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時銳評:小心美國帶節奏

2021-12-29 環球時報

華爾街日報周五再次宣揚中印兩國向邊境增派了數萬軍隊,並稱這是幾十年來最大規模的增派。不到一周前,彭博社稱印度向邊境地區增派了5萬軍隊,並對中國實施「進攻性防禦」。彭博社還宣揚這一增派將使印軍在必要時有更多選擇來「攻擊和佔領中國領土」。

但據環時了解,中印邊境地區目前總體形勢穩定,雙方近期均沒有很特別、有可能打破當前狀態的軍事行動。雙方有軍隊調動以及訓練和演習,但這些都沒有對幾次談判形成的邊境地區臨時管控框架造成衝擊。
 
在中國這邊,軍事部署已經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常態,中方對牢牢握有基於實力的戰略及戰術主動權充滿自信。中方在這一地區有軍事調動,但它們更多是前線部隊與後方部隊的輪換。這樣的輪換既保持了一線部隊的戰鬥力,又使更多中國軍隊受到鍛鍊,有利於中國整體上的軍事建設。
 
通過一年多的交手,中國在反擊印軍挑釁和抑制對方更多衝動方面不斷變得成熟。印方則重新認識了解放軍的力量和中方捍衛領土完整的意志。過去印方常常低估我軍的能力,並且認為中方不能、不敢、不願在受到挑釁時使用力量,但他們的這些評估應該已經有所改變。中國希望中印邊境地區長期穩定,我們沒有對印度發動攻擊的企圖,只要印度保持清醒,不在邊境地區主動挑釁中國,和平就將是有保障的。
 
對於彭博社和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我們認為,它們的渲染意在烘託中印邊境地區的緊張氣氛,給中印雙方輿論帶「需要準備迎接新戰鬥」的節奏。美國人現在最想幹的事情就是挑動中印對立,讓這兩個大國彼此消耗,他們美國人則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然而,不管印度激進勢力怎麼叫囂,相信印度作為整體已經很清楚,他們根本無力與中國在邊境地區開展長期的高強度對峙。在蠶食路線失敗之後,他們現在同樣需要一條和平穩定的中印邊界線。這個願望是否會被印度極端勢力劫持呢?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請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or回到文章頂部,點擊環球時報 (微信公眾號ID:hqsbwx)

相關焦點

  • 環時銳評:立陶宛迅速狡辯,難掩其表演效忠美國的瘋狂!
    這個小國的策略就是死抱美國大腿,做朝美國戰略對手狂吠最兇的忠犬,換取美國的保護。在該國首都維爾紐斯市政廳的外牆上寫著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的一句話:誰侵犯立陶宛,誰就是美國軍隊的敵人。幾年前環時記者去立陶宛採訪,問該國一名國際政治教授:你們相信這句話嗎?對方沉吟片刻,回答說:我們除了相信這句話,別無選擇。
  • 立陶宛迅速做出狡辯,環時銳評:難掩其表演效忠美國的瘋狂
    中國外交部今天早些時候宣布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該國召回其駐中國大使。原
  • 環時銳評:如果確有3萬美軍駐臺,中國會立即發動解放臺灣戰爭
    美國國會參議院的共和黨資深參議員約翰·科尼發布帖文,驚人地宣布美國今天在臺灣有多達3萬的駐軍,比在韓國的28000人還要多!
  • 環時銳評:強烈譴責!
    星期六晚上,中國網民呼籲世衛組織調查美國德特裡克堡生物實驗室的聯署籤名伺服器遭到兩次網絡攻擊,發起攻擊的IP位址均來自美國境內。我們強烈譴責這一網絡攻擊行為。開展聯署籤名是中國網民的神聖權利。要求世衛調查美國德特裡克堡生物實驗室,這是中國公眾自去年疫情在全世界擴散、美國尤其深度淪陷以來逐漸形成的強烈要求。
  • 國際銳評 | 美國智庫:美國有可能成為「超級流氓大國」
    7月4日是美國「獨立日」,當歡慶的煙花照亮美國的夜空時,面對著日趨嚴重的政治和經濟兩極化,一向自豪驕傲的美國人民是否還能一如既往地為他們的例外主義而驕傲自豪呢
  • 國際銳評|向全球「投毒」的美國休想諉過於人
    》近日公布一項推斷數據震驚世界: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全美實際新冠病例數量可能被低估60%,即可能有多達6500萬美國人感染新冠病毒。面對疫情蔓延,美國政客對本國人民不負責,對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同樣漠然置之。美國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美國公民累計經空港、陸地出國2319.5萬人次。由於美政府未實行有效防疫措施,全世界淪為美國疫情輸出的受害者。
  • 《新聞聯播》播發國際銳評:用心叵測的美國政客哪有資格談「宗教自由」?
    7月20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聯播》欄目重磅發聲,播發《國際銳評:用心叵測的美國政客哪有資格談「宗教自由」?》。銳評指出,美國有些人揣著明白裝糊塗,採取「雙重標準」,將中國依法處置宗教違法活動污衊成「迫害」,甚至公然會見一些違法分子,為他們撐腰站臺,幹涉中國內政。這種基於一己私利的做法,不僅損害中美關係,也令美國名聲進一步掃地,有損於美國自身利益。
  • 國際銳評|「變色龍」蓬佩奧想當總統的野心日益膨脹
    現在美國的外交圈:機會主義者當道,搞專業的人靠邊站。」近日,美國著名外交家布熱津斯基之子馬克·布熱津斯基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採訪時,一語道破美國政壇的現實。而在這些機會主義者當中,蓬佩奧無疑最臭名昭著。
  • 國際銳評|中國軍隊是捍衛世界和平的關鍵力量
    白皮書以翔實數據和大量事例證明,中國軍隊是聯合國維和行動的關鍵力量,從而有力回擊了美國政客炮製的所謂「中國軍事威脅」的謬論。25項聯合國維和行動,累計派出維和官兵4萬餘人次,16名中國軍人犧牲在維和一線;先後有1000餘名中國女性官兵參與維和行動;截止今年8月,有2500多名中國官兵正在8個維和特派團和聯合國總部執行任務;除維和任務外,中國維和官兵還在剛果(金)、南蘇丹等國參與人道主義救援和戰後重建工作,並向一些國家的民眾傳授農業種植技術……這些數據和事實充分證明,遠赴海外的中國軍人為遭受戰火摧殘的民眾帶去了和平和希望
  • 《中國新聞》播發國際銳評:美式霸權是國際秩序的真正破壞者
    7月25日,《中國新聞》播發《國際銳評:美式霸權是國際秩序的真正破壞者》。
  • 【國際銳評】中美打交道要不得「杯弓蛇影」心理
    幾乎同時,美國知名媒體彭博社隨即炒作所謂美國多家科技公司被植入中國「間諜晶片」的傳聞,這篇報導很快遭到所涉及公司和美國國土安全部的否認。儘管如此,美國媒體仍狡辯道:「即便中國現在沒有侵害美國電子產品供應鏈,以後也會」。如此不負責任的言論,折射出美國某些人在發展中美關係問題上始終抱著「杯弓蛇影」式的焦慮。
  • 國際銳評丨制裁成癮的美國政客終將遭受反噬
    換句話說,美國政客越是表現得兇神惡煞,越是暴露出虛弱無能。人們看到,過去幾年,在這些毫無職業素養的政客操弄下,制裁外交幾乎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代名詞。根據美國格信律師事務所發布的統計數據,本屆美國政府自2017年上臺以來,已實施超過3900項制裁措施,相當於每天要揮舞3次「制裁大棒」。從傳統盟友,到宿敵新仇,再到戰略對手,統統都遭到美國政客的無差別打壓。
  • (撕裂的美國)國際銳評丨政治極化不斷消耗美利堅的生命力
    正如英國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所說,「美國現在是一個兩極分化嚴重的國家。共和黨和民主黨已經不在一個頻道上對話。兩方佔據不同的世界,導致的後果就是政府日益癱瘓」。  確實,政治極化是美國政治生態一個鮮明特點。美國兩黨將黨派利益凌駕於國家和人民利益之上,彼此的纏鬥愈演愈烈。
  • 環時銳評:美三議員用中美十年後「核均勢」謊言煽動對抗
    美國國會眾議院軍事、外交和情報三個委員會的共和黨領導人本周聯名致信拜登總統,要求後者制定一個「全面的跨部門戰略」,阻止中國的「核擴軍」。他們宣揚,若美國不採取行動,中國到2030年就將形成與美國「一定程度的核均勢」。
  • 國際銳評 | 誰將把臺灣引入危途?
    據美媒AXIOS報導,美國政府正在密謀一個大規模反華計劃,其中就包括用「幹預選舉」來攻擊中國;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則稱,美軍將投入7000億美元實施針對中國的戰略轉型。當前,美國對華戰略正突破「接觸、遏制」的兩面手法,而是演進到了政治制衡、規則約束、外交圍堵、經濟高壓和軍事準備的「全面競爭」立體維度。
  • 國際銳評丨美方涉臺惡法掀不起風浪
    近日,美國領導人籤署「2021財年綜合撥款法案」,其中包含所謂的「臺灣保證法」條款。該條款鼓吹美國政府對臺軍售常態化,揚言支持臺灣參與多個重要國際組織。 在本屆美國政府任期即將結束之際,白宮一些政客正妄圖通過操弄涉臺惡法,延續瘋狂的反華表演。此舉粗暴幹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國家利益,中方對此表示強烈譴責和堅決反對。
  • 銳參考 | 臺當局還指望「美國救臺灣」?島內吵起來了……
    小銳注意到,很多臺媒在報導這一新聞時都不約而同提到「邊緣人」這個詞,因為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都沒有涵蓋臺灣,而臺當局寄最大希望的美國又在政府更替期,對臺政策前景未明。這個時候,臺灣被孤立的風險確實是大大提升了。
  • 可悲的美國!
    一段時間以來,蓬佩奧是最活躍攻擊中共的美國高官,表現出他與社會主義中國勢不兩立的極端敵意,以及他要把美國與中國推向戰略敵對的罪惡目的。白宮和共和黨已經定下了通過向中國甩鍋來轉移美國國內注意力、以此贏得11月總統大選的戰略。
  • 紐約州長警告川普:來紐約時小心點,最好帶一支軍隊
    美國紐約市和聯邦政府算是徹底結下了梁子,而且更是演變成一種難以收拾的局勢。
  • 中國女性環飛第一人王爭:想在世界環飛史上留下中國印記
    王爭:8月17日,我從美國德州達拉斯出發飛到加州默塞德,環飛暫停(準備)安裝副油箱,FAA(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超重審批,考官對我進行超重飛行考試。9月2日,回到環飛正軌,從加州出發飛往夏威夷。9月19日,當地時間下午1:30落地德州達拉斯,結束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