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印軍撤了,因為「洞郎」已經不是誘餌

2021-02-07 拽天繩高惠明

強調一下本公眾號對中印對峙的根本看法:


中印對峙,根本就不是什麼一般意義上的領土之爭,它是事關中印兩國未來國運的生死較量,同時也是一場新的文明形態能否摧毀腐朽陳舊的國際意識形態,為世界帶來新的曙光的宏觀大博弈的序幕。


一帶一路,是中華文明引領世界的第一級臺階。誰若想在這裡從中作梗,就一定要讓他蕩然無存。這就是中國甩給印度的最後通牒!


解體不解體,印度輸不起;而一帶一路,則是中國輸不起...中印對峙,不管過程有多麼曲折,但它只會導致唯一的一個結局,那就是:印度解體。


既然將洞郎對峙提到了這樣的高度,那麼中方在對峙時所堅守的基本原則就可以確定了,那就是:儘可能延長對峙的時間;想方設法將印軍「定」在中國境內,儘可能為雙方加大對賭的籌碼提供足夠的時空間隙。最忌諱的就是,在雙方的賭注都不足夠巨大的情況下,貿然打出狠招,使的這場有望給世界提早帶來曙光的「對峙」草草結束。


(截止到目前為止,中方就是這麼做的。而這種做法在表面上看,卻恰恰同絕大多數國人善良美好的願望相左...為此,「讀懂對峙,讀懂中國」,就成為了本公眾號未來很長時間內的主要努力方向。)


要想趕出印度非法越境人員,那還不簡單?....宣布洞郎為軍演區域,到時候打幾枚火箭彈就基本搞定了。但這種做法實在講,真是糟蹋了上天賜予中國的 、有望順利打開一帶一路建設大門的、(洞郎地區)這把金鑰匙。


以我的觀點,印度一旦拒絕了起初的談判機會,那麼等待他的就只有解體這唯一的結局了。中國一定會在促使印度解體上,下足夠的功夫的。包括美、日、英、俄、歐在內,任何一個域外國家都救不了印度。洞郎的作用,就這麼大!


可以肯定的是,即便印度 單方面宣布撤走非法入侵人員,也是無法挽救他解體的命運的。中國將一鼓作氣,把洞郎之路修到邊界。而且還要構建堅固的防禦工事。


你也許會問:難道 印度就不會開炮摧毀這些中國的軍事設施嗎?


.對中國來說這恰恰是求之不得的,因為向中國本土開炮就是印度最大的賭注和籌碼。中國之所以要堅持對峙下去,所等待的也正是印度的這個籌碼!屆時,中國將毫不客氣的用自己獨步世界的火箭炮技術,嚴密封鎖 印度境內的 西裡古裡走廊。印度的解體就指日可待了。


現在的情況是:印軍已經撤了.那麼中國的下一步將如何走,難道中國果真「將一鼓作氣,把洞郎之路修到邊界。而且還要構建堅固的防禦工事」?


從目前中方所表露的態度看,中印雙方就撤軍的問題是達成了某種默契的,這種默契的主要內容是:印度乖乖地離開,免得中國撕破了臉皮要你的難看。中國在本國修路不關你的事。當然了,你主動撤軍的話,中方也就給你個面子,暫不糾纏,就當洞郎什麼事都沒發生過。


當然,莫迪選在金磚峰會前撤軍,也純粹是自找臺階下的做法。這應該是「在玩滾刀肉」之前就已經計劃好的。阿三再怎麼怎麼說也是一個大國,耍出去再玩回來的基本能力還是有的。


那麼,印軍撤了,中國下一步該怎麼辦?

主動防禦


說實話,  中國的下一步,在對峙期間就基本辦好了。印度撤兵,是中國在一帶一路上取得針對印度的戰略性優勢的一個重要標誌——這才是真話。


得出上述結論,是必須以搞清楚如下三點為基礎的:

1、中印為什麼對峙。

2、考慮共濟會的作用。

3、為什麼中國要搞一帶一路。


中國作為幾乎是當今世界上唯一的不被共濟會所控制的國家,在政治上比之其它國家任何國家都處於絕對的優勢地位。被共濟會所控制的國家的基本特徵就是:元首選舉,政治基本不能自理。 中國之所以能夠從一個半殖民地的極不發達國家一躍跨入世界先進行列,所以靠的根本基礎就是「政治制度」的先進性,而非其它。因此,千方百計搞亂中國,就是目前這個歷史時期共濟會的首要目標。 而中國經過幾十年的高速發展,積累了巨額財富的同時,也沉澱下了許多過剩的產能。這些過剩的產能可不僅僅是過剩的工廠、廠房的問題,更主要的是過剩的產業工人、職員將如何安置的問題。因此,在原有產能過剩情況下,如何進一步提高我國普通民眾生活水平,實現正真意義上的產業升級就成了我國所面臨的最大的挑戰。


一帶一路,既給我國消化過剩的產能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思路,又能夠用利益的手段將沿途國家結為利益共同體(最終形成命運共同體)。這是中國在國際戰略上一舉兩得的重大舉措。這項舉措,不僅僅涉及到每一個中國人的未來福祉,更涉及到中國未來的國體安危。因為有共濟會的作用,中國若依舊按原有的步調走下去,不搞 一帶一路 的建設的話,就是「死路一條」...還是請回想一下近些年我國輿論界有多少「輪流坐莊」雜音吧,共濟會對我國的滲透就這麼厲害!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一旦失去了政治統一這個核心優勢,世界上諸多屑小國家都有可能對中國狠狠滴咬上一口。中國將陷入比「八國聯軍」時代更悲慘的境地。到那時,共濟會所培植的走狗可以統治中國,也可以移居海外。而倒黴的則是中國的普通老百姓(您肯定看到過 那些在民眾中高呼「輪流坐莊」的普通百姓,實話告訴您吧,這些人不是走狗就是傻13!千萬別跟著他們瞎起鬨)。


中國搞一帶一路,說穿了就是中國針對共濟會的突圍之舉。而在這條突圍路上所遇到的第一個共濟會的打手就是印度。看到印度對一帶一路的不懷好意了,中國才給印方通報了洞郎修路的情況。這一手段,可以看做是對印方的戰略試探,但這更具有「勝負手」的意味:印方如果知道中國的厲害,不繼續在 一帶一路 上找茬了,則萬事皆休。否則的話,中國就非要你印度「一分為二」不可。


是否一分為二,印度輸不起;保障一帶一路,中國輸不起.印度撤兵了,說明印度還算識相。否則,洞郎對峙就一定會演變成中國對印度的解刨之戰。中國在一帶一路上所遇到的任何對手,都是中國的死敵。



印度撤了,中國不戰而屈人之兵,同時 借洞郎對峙之機完成了西部戰區的軍事再部署、青藏高原的軍事駐訓部署,並在洞朗地區建了駐訓基地。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中國已經不在將「洞郎」作為戰略試探性的誘餌了。洞郎,已經升級成了一帶一路上的針對印度的「鎮妖寶塔」。若今後印度膽敢在一帶一路上繼續放肆的話,洞郎隨時都有可以發揮出應有的威力,這比一個簡單的修路要厲害得多。而事情發展到了這種地步,印軍卻蔫蔫地撤軍了。您說中國是不是已經取得了戰略性的成果了?


而更有意思的是,印度是在川普宣布「重返阿富汗」語音未了的情況下撤兵的,這不能不說是請老美吃了個「燒雞大撾脖」。老美之所以重返阿富還不是衝著一帶一路來的?這回印度閃人了,老美至少是損失了一個敢於在明面上同中國直接對抗的側應和幫手。中國在 一帶一路上所遇到的下一個對手將極有可能就是老美而老美也基本生就是最後一個了。中國為此可以省去多少戰略層面上的麻煩和周折呀!

科技強國


中國搞一帶一路,本質上就是突圍,是交朋友,是交清醒的朋友,是交生死與共的朋友(命運共同體)。不僅是洞郎對峙,在今後的其它場合也肯定會如此——中國完全沒必要斬盡殺絕,掌握分寸、留有餘地。但一定抓住對手的核心要害,以求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一招制敵。在一帶一路的起步階段,中國所遇到的任何對手都是被死敵所控制的死敵,真正清醒的朋友要在真正清醒的死敵即將崩潰時才會出現。這才是真話。


 














相關焦點

  • 中印再起爭端,洞郎地區有多重要?
    眾所周知,在中國,大型媒體發表評論文章都是要考慮政治影響的,「環球日報」是中國共產黨機關報社「人民日報社」的子社,再加上「人民日報」前段時間發表的名為「界線即是底線」的圖片,我們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可以看出中央政府的對印戰略走向。
  • 深度解析:中印洞郎對峙的前因和後果
    洞郎這個中不印三國交界,海拔4000米以上的不毛之地,突然間變得擁擠不堪。 同時,中印兩軍以前的互動交流已全面停止,外交戰則正在逐步升級。莫迪更是在獨立70年慶典上發表了措辭激烈的演講演講,他說:「我們的軍隊準備好面對任何挑戰,維護國家安全是我們的首要任務。當進行外科手術式打擊時,印度所擁有的能力為世界所知。」
  • 印軍軍列半路被堵,大量士兵突然噁心嘔吐,印媒:再不撤將來不及
    可以說,當前印軍面臨的情況還是比較複雜的,其實不願意在沒有取得任何成果的情況下撤軍的。印軍大量士兵雖然在高原峽谷被困,生活得十分艱難,高原地區的印軍醫院已經住滿了凍傷的印度士兵,但是印軍高種姓軍官的生活還是能得到保障的。近期印度媒體披露的視頻就顯示,印軍的高種姓軍官煮著咖啡,烤著火爐,穿著美式棉衣在房間內談笑風生。
  • 中印洞郎衝突緣由
    關於印軍事人員攜帶武器非法進入我方等等,就目前來看屬於非法越境,也就是下一步的升級是未知的,假設中方對目前定義的越境人員展開武力排除,如果印官方聲明這是個別印軍行為怎麼辦?目前國際話語權不在我方,同樣是以目前情況來看,中方人員對等的推擠是最合適的行為,如果想動武就要等印度官方表態了,球踢還給他們不是很好嗎?
  • 洞郎奪據事件將以何種形式結局?
    那就是假設——我是說假設,假如中國與印度在亞東端發生大規模衝突,在空軍不參戰的前提下,那麼印度將更容易建立大量的敵前據點(事實上已經有現成的了)。所以,認為大雪封山就會使印軍撤退的講法,我認為是不太靠譜的。印度人會不會借天氣原因而給自己製造順驢下坡的理由我不敢斷言,但我敢斷言的是:印軍清楚知道自己這一次撤退後,將不會再有機會回來。
  • 拉達克下大雪了,不識時務的莫迪要凍死20萬印軍?
    「如果中方不願意回到原狀,印軍將長期部署」。態度不能不強硬。中國則要求印軍從佔據的兩個山頭撤下去。印軍這就更不能撤了。沒去過拉達克的人,不會知道那裡的冬天到底有多冷,雪有多大。看報導說,拉克達的積雪會有10多米厚,有人是不相信的。有人去過北極,但拉達克比北極雪要大得多,冷得多。北極的土著人住在平原上,而印軍是住在山上。
  • 印軍雖然撤了,但中印邊境可能依然會暗流湧動
    在此之前,中印兩軍的對峙已經一度到了裝甲車輛炮口相向的地步這種「重大突破」從時間上是顯而易見的,中印兩軍在2020年6月6日在莫爾多邊境會談會晤站舉行首次軍長級會談,在6月15日衝突造成流血事件之後,雙方從2020年6月22日舉行第二輪軍長級會談開始,先後8次舉行軍長級會談致力於解決相關問題。
  • 美航母突然停止與印軍演習西撤, 美: 成功逃過一劫
    眾所周知,美軍自2018年調整國防政策後更加重視印太地區的戰略地位,將是視為展示超級大國海上實力的重要場所。
  • 印軍將面臨雙線戰爭
    對付印軍越界侵犯 中國這次終於使出了大招  對於印軍非法侵入中國境內,中國外交部在抗議了十多次後
  • 剛剛,印軍大撤退
    據中國國防部連夜發布消息稱,中印兩軍自2月10日開始,同步組織脫離接觸!這則消息的內容非常簡短,但再次印證了「字越少,事越大」的道理。而印度媒體也印證了這個消息,據《印度斯坦時報》報導,印度國防部長辛格於當地時間11日表示,印度開始從班公湖撤軍,雙方還將從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其它地區撤軍,並且撤到永久性和可接受的基地。
  • 距邊境僅22公裡,射程逼近印軍前線機場
    而如果此時天上有巴軍戰機的話,那麼印軍戰機就會處於不利態勢。所以拉合爾的這個獵鷹陣地不僅是為這座城市提供了保護,而且還有效壓制了對面的印軍。而在2018年的珠海航展上,紅旗16B已經獲準出口,因此不存在巴軍拿不到的問題。一旦巴軍完成升級,那麼拉合爾對面的印軍戰機將更難受,因為16B對戰鬥機的最大有效攔截距離增加到了70公裡,這意味著印軍戰機在這一地區的高空活動能力將再被擠壓。
  • 中國新上任的參謀總長臨戰受命,印軍再不撤就大難臨頭!
    成都軍區負責對印邊境的地形和軍事。當然,李作成熟悉西藏戰場,熟悉中印邊境,對印軍也十分了解。現在對印作戰的76、77集團軍,都是原成都軍區的部隊,李作成就更了了解熟悉。這是對印作戰非常重要的條件。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對印作戰,李作成就能知己知彼。如此,可能沒有比李作成更合適的人選。第二,李作成是經過實戰的戰鬥英雄。實戰,並且打過勝仗。這在解放軍中難能可貴。
  • 1962年中印邊境還擊戰老兵:圍殲達旺印軍
    越下山,氣候越好,我們已經看到水稻田,這是桑採拉山南坡山腳,各種各樣內地種植的蔬菜,這裡都看到了。而綠色的森林是望不到邊的。的確這裡比西藏高原任何地方都要富庶。就拿我們駐防地林芝地區尼洋河谷來說,雖說也是一年四季青山綠水,但沒有水稻,氣候寒冷,很多蔬菜都種不出來(現在有了蔬菜大棚,什麼菜都可以種了——各種媒體上看到的)。我們說笑著,難怪尼赫魯這麼眼紅,霸佔了就賴著不想走!
  • 響尾蛇組織利用巴菲雙邊協議為誘餌的攻擊活動分析
    文件創建時間2020-10-15  08:37:00默認語言English-UnitedKingdomArabic-Saudi Arabia文件名MoU's.doc該樣本以巴基斯坦菲律賓相關協議為誘餌詳細分析過奇安信自研文件深度解析引擎OWL解析發現該樣本使用了CVE-2017-11882漏洞,並在其中嵌入名稱為1.a的JS腳本文件。
  • 印軍開始從邊境撤離,所修地道曝光,我被驚呆了...
    其實,無論挖地道這條消息是真是假,都暴露了印軍目前在中印前線的尷尬與危險。畢竟,目前中印前線的高原高寒地帶,溫度已經零下二三十度了,最低時更低達零下五十度。因為受疫情影響,印度目前沒有生產防寒服的工業能力,印度也開始找之前印軍所淘汰的二手棉衣了。可是,印軍早在10月就已經出現了前線士兵成建制的被凍傷、士兵被凍死的嚴重悲劇,甚至還出現了士兵因壓力過大而開槍自殺的慘劇。而同步對比我們解放軍,藉助此次印軍所挑起的邊界衝突,完成了基層建設和前沿的全面部署。
  • 鄭洞國在中國駐印軍的崢嶸歲月
    中國戰區參謀長、中緬印戰區美軍司令史迪威素來輕視中國軍隊高級將領,主張「要兵不要官」,試圖改革「駐印軍」架構,團長以下指揮官由中國軍官充任,高級指揮官由美國軍官擔任。重慶同意撤銷「中國遠徵軍第一路司令長官部」,成立「中國駐印軍指揮部」,任命史迪威為總指揮,羅卓英為副總指揮,柏特諾任參謀長,溫鳴劍為副參謀長。至於撤換中下級軍官的建議,無論蔣介石還是何應欽、陳誠、杜聿明等人,均持反對態度。
  • 200輛中國坦克剛撤,印軍就被自己人坑:你就給我這麼個垃圾?
    印度第一輛阿瓊MK1A交付這個世界真奇妙,萬沒想到解放軍一次常規操作:從控制線附近撤出200多輛主戰坦克能震撼世界,如此強大的裝甲實力、部署效率以及後勤保障能力讓對面的印軍倍感壓力。不過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印軍又被自己人坑了:近日印度陸軍收到了一份『大禮』-1輛印度國產阿瓊MK1A主戰坦克,為什麼說是被坑了呢?班長給你好好講講這輛傳奇坦克你就明白了。
  • (抗戰檔案)中華民國駐印軍蘭伽公墓
    在印度東部加爾克漢德省境內
  •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前線軍官稱印軍戰力相當於國民黨中等部隊
    此時一個營通過人稱「猴子也通不過」的無道路地段迂迴到印軍第7旅後方,馬上引發全旅驚慌混亂而崩潰。首戰證明,中國軍隊對付這種作戰積極性甚差、偏重依賴工事固守之敵,最有效的戰術便是穿插迂迴。11月中旬,解放軍在東段投入第54軍第130師擊潰瓦弄方向的印軍第11旅,隨即投入藏字419、第11師和第55師對印軍最精銳的第4師展開圍殲。