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仲裁風雲後的「臺灣共識」?「兩岸共識」?

2021-02-15 逆光之下

本文作者王克之(行在陽秋),系原創首發,同時已授權觀察者網轉載,其他任何轉載均需作者同意。


南海仲裁案判決出爐,不僅如預期般對中國大陸不利,也出現了跌破臺灣眾人眼鏡的「太平島是礁」之裁決,此前甚至主動撤回兩艘大型太平島巡航艦的蔡英文大約沒想到如此向美國表忠心的她竟被如此輕易地拋棄。

經歷了短暫的錯愕期後,臺灣各界反應高度一致,政府、學界、民眾都拿出了「堅決維護南海主權」的架勢——

蔡英文在一夜緊急磋商後登上即將前往太平島巡弋護航的「康定級」迪化艦發表精神講話,勉勵官兵們捍衛南海領土主權。「行政院長」林全表示「不接受」,立法院長蘇嘉全表示「遺憾」。而軍方已在考量將海軍陸戰隊運抵太平島防衛;

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喊出「不分藍綠,一致對外」。馬英九也說,「絕不接受荒謬不公的國際仲裁」。連戰說,「完全無法接受」。朱立倫也說,「堅持主權」。也有國民黨中常委建議洪秀柱親自登島宣示主權。國民黨立委王育敏更是建議,將太平島上的淡水生產成「太平水」行銷;

臺灣學界均認為,此次仲裁案結果是「錯誤觀點」、「絕不接受仲裁的國際霸凌」,並建議調整太平島的兵力部署。臺灣戰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在《中國時報》撰文說,南海仲裁案是「兩岸恢復對話契機」。全臺民眾受訪也紛紛支持政府應捍衛南海主權,漁業協會強烈要求政府保障漁民捕魚權利;

民進黨籍桃園市長鄭文燦說「捍衛主權,一致對外」。高雄市長陳菊也說「太平島是島非礁,一致對外捍衛主權」。民進黨立委蔡適應建議,將現在太平島上的三位護理師的伴侶也接到島上,未來生下寶寶就是第一位「太平島居民」,以此宣示主權。就連立場深綠的「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也表示「相當遺憾」,並呼籲政府「除宣示動作,應有實際作為」。

臺立法機構內政委員會和外交委員會、中國國民黨中常會都建議蔡英文登太平島宣示主權。蔡英文發言人表示,「現無規劃,未來不排除」。


是的,臺灣出現了近年來難得一見的「藍綠和解,一致對外」景象(上一次也是因為菲律賓惹事),民進黨上臺以後,並未如選舉時大家揣測的那樣將放棄南海主權、換取美國對臺獨的支持——畢竟,公然放棄南海主權哪怕是深綠也不會認為符合臺灣利益。

這一次蔡英文連「航行自由」也不提了,馬規蔡隨,擺出了難得一見的強硬態度,甚至不顧美國對仲裁案「符合期待」的表態。對比1月份馬英九登太平島時綠營的一派冷嘲熱諷,和執政前相比,民進黨又轉了一個小小的「髮夾彎」,只是這個髮夾彎轉得「符合期待」。

為何民進黨這次有如此表現?當然要歸因於「中華民國」。金門、馬祖、南海這些並非屬於臺灣卻屬於「中華民國」的領土,給臺灣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核心利益。不管民進黨有多麼強烈的臺獨傾向,公然放棄這些核心利益,必定會遭到中間選民的唾棄。一切以選舉、執政為最優考量的民進黨,當然不可能做出公然放棄主權的愚蠢決策。

請大家注意蔡英文登臨視察的艦艇名稱——「迪化艦」。如今,烏魯木齊的舊名「迪化」只有在臺灣還能見到,臺北市有迪化街,海軍有迪化艦。順便提一個有趣的事實,臺北市直到1994年,還有「新疆省政府」。

今日在臺灣,「去中國化」是一個引起藍綠激烈對立的話題。不過,「去中華民國化」則根本不會得到主流民意的支持。臺灣,終究擺脫不了與中國的連結。此次南海仲裁案,實質上讓臺灣和「中華民國」乃至中國大陸的政治連結更加緊密了。


 

不過,筆者有必要在這裡給大家潑一個冷水——這暫時只是「臺灣共識」而已,並非大家殷殷期盼的「九二共識」,更談不上「兩岸一同捍衛中華民族」——正如大陸外交部所呼籲的那樣(國民黨黨報《中央日報》也提出將南海仲裁案當做改善兩岸關係契機),兩岸距離產生共識恐怕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因為這次還存在一個關鍵事實,蔡英文之發言沒有提到「U型線」(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曾戲稱菲律賓此舉是「See U in court」)。你我他都知道,「U型線」的前身「十一段線」、現階段大陸主張的「九段線」,都是「大中華」範疇內的南海主權範圍。

而當媒體詢問臺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邱垂正,兩岸於南海立場主張是否相近時,邱垂正說「兩岸是各自主張、各自權衡,不必過度聯想」。臺陸委會主委張小月備詢時也說,由於兩岸沒有熱線,並未就南海問題溝通。

當臺當局「外長」李大維在立法院備詢時堅持「捍衛主權,堅持1947年中華民國南海主張」時,深綠的「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就說。「國際法庭已宣告不承認中國九段線,臺灣還要繼續堅守與九段線高度重疊的「U型線」主張嗎?這跟繼續主張外蒙古是臺灣的,一樣可笑。」

更不忍卒聞的是,曾經深藍因向馬英九求官不得瞬間轉綠的名嘴姚立明老師竟公然在政論節目上為美國洗地,還宣稱「臺灣絕不能與中國站在一起,否則我們就完了」。

如前所述,臺灣民眾現今雖然還認同「中華民國」,但已經是一個「臺澎金馬太平島」的「小中華」。臺灣相當多的偏綠力量,至多只認同「太平島屬臺灣領土,政府應堅持南海主權」,但對「九段線」和更廣範圍內的「大中華南海」,他們是茫然無措的。

請大家欣賞下圖:


如圖所述,臺灣深綠和「墨綠」勢力,即便在這樣「政治正確」的時刻,也不會略微減緩他們的調門。將「臺灣國」與「中華民國」對立起來的「墨綠」,當然對太平島和南海的主權無所謂。

筆者請大家注意的是,就在12日南海仲裁案出來的當天,綠營佔優的立法院還通過了修法,廢止已經施行62年的「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法」。將來,「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將回歸「人民團體法」範疇。國民黨立委賴士葆痛批,這是「統獨意識作祟」。顯然,廢法只是第一步,未來,已經有112年歷史的「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會不會變成「臺灣紅十字會」,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這不是「漸進臺獨」,什麼是「漸進臺獨」?即便是南海戰雲密布之時,綠營的「漸進臺獨」,也並沒有止歇。

不過也有令人欣喜之處,國民黨籍的臺「外長」李大維、國民黨主席洪秀柱,都堅持了「U型線」的主張——馬英九也即將召開座談會談南海問題,不出意外的話,國民黨在南海問題上,仍將一致堅持「政府遷臺」之前的南海「U型線」立場。臺灣學者林中斌也說,蔡英文會「尋求和平解決,也不會輕易放棄9段線主張」。

南海太平島,如金門、馬祖一樣,乃是連結臺灣與大陸的錨鏈。這幾根錨鏈現階段足以將「法理臺獨」的可能消滅為零,也會鎖住臺灣,不讓「漸進臺獨」的大船出港一分。

我們可以預期的是,只要美國及其小夥伴們在南海問題上繼續有所動作,只要日本在釣魚島/釣魚臺問題上繼續生事,那麼臺灣對於「中華民國」的認同就會更穩固一分,兩岸的政治連結也會更緊密一分,臺獨的聲勢就會被更抑制一分——不管兩岸三黨各自出於任何動機目的,也不管任何複雜的內因外因。「臺灣共識」將離「九二共識」更近一分,也就更近地逼近「國家統一」。

相關焦點

  • 都在談「九二共識」,到底九二年兩岸都達成了哪些共識?
    它在什麼歷史背景下產生?又是如何達成共識的? 自1979 年祖國大陸提出「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的對臺基本方針後, 兩岸關係經過了一個曲折發展的過程, 臺灣當局亦於1987年11月2 日宣布準許臺胞赴大陸探親。此後, 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迅速擴大。到1991 年, 短短3 年間,臺灣有300萬人次赴祖國大陸探親、訪問,祖國大陸赴臺者亦近1 萬人次。
  • 蔡英文不承認「92共識」,臺灣何時地動山搖?
    蔡英文上臺,民進黨執政,這個以臺獨綱領為路線的臺獨黨,一下子把兩岸關係推向了懸崖的邊緣。中國大陸苦口婆心,希望民進黨「馬轍蔡隨」。同時,也警告民進黨,「92共識」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眼看著蔡英文上臺、民進黨執政快兩個多月了,蔡英文仍然不承認「92共識」。那麼,在兩岸沒有政治基礎的情況下,大家更關心的是,臺灣何時地動山搖?
  • 【 王傳劍 石秋峰】南海問題與兩岸關係
    1992年10月,大陸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共識,而在此前的1991年3月,臺灣當局亦公布了以「一國」、「兩區」、「三階段」、「四原則」為要旨的所謂「國統綱領」,兩岸關係出現明顯的緩和跡象。
  • 搖擺蔡英文:從一個中國到「臺灣共識」再到三原則
    翻譯:需要穩定,我沒啥主意,聽大家的朱立倫:不承認「九二共識」就是挑釁手握王牌的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諷刺道:蔡英文的特點就是「不」,長久以來民進黨的反「九二共識」的立場就是對對岸最大的挑釁,才會真正破壞兩岸關係。他還指蔡英文說話模糊空洞,缺乏說服力。
  • 近三十年來臺灣學界南海問題研究的回顧與思考(四)
    蔡英文上臺後在南海問題上面臨的第一次"大考"就是"南海仲裁案"。因此,這一時期臺灣學界對仲裁案的研究頗為重視。與此同時,在臺灣當局實施"聯美抗中""新南向政策"的背景下,臺灣學界對域外大國的幹涉以及東南亞聲索國的動態也給予了必要和充分地關注。
  • 臺灣船往哪開?韓國瑜:九二共識,反對「臺獨」
    ▲圖源:《中時電子報》高雄市長韓國瑜17日晚在臺灣政論節目談到兩岸關係時舉例稱,一艘軍艦有優秀水手、糧食,要往哪裡走,由小小羅盤決定。兩岸交流羅盤在哪?就八個字:九二共識、反對「臺獨」!17日晚,韓國瑜接受臺灣中天電視「新聞深喉嚨」專訪,被問道如何實現「臺灣安全,人民有錢」的目標,韓國瑜用載滿彈藥與食物的軍艦來比喻,稱就算有優秀的船長跟水手,還是要仰賴羅盤來決定方向,「一旦沒有羅盤,怎麼知道去哪?」
  • 趙少康:大陸並沒有講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
    趙少康表示,蔡英文最近換「國安」團隊,有人說舊瓶裝舊酒,有人說換湯不換藥,但大家都希望看到民進黨政府與大陸的關係能改善,因為這不是民進黨、黨對黨的問題,而是整個臺灣的問題,兩岸之間總希望能和平,不希望持續緊張,如果和平氣氛好,就算有小誤會、小衝撞,大家從善意的角度看,不會擴大;如果兩岸氣氛不好,彼此不信任,本來一件小事情可以解決卻會變成大事,對臺灣來講,臺灣這麼小,禁不起任何風吹草動
  • 韓國瑜又說了句大實話,「九二共識」當然是定海神針
    新任高雄市長韓國瑜近日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拋棄此原則,兩岸將會有不可預測的變數。韓國瑜能在高雄勝選,一大原因是他能用實實在在的話語打中民眾心坎。這次,關於「九二共識」,他又說了一句大實話。其實,「九二共識」是定海神針這個比喻,韓國瑜不是原創者。2015年底,大陸方面就提出,沒有「九二共識」這個定海神針,和平發展之舟就會遭遇驚濤駭浪,甚至徹底傾覆。
  • 南海仲裁結果公布,中國的態度在這裡!
    對此,中方多次聲明,菲律賓共和國阿基諾三世政府單方面提起仲裁違背國際法,仲裁庭沒有管轄權,中國不接受,不承認。2013年1月22日,菲律賓外交部照會中國駐菲大使館稱,菲律賓就中菲有關南海「海洋管轄權」爭端提起強制仲裁,並聲稱其依據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有關規定。中國政府多次鄭重聲明,不接受、不參與菲律賓提起的仲裁。
  • 南海局勢最新消息:美國終於認輸 南海仲裁態度大轉變
    關於南海仲裁,美國終於認輸了。早前,美國上下一致要求中國接受仲裁,在南海仲裁問題上做出讓步,並派兩艘航母和多艘軍艦到南海向中國施壓。然而,最終的結果是,中國強力頂了上去,美國未能迫使中國低頭。很顯然,這和之前要中國接受仲裁的態度完全不同了。
  • 70餘國表態不承認南海仲裁結果 俄印發聲明挺華
    美國《僑報》7月13日報導稱,南海仲裁囂擾三年,終在12日得出所謂結論。但這一結果的公布,顯然不能「服眾」。正所謂「得道者多助」,中國在堅持不接受,不承認南海仲裁結果的同時,得到了至少70個國家的支持。
  • 南海「仲裁」鬧劇終將落幕,中國海洋強國之路剛剛開始
    2惡果:激化南海爭議,危及地區秩序就南海及其周邊秩序而言,菲律賓這次「南海仲裁案」開了個糟糕的先例:打破了區域內各方通過談判協商及和平談判方式解決爭議的共識。迄今為止,爭議方之間的談判協商,依然是緩解或解決南海爭議的最現實方式。
  • 聚焦 | 馬英九再談「不排斥統一」,喊話蔡英文回歸「九二共識」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5日在一場有關兩岸關係的演講上暢談「九二共識」。
  • 鄭維 小心太平島 把南海問題臺海化
    點此關注老鄭公眾號 ↑最近,南海仲裁後,南海諸國都埋頭回到原本的軌道上。
  • 觀點 周志傑語中評:兩岸關係外交休兵已結束
    針對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8日在全國人大記者會中否定臺灣外交關係的國際法正當性,臺灣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教授、成大兩岸與華人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周志傑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這意味著兩岸外交休兵的改變與結束,蔡政府要推臺灣國際參與空間,會被進一步壓縮、倒退。
  • 國臺辦就2016兩岸關係、兩岸表情包大戰等答問
    馬曉光:2015年兩岸關係取得的新成果,充分說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一條互利合作、造福兩岸同胞的正確道路,充分說明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維護臺海和平、推進兩岸關係改善與發展的「定海神針」。  馬曉光:當前,儘管臺灣島內局勢出現重大變化,但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法理和現實沒有改變,也不可能改變。
  • 韓國瑜提「九二共識」不利選情?網友回應:這才是直球對決
    ­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在昨日萬眾注目的高雄市長辯論會上,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和民進黨提名的陳其邁兩人從經濟議題辯到「九二共識」時,韓國瑜表示他將承認「九二共識」為高雄找出路。此話一出,網友嚇出冷汗,因為高雄是民進黨票倉,在這提「統獨」意識不是對韓選情不利?
  • 仲裁後美國在南海如何下臺階?
  • 兩岸統一後的十大榮景
    如果兩岸統一了,那麼臺灣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哪裡還會有那麼多煩惱?也許臺灣有的人會說,中國大陸人在國際上的形象不如臺灣人好,所以做統一後的中國人談不上有尊嚴。若是這麼想,那他是見小而失大了。 二、中華文化的本位復歸與文化的復興   兩岸分治後,臺灣一方面政治上向西方學習,而在文化上,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保留還是比較充分的。
  • 臺灣地區「最高法院」案例:大陸仲裁裁決在臺灣地區無既判力 | 萬邦仲裁
    大陸仲裁裁決在臺灣地區獲得認可後,是否具有既判力和執行力?臺灣地區最高法院 104年臺上字第 33 號民事判決明確大陸仲裁裁決即使在臺灣地區獲得認可,雖然取得執行力,但無實質確定力。本案主要爭議焦點在於案涉仲裁裁決經臺灣地區法院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裁定認可後,是否具有實質確定力?如果具有實質確定力,那麼上訴人只能就原發生在該仲裁裁決作出後的原因事實提出債務人異議之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