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7日,俄羅斯聯合飛機製造集團公司首次對外公開展示了米格-29戰鬥機的重大改進型米格-35戰鬥機。俄副總理羅戈津和俄空天軍司令邦達列夫上將均參與了展示儀式,其中邦達列夫還表示,俄空天軍將用米格-35取代其現役全部輕型戰鬥機(一般認為指米格-29)。
展示活動上的首架米格-35(塗號「702」)(俄聯合飛機製造集團公司圖片)
本次展示的米格-35戰鬥機共有2架,一架是塗號「702」的單座型米格-35,另一架是塗號「712」的米格-35UB。其中後者還在試飛員的駕駛下進行了持續10分鐘的飛行表演。該型機已在2016年下半年完成首飛。米格-35「展現了米格-29K/KUB和米格-29M/M2戰鬥機在作戰效能提高、通用性和使用特徵改進方面的進一步發展」,包括重點提升了機體、發動機和航電系統的耐久性或可靠性。例如,其機體壽命可達6000飛行小時或40年。
首架米格-35UB(塗號「712」)進行飛行演示(俄聯合飛機製造集團公司圖片)
聯合飛機製造集團公司旗下的米格公司官員此前曾表示,米格-35最大速度可達2.23馬赫,作戰半徑比米格-29大50%。該機配裝與米格-29K/KUB一樣的RD-33MK渦扇發動機,在外場條件下拆換1臺發動機只需58分鐘。另外,俄羅斯技術集團公司旗下的無線電電子技術公司為該型機研製了「甲蟲」AM有源相控陣雷達,其目標探測距離可達160千米。
2014年11月,俄無線電電子技術公司曾在我國珠海航展上展出擬供米格-35使用的、採用3個天線的FGA35優先有源相控陣雷達配置方案。圖中前向主天線陣列的最大探測距離可達200km,2個側視天線陣列的最大探測距離為120km,3個天線的方位覆蓋均為±60°(俄無線電電子技術公司圖片)
本條動向的提供者黃濤先生已為《空天防務觀察》撰寫2篇專欄文章,如下表:
有興趣的讀者,可點擊相關文章的「篇名」閱讀原文。
(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 黃濤)
關注本公眾號有以下三種方式:
1、點擊本文頂部藍色「空天防務觀察」字樣,點擊「關注」;
2、在微信的「通訊錄」-「公眾號」中,點擊右上角的「+」號,輸入「AerospaceWatch」查到到本公眾號之後點擊,再點擊「關注」;
3、長按下面的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本號:
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