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前線航空技術裝備發展情況研究

2021-02-15 軍鷹資訊


作者:軍鷹智庫崔巖,來源:軍鷹資訊

俄羅斯領土幅員遼闊,在發生局部軍事衝突時,對跨戰區戰略機動和奪取空中優勢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俄軍前線航空技術裝備在空天作戰應用中扮演著多重角色,包括壓制敵人掌握制空權、國土防空等。鑑於前線航空技術裝備的巨大作用,近年來,俄羅斯不斷加大新型前線航空技術裝備研發列裝力度,積極構建新一代的航空武器裝備體系。目前,俄羅斯前線航空技術裝備包括有殲擊機、前線轟炸機、強擊機和軍用教練機等作戰裝備,是航空武器裝備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俄也不斷對現役的航空武器裝備進行大規模的現代化改進和更新,從而有效的提升作戰能力。

俄羅斯前線航空裝備型號多樣,類別繁雜。作戰飛機以「蘇」系列和「米格」系列為主,教練機主要是雅克設計局的產品。經過「新面貌」軍事改革和空天軍改革後,前線航空兵正在成為俄空天軍中規模最大的兵種。當前,俄羅斯正在研製的重點項目是第5代戰鬥機T-50(2017年8月被編號為「蘇-57」)。由蘇霍伊公司研製的該機原型機已於2010年1月29日完成首飛。該機及其衍生型號將是俄空天軍在未來幾十年奪取制空權的主要手段。俄羅斯第5代戰鬥機採用的是第一階段發動機—AL-41F1,目前正在研發第二階段發動機「產品30」,暫時還未正式編號。該發動機能夠支持蘇-57的超聲速巡航飛行(不開加力狀態),同時提高飛機性能。2017年12月5日蘇-57已換裝1臺「產品30」完成首飛。蘇-35C是俄制第「4++」超音速戰機,是俄當前服役的最先進的戰鬥機,距離第5代戰機存在的不足是隱身技術和相控陣雷達方面。2009年8月,俄空軍與蘇霍伊公司籤訂了購買該機的合同。2014年2月阿穆爾共青城飛機製造廠向俄空天軍交付了12架量產型蘇-35C,這批戰機編入東部軍區第11空防集團軍第303混編師第23殲擊航空兵團,部署在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澤姆吉機場。截至2015年,俄空天軍一共列裝了48架蘇-35C。2017年,俄空天軍又列裝了10架蘇-35C。2019年6月上旬,西部軍區駐特維爾州列寧格勒空防集團軍殲擊機團列裝了一批蘇-35C殲擊機。米格-31殲擊機是一種遠程全天候雙座殲擊-截擊機,能夠在任何高度任何時間,在簡單和複雜的地理條件下攔截和消滅空中目標。該殲擊機能夠在受到積極和被動無線電幹擾或者敵方發射熱敏感目標時來反擊敵方。近兩年,俄國防部極將米格-31截擊機升級為米格-31БМ,主要是進行航電、機身和發動機的翻修和升級,提升了戰術性能和作戰效能。蘇-27是俄空天軍編制序列中的「老兵」。目前,俄已將蘇-27升級為第4++代蘇-27CM3殲擊機。該殲擊機由蘇霍伊公司阿穆爾河畔共青城航空製造廠生產。完成升級改造後,蘇-27CM3是帶更強功率發動機的多用途殲擊機,同時提升了機動性和飛行距離。2018年10月下旬,南部軍區駐克拉斯諾達爾斯克邊疆區第4空防集團軍混合航空兵師列裝了一批經現代化改造的第「4++」代蘇-27CM3殲擊機。目前,米格-29是俄羅斯空天軍中服役數量最多的戰鬥機。俄空天軍大規模的裝備現代化也是從米格系列飛機開始的。近年來,俄對米格-29進行了現代化改造。2018年7月上旬,俄南部軍區駐亞美尼亞埃列布尼第102航空基地列裝了兩架經現代化改造的米格-29第4代多用途輕型前線殲擊機。前線轟炸機方面,俄羅斯正在逐步裝備全新的蘇-34。相比蘇-24,蘇-34的精確打擊能力引人注目,強化的超低空突防能力、全新的電子設備和衛星導航系統使其在局部衝突中能夠充分發揮效力。俄軍於2014年開始列裝蘇-34。該型飛機主要用於攻擊地面、水面目標,還能在不同天氣情況下白天、夜間任何時候消滅空中目標。2017年,俄空天軍共列裝了16架新的蘇-34型前線轟炸機。2018年12月中旬,中部軍區駐車里雅賓斯克州航空兵團列裝了4架新的蘇-34前線轟炸機。2019年1至2月份,中部軍區駐斯維爾德洛夫州和車里雅賓斯克州的空防集團軍所屬兵團和部隊列裝了7架蘇-34前線轟炸機。俄空軍從2006年開始列裝改進型蘇-25強擊機,當年,俄空軍駐布瓊諾夫斯克的第368強擊機團列裝了首批6架蘇-25СМ強擊機。到2010年底之前一共改進了40架。經過改進的蘇-25СМ3強擊機使用經現代化的瞄準系統,能夠在距離任務目標很遠的距離或有雲彩影響的情況下發射飛彈或者投擲航空炸彈,並且具備很高的準確性。蘇-25CM3是多用途強擊機的深度現代化改造版本,主要用來消滅小型、機動和固定的地面目標,以及快速飛行目標。經過現代化改造後,戰機駕駛艙內安裝了數位化的顯示屏,顯示屏上能夠清楚地反映地面和空中情況,還安裝了新的火力控制系統和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與前代機相比,蘇-25CM3的作戰效能提高了3倍。2018年4月份,俄南部軍區強擊航空兵列裝了6架新的蘇-25СМ3強擊機。10月下旬,俄南部軍區駐克拉斯諾達爾斯克邊疆區第4空防集團軍列裝了一個中隊3架經現代化改造的蘇-25CM3強擊機。當年年底,俄軍駐吉爾吉斯斯坦坎特航空基地列裝一批經現代化改造的蘇-25СМ強擊機。雅克-130是俄羅斯的渦輪噴氣教練機,主要用來培訓飛行學校學員學習不同的飛行技能和武器應用,也可以用作輕型強擊機。俄羅斯國防部的計劃就是用雅克-130新型教練機取代L-39教練機。雅克-130的性能比L-39更好,能更有效地為更複雜的現代化第三、四代戰鬥機訓練飛行員,所能裝備的現代化武器比L-39多得多。2010年初,俄國防部訂購的12架雅克-130中的首批4架抵達利佩茨克空軍第4作戰應用與飛行人員培訓中心。到2016年初,已有超過60架雅克-130教練機交付。(一)注重發展戰鬥機的多用途功能。俄羅斯地廣人稀,要扼守廣袤的空域,單憑一種作戰功能的戰鬥機很難實現,必須發展具有多種功能的航空技術裝備。為此,俄非常重視發展遠程重型攔截戰機,米格-25、米格-31都是多用途作戰機型的代表。實際上,蘇-27最早的設計用途,也是一款國土防空軍的截擊機,後來才發展成多用途戰機。俄羅斯領土廣闊,難以用陸基武器實現全覆蓋,航空兵器的快速反應能力至關重要。從俄羅斯的現實需求出發,蘇-57將是一種蘇俄前所未有的多用途戰機,也肩負制空以及隱蔽突防的重任。蘇-34和蘇-25都具有卓越的突防能力。米格-31擁有出色的高空高速性能,可完成攔截任務。這些前線航空裝備將在應付局部衝突和國土防空中發揮重要作用。(二)注重應用高精尖先進技術。當前,俄羅斯已經開始著手第六代戰鬥機研製的技術儲備。未來微波光子相控陣雷達將與智能技術一起成為第六代戰鬥機的標配之一,並將預警探測、電子對抗和隱秘通信等功能一體化綜合集成,進而提升下一代航空裝備的作戰效能,也不排除第六代戰鬥機裝配機載雷射武器、以及與無人機集群協同作戰的可能性。目前最引人矚目的是具備超大帶寬、超高分辨力同時實現多部傳統雷達功能的微波光子相控陣雷達(ROFAR),這是一項具有顛覆性意義的新概念雷達技術。

(三)航空技術裝備採購以實用為主。近幾年來,俄羅斯受到西方國家制裁,經濟狀況日趨緊張,在裝備採購經費方面並不充足,這就要求在有限的資金範圍內實現效能最大化。這樣,價格較高的雙發配置的米格-35戰鬥機的採購或將延遲甚至擱置。即便是俄羅斯最新研製的蘇-57戰鬥機的採購量也難免受到影響。俄國防部認為,以當前現有的採購經費預算條件,採購蘇-30CM或蘇-35C是最經濟實惠的,能夠在有限的經費預算範圍內,採取一批有助於提升空天軍戰鬥力的航空技術裝備。

相關焦點

  • 2020年俄西部軍區裝備發展情況研究
    根據國家國防採購計劃,2020年,西部軍區共列裝了2100餘臺(套)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2月份,軍區的兵團、部隊共列裝了200餘臺(套)新的或經現代化改造的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軍人們已開始操作使用這些技術裝備。其中,駐莫斯科州、下諾夫哥羅德州、斯摩稜斯克州、伊萬諾夫州和雅羅斯拉夫州的兵團和部隊列裝了250餘臺(套)新型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
  • 俄羅斯電子戰能力之空基電子戰系統發展
    部隊的Mi-8MTPR-1直升機(特別是,該設備可以保護軍用運輸航空飛機)裝備了「槓桿-AV」電子戰系統。「維捷布斯克」電子戰系統配備到俄羅斯VKS的現代化蘇-25SM,並且其個別組成部分被安裝在卡-52,米-28,米-8MT,米-26和米-26T2等直升機上。在前線轟炸機Su-34上安裝了一套電子對抗裝置「Hibiny」。俄
  • 俄羅斯空中預警機發展現狀及未來計劃
    文章推測分析了俄羅斯A-100新型空中預警機的戰術技術性能和未來作戰使用特點。5月2日,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宣布了研製A-100「主角」新型多用途航空遠程雷達警戒與控制系統(預警機)的消息。該機將逐步取代A-50和A-50U預警機。其特點有哪些?
  • 2018年俄羅斯航空力量在哪些方面尋求突破?
    俄羅斯空天軍司令員維克多·邦達列夫上將在對МАКС-2017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進行總結時宣布,2018年,空天軍將接收100餘架新的飛機和直升機
  • 俄羅斯預警衛星及雷達系統研製與發展情況
    來源:高端裝備發展研究中心俄羅斯預警衛星系統發展現狀
  • 俄羅斯空軍在敘利亞戰爭中的作戰使用研究
    後來這一技術裝備在其它戰機上得到了使用,其中包括圖—22M3M和蘇—34轟炸機。在俄羅斯空天軍2015年9月底對武裝分子的據點、指揮所、集結區、裝甲裝備和縱隊進行打擊之前,阿薩德政府僅僅只控制了本國15%的領土。當時俄羅斯的航空作戰集團有超過50架戰機,其中包括1個中隊的蘇—24M2和蘇—25SM(平均為12架飛機)以及4架蘇—30SM,同時還有米—8和米—24P直升機。
  • 2018年俄羅斯軍力發展大盤點
    除實戰外,俄羅斯舉行了多次演習訓練。2018年8月20日至25日俄中部軍區、東部軍區、空降兵、遠程和運輸航空兵部隊開始大規模突擊戰備檢查,檢驗即將開始的「東方-2018」軍演準備情況。本次突擊戰備檢查演習課目將在俄東部展開,內容包括16個專項演習,目的在於檢驗作戰單位的指揮機構對下屬單位「不間斷、穩定的」組織指揮能力和部隊的機動部署能力。
  • 俄羅斯軍用航空裝備近期發展概述
    2020年,俄羅斯完成了多個戰鬥機和直升機的批生產合同,同時由於新冠疫情導致國家財政困難,俄國防部計劃有所調整,推遲了一些合同。在未來幾年中,俄空天軍將獲得數百架新飛行器,並開始對一些未來航空系統進行試驗,但是運輸和特種航空裝備的發展相對滯後,現服役的絕大多數飛機都是上世紀生產的。本文將介紹俄羅斯有人駕駛軍用航空裝備的近期和遠期前景。
  • 軍用機器人在現代戰爭中的運用及發展趨勢
    在未來很長時間內,任何一個國家的成功,包括在軍事領域,都將取決於機器人技術發展的水平。俄羅斯也不例外。僅俄羅斯武裝力量中目前已經投入使用數十件陸地和海上機器人技術系統,以及數百架無人機系統。看來,國防部通過2025年前軍用機器人技術發展構想也並非偶然,根據該構想,俄軍整個武器和軍事技術裝備中機器人所佔比重應當達到30%。
  • 未來戰爭形態發展研究
    針對這三部分,研究了三種廣受重視的作戰模式,分析了一些新型裝備和其研究現狀,介紹了一些可能對未來社會產生巨大影響的顛覆性技術,對更好地抓住未來戰爭形態發展機遇有一定借鑑意義。關鍵詞:未來戰爭形態;作戰模式;新型裝備;顛覆性技術戰爭與和平作為兩種最基本的社會現象貫穿人類的全部文明史。
  • 俄羅斯航空武器裝備基礎製造能力
    面對新型航空產品問世對生產能力提出的挑戰,俄羅斯在生產設施、生產工藝改進,人才培養等方面採取了發展措施,使航空工業的生產能力得到顯著提升。俄羅斯戰鬥機的生產能力主要集中在蘇霍伊和米格航空工業集團,經過多年的發展競爭,蘇霍伊集團的「蘇」系戰機逐漸佔據優勢,承擔俄第五代戰鬥機蘇-57的研製生產任務。
  • 2020年國外航空裝備與技術發展綜述
    這一年,主要國家大力開展下一代戰鬥機、先進無人機、機載武器等航空武器裝備與技術研發,推進凸顯網、雲、數字、智能等特徵的體系建設發展,航空裝備更新換代和技術發展朝著2030年及之後實現重大變革的願景快速邁進,並取得重要突破。美俄將新型遠程轟炸機作為空基戰略威懾能力的重要組成,並積極推動發展。俄羅
  • 俄羅斯烏蘭烏德航空製造廠將生產新型直升機
    據俄羅斯軍事工業綜合體網站2020年7月21日報導,烏蘭烏德航空製造廠計劃投產幾種新型直升機,目前已經開始為這些項目配置合適的技術人員和工人。烏蘭烏德航空製造廠正在生產的有米-171A2和米-8AMTSH直升機,並準備生產卡-226輕型直升機。新投產的項目包括用於近海石油開採的米-171A3中型民用直升機以及全新的VRT500輕型直升機。
  • 【國防工業】俄羅斯和蘇聯軍事工業的興衰
    作者指出,蘇聯解體的原因不在經濟,而是意識形態鬥爭的失敗。軍工綜合體是國力的重要支撐,它既是軍隊現代化武器裝備的來源,也是民用經濟部門高技術的來源。祖國軍工綜合體的歷史與20世紀初以來在俄羅斯和蘇聯領土上發生的所有事件密不可分。俄羅斯人為祖國自豪的時候絕對也是國防工業發展達到頂峰的時候,這未必是巧合。1915年7月,軍事工業委員會第一屆代表大會召開。
  • 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美國航空的百年神魂
    of Our Heritage」),雖然這只是AFRL正式成立的第20個年頭,但從美國軍事航空研究與開發的歷史算起,AFRL已經走過了整整一百年。AFOSR還擁有三個位於國外的技術辦公室,分別是位於英國倫敦(歐洲航空航天研究與發展辦公室
  • 【精選推薦】國外高功率微波武器發展研究
    DOI:10.19297/j.cnki.41-1228/tj.2018.05.002 引用格式 趙鴻燕.國外高功率微波武器發展研究[J].航空兵器,2018(5):21-28.Zhao Hongyan.Research on Overseas High Power Microwave Weapon Development[J].
  • 郵政航空第四架波音737-800BCF投運
    【民航事兒】12月23日凌晨,中國郵政航空第四架波音737-800BCF飛機(B-5131)從山東太古(STAECO)調機飛抵南京祿口國際機場
  • 鈦合金及鈦基複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的應用和發展
    為克服傳統鈦合金存在的不足,深入研究鈦合金在不同服役條件下微觀組織對性能的影響,同時對鈦基複合材料及其工程化應用已成為研究熱點。本文對鈦合金及鈦基複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現狀進行總結,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多維度分析,對未來的發展趨勢作出展望,並指出相應的研究重點。1.
  • 產能衰退陰影下的俄羅斯航空製造業
    然而,鮮亮的表象之下,俄羅斯航空工業能否繼續承擔起俄空天軍一路崛起的重任,仍值得關注。文章原作者是著名的波蘭籍俄羅斯航空工業/軍用飛機問題研究專家Piotr Butowski。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本文作者列出的一些具體數據與俄羅斯官方給出的數據並不一致,有低估之嫌,但俄航空製造業當前面臨的窘境的確是客觀存在的。
  • 中國加強航空發動機高空模擬試驗的技術研究
    其中美國建設了7個高空模擬試驗基地16個高空艙,英國建設了3個基地7個艙,俄羅斯(前蘇聯)建設了兩個基地5個艙。第三階段是成熟期,從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因此,一個國家的高空模擬試驗基地呈現資源整合與優勢集成的發展勢頭,同時智能化高空模擬試驗技術研究也得到開展和應用,如美國基本上由阿諾德工程發展中心整合和集成他的航空發動機高空模擬資源。值得關注的是,本階段亞洲鄰國日本、韓國、印度也隨其經濟實力增長和發動機研製水平提升大力開展高空臺的建設和高空模擬技術研究。我國在該階段具備了渦軸發動機高空模擬的試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