然取得執行力,但無實質確定力。

臺灣地區最高法院 104年臺上字第 33 號民事判決:2015 年 1 月 8 日

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101年度上字第1408號民事判決:2013年6月11日

債務人異議之訴

上訴人:添進裕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被上訴人:廣東深鼎律師事務所

添進裕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與廣東深鼎律師事務所就處理上訴人與案外人利豐公司間購銷合同所糾紛籤訂一份委託代理協議。協議第3條第3款之約定:「本案訴訟標的本金657,000美元若得到全部支持, 則甲方(指上訴人)拿走300,000美元,剩餘357,000美元及 全部利息支付給乙(指被上訴人)、丙(指吳吉村、李長生律師所主任(臺灣)作律師費及其他費用)」。

被上訴人於籤約時並未向上訴人說明大陸地區之律師服務費用管理辦理第13條第2項規定:「實行風險代理收費,最高 收費金額不得高於收費合同約定標的額的30%」。上訴人與利豐公司間之訴訟案件,第一審訴訟中利豐公司提起反訴。就委託代理合同所生給付律師費用等爭議,被上訴人向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華南分會申請仲裁,該會於2007年4 月3日作案涉仲裁裁決,裁決:1. 上訴人應向被上訴人支付委託代理合同項下之律師費553,210元。2. 上訴人應向被上訴人返還代墊訴訟費57,085元。3. 上訴人應向被上訴人補償其支付之本案律師費50,000元。4. 駁回被上訴人之其他請求。5. 本案仲裁費87,839元,由被上訴人及上訴人各負擔二分之一。被上訴人申請仲裁時已預繳全部仲裁費,上訴人應將其應分擔之仲裁費43,919.50元逕向被上訴人為支付。

被上訴人持案涉仲裁裁決仲裁向臺灣桃園地方法院申請裁定認可,經原審以第 1號裁定準予認可,上訴人提起抗告,被裁定駁回。

被上訴人持案涉仲裁裁決及案涉第1號裁定申請對上訴人強制執行,上訴人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並申請停止執行。

本案主要爭議焦點在於案涉仲裁裁決經臺灣地區法院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裁定認可後,是否具有實質確定力?如果具有實質確定力,那麼上訴人只能就原發生在該仲裁裁決作出後的原因事實提出債務人異議之訴。

臺灣高等法院認為,本案中,案涉仲裁裁決經臺灣法院裁定認可後,兼具既判力及執行力,故上訴人僅得以系爭仲裁判斷作成後之新發生事由 ,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方為合法,惟上訴人仍執案涉委託代理合同違背臺灣民法第71條、第72條規定而無效、被上訴人有債務不履行、其律師費收費過高等事由,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 ,於法無據。

又系爭仲裁判斷已認被上訴人對上訴人具有704,215.1元債權存在,業生既判力,復經法院裁定認可,得對上訴人為強制執行,是上訴人請求確認前揭債權不存在、請求撤銷系爭強制執行程序及不得持原審第1號裁定對其聲 請強制執行云云,均無理由。上訴應予駁回 。

臺灣地區最高法院認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七十四條規定「在大陸地區作成之民事確定裁判、民事仲裁判斷,不違背臺灣地區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得聲請法院裁定認可。前項經法院裁定認可之裁判或判斷,以給付為內容者,得為執行名義。前二項規定,以在臺灣地區作成之民事確定裁判、民事仲裁判斷,得聲請大陸地區法院裁定認可或為執行名義者,始適用之 」。

該條例對於在大陸地區作成之民事確定裁判,民事仲裁判斷 ,未如其後制定公布之港澳條例第四十二條明定:民事確定裁判之效力、管轄及得為強制執行之要件,準用民事訴訟法第四百零二條、強制執行法第四條之一規定。民事仲裁判斷之效力、聲請法院承認及停止執行,準用商務仲裁條例第三十條至第三十四條之規定。而僅簡略為上述規定,其認可並適用當時較為簡易之非訟程序。

參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一條規定「國家統一前,為確保臺灣地區安全與民眾福祉,規範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之往來,並處理衍生之法律事件,特制定本條例。本條例未規定者, 適用其他有關法令之規定」,港澳條例第一條規定「為規範及促進與香港及澳門之經貿、文化及其他關係,特制定本條例。本條例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有關法令之規定。但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除本條例有明文規定者外,不適用之」。對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七十四條、港澳條例第四十二條規定之差異, 及後條例係為排除前條例於港澳地區適用而特為立法,可見系立法者有意為不同之規範,即基於兩岸之特殊關係,為解決實際問題,對於在大陸地區作成之民事確定裁判、民事仲裁判斷,特以非訟程序為認可裁定,並僅就以給付內容者,明定其有執行力, 而未賦予實質確定力。立法者既系基於兩岸地區民事訴訟制度及仲裁體制差異,為維護我法律制度,併兼顧當事人權益(見該條 文立法理由),而為上開規定,自不容再援引民事訴訟法、仲裁法關於外國民事確定裁判、外國仲裁判斷效力之相關規定及法理 ,認在大陸地區作成之民事確定裁判及仲裁判斷,經我法院裁定認可者,即發生既判力。

另2009年4月發布之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第十條規定,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七十四條之規定並無不同,其內容未涉及法律之修正,僅由行政院核定後送立法院備查(相關程序見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五條第二項 規定),自不影響上開條例第七十四條規定之解釋。至於當事人如已於認可程序爭執該確定民事裁判或仲裁判斷之內容或其程序違背我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為認可裁定之法院亦已行較周密之非訟程序而為判斷,嗣債務人復以同一爭執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時,於具體個案是否違背程序上之誠信原則,則屬別一問題。原審徒以經裁定認可之系爭仲裁判斷屬強制執行法第十四條第一項所定之執行名義為由,認上訴人不得以該仲裁判斷作成前之事由 提起債務人異議之訴,所持法律見解自有可議。上訴論旨,指摘原判決不當,求予廢棄,非無理由。判決如下:原判決廢棄,發回臺灣高等法院。

本案案由並非仲裁裁決的承認與執行,而是裁決被認可及進入執行程序後,被執行人提起的債務人異議之訴。本案中,臺灣高等法院認為,臺灣地區對外國仲裁裁決的承認採用自動承認制,對港澳仲裁裁決準用自動承認制,對大陸地區仲裁裁決採用裁定認可制度。程序上有所不同。但此等程序上之不同,僅是取得實質拘束力之手續不同,並非解釋為經裁定認可後之效力仍有所不同。臺灣高等法院根據對兩岸關係條例的條文進行了文義解釋、比較解釋以及立法意圖解釋,認為對大陸地區仲裁裁決的認可系採用互惠及平等承認原則,理論基礎為「既得權之保護」,且兩岸協議及大陸最高人民法院已採取互惠之做法,故大陸地區之仲裁裁決經臺灣法院裁定認可後應承認兼具既判力及執行力。

並且,臺灣高等法院指出,如不承認外國仲裁判斷經過一定程序後即發生實質拘束力,則不啻容許紛爭再起,反而使紛爭解決程序益加冗長,浪費資源,失去仲裁制度終局解決紛爭之功能。是紐約公約以平等及互惠原則為其基本原則。臺灣地區雖因政治因素無法參加,但臺灣地區仲裁法之立法,特別是第七章「外國仲裁判斷」之相關規定,基本上均遵循紐約公約之基本原則,此參諸立法過程中,無論是行政機關之法案說明或與會立法委員之發言內容均多次提及紐約公約自明。故本院認為於處理非臺灣地區作成之仲裁判斷效力時,平等及互惠原則為重要之準據。 

遺憾的是,這一精彩的說理未能為臺灣地區最高法院所接受。臺灣地區最高法院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七十四條之間的港澳條例第四十二條規定的對比解釋,以及立法目的的分析,認為立法者有意為不同之規範,即基於兩岸之特殊關係,為解決實際問題,對於在大陸地區作成之民事確定裁判、民事仲裁判斷,特以非訟程序為認可裁定,並僅就以給付內容者,明定其有執行力,而未賦予實質確定力。這一判決,直接否定了大陸仲裁裁決在臺灣地區的既判力,無疑也開啟了裁決失利一方在不予認可抗辯失利後,再度提出債務人異議之訴的大門。其弊端不言自明。

相關焦點

  • 【學術年會優秀論文展示】二等獎 | 大陸仲裁裁決在臺灣的認可與執行淺析
    但是通過查閱臺灣《非訟事件法》可知,雖然在該法中對非訟時間的管轄法院作出了規定,卻並不能成為確定大陸地區仲裁裁決在臺灣認可和執行的依據。根據臺灣地區最高法院1997年第543號裁定及臺灣地區司法院作出的實務知道文件的規定,由於《非訟事件法》中未對認可大陸地區仲裁裁決做出規定,因此在實踐中此法並不能為認可大陸地區仲裁裁決提供指引。
  • 20181029仲裁早新聞:明確仲裁地的重要性(印度法院對撤銷馬來西亞仲裁裁決的請求有管轄權)
    印度法院對撤銷馬來西亞仲裁裁決的請求有管轄權(印度案例)印度最高法院最近在Unionof India
  • 海牙法庭的南海仲裁就是個屁,放了就好!
    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作出非法無效的所謂最終裁決。判菲律賓「勝訴」,裁決否定了中國主張的「九段線」;妄稱「南沙群島無一能夠產生延伸的海洋區域」、「南沙群島不能夠作為一個整體共同產生海洋區域」;南沙群島的所有海上地物,均為礁巖,包括目前臺當局所實際控制的太平島在內。
  • 南海仲裁風雲後的「臺灣共識」?「兩岸共識」?
    南海仲裁案判決出爐,不僅如預期般對中國大陸不利,也出現了跌破臺灣眾人眼鏡的「太平島是礁」之裁決,此前甚至主動撤回兩艘大型太平島巡航艦的蔡英文大約沒想到如此向美國表忠心的她竟被如此輕易地拋棄。馬英九也說,「絕不接受荒謬不公的國際仲裁」。連戰說,「完全無法接受」。朱立倫也說,「堅持主權」。也有國民黨中常委建議洪秀柱親自登島宣示主權。國民黨立委王育敏更是建議,將太平島上的淡水生產成「太平水」行銷;臺灣學界均認為,此次仲裁案結果是「錯誤觀點」、「絕不接受仲裁的國際霸凌」,並建議調整太平島的兵力部署。臺灣戰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在《中國時報》撰文說,南海仲裁案是「兩岸恢復對話契機」。
  • 南海強制仲裁 中國有權說不
    南海,亦稱南中國海,泛指中國東南方向,北到臺灣海峽南端和廣東南部海岸,南到曾母暗沙,東到印度尼西亞納士納群島和越南南部海岸之間的廣大海域。整個海域為由東北朝西南走向的半封閉海域,東西距離為1380公裡,南北距離約2380公裡,總面積約350萬平方公裡。在遼闊的南海水域中散布著大約270多個島嶼、沙洲、礁、暗沙和淺灘,統稱之為南海諸島。
  • 近三十年來臺灣學界南海問題研究的回顧與思考(四)
    表面上看,該案的主體是中國大陸與菲律賓,與臺灣並無瓜葛,但從深層次考慮,該案對於臺灣的聲索方身份及其所管轄太平島的地位都構成了挑戰。因此,臺灣學者對此案進展持續關注,並在仲裁結果公布前對仲裁結果進行了預測。
  • 用英語告訴全世界,南海仲裁,中國不接受!
    南海仲裁案所謂的裁決公布後,一批菲律賓人及記者14日乘坐一艘船前往黃巖島,以「測試中國是否遵守裁決」,結果船隻受到中國海警攔截
  • 南海仲裁案 聯合國撇關係,中國不承認,菲律賓歡呼Chexit,澳洲進行巡航,日本稱最值得高興的新聞……看全世界怎麼說?
    聯合國下屬的國際常設仲裁法院星期二(7月12日)針對菲律賓在2013年對中國提出的起訴作出中國的九段線主張非法無效的等15條最終裁決,其中包括:中國在南海的海洋權利,不能超過《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明文允許的範圍;中國「九段線」的「歷史性權利」主張與公約相違,沒有法律基礎;黃巖島(Scarborough Shoal)不能產生專屬經濟區或者大陸架;
  • 南海「仲裁」鬧劇終將落幕,中國海洋強國之路剛剛開始
    首先,仲裁的權威性本來就不如國際法院和國際海洋法法庭的判決,沒有直接當事國的承認和同意,結果不會有任何實質作用。而且,作為一個臨時機構,該仲裁庭實際上根本沒有能力審理南海爭議如此複雜的事項,更沒有強有力的約束力去執行裁決結果。中國已多次重申「不參與、不承認、不接受、不執行」的「四不」政策,即便美國動用戰爭手段,中國也斷然不會接受仲裁結果。
  • 對南海仲裁結果,我大中國就這個態度!
    不論仲裁結果如何,都不會影響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和權益。不論仲裁結果如何,中國軍隊將堅定不移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海洋權益,堅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應對各種威脅挑戰。【延伸閱讀】南海軍演用飛彈雨宣誓:「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附演習視頻)1、菲律賓南海仲裁案由何而來?
  • 南海仲裁結果公布,中國的態度在這裡!
    此外,將南海爭議提交仲裁也違背中國同東協各國籤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以及中菲之間通過友好磋商和談判解決爭議的共識。    「菲律賓的做法一不合法,二不守信,三不講理,對中國無約束力,不影響中國行使自己的權利。」李國強說。
  • 「南海仲裁?Who cares!」
    1.中國不接受、不參與南海仲裁案,不承認、不執行仲裁結果是違反國際法?面對2013年菲律賓單方面訴諸仲裁的做法,中國堅持「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不執行」的「四不」立場,然而,外界有關中國此舉違反國際法的聲音從未停止。 南海問題包含兩個層面的爭議:一是主權和領土爭端,二是海洋權利爭端,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只對後者有裁決權。
  • 專論:被出賣的臺灣
    令人震驚的是,這份由菲律賓提出、美日策動的裁決,完全忽視了中國大陸和臺灣的立場和利益,不僅否認了中國大陸和臺灣對於南海主權的歷史依據,而且將淡水充裕、農產豐富、生活機能完整,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1條關於「島嶼」必須「維持人類生存與自身經濟生存」條件的太平島定為礁。這樣的結果除了在中國大陸激起普遍的義憤填膺之外,在臺灣同樣引發強烈的不滿。
  • 臺灣地區與大陸半導體產業詳細對比!
    不僅沉寂多年的和艦順勢翻身,計劃在中國大陸A股上市,新一代中國臺灣地區高級傭兵也出現了。他們是燒熱「中國芯」爐火的核心部分,卻象徵中國臺灣地區含金量最高、最後一批關鍵人才的出走。2018年6月,對中國臺灣地區別具意義。一手打造晶圓代工傳奇的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退休,象徵一個時代結束。
  • 陳向勇:對一起船舶碰撞案件在大陸和臺灣平行訴訟的總結和思考
    Y輪以已經在臺灣地區法院提起反訴為由,不同意C輪保險人撤訴,C輪保險人的撤訴申請為「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拒絕,訴訟程序繼續進行,最後也上訴至「臺灣最高法院」,並於2021年作出終審裁定。 從2011年碰撞事故發生到2021年兩岸「最高法院」作出終審裁決,案件峰迴路轉、一波三折。
  • 南海仲裁案裁決在即 解放軍在南海放大招了!
    資料圖:地圖上「九段線」的標記4日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針對南海仲裁案菲方首席律師雷切勒近日稱裁決「將剝奪中國『九段線』主張的任何法律基礎」的說法,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諷刺說,「好像他在所謂裁決出臺前已知道裁決怎麼寫」,「雷切勒現身說法,只能證明所謂仲裁庭只是某些勢力的代言人。」他重申「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和權益不受非法裁決的影響。
  • 觀察:南海仲裁在即美日文攻武嚇
    日本共同社昨天(6月21日)援引多名外交消息人士報導,中國政府對南中國海仲裁案的結果做了最壞的預測,即仲裁庭以中國主張的「歷史權益論」缺少國際法依據為由,判定「九段線」無效。中國已通告東協國家部分外交負責人,如出現上述裁決,中國或考慮退出《公約》。
  • 「不論仲裁結果如何,解放軍堅定捍衛國家主權」
    今天(7月12日)下午5點,由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結果出爐,仲裁庭作出非法無效的所謂最終裁決。
  • 南海仲裁細節曝光 賣了太平島的奸賊就是他!
    (圖/蔡正元FB)據《中國時報》報導:南海仲裁將太平島變為巖礁,極其荒謬。連菲律賓《世界日報》都發表社論批評國際仲裁法院的裁判是「亂講一通」,但這仲裁引用文獻竟有臺大教授姜皇池「太平島是礁石,不是島嶼」文章,讓人氣憤,前立委蔡正元今在臉書痛批姜皇池是賣臺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