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探秘┇無冢幽魂:日本"神風特攻隊」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2021-02-13 九點國學

文\薩蘇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發布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有人卻似乎並不情願和平降臨人間。當天下午,在已經彈痕累累的九州大分航空基地,一名日軍將領登上一架彗星轟炸機,帶著11架日機直撲在外海狂歡慶祝戰爭結束的盟軍艦隻。他的部分部下起飛後醒悟迫降,最終,只有7架飛機追隨他而去,發動了二戰時期日本軍隊最後一次自殺攻擊。

這名將領名叫宇垣纏,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自殺戰」創始人之一,是日本第五航空艦隊司令官。此前的一年中,成千上萬日本青年被驅使著,成為沒有墳墓的幽魂。

今天,在日本九州的原日軍航空兵基地知覽,有一座「特攻隊員」紀念館。裡面保留了大量當年自殺隊員的遺物、遺書和照片,處處渲染著自殺隊員的「忠貞」「勇敢」「純潔」和「一機換一艦」的「豪情」。甚至,日本還有人藉此掛羊頭賣狗肉,試圖以「和平目的」在聯合國為「特攻」申遺。

然而,這是當年自殺隊員們的真實寫照嗎?

服從命令的「人形機器」

1944年秋天,曾經猖獗一時的日本海陸軍在太平洋戰爭中早已威風不再,盟軍成功地將戰場推進到日本在中太平洋的最後堡壘——菲律賓。

兩年的殘酷消耗戰,已經打斷了日本航空兵的脊梁骨,在珍珠港曾令盟軍膽戰心驚的日軍優秀飛行員們此時大多已長眠在太平洋洋底。新手們由於極端缺乏訓練和飛行經驗,戰鬥力大幅下滑。日本海軍中將大西瀧治郎這個頑固的武士道信徒提出,在戰鬥素質短期內無法提高的情況下,與其把希望寄托在渺茫的運氣上,不如組織飛行員駕機對盟軍艦隻進行撞擊,這將大大提高命中率,而且,飛機撞擊命中後不但會引爆更多炸彈,殘存的機內燃油會同時引發火災,造成更大的殺傷。

戰鬥中的確有少數日本飛行員在飛機損壞等情況下以絕望的心態進行過自殺式攻擊,但是,組織自殺作戰在一支正常的軍隊中是不可思議的,常規的敢死隊和以死亡為目的的自殺攻擊完全是兩回事。

並不情願的「神風」

對於已經輸紅了眼的日軍上層來說,任何救命稻草都是要去抓的,人道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內。此時,盟軍已經發起了對菲律賓要地萊特島的大規模登陸作戰。1944年10月19日,大西從霞浦的海軍航空兵學校召集了一批學員組成第一支自殺部隊,並為他們選擇了一名有經驗的老手帶隊。為此,大西親自動員曾擔任航空教官的關行男大尉帶隊。

在後世日本右翼分子的描述中,「神風」隊員個個都是自覺自愿,毫不猶豫地為天皇效死,但事實並非如此。第一個被選中的關行男大尉,也不是輕易就接受了進行自殺攻擊的命運。在場人員回憶,當大西向他提出要求的時候,關行男閉上了眼睛,並沒有馬上同意。他是獨生子,而且剛剛在1944年5月結婚,與青梅竹馬的妻子新婚僅4個多月。關行男是一名技術出色的老飛行員,他並不認為自己會在戰鬥中被輕易擊落,還有著在戰爭後能夠與家人團聚的期望。

不過,在經過一夜考慮之後,關行男最終接受了自己的命運。1944年10月25日,關行男率領被編入「敷島隊」的5架零式戰機,每架攜載250公斤炸彈,在薩馬島海域襲擊了美軍航空母艦編隊。措手不及的美軍看到這5架日軍飛機流星般飛撞而來,目瞪口呆。結果,萬噸級護航航空母艦「聖洛」號當即被撞沉,另外兩艘航空母艦「白平原」號和「基特孔貝」號重傷起火。在戰後的日子裡,對關行男參加第一次自殺攻擊的過程進行研究的人們認為,他當時很可能受到了日軍上層的壓力和脅迫,禍及家人的危險使他不得不選擇走上自殺攻擊的道路。這一點,關行男在出擊前對採訪的記者有所透露。他說:「我有即使不用飛機衝撞敵艦也能用炸彈命中的自信。如果讓我們這些優秀的駕駛員去白白送死,日本的未來很灰暗。我不是為了天皇也不是為了帝國,而是為了妻子和最愛的人去死。」

似乎不符合邏輯的話語,暗示著難以言喻的悲傷。

然而,對於日軍上層來說,這一切都是不值一提的,他們看到的,僅僅是戰績。在菲律賓航渡作戰中,麥克阿瑟的旗艦「納什維爾」號被撞中,麥克阿瑟本人險些喪命;戰列艦「新墨西哥」號艦橋被撞,許多高級將領陣亡……

把自殺攻擊當作常規戰術

大批日本飛行員和飛行學校的學員被組織起來,組成一支支名稱華麗的自殺攻擊部隊,以「集體加入特攻」的方式投入對盟軍的作戰。他們被統一稱為「神風特攻隊」。

1945年3月16日,太平洋戰爭最後一次決定性戰役——衝繩戰役打響,深知此戰意義的日軍調來了大批飛機,以「菊水」為代號,發動了人類戰爭史上空前絕後的大規模自殺攻擊作戰。日本陸海軍中一時掀起了一股自殺戰的狂潮。日本海軍開發了人操魚雷「回天」,陸軍則把汽艇裝上炸藥並命名為「震洋」。積極推進自殺攻擊的宇垣纏中將除了不斷督促部下出擊送死之外,還全力推動專門用來自殺的飛機——「櫻花」的開發和使用,這種日本第一型噴氣式飛機竟然被用於自殺,令人哭笑不得。連日本海軍旗艦,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也攜帶單程燃料出擊衝繩,進行自殺攻擊。

一陣於事無補的憂傷之風

沒有返航的油料,沒有降落傘,「櫻花」那樣的專門自殺飛機一起飛起落架就會脫落……在當時,他們只是無法反抗自己的命運而已。自殺隊員的平均年齡只有17歲,他們在青春剛剛開始綻放的時候,便和羅馬鬥獸場中的角鬥士一樣成了犧牲品。以筆者所見,他們中那些倖存到戰後的人員,在回憶文章中沒有一個用肯定的眼光看待這種殘酷的戰術。戰後日方的報導還披露,日軍當年普遍給年輕的自殺隊員服用興奮型藥物甲基苯丙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冰毒」,用毒品使他們在作戰中消除對死亡的恐懼,陷入瘋狂。

盟軍很快找到了對抗自殺飛機的手段。他們一面在艦群外圍配置艦隻,組成早期預警雷達圈,以便儘量早地派出截擊戰鬥機,將訓練不足的自殺機「菜鳥」截殺於空中;一面大量使用剛剛研製成功的無線電近炸引信,使高射炮的威力倍增。隨著戰損的下降,盟軍官兵們也能夠對原來感到恐懼的自殺戰打趣了,他們把日軍寄予厚望的「櫻花」自殺飛機戲稱為「八嘎彈」,即日語中的「混蛋」。

日軍內部也有人悄然進行研究,發現自殺飛機的攻擊力並不像想像的那樣大。這是因為那些被作為一次性消耗品的新飛行員訓練不足,在撞擊的最後時刻通常會因人體本能實施閃避,造成錯失目標或僅撞中盟軍軍艦的次要部位。軍艦是浮箱結構,只要不是正中要害,對大多數撞擊都能起到一定的緩衝作用。能在最後一刻筆直插入戰艦甲板的多半是心理素質過硬的老飛行員,他們在日軍中鳳毛麟角。在衝繩戰役中,儘管日軍先後出動將近1500架自殺飛機,但沒能擊沉任何一艘戰列艦和正規航空母艦,最大的戰果不過是擊沉改裝而成的護航航空母艦而已。實戰中,一艘名為「拉菲」號的美軍小型驅逐艦遭到22架自殺飛機的攻擊,被撞中6次,仍安然返航。宇垣纏組織的「櫻花」自殺機隊的第一次出擊還沒有進入攻擊距離就全軍覆沒。進行最後突擊的「大和」號剛出豐後水道即被擊沉……大多數自殺襲擊隊員只是白白送掉了性命。

戰後倖存的王牌飛行員坂井三郎,在出擊中依靠經驗做出了自己的判斷:以他們駕駛的輕型零式飛機,即便撞中敵艦也不過是「燒一陣就完了」,根本無法改變戰局。想到隨自己出擊的不過是一群孩子,坂井最終選擇了當時被認為十分屈辱的率隊返航。落地之後,站成兩行的地面人員個個板著面孔,沒有一個人和曾經的空戰英雄說話,但坂井始終認為自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日本以自殺隊員為主題的「申遺」沒有獲得國際社會的支持。曾在衝繩美國軍艦上服役的軍醫詹姆斯·金的回憶或是對這些年輕人命運的最貼切註腳。戰鬥中,一架日本自殺飛機沒有撞中目標直衝海面,美軍救起了已經折斷了雙臂、只剩一絲氣息的日本少年飛行員。面對那張稚氣的東方面孔,金忍不住俯下身子,將少年的殘軀抱在懷中,作為對他最後的安慰。少年大口吐出鮮血,喃喃地重複念著:「奧卡桑,奧卡桑,奧卡桑……」終至聲不可聞,離世而去。

金記住了這幾個發音,卻無法明白它的含義,他想,「桑」在英語中是「太陽」的意思,而「太陽」是日本國旗上的標誌,這個日本飛行員或許是念著他們民族的圖騰而死。直到幾十年後金到日本訪問,聽到當地孩子大聲地叫著「奧卡桑」,他才終於明白,「『奧卡桑』在日語中是『媽媽』的意思。原來,這個孩子在最後時刻,呼喚著自己的母親」。

呼喚著媽媽而死去的少年,如果能夠復活,我想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清算那些讓他們送死的惡魔所犯下的罪行。

☆每一日以史趣為您開拓視界,敬請關注《百家講壇》雜誌微信號bjgx66,或點擊題目下方藍色字符「百家國學講壇」進行關注。

☆喜歡本文,可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把驚喜和收穫分享給夥伴。

☆閱讀往期文章,可點擊右上角頭像,點擊「查看歷史消息」

相關焦點

  • 神風特攻隊
    那些年輕而又瘋狂的日本飛行員,他們駕駛著「零式戰鬥機」 撞向美軍艦艇,與美軍艦艇同歸於盡,給美軍造成巨大損失。近日英國廣播公司BBC採訪一名倖存的神風特攻隊飛行員,這名神風特攻隊飛行員坦言:自己並不想死,我認為我的死將是毫無意義的。
  • 二戰後期,日本的「神風特攻隊」有多瘋狂
    但和美軍相比,日本空軍在數量上還佔有優勢。隨著索羅門群島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北部港口城市臘包爾區域的戰鬥,以及菲律賓海戰役的持續,日本損失了400架戰鬥機和飛行員,有經驗的戰鬥機駕駛員開始短缺。日本第一空軍部隊指揮官、副總司令大西瀧治郎意識到,他手下的數百名幾乎沒有接受過什麼訓練的飛行員,無法在空戰中打擊敵人,只會徒勞地送命。因此他決定組建自殺攻擊部隊,即「神風特攻隊」。
  • 揭秘 令人毛骨悚然的日本「神風特攻隊」
    神風特別攻擊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為了抵禦美國軍隊強大的優勢,挽救其戰敗的局面,利用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按照「一人、一機、一彈換一艦」的要求
  • 揭穿「神風特攻隊」謊言 隊員被逼上飛機作戰
    自1944年10月起,日本海軍先後組建8個"神風特攻隊",共有"神風特攻"飛機9000餘架。"神風特攻"飛機多由輕型轟炸機或戰鬥機改裝,設備簡陋,但裝有大量炸藥。1944年10月,"神風特攻隊"在菲律賓雷伊泰灣海戰中首次出擊擊沉擊傷多艘美軍艦隻後,日軍更加瘋狂地使用"神風特攻"飛機攻擊美國艦隊。然而,讓日軍失望的是,"神風特攻隊"並沒有創造奇蹟。
  • 「神風」特攻隊之謎!
    據說,700多年前,元世祖忽必烈兩次出兵日本,但是由於都在海上遭遇了突如其來的大颱風,而導致大軍尚未登錄日本本土便幾乎全軍覆沒。而日本也得益於這兩次颱風,轉危為安。自此以後,日本便認為這風是神保佑下的奇蹟。因此,這支以「神風」為名的特攻隊實際上是寄託了這日本人渴望奇蹟再次出現,挽救他們失敗命運的奢望。
  • 沒有墳墓的幽魂:日軍「神風特攻隊」自殺戰
    神風特攻隊隊員正在接受培訓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發布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有人卻似乎並不情願和平降臨人間。他的部分部下起飛後醒悟迫降,最終,只有7架飛機追隨他而去,發動了日本軍隊最後一次自殺攻擊。這名將領叫做宇垣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自殺戰」創始人之一,日本第五航空艦隊司令官。此前的一年中,成千上萬日本青年人被驅使著,成為沒有墳墓的幽魂。今天,在日本九州的原日軍航空兵基地知覽,有一座「特攻隊員」紀念館。
  • 神風特攻隊隊員:很狂熱 但很多人並不想死
    在1945年二戰的最後幾個月裡,有超過5800名日本軍人在執行自殺式任務時喪生。他們當中包括3800名神風特攻隊飛行員。70年來,他們一直被認為是洗過腦的狂熱分子,渴望犧牲自己——就像現在實施自殺式炸彈襲擊的恐怖分子一樣。二戰期間及之後拍攝的很多日本電影強化了這種形象,把神風特攻隊隊員描繪成甘願為祖國和天皇犧牲生命的英雄。
  • 日本的年輕人怎麼看二戰中的神風特攻隊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數千名飛行員自願成為神風特攻隊的成員,以他們天皇的名義進行自殺式的飛機襲擊,70多年過去了,BBC的Mariko 試圖了解這些曾經受人尊敬的男人對日本年輕人意味著什麼。荒謬、英勇無畏以及愚蠢的:這是在我問他們對神風隊員的看法時,三個東京的年輕人說的。「英勇?」
  • 日本「神風特攻隊」隊長死後,妻子改嫁,母親流落街頭
    歷史客棧原創視頻:日本「神風特攻隊」隊長死後,妻子改嫁,母親流落街頭
  • 武士道精神的變態加強版——神風特攻隊
    日本人重視「縱式」關係,他們趨向於把人、社會集團、國家等一切事物想像成一個序列。因此,他們對於自己以及自己在集團和國家在等級序列中的地位比較敏感。所以,日本人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對權威有極大的敬畏和服從。他們性格上傾向於媚上傲下,對強者盲目祟拜和服從,對弱者缺乏同情心,甚至鄙視弱者。這些完全是受武士道的影響,使得日本人有了崇拜強權的思想。
  • 菲市長為日本二戰神風特攻隊侵略軍招魂
    菲律賓北部呂宋島馬巴拉卡特市在25日、即日本「二戰」侵略軍在太平洋戰場首次編組所謂「神風特別攻擊隊」的日子,竟然給「神風特攻隊」隊員舉行慰靈儀式。
  • 【1062紀念】《讓歷史告訴未來》第63集:神風特攻隊
    希特勒自殺前的最後三天,納粹還在研製的秘密武器究竟是什麼?
  • 日本老兵親述慰安婦慘狀,死亡率遠高於神風特攻隊,臨死大喊兩字
    導讀:日本老兵親述慰安婦慘狀,死亡率遠高於神風特攻隊,臨死大喊兩字二戰時期,在日本的軍營裡有一特殊的戰士,她們叫「慰安婦」,當然也僅限於日本的軍隊有這種特殊的群體
  • 日本神風特攻隊到底有多變態?美軍稱之為惡魔,日本竟要為它申遺
    說到自殺式攻擊我們的一般都會想到那些臭名昭著的恐怖組織,以個體犧牲為代價,給對方以沉重打擊。事實上,自殺式攻擊並非某個地區的獨有,很多戰鬥中的非常時刻都有過這樣的記錄,不過這些自殺式攻擊行為個人行為,而不是有組織有目標的專門行動。而二戰時期的日本卻有一支專門的自殺式攻擊部隊——神風特攻隊,它一度在太平洋戰場上給美國人造成嚴重威脅。
  • 神風特攻隊教官:我們明知道是去送死
    在很多電影中,描繪日軍二戰時的神風特攻隊時,大多會形容其英勇無畏,一副完全不怕死的模樣。可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 凋落之櫻——神風特攻隊往事與反思
    1945年4月13日,海軍少尉佐佐木八郎在古田部海軍航空基地向父親寫道:「雖然我沒有照顧到你,但明天我就要為日本而死了······雖然我從沒說過這件事,但這是最後的機會,讓我說一聲我愛你。」次日,作為」神風特攻隊「隊員,他隨著印有櫻花的日本戰機一同隕落,時年二十三歲。
  • 記錄 神風特攻隊倖存者講述瘋狂往事:出發 然後完蛋
    但對於這些受到愛國主義、自我犧牲和義不容辭等觀念驅使的人,記者對神風特攻隊倖存者和家屬的採訪以及相關書信和文件卻描繪出了另一幅形象。他們所生活的世界就像是那道選擇題——沒有真正可選的答案。「準備一死」在當時的封建日本,為了保住家族血脈,凡是家中的長子都沒有被選中加入神風特攻隊。
  • 神風特攻隊死亡率高達80%,這個人參加了8次卻安然無恙
    前兩天咱介紹過,二戰後期,在航空兵司令大西瀧治郎的力推下,日軍「神風特攻隊」被大量使用,並肆意宣揚特攻隊員英勇無畏的武士道精神。
  • 死神之風——美國海軍艦艇與日本神風特攻隊的戰鬥②
    因此美國海軍眾多驅逐艦都進行了防空改裝以增強面對神風特攻的能力,比如將魚雷發射管部分甚至完全拆除,用額外的雷達或高射炮取代。而那些所謂的「雷達哨艦」則裝備了SP雷達。神風特攻隊使用的機型多種多樣,主要使用的是單引擎的戰鬥機和轟炸機,更高的速度使得它們更有可能穿透美軍的CAP屏障並攻擊目標。
  • 你不知道的「神風特攻隊"
    」神風「起源 「神風」的起名來源於元朝元世祖忽必烈時的元軍侵日戰爭。然而此時的第五基地航空部隊可投入戰鬥的飛機還不到100架,而且這些飛機的性能極差,飛行員技術低劣,面對日本全線崩潰的危局,大西認為最大效率地使用我們的微薄力量的唯一辦法就是組織由零式戰鬥機編成的敢死攻擊部隊,每架帶上250千克炸藥,俯衝撞擊敵航母,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阻止住美軍以挽救危局。 大西的想法得到了許多狂熱的日本飛行員的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