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19日報導 美媒稱,臺灣軍事主管部門武器研發單位中山科學研究院(簡稱「中科院」)17日說,對於媒體報導稱,美國生產的「愛國者3」型飛彈使用的技術是來自臺灣「中科院」的相關內容「毫無所悉」。
▲資料圖片:「愛國者3」型飛彈發射裝置
據美國之音電臺網站10月18日報導,臺灣《自由時報》17日援引臺軍方高層官員的話報導說,美國正向日本、韓國和臺灣出售「愛國者3」型飛彈(PAC-3)以形成跨國飛彈防禦網,不過「『愛國者3』型飛彈雖然是美國產品,但卻有臺灣科技的基因」,這個基因來自臺灣「中科院」研發成功後釋出轉移給廠商的「追蹤雷達信號處理」技術。
報導稱,這家臺灣知名電子大廠因為這個技術接連得到軍品訂單,更獲得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及雷神公司的鑑定和認證,成為「愛國者3」型飛彈的供應鏈廠商之一,至今已拿到8億元新臺幣的訂單。高速數位訊號處理技術對於飛彈攔截及防禦極為重要,這個技術也運用在臺灣「中科院」自製的「天弓3」型飛彈上。
▲「天弓3」型飛彈
報導還稱,上星期,在參加日本航空展展出臺灣「中科院」自行研發的多項產品時,許多日方重要人士及國際買家對臺灣「中科院」的軍事裝備及技術能力展現高度興趣。
臺灣「中科院」針對上述報導發布新聞稿表示,「基於遵守商業合作契約」,它不針對任何合作廠商與個案發表評論。
報導稱,臺灣「中科院」的主要產品包括高性能戰機、地對空、空對空和反艦飛彈、各式雷達及指揮、管理、通信、情搜和偵察裝備等。
臺媒看大陸防空飛彈紅旗-16B:射程或大增 出口有優勢
臺灣中時電子報9月10日援引人民網報導稱,大陸央視公布了一段畫面顯示,解放軍陸軍防空部隊已經裝備了改良型紅旗-16B防空飛彈,畫面中可見該飛彈裝備新型發動機與彈翼,估計射程可大幅擴增。
對於畫面顯示的解放軍陸軍防空部隊發射改良型紅旗-16飛彈,《簡氏防務周刊》分析指出,此型應是原紅旗-16A的改良型,代號紅旗-16B。從外形上看,這款飛彈採用了新型發動機,彈翼也經過改進,這將使飛彈射程從40公裡提高至70公裡。
大陸軍事專家李傑表示,外媒的推測有一定根據,照片上新型紅旗-16B飛彈彈體更長,彈翼的相對位置有所變化,因此推進劑的藥量應該有所提升,射程會有較大提高。其次,改進型紅旗-16B可能採用雙脈衝的固體燃料發動機,搭配主動導引頭,性能明顯提升。點擊查看更多>>
2017年度《參考消息》訂閱啟動,微信訂報立減20元>>
一臉尷尬。歡迎轉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